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治疗重症监护病房肝移植术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MRSA)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例肝移植术后MRSA感染病人随机分为万古霉素治疗组和替考拉宁治疗组,比较两组病人应用抗生素后的治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治疗MRSA的治愈率分别为71.4%和60.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8.2%和8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和60%,两组间MRSA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万古霉素对重症监护病房肝移植术后MRSA感染的早期治疗效果优于替考拉宁,可以作为此类病人的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用于MRSA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在MRSA感染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MRSA感染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例数相等的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万古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替考拉宁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观察组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有效率93.3%(28/30);对照组30例患者,有效率66.7%(20/30),经统计学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古霉素用于MRSA感染的治疗,具有比替考拉宁更为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恶唑烷酮类抗生素利奈唑胺与糖肽类抗生素替考拉宁治疗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8例接受替考拉宁治疗和11例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的老年MRSA肺炎患者的临床治愈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利奈唑胺组治愈率72.7%,细菌清除率81.8%,不良反应发生率10%;替考拉宁组治愈率27.8%,细菌清除率38.9%,不良反应发生率11%。结论利奈唑胺组治疗老年MRSA肺炎临床疗效优于替考拉宁组,可安全地应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对耐甲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药学经济学。方法从我院选出治疗MRSA所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将患者分成两组,组一41例为替考拉宁组,采用替考拉宁药物进行治疗,组二39例为万古霉素组,采用万古霉素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药物治疗疗效及药物经济学进行比较。结果万古霉素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明显低于替考拉宁组(P <0.05),替考拉宁组在成本-效果比值上,显著低于万古霉素组(P <0.05)。结论对MRSA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给予替考拉宁药物进行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王卿峰 《抗感染药学》2021,18(1):144-147
目的:比较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对神经外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20年5月间医院收治的90例神经外科MRSA感染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利奈唑胺组,每组30例;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利奈唑胺组患者分别给予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以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即白细胞(WBC)计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细菌有效清除率均低于利奈唑胺组(P<0.05),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细菌有效清除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WBC计数、TNF-α和CRP水平降低,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患者的WBC计数、TNF-α和CRP水平均高于利奈唑胺组(P< 0.05),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患者的WBC计数、TNF-α和CRP水平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对神经外科MRSA感染患者的疗效更为确切,有效促进了细菌清除,改善了机体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王卿峰 《抗感染药学》2021,18(1):144-147
目的:比较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对神经外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20年5月间医院收治的90例神经外科MRSA感染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利奈唑胺组,每组30例;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利奈唑胺组患者分别给予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以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即白细胞(WBC)计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细菌有效清除率均低于利奈唑胺组(P<0.05),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细菌有效清除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WBC计数、TNF-α和CRP水平降低,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患者的WBC计数、TNF-α和CRP水平均高于利奈唑胺组(P< 0.05),万古霉素组、替考拉宁组患者的WBC计数、TNF-α和CRP水平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对神经外科MRSA感染患者的疗效更为确切,有效促进了细菌清除,改善了机体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者,按住院尾号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有显著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全志 《抗感染药学》2019,16(11):1935-1937
目的:比较不同维持剂量的替考拉宁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及其对细菌清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6月间收治的MRSA肺部感染患者83例资料,按给药剂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考拉宁400 mg,q12h给药,给药3次后,每日给药维持剂量400 mg(治疗14 d);观察组患者给予替考拉宁400 mg,q12h给药,给药3次后每日给药600 mg(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MRSA清除率、替考拉宁血药谷浓度测得值(Cmin)、临床症状(咳嗽咳痰、体温)复常时间,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咳嗽咳痰、体温)复常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替考拉宁血药谷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RSA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600 mg维持剂量的替考拉宁可有效提高患者血药谷浓度,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提高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轻微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抗感染药学》2016,(3):655-657
目的:评价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老年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疗效及对降钙素原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间MRSA老年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20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患者100例和对照组患者100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万古霉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替考拉宁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为84.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测定值为(62.256±7.02)mg/L明显低于对照组为(86.22±7.45)mg/L(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降钙素原水平值为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降钙素原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万古霉素用于治疗MRSA老年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疗效优于替考拉宁的疗效,前者能有效降低患者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患者预后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恶唑烷酮类抗生素利奈唑胺与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治疗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茼(MRSA)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59例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其中33例接受利奈唑胺治疗,26例接受万古霉素治疗,分别对临床治愈率、细菌清除率反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临床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利奈唑胺组治愈率72.73%,细菌清除率84.85%,不良反应发生率21.21%;万古霉素组治愈率34.62%,细菌清除率38.46%,不良反应发生率65.38%。结论利奈唑胺组治疗老年MRSA肺炎临床疗效优于万古霉素组,不良反应少于万古霉素组,临床上药物治疗老年MRSA感染性心内膜炎可优先考虑利奈唑胺。  相似文献   

11.
陈卫琴 《北方药学》2018,(1):141-142
目的:探究利奈唑胺与替考拉宁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MRSA感染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利奈唑胺组(n=63)和替考拉宁组(n=63),利奈唑胺组每日静脉滴注利奈唑胺,替考拉宁组每日静脉滴注替考拉宁,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利奈唑胺组总有效率(85.71%)显著高于替考拉宁组(69.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913,P=0.0321);利奈唑胺组细菌清除率(82.54%)显著高于替考拉宁组(65.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9677,P=0.0258);利奈唑胺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7%)显著低于替考拉宁组(12.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103,P=0.0480).结论:利奈唑胺治疗MRSA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均显著优于替考拉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下呼吸道感染的敏感性、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本院呼吸疾病重症监护病房(RICU)住院的l15例MRSA所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随机配对法分为去甲万古霉素治疗组(A组,68例)和万古霉素治疗组(B组,47例),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MRSA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l15株MRSA均对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敏感(敏感率100%),A、B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0.9%和78、7%(P>0、05),MRSA清除率分别为80.9%和82.9%(P>0.05)。A组有5例和B组有3例出现肾功能损害,A、B组各有2例出现皮疹。结论 国产去甲万古霉素对MRSA敏感,临床疗效良好,与进口万古霉家一致,而且不良反应较轻,适用于治疗MRSA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辅治轮状病毒型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轮状病毒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辅治轮状病毒型小儿急性腹泻安全有效,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唐咏梅 《中国药业》2013,22(15):15-16
目的探讨替考拉宁与万古霉素对格兰阳性菌感染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240例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按随机数表均分为试验组120例,应用替考拉宁治疗;对照组120例,采用万古霉素治疗。统计分析两组疗效及用药副作用,并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治疗有效率试验组为80.00%、对照组为78.33%,细菌清除率试验组为90.00%、对照组为89.17%,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为12.50%、对照组为13.33%,3组数据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考拉宁治疗革兰阳性菌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姚丽莉  徐冬梅 《海峡药学》2010,22(12):114-115
目的比较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治疗导管相关性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40例应用国产替考拉宁治疗和36例应用万古霉素治疗导管相关性感染革兰阳性球菌患者的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国产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治疗导管相关性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的疗效均较好,国产替考拉宁的有细菌清除率为87.5%;万古霉素的细菌清除率为88.9%;两者的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药物均有一定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其中万古霉素组略多。结论国产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是治疗导管相关性感染革兰阳性球菌的有效药物,国产替考拉宁较万古霉素药物不良反应更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替考拉宁治疗G^ 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及开放试验,以万古霉素为对照。完成病例60例,其中试验组30例,替考拉宁0.2~0.4g,qd,静脉滴注;对照组30例,万古霉素0.5g,tid,静脉滴注。疗程均为7~14d。结果:试验组痊愈率、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分别为50%,80%和83.3%,对照组分别为46.7%,76.7%和76.7%,2组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和13.3%,2组差异亦无显著性。结论:替考拉宁治疗G^ 菌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糖肽类抗生素替考拉宁的分子结构与万古霉素相似 ,在治疗对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耐药的革兰阳性菌如MRSA和肠球菌感染方面优于万古霉素。其在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包括药物热 ,瘙痒 ,皮疹 ,局部疼痛 ,寒战 ,恶心或呕吐 ,听觉下降 ,肝功能异常 ,肾毒性 ,血液学异常 (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但各种不良反应类型及发病率较万古霉素低 ,因此在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方面替考拉宁比万古霉素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去甲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对重症监护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本院ICU收治60岁以上肺部MRSA感染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替考拉宁和去甲万古霉素治疗,对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细菌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甲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对重症监护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临床疗效相似,敏感率均很高,但替考拉宁敏感菌清除时间短,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9.
冯靖雄 《北方药学》2012,9(8):73-74
目的:探讨重症G+球菌感染治疗过程中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的临床效果、细菌清除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患者80例,均确诊为G+球菌所致的重症感染,将患者以数字盲分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替考拉宁治疗,对照组行万古霉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病菌清除率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痊愈率与有效率相比差异均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病菌清除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均能有效治疗重症G+球菌感染,取得良好临床效果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对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重症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32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分为治疗组(万古霉素)和对照组(第三代头孢菌素)。结果: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重症葡萄球菌感染性肺炎的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50.0%),不良反应少,结论: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葡萄球菌肺炎疗效肯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