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16例,年龄58~86岁,平均71.5岁。转子间骨折按A0骨折分型:A1型骨折12例,A2型骨折14例。结果本组病例术后随访全部获得骨性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较为满意。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损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2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13例,年龄65~74岁,平均72.3岁。转子间骨折按AO骨折分型:A1型骨折10例,A2型骨折13例。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均获随访,根据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有无并发症发生,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发现随访患者术后疗效满意。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损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治疗高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治疗高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治疗75岁以上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38例,骨折Evans分型:ⅡA型9例,ⅡB型15例,Ⅲ型14例,均为不稳定性骨折.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7.4±1.5)个月,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无术后死亡,术后6个月内所有随访者均成活,复查X线片未见假体松动、下沉,术后3~6个月术髋关节按Harris评分平均(87.0±2.5)分.结论 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治疗高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利于术后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减少卧床并发症,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目前大多数学者主张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内固定的方法较多,井研县中医院1999—06/2005—06采用动力髋治疗股骨转子间Ⅰ~Ⅴ型骨折38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股骨近段带锁髓内钉 (PF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 6 7例 5 6岁以上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其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程度、合并症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5 8例获随访 4个月~ 2年 ,无螺钉松动、髋内翻、感染或骨折延迟愈合 ,髋功能评价优良率 90 .5 %。结论 PFN内固定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内固定可靠、符合生物力学分配、能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适合各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生物型加长柄半髋关节术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生物型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18例,女38例;年龄80~92岁,平均年龄83.6岁.56例均为摔伤致单侧股骨转子间骨折.按Evans分型,Ⅲ型18例,Ⅳ型34例,V型4例;按Singh指数分级,Ⅲ级30例,Ⅱ级26例.结果54例获得随访3~24个月,平均7.5个月.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无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现象.术后3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6.4%(54/56).结论:生物型加长柄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8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8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32例患者,根据Evans分型,ⅢA型12例,ⅢB型11例,Ⅳ型9例.32例患者中行全髋关节置换术25例,双极股骨头置换术7例.结果 32例患者术后随访10~18(12.6±1.6)个月,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无死亡.术后X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且关节恢复正常活动.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为93.8%(30/32).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8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利于术后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减少卧床并发症,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症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谷效斌 《医疗装备》2011,24(4):44-46
目的:探索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应用和效果。方法:自2003年1月~2010年1月应用外固定架经皮C臂下闭合进入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28例,伴有心肺等疾病年龄在65岁~93岁,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手术时间25~35 min,平均30 min;术后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结论: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可靠,简单易行,对于老年具有合并症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8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治疗组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动力加压髋螺钉(dynamichipserew,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充县人民医院1998-03/2005-06采用135°的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6例,平均年龄51岁。结果获得平均1·2年随访者35例。34例固定坚强骨折顺利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1例术后8月骨折骨性愈合,颈干角105°,髋活动轻度受限。结论DHS是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好的内固定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加压滑槽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加压滑槽钉治疗4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骨折复位,钢板螺钉位置良好.随访3~19个月,平均11个月.优15例,良21例,优良率为80%.结论 加压滑槽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复位准确、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平  左才红 《工企医刊》1997,10(3):21-22
自1991—1995年,我们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开放性胫腓骨骨折长骨骨不连共3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与结果本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14—78岁,平均47岁。转子间骨折8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12例,长骨骨不连12例(肱骨4例,尺骨2例,股骨2例,及胫骨4例)。伤前有心脏疾患4例,肺部疾患4例,糖尿病2例。合并失血性休克8例,血管损伤1  相似文献   

13.
张超 《现代保健》2011,(35):134-135
目的 探索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2004年5月~2011年8月应用单边外固定架局部浸润麻醉"C"形臂机透视下治疗老年闭合性股骨转子间骨折22例,伴有心肺功能疾病,年龄71~92岁,术后随访半年.结果 手术时间20~30 min,术后4个月,骨折均愈合.结论 局麻下单边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可靠,简单易行,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心肺功能疾病患者的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的下降,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我院外二科2012年开展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6例,通过加强预防感染和精细护理,降低了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效果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6例,男21例,女25例;年龄63~87岁,平均75.6岁;Ⅱ型骨折15例,Ⅲ型骨折13例,Ⅳ型18例,均为外伤引起的骨折,分别与受伤后4~7 d内接受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8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8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32例患者,根据Evans分型,ⅢA型12例,ⅢB型11例,Ⅳ型9例.32例患者中行全髋关节置换术25例,双极股骨头置换术7例.结果 32例患者术后随访10~18(12.6±1.6)个月,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无死亡.术后X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且关节恢复正常活动.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为93.8%(30/32).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8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利于术后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减少卧床并发症,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症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动力加压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1999-03/2005-12采用135°的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46例,平均年龄56岁。结果获得平均1.5年随访者45例。固定坚强骨折顺利愈合44例,平均愈合时间4.8个月,现术后4个月有骨痂生长,头钉部分拔出但骨折无移位1例。结论DHS是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好的内固定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FN/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PFN/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47例。结果45例患者获随访,时间6~25个月,平均18个月。复查X片显示骨折均愈合。结论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FN/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同定可靠、并发症少等特点,是目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比较理想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及股骨上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及股骨上段骨折患者行PFN钉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结果随访6~30个月后(平均16个月)根据临床综合评定标准评定,优20例,良1例,可1例,差0例。结论PFN钉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及股骨上段骨折的可靠方法,辅以早期功能锻炼,可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动力加压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年龄59~89岁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DHS手术治疗,并进行围手术期治疗和功能锻炼。结果42例患者,随访4~11个月,平均6个月,DHS内固定牢固,功能恢复好。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DHS内固定对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行积极的内固定治疗,结合术后功能锻炼,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2年10月到2015年12月间,在我院选择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harris评分为优6例,良11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85.0%。结论: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效果显著,可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