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6):114-117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及给药途径的肠腑康胶囊对大鼠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Uolitis,UC)的作用。方法:采用灌服番泻叶浸剂加直肠注入2,4,6-三硝基苯磺酸复制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灌胃给药或者灌胃给药加直肠给药,观察其对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结果:造模后各组大鼠陆续出现脾虚症状并有大鼠死亡;模型组结肠重量及体重结肠比显著升高,大鼠溃疡数增加,大鼠粪便异常的动物数显著增加,肠黏膜可见溃疡,可见"陷窝脓肿"、"陷窝溃疡"形成,炎症程度较重,可见肠黏膜和黏膜下组织大量炎细胞浸润。给药组给药后,症状明显得到改善,各给药组体重在给药10天及15天后,较造模组增长明显加快,肠腑康胶囊口服+直肠组结肠重量及体重结肠比显著降低;肠腑康胶囊分别提取组体重结肠比显著降低;肠腑康胶囊灌胃+直肠给药组和分别提取灌胃组肠内溃疡个数明显减少;肠腑康胶囊灌胃+直肠给药组和肠腑康胶囊分别提取灌胃组大鼠粪便异常的动物数显著减少。病理组织学检查:口服+直肠组、分别提取组、混合提取组、补脾益肠丸组可显著提高溃疡愈合评分,提示本品对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肠腑康胶囊给药途径口服+直肠组的作用优于其他两个给药途径和提取方法。结论:肠腑康胶囊(4.8g/kg)对大鼠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不同给药途径和提取方法的肠腑康胶囊对大鼠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不同,其中口服+直肠明显优于其他2个给药途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羊蹄叶水提取液对小鼠胃排空作用的影响。方法 ;对小鼠分别以腹腔注射、灌胃、皮肤涂抹三种途径给予羊蹄叶水提取液 0 8、0 4、0 2g/kg。结果 :腹腔注射、皮肤涂抹两种途径给药对小鼠胃排空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齐酞酸的对提高机体防御系统的作用并与齐墩果酸进行比较。方法:利用碳粒廓清实验法,通过不同给药途径和不同给药剂量,比较研究了齐酞酸钠与齐墩果酸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灌胃给药时,两药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无明显影响;而腹腔注射及皮下注射时,两药均呈剂量依赖性明显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相似文献   

4.
茶多酚对移植性S180小鼠肿瘤模型抑瘤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通过建立移植性S180小鼠肿瘤动物模型,观察茶多酚灌胃、腹腔注射与局部注射3种途径给药对移植性肿瘤抑制率的影响.方法:移植性S180小鼠肿瘤动物模型建立后,随机分茶多酚灌胃给药(大、中、小剂量)、局部注射(大、中、小剂量)、腹腔注射(大、中、小剂量)、人参皂苷Rg3灌胃、环磷酰胺(CTX)腹腔注射以及模型对照12组,以观察实验各组抑瘤效应.结果:茶多酚不同剂量、不同给药途径的肿瘤抑制率均大于30%,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多酚3种途径给药均具有明显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5.
黄芪生脉多糖两种给药途径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芪生脉多糖两种给药途径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正常ICR小鼠、免疫功能低下ICR小鼠(皮下注射环磷酰胺造模),采用腹腔注射和灌胃两种给药途径,进行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碳粒廓清速率、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水平、抗体形成细胞测定试验。结果黄芪生脉多糖(0.41 g/kg)腹腔注射,能明显升高正常小鼠和环磷酰胺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血清溶血素HC_(50)、抗体形成细胞数、脾脏指数(P<0.05~0.01);而黄芪生脉多糖(0.82 g/kg)灌胃给药对血清溶血素水平、抗体形成细胞数、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均无明显影响。结论黄芪生脉多糖采用腹腔注射的给药方式能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而灌胃给药对免疫功能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马钱子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考察马钱子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性质。方法考察不同给药途径对马钱子碱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HPLC测定静脉注射、灌胃和腹腔注射10 mg·kg-1马钱子碱溶液后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药动学参数采用3P97程序进行拟合。结果马钱子碱溶液灌胃和腹腔注射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33.3%和74.9%。与静脉注射相比,灌胃和腹腔注射后的药动学特性发生显著改变。静脉注射和灌胃给药后的体内药动学符合二室模型,但腹腔注射符合一室模型。结论给药途径是影响马钱子碱体内药动学性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狭叶红景天的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小鼠灌胃给药和腹腔注射给药两种途径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38g/kg,最小致死量为50g/kg,小鼠腹腔注射给药的LD50为8.6g/kg。Wistar大鼠6周口服给药长毒试验结果显示,该药除使大鼠体重增长有较明显的减缓外,其余指标未见明显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大鼠灌胃枫蓼肠胃康颗粒剂后代谢产物的动态,寻找具有代表性可作为该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指标成分的代谢产物.方法 大鼠灌胃枫蓼肠胃康颗粒剂溶液[0.9 g·(100 g)-1],血浆样品经过酶(G1512)水解后,进行色谱分析,通过与对照品比较研究其血浆中代谢产物动态;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大气压电喷雾离子源(EPI)负离子条件下进行扫描,对观测到的代谢产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色谱分析的结果表明,枫蓼肠胃康颗粒剂血浆代谢产物中有槲皮素等黄酮类化学成分,同时质谱扫描的结果鉴定出槲皮素(m/z→301.0)的化学结构.结论 可以槲皮素为指标成分研究该复方的药代动力学.  相似文献   

9.
胡颖军  张进朝  王岚  成龙 《光明中医》2011,26(11):2216-2217
目的观察冬凌草有效部位的急性毒性表现,评价冬凌草有效部位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小鼠灌胃单次给药和腹腔给药两种途径,观察急性毒性反应。结果小鼠灌胃MTD20g/kg.d,未出现显著地毒性表现;腹腔注射LD50为58.50mg/kg,95%置信区间为45.89mg/kg~74.59mg/kg。结论初步认为冬凌草有效部位是安全的,可继续开发冬凌草类新药。  相似文献   

10.
见血封喉树叶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箭血封喉树叶的急性毒性。方法采用水和80%乙醇两种提取方式提取原材料,通过灌胃和腹腔注射两种给药方式,观察小鼠急性死亡率;并测定醇提取物经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后的乙醇洗脱物腹腔给药的LD50。结果灌胃给药时,水、醇提取物均未引起小鼠死亡(80g生药量/kg)。但腹腔给药后显示明显毒性,小鼠在1~3h内发生死亡;树脂醇洗脱物的LD50为(15.13±1.60)g·kg^-1结论见血封喉树叶经口服给药时小鼠不发生急性中毒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农药百草枯多途径给药造昆明种小鼠帕金森病的模型。方法:将小鼠分成5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按照灌胃和腹腔注射两种不同途径给予百草枯,并伴或不伴秋水仙碱灌胃制造小鼠帕金森病模型。结果:灌胃比不灌秋水仙碱的模型行为学改变明显,死亡率低,且脑病理改变突出,模型更易成功。结论:采用腹腔注射百草枯加灌胃秋水仙碱的方法致昆明种小鼠帕金森病模型,方法可靠,成功率高,可操作性强,是研制帕金森病动物模型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胃康胶囊对胃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应激性、利血平性溃疡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阳性药组和胃康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分组给药,共6天。观察小鼠腺胃部的溃疡点数、胃液分泌量、胃液总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醋酸扭体法观察镇痛作用。结果:胃康胶囊可显著减少胃溃疡小鼠腺胃部的溃疡点数;显著降低胃液分泌量、胃液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显著减少小鼠醋酸扭体次数。结论:胃康胶囊具有抗消化性溃疡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脉血康(水蛭素)联合顺铂对荷MHCC97H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60只接种高转移MHCC97H人肝癌裸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1)阳性对照组:隔日腹腔注射2mg/kg顺铂注射液;(2)模型对照组:每日灌胃给予蒸馏水,0.2mL/10g体重;(3)低剂量脉血康组:脉血康每日口服灌胃0.5g/kg;(4)中剂量脉血康组:脉血康每日口服灌胃1.0g/kg;(5)高剂量脉血康组:脉血康每日口服灌胃2.0g/kg;(6)联合给药组:脉血康每日口服灌胃1.0g/kg,并隔日腹腔注射2mg/kg顺铂注射液。连续21天。用药后每3天各组裸鼠称重,并用游标卡尺测量每只裸鼠移植瘤的瘤结节最大直径a和最小径b,计算瘤体积,以相对肿瘤增殖率T/C%作为疗效评价指标。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动物,称重,拍照;分离瘤体,称重,甲醛固定。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脉血康给药组、顺铂注射液组、联合给药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瘤重及相对肿瘤增殖率(T/C%)均明显减少,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不同剂量脉血康给药组之间及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瘤重,相对肿瘤增殖率(T/C%)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及不同剂量脉血康给药组与阳性对照组的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瘤重,相对肿瘤增殖率(T/C%)比较,有较显著差异(P(0.05)。结论:脉血康对荷MHCC97H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与顺铂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瑞香狼毒药效组分抑制小鼠皮下移植瘤H22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两种体内给药途径瑞香狼毒药效组分对小鼠肝癌移植瘤H22抑制作用强度与量效关系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皮下肝癌移植瘤H22实验动物模型,采用灌胃与腹腔注射两种给药途径,瑞香狼毒药效组分Zp1102、Zp1103、Zp1105、Zp1111、Zp1113在小于1/3-1/5LD50的剂量范围内,观测各受试药对移植瘤H22的抑制作用及其量效情况,并测算实验小鼠胸腺与脾脏指数。结果:瑞香狼毒各药效组分对小鼠皮下移植瘤H22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呈一定剂量依赖关系,其中Zp1102、Zp1103经灌胃给药2g/kg(折合成生药量)时能达到35%左右的抑瘤率;Zp1105灌胃给药效果较差(16g/kg时仅能达到35%左右的抑瘤率),而腹腔注射给药法250mg/kg时就可以达到38%的抑瘤率;Zp1111在250mg/kg剂量时对皮下移植瘤H22的抑瘤率达48.35%。多数药效组分对荷瘤小鼠的体质量与免疫器官系数较溶剂对照组有所下降,但其影响比阳性对照药要小。结论:瑞香狼毒药效组分对小鼠皮下移植瘤H22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用药安全性较好,其中Zp1111抑瘤作用最强;腹腔注射给药在较低剂量即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脉血康(水蛭素)对荷MHCC97H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接种高转移MHCC97H人肝癌裸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1)阳性对照组:隔日腹腔注射2mg/kg顺铂注射液;(2)模型对照组:每日灌胃给予蒸馏水,0.2mL/10g体重;(3)低剂量脉血康组:脉血康每日口服灌胃0.5g/kg;(4)中剂量脉血康组:脉血康每日口服灌胃1.0g/kg;(5)高剂量脉血康组:脉血康每日口服灌胃2.0g/kg;(6)联合给药组:脉血康每日口服灌胃1.0g/kg,并隔日腹腔注射2mg/kg顺铂注射液。连续21天。用药后每3天各组裸鼠称重,并用游标卡尺测量每只裸鼠移植瘤的瘤结节最大直径a和最小径b,计算瘤体积,以相对肿瘤增殖率T/C%作为疗效评价指标。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动物,称重,拍照;分离瘤体,称重,甲醛固定。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瘤体VEGF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脉血康给药组、顺铂注射液组、联合给药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瘤重明显减少,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联合用药组与不同剂量脉血康给药组及阳性对照组的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瘤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脉血康给药各组、联合给药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的VEGF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阳性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脉血康对荷MHCC97H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顺铂联合应用作用更强。其作用机制与下调VEGF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作者采用数种实验性溃疡模型以及胃液分泌测定探讨了厚朴活性成分厚朴酚(2,2’-二羟-5,5’-二丙基联苯,以下简称Mag)的药理作用。对幽门结扎所致溃疡,腹腔注射或十二指肠内给与Mag100毫克/公斤时,均有50%以上的预防效果。皮下注射给药也有效,而灌胃给药则无效。对应激性溃疡(23℃温水  相似文献   

17.
实验证明,双黄连口服液与空白对照组的相应时间比较,灌胃及肌注两种给药途径均有明显的抗大鼠足跖肿胀作用,给药后60 min时出现明显的效应,维持时间在120min左右。其抗炎效应在剂量上有所不同,灌胃给药出现抗炎最佳效应剂量为5ml/kg,而肌注给药为3.2ml/kg。两种给药途径均有明显的解热效应,而肌肉注射要比灌胃给药的效应出现早,消失也快,60min时显效,120min消  相似文献   

18.
苗药仙人掌胃康胶囊抗溃疡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药仙人掌胃康胶囊灌胃给药能明显降低大鼠应激型,幽门结扎型和小鼠利血平型胃溃疡模型的溃疡指数,证明本品有抗溃疡作用。胃液分析表明,本品不减少大鼠胃液量,办液总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提示本品抗溃疡机理可能是由于加强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和增强胃粘膜的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藏药唐古特乌头总生物碱(TAA)的急性毒性及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灌胃和腹腔注射两种给药途径研究TAA的急性毒性;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琼脂肉芽肿两种炎症模型,考察TAA的抗炎作用;采用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和热板致痛两种疼痛模型,观察TAA的镇痛作用。结果:TAA具有一定急性毒性,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皮下琼脂肉芽肿两种炎症模型以及冰醋酸致小鼠扭体和热板致痛两种疼痛模型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藏药唐古特乌头总生物碱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也具有一定的急性毒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急性毒性.方法 采用灌胃和腹腔注射法给药,观察14 d内小鼠的活动情况及死亡情况,用寇氏(krber)法测定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及可信限.结果 小鼠给药途径不同毒性表现差别很大,如口服给药的LD50比腹腔注射的LD50大.结论 穿心莲内酯衍生物毒性极低,属低毒范围,但对眼睛有一定刺激,对胃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