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正>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与哲学》杂志社拟于1993年4月在河南洛阳召开全国中医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征文内容;①中医基础理论的源流探讨;②中医基础理论和概念的发展与演变;③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框架及结构、特点;④中医基础理论的哲学审视;⑤中医基础理论的方法论研究;⑥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陈述;⑦中医基础理论的实验研究;⑧中医基础理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评估;⑩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趋势及展望;(11)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研究。征文要求:文章要求观点明确,有新意;突出科学性、实用  相似文献   

2.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发展的核心所在。传统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多基于辨证论治与临床经验总结,因而发展缓慢且具有滞后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众对医疗保健需求不断增加,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诊疗的基础,其发展态势呈现出新的规律。基于对中医基础理论定义的理解,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规律与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基于当今创新背景对中医理论发展做前景预测,认为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中创新因素必不可少,并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问题做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3.
邢玉瑞 《中医杂志》2011,52(23):1989-1991
近期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得到了广泛重视,但如何开展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则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从清醒认识中医所遭遇的共同体的障碍、正确评价中医基础理论的优势与不足、明确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路径及其特点3个方面,阐述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4.
经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理论专业委员会研究决定,于2000年5月在无锡召开第六届全国中医基础理论学术会议。现将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主题1.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路与方法。2.中医基础理论的临床应用研究。二、征文内容1.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2.中医基础理论方法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3.中国古代哲学、逻辑学与中医基础理论;4.中医基础理论的临床应用研究;5.现代科学思维与中医学的科学思维;6.现代科技方法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方法;7.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思路和方法的探讨;8.中医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5.
中医基础理论源远流长在中医学中尤其重要,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对其进行全面、证据性的诠释显得尤其重要。系统药理学方法(TCMSP)用于分析中医基础理论,旨在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内涵和TCMSP的应用是一个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研究中医分子机制的方法,可以解释复杂中医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通过针对TCMSP与其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案例,旨在为该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的诠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委员、全国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人员及各有关专家: 为提高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发展与理论创新水平,促进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的密切衔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山东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学院承办的“全国第三次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年会”定于2009年8月在山西太原市举行。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
让学生牢固掌握中医基础理论是学好中医学科体系的关键环节,本文针对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特点,提出几种教学创新方法,进一步提高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信息     
《浙江中医杂志》2012,(8):565+600+604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换届选举2012年4月25日,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举行换届选举会议。省中医药学会肖鲁伟会长亲临会场,并作了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在我省中医学术活动中作出的成绩,指出中医基础理  相似文献   

9.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基础理论是指导中医学术发展的根本性理论 ,它关系到中医药防病治病的能力及其发展方向。因此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就必然关系到中医药学术的进步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但是 ,由于中医学术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以及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思路和方法上的某些缺陷 ,使得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还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 ,这个问题值得认真思考。1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范畴与内容1.1 范畴无论是自然科学 ,还是社会科学 ,基础理论均指一门科学或一个学科的根本原理、法则 ,以及系统的理性认识 ,包括学说和主张。具体而言 ,基础理论研究的范畴包括…  相似文献   

10.
互动式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在中医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将互动式教学法引入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实践中.分别采用互动式结合传统式和传统式对2个班的中医基础理论课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对2个班的期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判断2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差异,得出互动式教学法比较适宜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知识体系。《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和学习中医学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也是众多中医爱好者学习中医的入门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主要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规律所组成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基础扎实,才能利于后期各科课程的学习。对于初学者来讲,中医基础理论枯燥、抽象,如何能较好的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笔者结合多年学习和执教经验,介绍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四轮和方法问题,文中提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针对中医的临证经验事实展开研究,必须明确认识到既定的中医基础理论属于自然哲学范畴,而不属于科学范畴。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不能从这种自然哲学范畴出发,不能企图为这样的理论寻求证明。基于中医临证事实,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应重点进行中医证候规律研究,复合方药的药理和药化学研究以及针刺的生理和病理学研究。进而逐步构建科学的中医证候学,中医方药药理药化学和针刺的生理病理学。  相似文献   

13.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彤 《中医教育》2003,22(2):31-32
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课。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大一学生来说,如果中医基础理论学得好,学习中医学的其他课程就有一种登堂入室的感觉。因此,有必要进行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法的探讨,以提高教学效果,从而利于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下面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的一些教学法。1适用于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法1.1融会贯通法信息论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整体性,而中医学又是一门注重整体性的科学。所以在教授中医基础理论时要把握好整体性原则。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医基础理论这门专业基础课,针对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技术方法学的创新来探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发展的思路。方法:用总结归纳和逻辑思维法。结果:探讨了技术方法学对中医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技术方法学的现状和思路。结论:中医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学研究将会加快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医院校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西医院校大力开展中医教学的重要性,目前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现状,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必要性,探讨中医基础理论具体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的研究,基于对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关系的解析,基于对中医学发展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思考,提出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由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应用理论、中医发展理论三个有机联系的基本范畴构成。指出中医基础理论,是有关中医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法则的知识体系;中医应用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具体运用、解决临床各类实际问题的知识体系;中医发展理论,是立足中医基础理论、临床实践及发展实际提出的有关中医学发展的认识论、方法论及价值观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7.
张安玲 《中医教育》2003,22(4):26-27
自1996年以来,我校中医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的考试一直采用与六版统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配套的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库试卷,迄今已使用了6年,这种考试方法及试卷的形式和内容,能否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教与学的效果,能否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学生和教师当中存在诸多争议。以下就我校中医基础学院2000级五班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试卷及成绩分析,对现用试卷的利弊做一客观评价。1试卷评价考试所用中医基础理论试卷,是从全国中医院校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库中随机抽取,选取难易度稍难(以平均分值75分为标准)。考题内容比较全面、客观的反映教与…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3个问题。(1)思政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及引入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意义;(2)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方法;(3)如何评价与反馈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一直是中医药院校广泛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针对目前《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教学手段落后、学生兴趣减退、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认真总结近年《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工作发展现状及改革进展,剖析教学问题,探索改革思路,促进《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更新与进步,为培养中医优秀人才,推进中医事业积极、健康发展,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从中风探讨络病与病络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文甫 《光明中医》2006,21(3):11-12
络病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络病学说在保留了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特色的同时在学术上对传统中医理论作了发展与创新,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