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总结11例肝移植患者经穿刺式空肠造口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护理经验。对11例肝移植患者行术后早期经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术后均恢复顺利,未发生营养和护理并发症,肠功能恢复快,营养前后人体测量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肝移植患者经穿刺式空肠造口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是安全可靠的,细致的护理工作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肝移植术后病人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1例肝移植病人术后营养支持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11例病人术后1d~3d采取全胃肠外营养治疗,并辅以人血白蛋白、血浆;术后第4天开始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术后14d~21 d完全经口进食。在营养支持过程中,加强护理。严密监测各项生化指标,促进了肝移植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陈咏梅  江华  唐荔  严律南 《华西医学》2005,20(3):563-564
本文总结了16例肝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提出在对肝移植患者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过程中要做患者的评估,监测体温,血糖等指标,管道护理,还应注意病人有无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上消化道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观察上消化道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治疗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2006年5月~2008年5月给予96例上消化道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并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 患者术前1d与术后7d体内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指标较术前增高,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3例切口甲级愈合,3例乙级愈合,无发生化脓感染及切口裂开及肠瘘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消化道术后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可改善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方面应注意加强术前健康教育,术后密切观察肠内营养状况,预防并发症,其是保证早期肠内营养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肝移植术后病人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曾丽容  黄锦萍  柯欣 《护理研究》2006,20(5):416-417
对11例肝移植病人术后营养支持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11例病人术后1d~3d采取全胃肠外营养治疗,并辅以人血白蛋白、血浆;术后第4天开始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术后14d~21d完全经口进食。在营养支持过程中,加强护理,严密监测各项生化指标,促进了肝移植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手段,但因病人病史长、体质差、肝功能不良以及手术时间长、创伤大等,当门静脉和下腔静脉被完全阻断进入无肝期后,病人胃肠道会发生严重淤血,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损害。而肝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有效地保护肠黏膜屏障,避免细菌易位,降低内源性感染的发生,最大限度地维护器官功能。2002年8月~2006年8月,我院共实施原位肝移植术20例,现将肝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67例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空肠内管饲的护理经验。[方法]67例食管癌患者在术前插胃管的同时,插入空肠营养管保留,于术后第1天开始从空肠营养管管饲营养液,持续7~10d,术前术后密切护理配合。[结果167例患者均能很好耐受鼻空肠营养管的留置,无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营养相关性并发症以及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空肠内管饲操作简便,易为患者及家属接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肝移植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其注意事项。方法:对11例次肝移植(其中有1例再次肝移植)术后实施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认为:术后1-3天采取全肠外营养治疗,并辅以人血白蛋白、血浆:术后第4天开始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术后8-10天逐渐过渡到全肠内营养,术后14—21天完全经口进食,并常规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5-7天,严格遵从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原则及落实护理措施。定时监测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和伤口愈合情况。结果:除1例患者术后第15天于ICU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外,余下10例患者均恢复顺利。结论:适当的营养支持及护理有利于肝移植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原位异体肝移植患者的术后观察,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制定相应护理措施,保障肝移植后的护理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2001年5月-2005年12月36例实施原位异体肝移植的患者,术后重点观察早期排斥反应,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和管道护理,预防感染。结果:36例实施原位异体肝移植患者,33例康复出院,3例死亡。其中2例死于并发感染,1例死于急性排斥反应。结论:肝移植术后观察是早期发现护理问题的关键.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早期反应采取有效的处理是保障肝移植患者康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肝移植术是目前终末期肝病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有研究表明,感染是肝移植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60%~80%,其中切口感染是肝脏手术后最常见的感染并发症,有无感染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12.8%和3.4%。2005年7月以来,在原有肝移植术前术后医疗护理常规的基础上,为进一步降低肝移植患者的切口感染,提高手术成功率,我们通过部分改进肝移植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使肝移植术后切口感染率由原来的13.9%降至目前的4.3%,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龄(年龄≥65岁)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对术后机体恢复的影响以及护理的要点。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57例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和63例采用全肠外营养的高龄食管癌患者,观察2组术前1天和术后10天患者营养指标(体质量、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术后胃肠通气时间、营养费用、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总蛋白、白蛋白均高于全肠外营养组,术后胃肠通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均少于全肠外营养组。结论高龄食管癌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并加强护理工作,有利于高龄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陈玮 《当代护士》2006,(12):70-71
胃癌是我国较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其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胃癌患者术前多有营养不良、术中创伤较大、术后禁食时间长,所以提供营养支持是胃切除术后治疗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外科病人营养支持模式已由肠外营养逐渐变为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支持以其符合生理状态、应用费用低廉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1临床资料1.1自2004年8月~2005年5月,本科收治胃癌患者19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6.2岁,主要症状为食欲不振、消瘦、贫血,术前均经纤维胃镜及病理学检查证实。1.2手术方法本组19例病人均施行全身麻醉,行根治性全胃切除,营养管放置于十二指肠或空场上段。1.3术后转归本组9例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未出现吻合口瘘、返流性食管炎及倾倒综合征。术后出院随访患者体重有所增加,每餐食量60~110g,每天进食7~8次,进食流质、半流质饮食,生活均能自理。3护理3.1心理护理术前宣教中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肠内营养的意义、重要性以及实施方法。说明置胃肠营养管的重要性,以取得配合是早期肠内营养的重要保证。术后早期使用肠内营养过程中有腹泻发生的可能性,需要1~3d的适应,以防患者因不适拒绝接受。3.2营养支持及护理...  相似文献   

13.
肝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彭文 《现代护理》2002,8(3):190-191
通过对两例肝移植患者于术后早期经鼻饲管输注百普素进行肠内营养,对肝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两例患者术后均耐受肠内营养,生化指标、体重、肠蠕动较快恢复正常,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肝移植患者可以耐受早期肠内营养,并达到良好的营养支持效果,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4.
原位肝移植术的护理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5):1144-1145
目的:提高肝移植术后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11例肝移植患者,科学观察和护理,及早发现和有效预防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果:11例患者除2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及肺部感染死亡外,其余9例均坚持治疗和随诊,至今生存良好。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是保障肝移植术顺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前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肝源性营养不良,且受到麻醉、手术创伤、尤其是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打击,机体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胃肠道存在不同程度的肿胀和黏膜损伤。恰当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促进患者顺利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就肝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肝脏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167例肝脏移植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早期情况的回顾性分析,应用SPSS 10.0软件统计包对所有信息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感染病菌种类和感染时间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早期有52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得到肝脏移植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有:术前肺功能、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精神症状、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变化率。结论通过对术后早期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临床上根据肝移植患者个体的具体情况及时评估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姜伶俐 《上海护理》2009,9(2):49-50
肝移植患者术前均存在营养不良,移植手术的实施又必然会加重这一情况,故营养支持对肝移植术后恢复有着重要的价值。既往主要采用肠外营养,但是近来肠内营养在肝移植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积极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肝移植术后氮平衡,减少ICU停留时间,减少医疗消费,减少移植后感染的发生。我院自近年来对移植患者,术中放置空肠营养管,术后24h后,开始给予肠内营养,这对维持和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肠功能恢复,减少感染均具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经鼻肠管肠内营养(TPN)支持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我科2006年3月。2006年8月收治的12例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施行肠内营养支持,对营养液的输人、并发症的观察及相应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全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肠内营养治疗顺利,无护理并发症出现。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接受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的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19.
肝移植术后病人肺部感染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原位肝移植术后病人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12月施行的12例肝移植受体的肺部感染情况,取病人术前、术后不同时间采集的痰、咽拭子、支气管灌注液、血液进行常规细菌接种、鉴定及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肝移植术后,7例(58.33%)病人发生肺部感染;肺部感染与手术时间长短相关。结论肺部感染是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之一,应采取全环境保护措施;严密观察呼吸系统症状、体征;加强呼吸机的管理,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李颖 《天津护理》2012,20(4):228-229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是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虽然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效果良好,但有少部分患者出现术后肿瘤复发。肝内介入治疗可以提高中晚期肝癌复发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命[1]。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共收治12例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患者行肝内介入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患者12例,男11例,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