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EB病毒在鼻咽癌形态发生学的哪一阶段进入鼻咽上皮细胞。方法 从3212例鼻咽癌活检组织切片中筛选并收集到具有各种癌旁上皮病变的鼻咽癌标本85例,用核酸原位杂交法检测癌旁上皮病变中EB病毒编码的小RNAS(EBERS)感染,其中31例具有癌旁鳞状化生病变的鼻咽癌组织进一步用核酸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溶解期产物EA-D(early antigen-diffuse)mRNA。结果 85例鼻咽癌标本共观察到154个癌旁上皮病变病灶:39个柱状上皮单纯增生灶、43个化生鳞状上皮增生灶、41个上皮异型性变(轻度、中度和重度)灶、17个原位癌灶及14个微小浸润癌灶。所有癌旁正常或单纯增生的柱状上皮、化生鳞状上皮均显示EBERs阴性。一部分(11/41,26.83%)癌旁异型性变上皮中的少数细胞表达EBERs,大部分原位癌(12/17,70.59%)及全部微小浸润癌都显示相当数量的EBERs阳性癌细胞。31例可见癌旁鳞状化生上皮病变的鼻咽癌中有10例癌旁上皮角化细胞的细胞核上显示出EA-D mRNA阳性信号。结论 EB病毒可以首先感染异型性变的上皮细胞,然后可能与其他致癌产物协同对鼻咽癌变过程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外,从鼻咽癌细胞中释出的EB病毒可以重复感染癌旁鳞状化生上皮内的角化细胞,这种溶解性感染不具有重要的病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肺癌与癌旁异形增生上皮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4 4例伴有异形增生的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作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 p5 3蛋白检测。 结果  (1) p5 3蛋白癌组织表达 2 7例 ,异形增生上皮表达 14例。 (2 )异形增生上皮p5 3阳性的 14例中有 12例与其相应癌组织共同表达 ,两者有明显相关性 ,但强度多数弱于癌组织。 (3)PCNA指数在多数癌组织标本 >5 0 % ,在异形增生上皮亦明显增高。结论 p5 3基因突变于细胞异形增生、癌变等各个阶段 ,癌旁上皮的异形增生与癌肿关系密切 ,异形上皮p5 3着色强度与异形程度正相关 ,PCNA与 p5 3在异形上皮中的表达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上皮内瘤变及早期胃癌内镜切除术前后病理的差异,为提高此类组织病变性质的病理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患者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标本资料及其术前病理活检资料,分析病理活检和EMR/ESD标本病理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术前胃镜病理活检结果显示:37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28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5例浸润性癌。术后病理结果显示:1例不明确瘤变或异型增生, 27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2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17例浸润性癌。术后病理与术前病理活检符合49例,符合率为70.0%(49/70)。术后病理诊断升级率为28.6%(20/70),其中低级别上皮内瘤诊断升级9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诊断升级11例,术后病理诊断降级1例,为1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标本术后病理降级为不明确瘤变或异型增生。结论术前病理活检诊断与EMR/ESD术后病理诊断间有较低的符合率,但其为之前的内镜随访和手术根治提供一定依据,从而减轻病理医师对癌与非癌诊断的压力,对高级别上皮内瘤或早期胃癌活检标本诊断级别降低的患者,可根据情况选择EMR/ESD手术,并根据术后标本病理诊断来决定是否需要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4.
人肝癌及癌旁组织中Smad 4、Smad 7 mRNA和蛋白表达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政  季国忠  缪林  杨春  张平 《天津医药》2004,32(12):721-723
目的 :分析Smad 4、Smad 7mRNA和蛋白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与癌旁组织比较 ,了解Smad 4mRNA和蛋白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36例肝癌存档病理标本和其中的 2 8例癌旁组织病理标本Smad 4、Smad 7mRNA和相应的蛋白。结果 :Smad 4mRNA和其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肝癌癌旁组织 ,癌组织表达率分别为 2 8%和 19% ,癌旁组织表达率分别为 86 %和 75 % ,两者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Smad 7mRNA和其蛋白表达则相反 ,癌组织表达强 ,表达率分别为 6 6 %和 6 4 % ,癌旁组织表达率分别为14 %和 36 % ,两者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和P <0 .0 5 )。Smad 4mRNA和蛋白与肝癌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大小无关 ,但与肿瘤细胞类型、是否转移存在相关性。结论 :Smad 4和Smad 7蛋白作为转化生长因子 - β(TGF β)信号转导途径的下游分子 ,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发生了改变 ,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肺癌及癌旁组织中表达及意义,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0例肺癌切除标本中 EGFR 的表达。结果显示,肺癌 EGFR 阳性率为73.3%,阳性率和阳性程度与病理类型及是否转移无相关性(P&gt;0.05),癌旁组织阳性率为68.5%。其中增生组阳性率79.1%,显著高于无增生组的34.6%(P&lt;0.05)。结论:EGFR 在各型肺癌中的过度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可能是肺癌发生的早期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病变接受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与病理活检的诊断价值。方法 120例疑似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均进行TCT和病理活检,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正常或炎症5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27例, CINⅡ级25例, CINⅢ级8例,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 1例。TCT结果显示:正常或炎症51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8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30例,SCC 1例。病理活检结果显示:正常或炎症54例, CINⅠ级31例, CINⅡ级25例, CINⅢ级9例, SCC1例。TCT诊断准确度为70.83%(85/120),其中正常或炎症为67.80%(40/59), LSIL为62.96%(17/27),HSIL为81.82%(27/33), SCC为100.00%(1/1)。病理活检诊断准确度为89.17%(107/120),其中正常或炎症为88.14%(52/59), CINⅠ级为85.19%(23/27), CINⅡ级为92.00%(23/25), CI...  相似文献   

7.
CyclinD1基因被认为是一种原癌基因,它所编码的Cy-clinD1蛋白在细胞周期中发挥重要作用,它的表达异常可能导致细胞的异常增殖而发生肿瘤。1 临床资料本文使用免疫组化(链霉素亲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结法)对66例乳腺癌及24例乳腺良性病变(其中11例乳腺小叶增生,13例乳腺纤维瘤)进行CyclinD1的检测,66例乳腺癌全部为女性,年龄26~86岁,平均51.8岁。右侧33例,左侧31例,双侧2例。组织学分型:浸润性导管癌42例,浸润性小叶癌4例,非浸润性癌14例,其它类型癌6例。组织学分级:级10例,级41例,级15例。临床分期:期4例,期49例,~期13例。所用试剂Cy…  相似文献   

8.
仇晓菲  马鸿达 《天津医药》1997,25(7):426-428
乳腺导管上皮增生具有恶变潜能,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AIDH)比单纯导管上皮增生(IDH)恶变潜能更大,但从病理形态上区分AIDH与IDH和导管内癌有时比较困难。细胞的失控性增殖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特征之一。细胞动力学参数的测定有助于了解一系列非肿瘤状态。近年来,乳腺癌的细胞动力学研究报道较多,但有关乳腺癌癌前病变的研究报道不多见。本文用原位检测肿瘤细胞增殖状态的探针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对30例导管上皮增生和40例导管癌(DCa)标本进行免疫组化观测,以了解乳腺癌癌前病变PCNA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的关系,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胃黏膜活检标本规范化处理对病理诊断病变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200例接受胃镜检查并取活检的患者,对内镜下判断胃黏膜疑似存在神经内分泌瘤、淋巴瘤、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肠化、萎缩及炎症的病变进行活检,每例患者病变部位选取两份标本,其中一份标本给予常规活检标本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作为对照组(200份);另一份标本给予规范化的活检标本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作为观察组(200份)。对比两组测定标本的大小,形态及病理诊断结果差异。结果 测定后,观察组诊断标本大小(4.89±0.3)mm显著大于对照组的(2.48±0.2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标本形态平坦状占比95.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弧形状占比2.00%、团块状占比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0%、6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定后,两组病理结果中神经内分泌瘤、淋巴瘤、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理诊断结果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肠化、萎缩、炎症检出率分别为8.00%、32.50%、44.00%、57...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炎性病变在临床和病理上可与癌混淆。尤其是肉芽肿性前列腺炎 ,其质硬如石 ,多数临床诊断为癌或结节性增生 ,病理上由于大量组织细胞增生 ,或修复性导管上皮增生和结构紊乱 ,也可误认为癌。兹报告 2 5例并总结其临床和病理特征。一、材料和方法1 .标本来源 :收集本院病理科 1 977~ 1 997年期间 ,本院和院外会诊前列腺活检和切除标本 6 2 1例 ,进行回顾性复习 ,将其中临床和病理资料完整的 2 5例肉芽肿性前列腺炎进行总结。2 .方法(1 )光镜标本 :将 8例前列腺切除标本的全部蜡块再常规制片 ,H E染色。(2 )组织化学染色 :将 8例前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肠腺癌标本中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建立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了27例大肠腺癌标本和11份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WT1基因及内参照β-actin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大肠腺癌标本中WT1基因表达水平的范围5.4×10-5~8.9×10-1,在11份正常肠黏膜中有5份存在WT1的低表达,范围从7.6×10-5~7.2×10-4,其余6份未检出表达,81%(22/27)的患者癌组织中WT1 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另外,研究表明WT1 mRNA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WT1基因在大肠腺癌中高表达,可作为诊断和治疗大肠癌新的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Spy1的表达,探讨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i67)以及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HCC及癌旁组织和10例肝血管瘤旁肝组织中spy1和Ki67蛋白的表达.收集5例HCC及癌旁肝新鲜组织,免疫印迹技术检测Spyl和PCNA的表达.结果 Spy1在HCC中的表达高于对应的癌旁肝组织.HCC中,Spyl的表达强度与肿瘤病理分级、血清AFP值之间相关(P<0.05);Spy1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Spy1在HCC组织中高表达,Spy1可能在HO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而尤以上皮肿瘤占极大多数,而且现在呈上升趋势[1 ] 。我们收集了4 6 4例膀胱移行细胞肿瘤的病例,全部经过复读后,进行统计分析。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4 6 4例标本取自本院及他院。选择1988—2 0 0 2年14 a中病人。其中移行上皮乳头状瘤7例,内翻性乳头肿瘤3例,鳞状细胞乳头状瘤1例,移行细胞癌4 5 3例。见表1。1.2 方法:每份标本均用10 %甲醛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苏木素-伊红(HE)染色。移行细胞癌均做了免疫组织化学Cer B- 2染色。表1 移行细胞肿瘤临床病理资料病种总例数性别 男 女平均年龄岁肿瘤…  相似文献   

14.
朱清毅  吴宏飞  钱立新  张炜  郑肇巽 《江苏医药》2003,29(6):411-413,F002
目的 探讨PAX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4例肾细胞癌患者组织样本及ll例癌旁正常肾组织标本中PAX2和PCNA的表达。结果 在肾细胞癌患者组织样本及癌旁正常肾组织标本中PA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6%和18.2%,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01)。PAX2的阳性表达随肾细胞癌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增加,与组织类型及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PCNA在肾细胞癌患者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肾组织(P<0.01),并随肾细胞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加,但与组织类型无关。PAX2和PCNA阳性表达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 PAX2和PCNA可能参与了肾细胞癌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可作为肾细胞癌诊断及恶性程度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苏春永  贾军刚  霍华志 《河北医药》2013,35(9):1291-1293
目的检测Her-2/neu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胰腺癌中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收集50例原发性胰腺癌组织标本和36例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法(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olt)检测胰腺癌及癌旁胰腺组织中Her-2/neu的表达;并分析Her-2/neu表达与胰腺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Her-2/neu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Her-2/neu的表达与胰腺癌的病理组织分级、肿瘤转移、临床分期和1年期生存率关系密切,组织学Ⅲ级中表达明显高于Ⅰ、Ⅱ级(P<0.05),Ⅲ~Ⅳ期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有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低于1年期生存患者表达明显高于1年期的表达(P<0.05)。Her-2/neu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肿瘤增殖活性无关。结论 Her-2/neu高表达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6.
热休克转录因子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袆  王葵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7):490-493
目的: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显示肝癌组织中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的表达情况,探讨HSF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肝癌患者40 例手术肝癌标本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肝癌标本及相应的癌旁组织HSF1的表达,分析比较它们分别在肝癌标本及相应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肝癌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肝细胞癌肿瘤组织HSF1 mRNA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但HSF1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包膜的完整与否、分级、癌栓形成及血清AFP水平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SF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HSF1可能与PHC的发生密切相关.进一步探讨HSF1在PHC中的表达机制,有望为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肠癌及癌旁粘膜中p16、p21、PCNA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倪庆  陈泉  丁永玲  陈梅生  戴勇 《江苏医药》2003,29(12):930-931
收集我院2001年~2003年行直、结癌根治术标本49例,检测大肠癌及癌旁粘膜中p16、p21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肌上皮标记物P 63、高分子细胞角蛋白34βE 1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在乳腺良恶性上皮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组织化学法(LSAB)检测肌上皮标记物P 63、高分子细胞角蛋白34βE 1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45例乳腺肿瘤性增生病变、10例导管内癌及原位乳头状癌,26例浸润性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良恶性上皮性病变的关系及意义。结果:在45例肿瘤性增生病变、10例导管内癌及原位乳头状癌中,肌上皮表达均为阳性,26例浸润性癌,肌上皮均为阴性。34βE 12的表达率及其强度在良性病变与癌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良性病变与癌组之间,PCNA阳性表达率及表达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 63、34βE 12可作为乳腺病变鉴别诊断中良性病变的标记物,而PCNA阳性表达,反应细胞增殖活性高,有助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  相似文献   

19.
郭宏伟  张丽 《中国医药指南》2009,7(4):97-97,160
目的探索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病理诊断与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不一致的可能原因。方法对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行LEEP治疗的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LEEP切除后病理检查,并确定病理诊断分类,统计资料进行比对分析。结果LEEP术前CINⅠ级17例,CINⅡ级24例,CINⅢ级9例。LEEP术后慢性炎症3例,CINⅠ级16例,CINⅡ级20例,CINⅢ级9例,宫颈微小浸润癌2例(4%),其中1例标本CIN病变累及边缘,2例不能确定。认为LEEP术前术后病理检查不符,可能是微小病变术前活检时已钳取;亦与病理取材、包埋、制片工序等细节操作密切相关,易发生漏诊,产生假阴性;LEEP术中电灼对组织的损伤也是影响CIN及边缘的诊断因素;妇科医师及病理医师的技术水平、诊断经验亦会影响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20.
符亮  吴冬冰  万鸿兴 《安徽医药》2019,23(9):1842-1845
目的 探讨胰腺癌组织转录中介因子1(TIF1β)及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表达特点,为疾病早期预测和早期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三亚市人民医院确诊为胰腺癌病人的胰腺癌标本(病灶组)100例和癌旁组织标本(癌旁组)80例。免疫组化法检测病灶组和癌旁组标本中的TIF1β、CXCR4蛋白表达情况,分析TIF1β、CXCR4蛋白与病人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使用Kaplan-Meier法分析目标蛋白的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病灶组和癌旁组的TIF1β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00%、12.50%(χ2=76.309,P<0.001),CXCR4蛋白阳性率分别为82.00%、13.75%(χ2=82.902,P<0.01),TIF1β、CXCR4蛋白在病灶组标本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TIF1β、CXCR4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分期有密切关系(P<0.05),与病人的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胰腺癌组织中CXCR4与TIF1β的表达呈正相关;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示:CXCR4、T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IF1β、CXCR4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