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43例低血钾住院患者分别作心电图检查与血钾测定。心电图提示低钾38例,其中25例心电图检查与血钾测定均提示低血钾。心电图主要表现ST段压低,T波低平,U波增高,T-U融合。其中血钾测定为2.0mmol/L~3.4  相似文献   

2.
黄梅凤 《广西医学》2002,24(12):2047-2047
低血钾对心电图 ST、T、U波动影响已众所周知 ,而其对 QRS波振幅的影响则鲜为人知 ,国内曾有低血钾致 QRS波振幅变化的报道( 1、2 ) 。为此 ,笔者特地观察了 1 6例低血钾者致 QRS波振幅增高的变化情况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男 5例 ,女 1 1例 ,年龄 6月~ 76岁 ,临床诊断 :消化道疾患 9例、慢性呼吸道疾病3例、心脏疾患 2例、药物中毒 1例、糖尿病 1例 ,描记低血钾心电图对血钾测定为 2 .0~ 3.0 mmol/L,平均 2 .8mmol/L。1 .2 对象 :选择在我科存档的经临床、实验室、心电图检查确诊为低血钾 ,描记的心电图 (…  相似文献   

3.
低血钾心电图表现与血清钾测定显示的不一致性在临床较为常见。笔者总结了 1 996年— 2 0 0 0年本院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 ,对 3 2例低血钾患者作了比较分析 ,得出心电图检查比血清钾测定更能准确反映患者机体是否真正缺钾 ,而血液生化检查血钾的浓度 ,仅从数值上判断患者机体是否缺钾。故两者在临床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   3 2例低血钾住院患者均作心电图检查与血清钾测定 ,心电图提示低血钾 2 9例 ,其中 2 0例心电图检查与血清钾测定均提示低血钾。心电图表现为ST段压低 ,T波低平 ,U波增高或T、U波融合。其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首次或者不规律透析患者使用低钾透析液(含钾2.0 mmol/L)的安全性.方法 收集进行首次透析或者不规律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70例,使用低钾透析液(稀释后的终浓度为含钾2.0 mmol/L),进行HD治疗2 h.测定透析治疗前后的血钾水平并给予心电监护观察心律失常情况.结果 透析前低血钾的患者6例,透析后6例低钾,其中1例出现快速心房颤动,口服3 g氯化钾后好转;透析前血钾正常49例,透析后血钾正常的9例,低血钾40例;透析前高血钾15例,透析后血钾正常9例,低血钾6例.对于无症状的低钾血症均未给予特殊处理.使用x2检验统计分析3组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x2=17.345,P=0.000),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x2=10.821,P=0.004).结论 透析前不同血钾水平的患者使用低钾透析液会影响透析后的血钾水平以及发生心律失常.这些没有症状的低钾不需要处理即可恢复.因此,我们认为低钾透析液运用于首次或者不规律透析的患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低血钾症引起的临床变化与中青年人有所不同。我院内科1977~1984年住院病人中,60岁以上患低血钾者50例,与随机抽样的中青年人也低血钾者50例作对比观察。临床资料1.老年组50例,男18例、女32例,年龄60~82岁。中青年组50例,男15例、女35例,年龄20~35岁。2.血钾的情况50例老年患者中,血钾低于2.1mmol/L者4例(8%),而50例中青年组患者中血钾低于2.1mmol/L者有14例(2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6.
张志华  张兰芳 《四川医学》2002,23(11):1197-1197
目的:分析血钾降低程度与瘫痪的关系,以及心电图的变化关系,结合具体病例,制定正确治疗方案。方法:对急诊入院的78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病人均作血电解质和心电图检查,同时在治疗中进行监测。结果:78例中血清钾在1.5-3.5mmol/L71例占91%,3.5-3.8mmol/L7例(9%),本组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主要改变有ST段压低,T波低平,双相倒置,U波出现增多,TU融合,U波出现57例,占73%,有3例伴有频发性室性早搏,其中发现低钙1.6-2.2mmol/L7例,低镁0.5-0.8mmol/L4例。治疗以补钾为主,同时监测血钾和心电图改变,78例均痊愈。结论:本组低血钾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瘫痪但血钾降低程度与瘫痪程度不相关。而心电图可以反映总体钾,强调心电图和心电监护。低钙、低镁不纠正,低钾亦很难纠正。  相似文献   

7.
<正> 低血钾时常易发生心律失常,现将作者所见两例低血钾致房室传导阻滞报告如下: 低血钾原因及临床资料 一例为女性,30岁,低钾原因不明,表现乏力,血钾2.9mmol/L,血镁血钠正常,心电图示:I°房室传导阻滞,口服钾盐6g/天,5天后改善;一例为男性,25岁。低钾原因为周期性麻痹,表现四肢软瘫,血钾1.8mmol/L,血镁、血钠均正常。心电图示:I°房室传导阻滞。静脉补钾12g/13h后I°A—VB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血钾症患者心电图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高血钾症患者的心电图表现.结果 正常血钾浓度为3.5-5.5 mmol/L,当血钾浓度>5.5 mmol/L时,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帐篷样高尖T波,QRS波群增宽畸形,不定型心室内传导阻滞,Q-T间期及P-R间期延长,窦性P波消失,R-R间期相对均齐,房室交接区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结论 心电图能迅速作出高血钾症的诊断,对临床及时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低血钾对心电图ST段、T、U波的改变已众所周知 ,而对QRS波振幅的改变则鲜为人知。国内曾有低血钾致QRS波振幅改变的报道。为此 ,我们观察了 5 0例低血钾患者的QRS波振幅的变化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 1991— 2 0 0 0年在我院存档的经临床、实验室、心电图检查确诊为低血钾 ,且同时有正常血钾时描记的心电图者 ,(同一患者低血钾时与正常血钾时心电图的描记时间相距在 14d以内 ,用同一仪器记录 )。共 5 0例 (不包括异位心律、室内阻滞及预激综合征 )作为研究对象。本组 5 0例中 ,男 17例 ,女 33例。年龄 1~ 7…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伴有低血镁的顽固性低血钾并非少见,这种类型的低血钾用常规补钾的方法往往难以纠正,从而导致不良后果。本文报告3例诊治经验如下。 病例1:男性,23岁。原患有先天性尿崩症。此次因外伤性脾破裂,于1985年3月15日行脾切除术。术前血钾4.1mmol/L,术后因多尿未能得到控制,导致严重脱水伴深昏迷。虽然在术后4d内每日补钾6.0~12.0g,但血钾仍进行性下降到2.8mmol/L,心率40/min,心音弱,心律不齐。心电图示频发性P波缺失,QT延长,T波倒置,时  相似文献   

11.
谭贺怡 《中国医疗前沿》2011,6(11):56+33-56,33
目的比较几种不同的诊断标准对心电图诊断低血钾与生化符合率的影响,找出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的标准,来指导心电图对低血钾的诊断。方法选择排除了影响U波诊断因素并且经生化确诊低血钾的61例患者为A组,做心电图,对U波的形状、振幅、与T波之间的关系,按不同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分析、统计比较。另选25例血钾正常,心电图正常者为对照组,分析T/Q-T、U波振幅、与T波之间关系等,并按不同低血钾诊断标准对正常组作出诊断,结果与A组对比。结果 U〉1/2 T,或T-U融合可以诊断低血钾这一标准敏感性73.8%,特异性96%,敏感性与特异性的组合最合理,与生化符合率最高。结论用U〉1/2 T,或T-U融合这一标准最敏感而且特异性高。一般血钾平均要低到2.7-2.8mmol/L,心电图特征才明显可见。U波容易受心率和其他因素影响,心电图诊断低血钾时需注意排除心绞痛、高血压、急性脑血管意外等导致U波增高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低钾型患者血清肌酸激酶的改变及其与低血钾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确诊为PA患者按血钾高低分为低血钾组(33例)和血钾正常组(25例),收集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观察其血清肌酸激酶改变与血钾的关系.结果 33例PA低血钾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肌无力,33例患者中21例(63.6%)伴肌酸激酶(CK)升高,1例CK最高为1 837 U/L,达正常的9倍以上,伴明显的腓肠肌疼痛,临床诊断横纹肌溶解;同时伴有肌电图的异常.25例PA血钾正常患者CK无明显异常.低血钾组较血钾正常组CK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0.4±98.9)vs (61.5±40.1) U/L,P<0.05)],CK升高的程度与血钾水平呈负相关(r=-0.78,P<0.00).结论 低血钾组PA患者的血钾水平与肌酸激酶呈负相关,要注意患者的肌肉无力症状和CK水平,慎防发生横纹肌溶解.  相似文献   

13.
李红社  许锐军  刘丹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1):1033-1034
我院外一科自 1 991~ 2 0 0 1年对急、慢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 773例 ,术后发生低钾血症 3 1例 ,占 4.0 1 %。本文就其发生原因及防治分析探讨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3 1例中男 3例 ,女 2 8例 ,男女之比 1∶ 9.3 3 ;年龄 41~ 63岁 ,平均 50 .6岁。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右上腹间歇性疼痛伴恶心、呕吐和纳差。入院时血钾测定低于 3 .5mmol/ L者 6例 ,3 .5~ 4.5mmol/ L者 1 6例 ,4.5~ 5.5mmol/ L 者 9例 ,入院后低钾者给予每日 4~ 6g静脉补钾治疗 ,术前 3 1例血钾测定均正常。2 术前诊断及手术方法  3 1例术前均…  相似文献   

14.
李洁  张萍  谢勇  陈洪  冯芹  王淳 《四川医学》2013,34(1):46-48
目的 探讨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特点并对其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对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40例低钾周瘫患者的临床特点、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诊治经过和费用等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40例患者中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者18例,22例(57.5%)发作有明确的诱因,均行电解质和心电图检查,其中血钾<2.0mmol/L者17例(42.5%),2.0~3.0mmol/L者19例(47.5%),>3.0mmol/L者仅4例(10.0%);ECG检查异常者17例(42.5%).本组患者中进入临床路径管理者共36例(90.0%),40例患者均在心电监护下予补钾治疗后治愈,平均住院日为(3.3±1.9)d,平均住院费用为(1503.3±811.7)元.结论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临床路径的开展实施,既能保证系统全面的病因学搜索,又能安全、有效、及时地救治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Hypo P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 8例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观察血钾下降程度、肌力改变、肌酶及心电图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1血钾1.15 mmol/ L~1.95 mm ol/ L组和2 .0 2 mmol/ L~2 .80 mmol/ L组分别与3.0 4 mmol/ L~3.30 mmol/ L组比较,双下肢肌力减弱,血钠、血氯及血肌酶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 5 )。2心电图改变最常见有U波出现、T波低平、P- R段延长、ST段压低及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以窦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多见,其改变与血钾下降呈正相关。补钾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 5 )。结论:Hypo PP的肌力、血钾下降程度,肌酶升高程度及心电图改变,有助于判断病情。心电图是一种快速、简便、安全、经济的检查方法,对Hypo PP的诊治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低血钾所致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电解质紊乱最常见的是血钾改变,血钾异常中以低血钾较为多见,如不及时纠正后果也较严重。低血钾可使心脏产生形态学损害,很易导致心脏功能紊乱及心律失常。低血钾所引起的心律失常随着血钾含量的降低有其一定的发展规律,但因为心肌各部位组织对血钾浓度变化的敏感性不同,就是同一患者也随着疾病的性质与严重程度,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功能状况,血液中其他电解质浓度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同样的血钾浓度,心电图变化不一定相同。低血钾时心电图的特点如下:①u 波增高是低血钾最早出现的心电图特征,测定 u 波与 T 波的振幅比率比之测定 u 波本身的高度更有意义。u 波增高常重叠在 T 波顶峰之后,使T 波呈双峰 T 波,提示低钾可能。若患者原有 T 波较  相似文献   

17.
<正> 一、低钾瘫痪是现象,甲亢是本质男,44岁。因四肢瘫痪半天于1982年9月28日入院。平素健康,既往无类似发作。体检:神清,血压20.3/9.3KPa(152/70mmHg)。头颅无异常,颈软,甲状腺不肿大。心肺及腹部(一),四肢肌力均为O级,痛觉、触觉存在。血清钾2.65mmol/L,血糖7.77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各联可见T—U—P相连,T波低平或倒置,U波明显,提示低血钾。住院期间予以静脉及口服补钾,3天后四肢肌力恢复,但仍感腓肠肌胀痛,心电图低血钾表现消失,血钾上升为4.3mmol/L,住院10天出院。出院后继续门诊口服氯化钾治疗。19  相似文献   

18.
<正> 低血钾在临床较多见,除血清钾测定外,心电图是重要而敏感的客观监测手段。当血清钾低于3mmol/L时,心电图可出现各种各样变化,以ST、T、U波改变较为多见,同时或相继伴有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多以异位搏动为主,由于低钾所致房室传导阻滞较为少见。本文5例均为住院病人,临床体征及辅助检查证实无器质性心脏病,出现低血钾时除见上述低血钾心电图改变外,同时伴有一度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经补钾后房室传导阻滞消失,现将5例报导如下: 例1:男性,50岁,临床诊断甲亢低钾性肌麻痹。心尖区S_1↓,心律不齐。两下肢软瘫,双膝,跟腱反射消失。血清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早期血钾浓度与校正QT离散度 (QTcd)及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确诊为AMI的患者 82例 ,于入院即刻抽血测血清钾浓度 ,记录体表心电图 ,测量QTcd ,同时行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检测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  82例AMI患者血钾浓度平均为 (3.5 1± 0 .6 5 )mmol/L ,低血钾共 36例 ,占 43.9%。低血钾组QTcd平均为 (6 1.3± 15 .1)ms,正常血钾组QTcd平均为 (34 .1± 15 .3)ms。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在低血钾组为 80 .5 6 % ,正常血钾组为 19.5 7%。结论 AMI后早期血钾浓度降低者QTcd明显增大 ,更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不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20.
重度有机磷中毒529人。男207人,女322人。年龄7个月至76岁。口服中毒416人,皮肤吸收113人。发生低血钾者352人:重度低钾者12例,血钾<2mmol/L,中度低钾者209例,血钾<3mmol/L轻度低钾124例,血钾<3.5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