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肘管综合征     
肘管综合征又称肘部迟发性尺神经炎,是指尺神经在肘部通道内受压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的征候群。由于肘管的特殊解剖结构使本病成为周围神经卡压性损伤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又因尺神经的主要功能是支配手内在肌,主管手部精细动作,且在损伤后此功能极不易恢复,故对本病的正确认识及早期诊治非常必要。我科1988年—1998年收治此类患者68例(70侧),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肘关节周围骨折是儿童好发骨折之一, 占儿童所有骨折的10%~30%[1]。儿童肘关节结构不同于成人, 有其独特的损伤特点。常见的肘部损伤包括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外髁骨折、肱骨内上髁骨折、桡骨颈骨折、鹰嘴骨折、孟氏骨折等。了解儿童肘部生长发育特点、损伤机制、规范和优化损伤后的治疗方案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们详细阅读本期"小儿骨科"专刊中包含的6篇肘部损伤的文章, 结合儿童肘部损伤特点及最新的诊治进展, 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小儿肘部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8-01采用X线片与CT及三维重建技术诊断的77例小儿肘部损伤,比较通过该2种方法诊断出的肘部损伤数量、骨折数量、脱位数量。结果77例均顺利完成检查,X线片共诊断69例87处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7例;经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确诊77例99处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11例。通过CT及三维重建技术诊断的肘关节损伤、骨折数量脱位数量较通过X线片诊断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及三维重建技术可以避免或减少肘关节损伤的误诊和漏诊,为临床小儿肘部骨折的明确诊断、治疗与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成人肱骨小头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肱骨小头骨折是较少发生的肘部关节内骨折,占肘部骨折的0.5%~1%,通常合并有其他结构的损伤.鉴于肘关节的特点,如果早期诊治不当,常会遗留关节功能障碍.笔者自2002年1月~2007年5月收治成人肱骨小头骨折12例,经积极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正>肱骨小头骨折是肱骨远端关节内少见的一种骨折,约占肘部损伤的0.5%~1%。骨块常无软组织相连,是复位难度较大的骨折类型,易致肘关节功能障碍。本院1996年2月至2009年6月手术治疗移位型肱骨小头骨折19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现代处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肱骨髁上骨折是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约占全部肘关节损伤的50%~70%,以7岁左右的男孩最多见,其解剖因素是该年龄段鹰嘴窝的骨质薄弱,肘部韧带松弛.  相似文献   

7.
肱骨小头骨折是肘部较为少见的损伤,好发于青少年.过氏统计只占肘关节损伤的1.2%.我院资料约占肘部损伤的1%.半肱骨小头骨折是肱骨小头骨折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按Kocher骨折分型,应属Ⅰ型,为完全骨折,也称Hahn-Steinthal骨折,骨折块本身即为肱骨小头,有时亦可带有部分滑车.Ⅱ型为脓骨小头边缘骨折,仅波及肱骨小头软骨或肱骨小头边缘碎片骨折,此型又称为Kocher-Lorenz骨折.现将我院收治13例半肱骨小头骨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额部颅内血肿的发病率,据国内报道占颅脑损伤的1.4~3%,占颅内血肿的11.6%。我院自1974年以来共收治外伤性颅内额部血肿49例,占同期颅脑损伤的2.5%,占颅内血肿的24.5%。本病常缺乏典型临床特征,早期诊断较困难,待确诊后,不少患者已失去抢救机会。本文拟对外伤性颅内额部血肿的诊断作如下讨论。  相似文献   

9.
肱骨髁上骨折在儿童肘部损伤中发病率很高,肘部骨折占儿童所有骨折的10%,其中髁上骨折占75%[1,2]。对于GartlandⅠ型肱骨髁上骨折,仅须石膏固定即可;大多数GartlandⅡ型和所有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则需要复位,  相似文献   

10.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肱动脉正中神经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约占全部肘关节损伤的60%而合并肱动脉损伤一般在10%以下[1].自1994年1月~2007年7月,笔者收治1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肱动脉正中神经损伤,经过及时处理获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髁上骨折为常见肘部损伤,占小儿肘部骨折的30%~40%,肘内翻是其最常见合并症,尺偏型骨折发生率高达50%.作从1996年至2001年手术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32 例,采用适当调整携物角和交叉克氏针桡侧张力带内固定的方法,有效地防止了该合并症的发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小儿肘部损伤普通X线片与CR片的临床诊断结果,探讨CR在小儿骨科临床的使用价值.[方法] 2004年2月-2007年4月,242例小儿肘部损伤患者接受CR检查,其中54例自带外院普通X线片.两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42例CR片能清晰显示骨折或脱位,其中54例普通X线片诊断阳性率76%.后经CR检查阳性率提高为94%,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R片是小儿骨关节损伤经济简便的检查方法,弥补了传统X线片的不足,适用于临床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3.
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78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儿最常见损伤 ,约占小儿全身骨折的2 6 .7% ,占儿童肘部损伤 6 0 %~ 70 % ,合理治疗可避免肘内翻畸形的发生 ,肘关节伸屈功能障碍 ,以及保护神经、血管免受损伤。本院自 1994年 1月~ 1999年 12月采用肘外侧切口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78例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78例 ,男 4 2例 ,女 36例 ;年龄 4~ 14岁 ;伸直型 5 7例 ,屈曲型 2 1例 ;伴正中神经损伤 2例 ,肱动脉损伤 1例 ,开放性骨折 1例 ;伤后手术时间 1h~ 12 d。1.2 手术方法 取肘上外侧纵切口 ,从髁上向上长约 4~ 6cm,切开皮肤、皮…  相似文献   

14.
手法治疗严重移位的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周高龙  肖延华 《中国骨伤》2007,20(7):497-498
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常见肘部损伤,占肘部骨折首位[1]。其中伸直型骨折最多[2],自1995年采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严重移位的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10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5例,其中男76例,女29例;年龄4~14岁,平均8.6岁;均为伸直型,其中尺偏型69例,桡偏型3  相似文献   

15.
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约占50%~60%,易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若处理不当可出现肘部畸形或关节僵硬等并发症。选择恰当的手术术式,让儿童获得满意的外观及肘关节功能,已经成为临床上讨论的热点。笔者对2009-05—2013-05收治的53例肱骨髁上骨折使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进行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共53例,男28例,女25  相似文献   

16.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是少见的肘部损伤,其临床特点与肱骨髁上骨折相似.幼儿时肘部骨骺未完全骨化,未骨化骺板及骨骺在X片上均不显影,同时肘部一些损伤X线表现甚为相似,临床诊断极易混淆,其误诊率之高在骨折中可居首位.本文总结近年来我们误诊的8例病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田少渠 《中国骨伤》1993,6(5):37-38
肱骨髁上骨折即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以小儿最多见,多发生于5~12岁的儿童,占小儿全身骨折的7.5%,占小儿肘部骨折的30~40%。常见合并症为损伤或压迫肱动脉致缺血性肌挛缩,以及牵拉或损伤致正中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8.
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儿肘部骨折中最常见的,约占小儿肘部损伤的30%左右。因粗暴复位,治疗不当易引起前臂筋膜间隙综合证。但是同时发生上肢,腋窝及胸壁多处大面积皮下组织严重坏死者,临床上甚为少见。我科于今年,10月份收治一例,现报道如下,以引起对此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创伤性膈疝的诊治经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肖乾虎  罗盛 《腹部外科》2002,15(2):74-75
创伤性膈疝是急性胸腹外伤中少而严重的损伤 ,容易被合并伤的症状掩盖而致误诊、漏诊。且常因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据Hood[1] 报道 ,4 2 9例创伤性膈疝 ,其死亡率达18%。近年来 ,随着建筑、交通、运输事业的迅猛发展及临床医师认识水平的提高 ,本病的发生率有增多的趋势。据文献报告 ,本病发病率占胸部损伤的 3%~ 7%。我院近年来收治创伤性膈疝 2 1例 ,占同期胸、腹部损伤的 1.2 %。经手术证实及资料完整的 14例中 ,男性 13例 ,女性 1例 ;年龄 15~70岁 ,平均 39岁 ;膈肌损伤的裂口 3~ 2 0cm ,左侧12例 ,右侧 2例 ;有…  相似文献   

20.
闭合性腹膜后十二指肠损伤2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闭合性腹膜后十二指肠损伤占腹部损伤3%~5%,由于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较难确诊,即使剖腹探查漏诊率亦较高(25%~30%)。为提高对本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