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亲体部分肝移植二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总结我院首次施行活体供肝原位部分肝移植经验的基础上 ,2 0 0 1年 1月 6日、2月 18日我院再次开展 2例亲体原位部分肝移植 ,现供受体情况良好 ,报告如下。1.一般情况 :例 1,女 ,10岁 ,体重3 5kg ,诊断Wilson’s病。供体为其母亲 ,3 5岁 ,血型相同 ,体重 5 0kg。例 2 ,男 ,8岁 ,体重 2 5kg ,诊断Wilson’s病 ,供体为其母亲 ,3 2岁 ,血型相同 ,体重 4 5kg。2 .供肝切取 :取上腹屋顶形切口。术中B超探查肝内血管位置及走向 ,确定肝切线。经胆囊管行术中造影 ,了解胆道解剖结构。切除胆囊 ,游离出肝左动脉和门静脉左…  相似文献   

2.
原位肝移植供肝切取与修整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院自 1999年 7月~ 2 0 0 1年 10月为 2 8例患者施行了原位肝移植术。我们体会在肝移植术全过程中 ,供肝的切取、保存、修整技术对于移植术后移植肝的存活、功能的恢复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现结合 2 8例原位肝移植术的供肝切取及修整技术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2 8例供体均为男性脑死亡患者 ,年龄 2 3~ 4 0岁 ,采用经腹主动脉灌注 0~4℃肾保存液 (高渗枸橼酸盐嘌呤液 ,上海市血液中心生产 ) 2 0 0 0ml,经门静脉灌注 0~ 4℃UW液 2 0 0 0ml,肝脏离体后继续灌注UW液 2 0 0 0ml的肝肾联合快速切取法。供肝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肝切除(assisted laparoscopic hepatectomy,ALH)技术在活体肝移植供体切取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 对201l年5月30日至9月1日我院7例成功施行腹腔镜辅助带肝中静脉(middle hepatic vein,MHV)活体右半肝供肝切取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供者残肝比例32.10%~38.31%.7例供者术后伤口疼痛较轻,未出现外科并发症.7例均为皮内缝合,术后7d伤口拆线,愈合良好.术后2周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ALH可安全用于带MHV的活体右半肝供肝切取.ALH兼顾腹腔镜手术微创和开腹手术安全性高的特点,更容易为供、受者接受.  相似文献   

4.
活体右半肝移植供体术前评估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活体右半肝移植供体术前评估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评估2002年1月至2005年11月施行的23例活体右半肝移植中供体的情况.术前评估包括供体的一般情况,血管与胆管系统影像学,供肝体积及脂肪变性情况等.不阻断入肝血流,在肝中静脉右侧,用超声刀离断肝组织而得到右半肝.计算供体标准肝体积(standard liver volume,SLV)及残余左半肝的比例.结果 术前影像学评估发现,4例门静脉主干有3分支,7例有粗大肝右后下静脉(≥0.5 cm),5例有粗大(≥0.5 cm)肝V段静脉(V5),4例有V8,右肝管变异3例.而术中发现9例伴右后下静脉,5例V5,5例V8,右肝管变异4例.术中肝切取活检示2例供肝轻度脂肪变性.右半供肝切取平均失血462 ml,切取右半肝占SLV的39.7%~69.5%,残余左半肝占30.5%~60.3%.术后第1天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损害,但术后1周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术后并发症包括1例腹内出血,1例乳糜漏,2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门静脉狭窄伴血栓形成.所有供体均恢复良好.结论 术前进行供肝血管系统与胆管系统、肝脏的体积与质量的详尽评估,选择出最适宜的供肝与供体,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肝移植多模式策略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Wang X  Li G  Li X  Zhang F  Qian J  Kong L  Zhang H  Sun B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0):758-761
目的:总结多种临床肝移植技术的经验。方法:对2000年9月至2002年3月完成的25例临床肝移植(27次移植手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尸肝移植14例,活体肝移植11例,再次尸肝移植1次,减体积再次肝移植1次。结果:11例活体肝移植的供体中,10例为患者之母亲,1例急诊成人右叶活体肝移植供体为患者之妹。供肝方式:扩大左半肝6例,右半肝3例,右半肝2例;切取供肝重量270-620g。全组存活24例,1例成人活体肝移植受体于术后72d死于不可逆转的严重排斥反应。肝炎患者采用拉米呋啶加抗HVB-Ig治疗,1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术后随访时间4-21个月,复查HVB-DNA均为阴性。所有肝豆状核变性受体术后随访复查6-17个月,铜氧化酶、肝功能均正常。本组主要并发症包括:腹腔出血2例,需再次剖腹探查止血;ARDS 5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排斥反应4例,其中1例导致死亡。结论:综合开展包括尸体肝移植、活体肝移植、减体积肝移植等在内的各项技术,充分利用有限的供肝,是优化肝移植资源,提高移植疗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现有人提出对不能及时获得尸体供肝移植的成年患者采用活体的扩大右叶供肝肝移植 ,但由于供体的肝切除术复杂、费时 ,并要切除供体肝体积的近 60 %~ 70 % ,其供体安全性仍是一个主要问题。作者分析了2 2例采用成人对成人活体供体的右叶供肝肝移植资料以确定供体的选择标准。标准和方法  1996年 3月~ 1999年 6月共施行2 2例成人对成人的活体右叶供肝移植术 ,供体年龄为18~ 51岁 (平均 35.5岁 ) ,与受体的关系为 :父亲 2例 ,配偶 8例 ,子女 4例 ,兄弟姐妹 4例以及叔、婶、侄子和姐夫各 1例。所有供体术前接受心理咨询 ,进行包括全血细胞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亲属活体供肝移植(LDLT)治疗儿童终末期肝病的效果,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2005年9月至2007年1月对6例终末期肝病患儿进行了LDLT.6例患者中,原发病为肝内外胆管弥漫性囊性扩张症Ⅳ型伴肝硬化1例、肝豆状核变性2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3例;供者为患儿的母亲3例、父亲2例及舅父1例,分别切取供者的右半肝1例和左半肝5例作为供肝;在切除受者全部病肝和保留下腔静脉后,对受者施行部分供肝的原位肝移植.术后依据供、受者的临床表现、血液学指标和影像学检查,对活体供肝移植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对供、受者随访了6~21个月.6例供者均健康存活,未发生并发症.6例受者中,1例于术后第4天死于门静脉血栓形成,1例于术后5个月时死于肝内静脉血栓形成,其余4例均长期健康存活.结论 亲属活体供肝移植是治疗儿童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术前进行仔细的供、受者选择和完善的影像学检查,术中应用精确的手术技术,术后给予严格的管理是儿童LDLT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活体肝移植的供肝切取手术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活体肝移植的供肝切取技术,方法:在1993年9月至1999年6月期间,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共作活体肝移植40例,供肝切取包括:左外侧叶14例,左半有6例,右半肝20例,术中首先行肝门解剖,肝叶游离,然后用超声刀切取供肝、术中不阻断肝血流。切取肝左外侧叶和左半肝时切面分别靠近镰状韧带的右侧和中肝静脉的右侧,切取右半肝的切面靠近中肝静脉的左则。结果:切取供体手术时间为7.2-15.5h平均11.0h,供体手术的平均失血量为723ml(200ml-2600ml)。7例供体发生了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切口疝,右肺上叶不张,右膈下积液,粘连性肠梗阻,术后高胆红素血症及胆管狭窄各1例,经治疗后均痊愈。目前所有的从体肝功能均正常,完全恢复体力,恢复原来的工作,结论:极度仔细及精良的供肝切取技术是安全的,在尸肝缺乏时活体肝脏切取技术可为肝移植提供优质的供肝。  相似文献   

9.
目的 :报道成人活体部分肝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研究 4例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人年龄均大于 18岁 ;2例施行左半肝移植术 ,2例施行右半肝移植术。供体平均手术时间大约 7h ,平均失血量为 40 0ml,无一发生术后并发症。受体平均手术时间是 6 .8h ,移植肝重量介于 34 0 g~ 870g ,移植肝重量与体重的比例介于 0 .80 %~ 0 .91%;1例发生肝动脉部分栓塞 ,3个月后因胆道并发症而再次行原位移植 ,无近期手术死亡率。结论 :无论左半肝还是右半肝移植术 ,均能达到较好疗效 ,为成年病人的肝移植提供了新的供肝来源和选择。  相似文献   

10.
我院于 2 0 0 1年 9月为一名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成功施行了不经体外静脉转流的经典式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 ,目前患者存活 1 2个月。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 .受者情况 :男性 ,2 0岁 ,体重 53kg ,临床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 ,于 2 0 0 1年 9月 2 9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原位肝移植术。术中见病肝呈重度结节样硬变 ,无腹水 ,血管无变异。2 .供肝切取 :供肝取自于一体重 50kg、2 2岁之男性尸体 ,与受者同为B型血。供肝切取采用快速多器官联合切取技术 ,肠系膜上静脉和腹主动脉插管 ,以UW液灌洗 ,灌洗液总量约为 2 0 0 0ml,离体后经门静脉灌…  相似文献   

11.
Zhu ZJ  Zhu LW  Gao W  Jiang WT  Zhang YM  Zhang JJ  Huai MS  Yang T  Sun LY  Wei L  Zeng ZG  Li JJ  Shen ZY 《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2):1100-1104
目的 探讨成人间活体肝移植供者评估、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并发症分析.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同一外科组施行的94例成人间活体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受者年龄18 ~76岁,供者年龄19 ~60岁.94例活体肝移植手术方案包括:左半肝供肝移植2例,右半肝供肝移植92例,44例切取肝中静脉例,48例不切取肝中静脉.分析供受者术前评估、术后并发症及存活情况.结果 所有供者均恢复良好出院,供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4%.随访截止于2011年5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37个月,死亡8例.供者1年存活率为95.7%,移植物存活率为94.7%.1例发生小肝综合征;1例因急性肝坏死行再次肝移植;24例(25.5%)经胆道造影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发现胆道吻合口狭窄,但其中9例(9.6%)表现为肝功能异常.结论 活体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精确的术前评估、合理手术方式选择,采用左半肝或右半肝供肝、含或不含肝中静脉的活体肝移植,在成人间活体肝移植中均能有效的保证供受者安全.  相似文献   

12.
成人间活体肝移植右半肝移植物切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成人间活体肝移植供体右半肝切取的技术。方法:8例成人间活体肝移植行供体右半肝切取,供肝切取范围:右半肝5例、扩大右半肝3例。供肝保留直径0.8cm以上的副右肝静脉。右半肝切除线在中肝静脉的右侧0.5~1.0cm处,扩大右半肝切除线在中肝静脉左侧0.5~1.0cm处。行术中胆道造影,在切取过程中不阻断入肝血流。结果:供体平均手术时间为448(353~510)min。供体手术平均失血量为384 (170 ~900 )ml。切取的移植物平均重669.4(445~900)g,其中右半肝移植物平均重667.0g,扩大右半肝移植物平均重673.3g。移植物与受体体重之比平均为1.16%(0.76%~1.50%)。供体术后发生胆漏、肝肾功能不全各1例,经治疗后均痊愈。全组无手术死亡,均于3周内恢复出院。8例移植物和8例受体的1年生存率均为100%。结论:熟练掌握精良的供肝切取技术,成人活体肝移植中右半肝和扩大右半肝的切取对供体来说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在活体肝移植中,供肝移植物达到受体标准肝体积的50%是满足受体正常肝功能的必要条件[1],主要的解决方法是切取供体占全肝60%~70%的右半肝、采用辅助式原位肝移植或给一个受体植入2个移植物.既往文献报道中,双供体活体肝移植都用于成人间[2-5],而成人-儿童间的双供体活体肝移植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4.
小儿肝移植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本研究探讨肝移植治疗小儿终末期肝病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我院分别于2001年11月至2002年12月对7例患儿(先天性胆道闭锁5例,先天性肝纤维化1例和肝脏血管内皮肉瘤1例)进行肝移植术,患儿年龄6个月至12岁。其中亲体部分肝移植术两例,供体分别为患儿的母亲和父亲。手术分别切取供体的右半肝和左外侧叶。受体行保留下腔静脉的全肝切除术,然后将供肝进行原位移植。减体积肝移植3例,取左半肝和左外侧叶为移植物。割离式肝移植2例,分别取左外后叶和右后叶为移植物。结果7例患儿分别移植肝重260~565g,亲体肝移植的两例供体随访14~15个月,均无并发症健康生活。接受移植的7例患儿中6例术后已经分别健康存活15~1个月,1例于术后第5天死于心功能衰竭。结论肝移植是治疗小儿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术前准确的血管影像学检查,严格的围手术期管理特别是精确的手术技术是小儿肝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成人活体肝移植71例报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开展成人活体肝移植初始阶段如何确保供、受者安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4月至11月71例成人活体肝移植供、受者临床资料,分析评估方案、手术策略和并发症.结果 切取供者右半肝68例,其中带肝中静脉4例;切取带肝中静脉左半肝3例.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1例胆漏,1例腹腔内出血,无供者死亡.受者外科并发症18例,其中胆道并发症12例,血管并发症3例,小肝综合征3例;病死率为10%(7/71).结论 在开展成人活体肝移植的初始阶段,采用严格的供、受者评估、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处理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供、受者安全.  相似文献   

16.
活体肝移植的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世界上首例活体肝移植由澳大利亚医生Strong等于 1989年成功施行 ,之后许多肝移植中心陆续开展这一手术。香港玛丽医院从 1993年起开始施行活体肝移植手术 ,至今共有 95例 ,其中右叶供肝 72例 ,左外叶供肝 17例 ,左叶供肝 6例。这一手术的发展 ,主要是由于尸体供肝的缺乏 ,以及部分病人因不能及时取得供肝而死亡。尤其是暴发性肝功能衰竭 ,根本就不能等待。以香港为例 ,每年尸体供肝只有 10例左右 ,2 0 0 0年一年中有 82例病人被纳入等待名单 ,到目前为止等待供体的病人数是 5 2例。活体肝移植的首要问题是受体生存所需的最小供肝体积…  相似文献   

17.
心脏停搏供体肝脏切取与修整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停搏供体肝脏切取与修整的方法.方法:1999年12月至2000年11月共施行原位肝移植7例,供肝的切取采用原位灌注,快速供肝切取的方法,联合切取供体肝7个,供肾14个,结果:供肝热缺血时同平均为4.5min,7例移植肝恢复血循环后平均12min即有金黄色胆汁泌出,除1例术后死于脑出血外,其余6例均获得成功,最长已存活180天,结论:原位温灌注`肝肾联合快速切取法缩短了热缺血时间,有效地避免供体器官损伤,保证了供体器官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分析暴发性肝功能衰竭 (FHF)施行肝移植的结果 ,鉴于 FHF的死亡率很高 ,肝移植是不可逆 FHF的首先治疗 ,有必要了解术前变数与术后结局的关系。回顾性复习 1984年 2月至 2 0 0 1年 12月 Dumont UCL A施行的肝移植病例 32 0 5例 ,其中 2 0 4例 FHF需急症肝移植。记录移植前 15个受体变数、移植前 12个实验室变数、供体 3个变数、手术 5个变数 ,一共 35个变量。中位随访期 4 1个月。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上述 35个变量与病人和供体存活的关系。结果  2 0 4例 FHF行肝移植病例中 ,中位值年龄2 0 .2岁 (0 .2~ 72 .1岁 ) ,5 5 %为成人 ,6…  相似文献   

19.
�����Ұ�λ������ֲ�����ķ�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随着肝移植适应证的扩大 ,等待肝移植的病人远远超过了可得到的供肝数量。为了解决供需矛盾 ,移植医师开始探索活体供肝的可行性。 1988年 ,Raia等[1 ] 首先进行了活体肝移植的尝试。首例病人是 4岁半的女孩 ,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手术虽然未获成功 ,但供体术后恢复良好。随后 ,澳大利亚的Strong教授[2 ] 成功地施行了第一例活体肝移植 ,将其母亲的左外叶肝移植到 11个月的儿子身上。此后 ,活体肝移植技术迅速被世界各大移植中心推广应用[3~ 5] 。此项外科技术的革新大大地降低了儿…  相似文献   

20.
1例婴儿活体肝移植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莺  陈玲红 《护理学杂志》2002,17(3):240-240,F003
目前活体肝部分移植已成为挽救儿童终末期肝病行之有效的手段 [1] 。我院于 2 0 0 1年 6月成功实施1例婴儿活体肝部分移植术 ,术后患儿恢复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男 ,8个月 ,体重 7.5 kg。皮肤黄染 8个月 ,因先天性胆道闭锁 ,5个月时行肝管空肠内引流术。术后黄疸一度有所缓解 ,但不久即出现反复发热 ,黄疸加重 ,确诊为胆管炎合并胆汁性肝硬化 ,已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及生存质量。供体为患儿母亲 ,30岁 ,体重 5 0 kg,身体健康。自愿捐献肝脏并被详细告知手术的危险性。手术分两组同时进行 ,一组为供肝切取组 ,另一组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