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汶川县法定乙类传染病流行状况,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0-2007年汶川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0-2007年汶川县共报告乙类法定传染病22种,共计9987例,死亡1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22.26/10万,死亡率为11.30/10万,病死率为0.12%。发病率居前6位的是细菌性痢疾、甲肝、乙肝、肺结核、淋病、麻疹,分别为227.01/10万、91.46/10万、69.50/10万、64.27/10万、33.73/10万和15.22/10万。肠道传染病的年均发病率为323.85/10万,居各类传染病首位;血源及性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04.80/10万,居第2位;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84.09/10万,居第3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8.58/10万,居第4位;新生儿破伤风年均发病率为0.94/10万,居第5位。结论1990-2007年汶川县年均发病率最高的是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排第2~5位的分别为血源及性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和新生儿破伤风。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5·12”汶川大地震后汶川县乙类法定传染病流行状况,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1年汶川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1年汶川县共报告乙类法定传染病12种,共计898例,死亡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6.52/10万,死亡率为1.45/10万,病死率为0.67%.2008-2011年发病率分别为278.73/10万、269.08/10万、186.14/10万和132.13/10万.发病率居前8位的是肺结核、乙肝、细菌性痢疾、梅毒、淋病、丙肝、甲肝、艾滋病,8种传染病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96.10%.肠道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56.42/10万;血源及性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77.64/10万;呼吸道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82.22/10万,其发病2008年、2010年和2011年均居第1位,2009年居第2位.无乙类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报告.新生儿破伤风年均发病率为0.24/10万,居各类传染病的末位.结论 2008-2011年汶川县乙类传染病发病整体呈下降趋势,发病率前3位为呼吸道、血源及性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部分传染病疫情仍然比较严重,应继续加强相关传染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沈阳市乙类传染病发病强度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规划和评价实施效果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3~2018年沈阳市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结果沈阳市2013~2018年共报告乙类传染病发病107 54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17.26/10万。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62.54/10万(65 744例),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70.89/10万(41 800例)(P0.01)。年均报告发病率前五位的疾病分别为梅毒(53.55/10万)、肺结核(49.46/10万)、病毒性肝炎(45.96/10万)、痢疾(23.12/10万)及猩红热(22.18/10万)。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分别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46.75%(50 279例)、35.19%(37 844)、15.49%(16 655)、2.57%(2 766)。家务及待业、不详、农民报告发病数分别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38.80%(41 730例)、12.70%(13 659例)、12.52%(13 465例)。0~7岁年龄组报告发病数占全部报告发病数15.01%(16 137例);5~7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28.71%(30 878例)。结论沈阳市2013~2018年乙类传染病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职业高峰明显。  相似文献   

4.
简讯     
去年传染病发病率同比上升22.72%2月18日,卫生部公布了2004年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去年全国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为3906566例,死亡7248人,发病率为289.71/10万,死亡率为0.54/10万,病死率为0.19%。报告显示,2004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为3180327例,死亡7151人,发病率为235.85/10万,死亡率为0.53/10万,病死率为0.22%。全年除脊髓灰质炎无发病、死亡报告外,其余传染病均有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肺结核、乙型肝炎、痢疾、淋病、甲型肝炎,占发病总数的85.01%。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狂犬病、肺结核、乙型肝炎、艾滋病、新生儿破伤风,占死亡总数的82.65%。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普兰店市乙类传染病发生、流行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以便采取相应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1999~2008年普兰店市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8年累计报告乙类传染病13种、12091例,年均发病率为146.61/10万;死亡22例,年平均死亡率为0.27/10万。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61.39/10万,占发病总数的41.87%;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44.59/10万,占发病总数的30.41%;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39.18/10万,占发病总数的26.72%;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46/10万,占总数的0.99%。年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是病毒性肝炎(75.70/10万)、肺结核(36.26/10万)、细菌性痢疾(16.49/10万)。[结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和细菌性痢疾是普兰店市重点防治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01-2010年郫县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郫县2001-2010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10年郫县无报告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共报告16种11 718例,年均发病率239.58/10万,2002年发病率最低为162.99/10万,2003-2005年逐年上升,2005年最高为352.45/10万,2006-2010年逐年下降;年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是乙肝、肺结核、痢疾、淋病、甲肝,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22.53/10万,居首位;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62.26/10万,居第2位;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54.45/10万,居第3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0.35/10万,居第4位。结论 2001-2010年郫县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体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  相似文献   

7.
了解厦门市幼托儿童传染病发病特征和趋势,为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4-2013厦门市幼托儿童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厦门市共报告幼托儿童传染病19种10 840例,年均发病率为1 436.15/10万.报告1例死亡病例,死因为手足口病.乙类、丙类、非法定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33.68/10万、1 119.37/10万、183.10/10万,无甲类传染病.发病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手足口病(722.84/10万)、流行性腮腺炎(236.09/10万)、水痘(182.17/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123.48/10万)、猩红热(60.15/10万).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分别为895.07/10万、530.74/10万、9.94/10万、0.40/10万,构成比分别为62.32%,36.96%,0.69%,0.03%.月份分布以5月(21.97%)和12月(8.63%)为高峰点,呈季节性双峰分布.报告2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发病数分别为28和2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厦门市幼托儿童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为丙类传染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其他感染性腹泻、猩红热居发病率前5位.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性传染病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郴州市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规律,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郴州市1997-2006年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进行分析. 结果 1997-2006年郴州市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9种,共计69 154例,年均发病率152.20/10万,死亡565例,年均死亡率1.24/10万,总发病呈上升趋势,发病率居前五位的病种是肺结核、痢疾、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麻疹,占发病总数的93.42%;死亡数居首位的是狂犬病,占传染病死亡总数的63.89%. 结论 肺结核、痢疾、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麻疹是郴州市流行最广泛的传染病,近6年来,狂犬病、HIV/AIDS疫情上升较快,急需采取有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何香新 《健康天地》2010,4(1):107-108
目的:了解2004年启动疫情网络直报后凭祥市报告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凭祥市2004—2008年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凭祥市2004—2008年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从2004年的230.71/10万上升到2008年的466.76/10万。其中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64.04/10万,占传染病总发病数的48.77%;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68.20/10万,占44.55%;肠道intestinal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24.58/10万,占6.21%;新生儿破伤风年均发病率为1.38/10万,占0.47%;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0.34/10万,占0.09%。发病数居前4位的是肺结核、梅毒、乙肝、艾滋病。结论在巩固以往控制传染病所取得成绩的同时,应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肺结核、梅毒、乙肝、艾滋病等传染病是本市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分析2007-2011年遵义市托幼机构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幼托机构传染病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07-2011年遵义市托幼机构法定传染病的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1年遵义市托幼机构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9种,病例6 872例,年均发病率为926.89/10万,5 a间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x2=703.179,P<0.01).其中乙类传染病13种,病例548例(7.97%),年均发病率为73.91/10万;丙类传染病6种,病例6324例(92.03%),年均发病率为852.97/10万.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是手足口病(3585例)、流行性腮腺炎(2414例)、其他感染性腹泻(193例)、痢疾(158例)、风疹(100例).3-7月和9-12月是发病高峰期.结论 遵义市托幼机构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足口病和流行腮腺炎是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隆林各族自治县近6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态势,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09年的乙类和丙类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县近6年报告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共22种5184例,人群年均发病率为233.21/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14种4545例,人群年均发病率为204.46/10万。年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痢疾、淋病。传染病死亡人数共57例,人群死亡率为2.56/10万,其中狂犬病患者占总死亡人数的82.46%,新生儿破伤风死亡占12.28%。结论该县近6年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增多趋势,旧病种复燃且不断出现新病种,狂犬病是导致当地人群死亡的主要传染病病种,应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的监控和预防。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强传染病的监测及防制工作 ,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本文分析了重庆铁路分局 (1996-2 0 0 0年 )法定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 ,提出今后防制工作重点及为制定“十五”预防控制计划、措施提供依据。1 资料来源重庆铁路卫生防疫站 1996-2 0 0 0年传染病统计报表及分局卫生管理中心人口档案。2 结果1996-2 0 0 0年共发生法定乙类传染病 11种 2 174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 3 15 3 7/10万 ,年发病率波动在 40 4 3 7/10万~2 5 5 0 3 /10万之间 ;病死 6例 ;无甲类传染病及暴发疫情发生。 1996-2 0 0 0年传染病发病率较 1991-1995年有大幅下降 ,年发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信阳市2004 - 2018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情况,为制定传染病疫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Excel 2007和SPSS 16.0对信阳市2004 - 2018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信阳市2004 - 2018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1种331 874例,死亡994例,年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59.72/10万、1.08/10万。乙类传染病的年均发病率257.72/10万,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丙类传染病年均发病率102.00/10万,年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乙类传染病中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发病构成分别为50.20%、41.61%、6.69%和1.50%。15年间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居前三位的病种为肺结核(98.87/10万)、乙肝(98.61/10万)、手足口病(75.35/10万);艾滋病死亡最多,占总死亡数的69.22%。结论 信阳市传染病的疾病谱发生改变,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是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类型。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加强疫情监测,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
1999年金湖县报告法定传染病甲、乙类 9种 ,累计 6 6 3例 ;报告总发病率 188.33/ 10万 ,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4.39%。漏报率 1.2 4% ,校正报告发病率 190 .70 / 10万。1 主要传染病疫情分析1.1 病毒性肝炎  1999年病毒性肝炎报告 2 2 7例 ,报告发病率 6 4.48/ 10万 ,比去年下降 13.71%。漏报率 0 .88% ,校正发病率 6 5 .0 5 / 10万 ,无死亡病例。地区分布以县城黎城镇发病最多 ,报告发病率10 7.74/ 10万 ,占肝炎总病例的 38.77%。年龄分布以青壮年为主 ,30~ 34岁年龄组为发病高峰 ,占肝炎发病总数的 2 2 .17% ,男性占 79.30 %。其原因可…  相似文献   

15.
"九五"期间江西省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九五”期间江西省传染病疫情特征及流行趋势 ,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 ,特对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1 资料来源及方法资料来自江西省甲、乙类传染病年报。为使历年资料具有可比性 ,将 1996年、1997年起分别纳入乙类传染病报告管理的新生儿破伤风、肺结核从总病例数中剔除。2 结果2 .1 流行概况 “九五”期间发生甲类传染病 1种 (霍乱 ) ,乙类2 0种。平均发病率 177.6 8/ 10万 ,死亡率 0 .5 6 / 10万 ,病死率0 .32 % ,与“八五”期间相比分别下降了 12 .4 %、2 0 .4 %和 5 .9%。各病种中 ,发病率除梅毒 (+384 0 .8% )、淋…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温州市传染病流行特征 ,为今后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对温州市 1999~ 2 0 0 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材料来源 来自温州市 1999~ 2 0 0 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订正年报表。2 方法 汇总统计分析。结  果1 报告发病率 该市自 1999年以来 ,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 19种 ,报告发病 5 2 2 5 3例 ,死亡 2 6人 ,年均报告发病率为 2 38 0 5 /10万 ,死亡率为 0 14 /10万 ,病死率为0 0 5 % ,(表 1)。表 1 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病死率和死亡率时间发病数 发病率(1/ 10万 ) 死亡数 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信阳市1991~1998年急性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乙型肝炎在信阳市的发病规律 ,指导预防与实践 ,现将信阳市 1991~ 1998年乙型肝炎发病动态及流行特征分析如下。乙型肝炎发病动态  1991~ 1998年信阳市共发生乙型肝炎 1399例 ,占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总数 2 5 6 7% ,占病毒性肝炎发病总数的 5 4 0 4%。年均发病率为 6 2 46 / 10万。纵观历年发病率 ,乙型肝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但乙肝在病毒性肝炎中的构成却呈明显上升趋势 ,1991年发病率为 99 48/ 10万 ,随后以年均 4 15 %的速度下降 ,1998年发病率为 33 0 0 / 10万。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也以年均 4 41%的速度从 1991年的 40 9 0…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05-2014年信阳市平桥区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了解流行动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平桥区户籍人口2005-2014年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累计报告乙类法定传染病16种30 33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50.45/10万;死亡265例,年平均死亡率为3.94/10万,病死率0.87%。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传播途径居首位的是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283.08/10万,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140.05/10万,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19.96/10万,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年均发病率7.29/10万,新生儿破伤风年均发病率0.07/10万。结论 2005-2014年平桥区乙类传染病疾病谱略有改变。艾滋病、肺结核等传统传染病持续高发,并呈现新的流行特点。建议分类管理,进一步加大艾滋病等性传播传染病、肺结核的防控力度,同时继续加强肠道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治,巩固其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19.
2004-2009年广西靖西县法定报告乙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靖西县近6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态势,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09年的法定传染病乙类和丙类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县近6年报告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共24种18,969例,人群年均发病率为536.21/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17种14924例,人群年均发病率为421.87/10万。年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梅毒和淋病。传染病死亡人数共109例,人群死亡率为3.08/10万,其中结核病患者占总死亡人数的61.47%,狂犬病患者占18.35%,AIDS/HIV分别占10.09%和5.51%。结论该县近6年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增多趋势,存在旧病种复燃且不断出现新病种,结核病及AIDS/HIV患者死亡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是导致当地人群死亡的主要病种,而狂犬病及新生儿破伤风死亡人数在逐年下降,仍需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的监控和预防。  相似文献   

20.
淄博市临淄区1996~2003年急性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淄博市临淄区急性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 ,为控制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 1996~ 2 0 0 3年临淄区传染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8年共报告传染病 785 7例 ,年均发病率为 16 7 5 5 /10万 ,发病率居前五位的传染病分别是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淋病、肺结核、梅毒。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 80 88/10万 ,居各类传染病的首位。肺结核共发病 10 2 2例 ,占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数的 85 88%。结论 该区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 1996~ 2 0 0 0年呈上升趋势 ,以后有所下降。淋病、梅毒、肺结核等传染病是临淄区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