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川崎病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肌钙蛋白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在川崎病(KD)治疗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变化的临床 意义。方法:检测KD(n=48)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n=30)患儿血清cTnI、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与谷 草转氨酶(GOT)的浓度。结果:KD组cTnI血清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KD组血清CK,LDH,GOT浓度与对照组 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IVIG治疗后cTn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结论:cTnI对KD患儿急性期心肌损伤有早期 诊断价值;可以指导早期IVIG治疗,并可作为IVIG疗效观察指标,从而减少KD患儿心肌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I)在川崎病急性期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川崎病 (KD)组 (n =5 6 )及对照组(n =2 0 )患儿血清cTnI、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功酶 (CK -MB)、乳酸脱氢酶 (LDH)浓度。结果 :KD组与对照组血清CK、LDH浓度无显著差别 (P >0 .0 5 ) ,而血清cTnI、CK -MB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 (P <0 .0 0 1)。在诊断KD患儿急性期心肌损伤上cTnI优于CK -MB(P <0 .0 5 )。结论 :cTnI与CK -MB对KD患儿急性期心肌损伤有诊断价值 ;与CK -MB比较 ,cTnI具有高度特异性、灵敏度 ,指导早期IVIG治疗 ,从而减少KD患儿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参数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 I)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48例川崎病患儿的血小板参数,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cTn I浓度,同时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水平.所有患儿于治疗3周后行心脏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病例组在血小板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及血小板压积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川崎病患儿血小板参数在病程第3周达到高峰,病例组血清cTnT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K、LDH、GOT在两组间差异不明显,超声心动图检查示有冠状动脉损(CAL)组肌钙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NCAL)组.结论 在川崎病的血管炎反应中,血小板起了重要作用,血小板计数增多可作为非典型川崎病诊断的一项参考项目.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 I)可以用于早期诊断KD患儿心肌损伤,以便早期使用IV IG,减少冠脉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 Ⅰ)测定在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并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6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观察组)进行cTn 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同期儿保门诊健康体检儿4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通过比较cTn Ⅰ与CK-MB阳性率,探讨cTn Ⅰ测定对早期发现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并心肌损害的临床意义.同时观察组病例分别统计婴儿组(<1岁)、幼儿组(≥1岁)cTn Ⅰ阳性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中cTn Ⅰ及CK-MB浓度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婴儿组比幼儿组的心肌损害更为多见.观察组患儿血清中cTn Ⅰ的阳性率大于CK-MB.结论: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心肌细胞膜受损;cTn Ⅰ在早期发现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并心肌损害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MB (creatine kinase-MB,CK-MB)对患儿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60例SE患儿癫痫持续发作前和发作后6h血清CK-MB和cTnⅠ的水平,并与6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比较.结果 病例组患儿癫痫持续发作后6h血清CK-MB和cTnⅠ均显著高于发作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病例组患儿血清CK-MB和cTnⅠ的阳性率分别为36.7%和2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SE可引起患者心肌损伤.临床上在治疗SE时应动态监测CK-MB和cTnⅠ水平,重视可能存在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6.
柳菊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4):2727-2727,2730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中心肌酶、肌钙蛋白Ⅰ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96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钙蛋白Ⅰ(cTnⅠ)、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同时检测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HFMD患儿血清AST、LDH、CK、CK-MB、α-HBDH、cTnⅠ、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心肌酶、肌钙蛋白Ⅰ和C反应蛋白可作为HFMD患儿合并心肌损伤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转氨酶(LDH)联合检测对小儿手足口病(HFMD)的诊断意义。方法 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HFMD患儿85例(观察组)、健康体检儿童40例(对照组),其中重症HFMD 32例,普通HFMD 53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LDH水平,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CK-MB、cTnⅠ水平,比较各组血清CK-MB、LDH、cTnⅠ水平及阳性率,分析血清cTnⅠ、CK-MB、LDH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重症组血清cTnⅠ、CK-MB、LDH水平高于普通组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血清cTnⅠ、CK-MB、LDH阳性率及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5. 29%、56. 47%、43. 53%、89. 41%,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血清cTnⅠ与CK-MB、LDH水平均呈正相关(P 0. 05)。结论血清cTnⅠ、CK-MB及LDH联合检测对小儿HFMD病情程度及心肌损害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血清酸性鞘磷脂酶(acid sphingomyelinase,ASM)、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水平和炎症因子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与免疫球蛋白治疗效果的关系研究。方法 选择2017年2 月~ 2020 年3 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96 例KD 患儿(KD 组)和198 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儿童血清ASM,CaN 及炎症因子[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2,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 水平。分析血清ASM,CaN 水平与IL-2,CRP,IL-6,TNF-α 的相关性。根据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反应性将KD 患儿分为IVIG 反应组(n=165)和IVIG 无反应组(n=31),分析IVIG 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KD组患儿血清ASM(3.31±0.75nmol/L),CaN(2.52±0.62ng/ml),IL-2(3.65±0.95pg/ml),CRP(31.15±5.34mg/L),IL-6(85.91±19.75pg/ml),TNF-α(5.19±0.98μ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05±0.31nmol/L,0.86±0.25ng/ml,0.95±0.23pg/ml,1.32±0.27mg/L,23.15±6.59pg/ml,2.01±0.34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15 ~ 41.914,均P < 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SM,CaN 水平与IL-2,CRP,IL-6,TNF-α 水平均呈正相关(rASM=0.396 ~ 0.521,rCaN=0.342 ~ 0.512,均P < 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VIG 反应组血清ASM,CaN,CRP 和IL-6 水平以及发热时间、中性粒细胞比例和白细胞计数均低于IVIG 无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69 ~ 18.252,均P < 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M(OR=1.390,95%CI=1.158 ~ 1.669),CaN(OR=1.749,95%CI=1.346 ~ 2.272)和CRP(OR=1.865,95%CI=1.358 ~ 2.561)均是KD 患儿IVIG 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均P < 0.05)。结论 KD 患儿血清ASM 和CaN 水平均异常升高,且血清ASM 和CaN 水平升高与机体发生炎症反应、IVIG 治疗无反应有关,检测血清ASM 和CaN 水平有助于评估KD 病情和IVIG 疗效。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心肌炎血清酶学的变化与肌钙蛋白I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与常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VMC)诊断标致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3例VMC患儿和20例这体检儿的同一份血清样本,同时检测cTnⅠ、CK、CK-MB、LDH、AST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等6项指标,然后进行比较,并分别对VMC组和正常组各指标间的差异作对分析。结果cTnⅠ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特异性高于CK、CK-MB、AST、LDH。α-HBDH(正常组阴性率分别为100%、86.7%、86.7%、73.3%、73.3%和83.3%),P<0.01;cTnⅠ灵敏度与CK、CK-MB、AST、α-HBDH相当(阳性率分别为88.4%、79.7%、79.17%、85.6%和79.17%),P>0.05。结论cTnⅠ对于VMC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一种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动态变化,探讨血清cTnⅠ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光化学法检测34例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观察组)术前,术后6、12、24、48、72h和32例开胸非心脏手术患者(对照组)术前,术后12h的血清cTnⅠ水平,同时采用免疫抑制酶动力学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活性。结果观察组术前血清cTnⅠ水平和CK—MB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h血清cTnⅠ水平和CK—MB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血清CK—MB活性术后6h开始升高,术后12~24h达高峰,术后48~72h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血清cTnⅠ水平术后6h开始升高,术后12h达高峰,术后72h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术前水平。对照组术后12h血清cTnI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K—MB活性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可引起心肌损伤。血清cTnⅠ水平检测优于血清CK—MB活性。血清cTnⅠ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损伤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肌钙蛋白I(cTnI)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4例HIE患儿(轻度HIE组38例、中度HIE组40例、重度HIE组36例)血清cTnI与AST、LDH、CK、CK-MB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的30例健康新生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IE组血清cTnI、AST、LDH、CK以及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轻、中度HIE组血清cTnI与AST、LDH、CK、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重度HIE组,中度HIE组血清cTnI与AST、LDH、CK、CK-MB水平均均显著高于轻度HIE组,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E患儿cTnI与AST、LDH、CK、CK-MB水平与病情呈正性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HIE患儿血清cTnI与AST、LDH、CK、CK-MB水平对患儿病情判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运动后大鼠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并将它们进行比较,以期探讨它们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8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游泳力竭后即刻组,游泳4.5h后6h,18h,24h组,分别测定其血清cTnI,CK,CK-MB,LDH。cTnI检测用改良Bodor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CK-MB测定用免疫抑制法。结果①游泳力竭后即刻组,大负荷运动后6,18,24h组cTnI的OD值与对照组相比,t=1.567,ν=13,P=0.141;F=1.393,P=0.267,组间P值0.061~0.897,显示差异均无显著性。②游泳力竭后即刻组CK,CK-MB,LDH升高,与对照组相比,t值分别为4.027,10.666,9.413,P值均<0.01,差异有显著性。③大负荷运动后6h组CK,CK-MB,LDH升高,与对照组相比,P值分别是0.044,0.015,0.019,P值均<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①游泳力竭后即刻CK,CK-MB,LDH升高,但cTnI未有升高,尚需进一步动态检测cTnI。②大负荷运动后,动态检测未见有血清cTnI升高,提示未有心肌损伤。③大负荷运动后6h组出现的CK,CK-MB,LDH升高是否表明有心肌损伤应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及时诊治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初步研究表明,肌钙蛋白Ⅰ (cTnI)作为心肌细胞内特有的结构蛋白成分释放入血循环是心肌细胞损伤的高度敏感和特异的标志.本研究通过定性和定量测定比较心肌cTnI与几种常用的AMI诊断标记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AMI和65例非心肌梗死患者同时检测血清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醇(AST)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等6项指标,并进行两组间比较,分别对AMI和非心肌梗死组各指标间的差异作对比分析.结果 cTnI诊断AMI的敏感性(92.5%)高于CK(72.5%)、CK-MB(65.0%)、AST(62.5%)、LDH(60.0%)、α-HBD(62.5%),P<0.05;cTnI诊断AMI的特异性(96.3%)与CK-MB(93.8%)相近(P>0.05),高于CK(87.8%)、AST(76.9%)、LDH(84.6%)及α-HBD(81.5%),P<0.05.结论 cTnI对AMI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作为一种心肌损伤的特异标记物,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肌钙蛋I(cTnI)和肌钙蛋白T(cTnT)在病毒性心肌炎(VMC)的诊断及病情观察方面的价值。方法对79例VMC患者进行入院后1、2、3周及2个月cTnT和心肌酶谱的动态监测;cTnT、cTnI与心电图(ECG)及病程关系的研究。结果急性VMC患者在各检测期内血清cTnT的阳性率(73.41%)和cTnI的阳性率(67.08%)显著高于心肌酶谱各项目(P〈0.05):肌酸激酶47.4d%、肌酸激酶同工酶51.28%、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2.31%、乳酸脱氢酶42.31%、α-羟丁酸脱氢酶44.87%。cTnT和cTnI阳性组ECG正常率(5.26%、9.62%)明显低于阴性组(71.43%、57.69%)(P〈0.05)。结论在VMC的诊断中,cTnT和cTnI可取代传统的心肌酶谱测定作为判断急性心肌炎的指标;同时cTnT和cTnI在VMC病情进展的观察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C)患儿血清正五聚体蛋白-3(PTX-3)及白细胞介素(IL)-35水平及其与心功能、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该院儿科收治的VMC患儿80例作为VMC组,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比较两组血清中PTX-3、IL-35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VM...  相似文献   

16.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对心肌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定量分析肌钙蛋白T(cTnT)、肌钙蛋白I(cTnI)对心肌损伤程度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80例心肌梗死患[急性心肌梗死(AMI)5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30例]、100例心脏手术患、60例非心脏手术患和20例健康人进行了血清cTnT、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酸激酶(CK)检测。结果 (1)血清cTnT、cTnI、CK—MB和CK检测心肌损伤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cTnT(72.4%,100.0%)、cTnI(81.8%,100.0%),CK—MB(54.6%,87.5%)和CK(64.8%,62.2%)。(2)AMI和心脏手术组cTnT、cTnI、CK—MB和CK四项指标浓度均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3)急性心肌梗死组、心脏手术组3h内cTnT和cTnI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56%)和(44%,45%),明显高于CK—MB(24%,22%)和CK(20%,28%);急性心肌梗死组、心脏手术组5d后cTnT和cTnI阳性检出率为(70%,66%)和(66%,61%),而CK—MB仅为(4%,6%),CK仅为(8%,10%)。结论 血清cTnT、cTnI能确切反映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手术等心肌损伤程度,具有较宽的诊断窗口时间,是心肌损伤较敏感和特异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检测在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中的应用。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61例急性PE患者[大面积、次大面积急性PE(大面积、次大面积组)39例,非大面积急性PE(非大面积组)22例]cTnⅠ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组患者血清心肌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结果大面积、次大面积组血清cTnⅠ、AST、LDH、CK、CK-MB、α-HBDH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大面积组(均P<0.05)。结论急性PE常伴有心肌细胞损伤,应常规行血清心肌酶及cTnⅠ测定,血清心肌酶及cTnⅠ的测定有助于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Ⅰ与肌红蛋白在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缺血中,对心肌损伤评价的价值。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用异丙肾上腺素建立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模型,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程度心肌缺血大鼠血清中肌钙蛋白Ⅰ含量与外周血肌红蛋白表达水平,同时结合心肌酶CK、CK-MB结果,分析心肌梗塞后血清中肌钙蛋白I检测的灵敏性,分析大鼠心肌缺血后外周血肌红蛋白与心肌缺血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取大鼠心肌组织制成石蜡切片,采用末端标记法对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心肌细胞是否凋亡及凋亡的程度与心肌缺血的关系,以凋亡细胞占细胞总数的平均百分比表示。结果 1心肌梗塞大鼠模型建立成功,大鼠心肌梗塞后血清中肌钙蛋白Ⅰ含量明显升高,与CK、CK-MB的升高程度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其升高的倍数均大于CK、CK-MB,且随着心肌梗塞程度的加重,血清中肌钙蛋白I蛋白的含量越高。2肌红蛋白在缺血早期升高较早且幅度较大,随缺血程度的进一步加重,其升高也随之增加。3心肌细胞凋亡检测可见,对照组未见明显凋亡细胞,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相继出现数量不等的棕黄色颗粒,而高剂量组出现大量棕黄色颗粒。结论肌钙蛋白Ⅰ与肌红蛋白都可作为缺血心肌损伤程度评价的指标,肌钙蛋白I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并随缺血程度加深而升高。肌红蛋白在缺血发生的早期即可大幅升高,但对于缺血程度的评价价值不及肌钙蛋白I。随着缺血程度的加深,心肌细胞除缺血坏死外还可出现凋亡,说明凋亡也是加重缺血表现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谱、肌钙蛋白I(cTnI)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重症组37例,普通组49例,同时选择4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儿童血清心肌酶谱、cTnI和hs-CRP水平,观察重症组和普通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重症组和普通组血清心肌酶谱、cTnI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患儿血清心肌酶谱、cTnII〈I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心肌容易受到侵犯,检测血清心肌酶谱、cTnI和hs—CRP有助于尽早发现心肌损害,并能够判断心肌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