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糖尿病并发症模拟体验的健康教育策略在中青年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52例中青年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并发症模拟体验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及出院后3个月末患者的糖尿病知识量表、自护行为量表评分以及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差异。结果 出院后3个月末患者的糖尿病知识量表评分于干预后平均增加8.9分(73.90±1.66 VS 65.00±14.28,P<0.01)。自护行为量表评分中饮食、血糖监测、药物3个条目分数在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运动、足部护理、吸烟3个条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基于并发症模拟体验的健康教育可提高中青年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饮食、用药行为以及血糖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微课宣教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效果及对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8月1日至9月30日在帮扶的甘肃省某县人民医院消化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口头和纸质版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微课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健康宣教的效果、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水平。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健康教育掌握程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课宣教可以提高西部基层医院糖尿病健康宣教效果,提高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3.
成晓翠  张晶 《天津护理》2021,29(2):180-185
目的: 探讨Kolb体验式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自我管理能力、患者积极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住院的7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19年4月至8月住院的8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Kolb体验式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的空腹血糖、早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监测频率、自我管理能力、患者积极度水平。结果: 出院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空腹血糖、早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监测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患者积极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olb体验式教育有助于稳定糖尿病患者血糖,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治疗积极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将健康教练技术运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就诊的147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采取健康教练技术进行健康管理,比较干预前1 d及干预后6个月末2组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及观察组对健康教练技术的应用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前1 d 2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自我效能感得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末观察组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值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末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感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健康教练技术应用效果各条目认可度均高于90%。结论 健康教练技术有利于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达到良好的健康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周丹 《中国临床护理》2021,13(3):176-179
目的 探讨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 对2组患者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跟踪随访。比较2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自我效能水平。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t=3.338, P=0.025;t=3.562, P=0.021;t=3.012, P=0.035)。观察组患者药物使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饮食、运动维度评分及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遵嘱服药、健康饮食、饮食与血糖、健康行为维度评分及自我效能水平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较好, 可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我效能水平,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体验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为临床医护工作者更好的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在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 观察组在常规教育基础上接受体验式健康教育, 比较2组血糖控制情况及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结果 干预3个月后,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t=2.017, P=0.046;t=2.483, P=0.015;t=3.022, P=0.003), 自我管理行为得分高于对照组(t=-2.723, P=0.008), 进一步分析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各条目发现, 观察组患者在饮食、运动、药物条目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体验式健康教育能够加深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 促使其产生改变自我管理行为的意向, 从而主动改变自我管理行为, 养成良好生活行为习惯, 达到有效控制血糖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食物交换份法的营养干预联合对家庭主要成员进行烹饪实践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7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食物交换份法的营养干预及运动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对家庭主要成员进行烹饪实践教育,随访6个月。分别在研究开始前、随访6个月时比较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评分差异。结果 干预6个月后,除高密度脂蛋白外,2组血糖及血脂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血糖及血脂下降明显;除对照组规范烹饪外,其他饮食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有提高(P<0.01),观察组提高更明显(P<0.01);2组患者干预后满意度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提高更明显(P<0.01)。结论 基于食物交换份法的营养干预联合对家庭主要成员进行烹饪实践教育,有助于患者血糖控制,降低血脂,提高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增加患者对医护满意度,可在糖尿病患者家庭教育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王静  翁维华  柯炜  谈丽丽 《护理学报》2019,26(16):68-71
目的 探讨回授法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96例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回授法对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前、出院前、出院后2周末、出院后3个月末观察比较2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干预前,2组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出院后2周末、出院后3个月末,2组患者自我管理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01)。不同时间点自我管理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药物管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管理、症状管理维度时间和组间具有交互作用(P<0.001);而饮食管理维度时间和组间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回授法,可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莲莲  陶静  刘清华 《护理学报》2019,26(23):75-78
目的 探讨应用饮食目标设定健康教育策略促进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80 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完成6次糖尿病饮食管理的个体化教育和24周答疑。观察组采用目标设定策略,通过评估饮食问题,设定5大饮食目标,制定饮食计划,定时反馈饮食问题,讨论目标达成条目,修正饮食计划。观察干预24周末2组患者在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饮食自我管理量表得分以及糖尿病相关问题量表5得分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尿病相关问题量表5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饮食自我管理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糖尿病饮食目标设定策略有利于提高患者饮食管理能力,改善患者代谢状态,缓解情绪障碍,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刘莹  苑记清 《天津护理》2021,29(2):147-150
目的: 观察孕期被动吸烟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的影响。方法: 收集持续参加“妊娠糖尿病一日门诊”177例患者的资料,按照是否被动吸烟分为被动吸烟组和不被动吸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妊娠糖尿病一日门诊”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分娩结局、新生儿情况。结果: GDM患者孕期被动吸烟率达45.20%。干预前FPG、2h PG、HbA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FPG、2hPG、HbA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孕周、羊水过多、羊水过少、产后出血、先兆子痫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方式、妊娠高血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性别、身长、5min-Apger得分、低血糖、畸形、低血钙、窒息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体质量、巨大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被动吸烟是影响GDM患者血糖控制的危险因素之一,烟雾环境暴露不利于疾病病情控制,易导致不利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个案强化管理对门诊新诊断2型糖尿病青年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代谢的干预效果。 方法 将11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青年患者按就诊日期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教育,观察组采用个案强化管理流程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得分、自行停药率和血糖指数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自护行为得分在干预1个月及3个月后均高于对照组(t=11.274,P<0.001; t=15.741,P<0.001);观察组干预期间自行停药率低于对照组(χ2=7.351,P=0.007);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t=2.198,P=0.012;t=1.762,P=0.038; t=2.163,P=0.003)。 结论 个案强化管理能有效提高新诊断2型糖尿病青年患者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自行停药率,提高血糖达标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其对血糖控制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分析自我管理行为与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87.29±17.53)分,得分指标66.27%,处于中等水平;干预后6个月,FPG、2 hPBG、HbA_1c水平均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血糖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可改善其对血糖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年的教育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和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96例老年2型糖尿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进行为期2年的教育.两组均接受门诊及电话随访,结合患者的行为习惯,与其共同设立行为改变目标,定期评估目标达成情况;试验组每个季度召集患者进行集体活动,予以内容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每年评价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和餐后2h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体质指数及自护行为的改变情况.结果 干预2年时间后,试验组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的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能促使老年2型糖尿痛患者建立并维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改善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行动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对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15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行动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时间2个月。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血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r)及自我管理效能。结果:两组干预2个月后,2组的FPG、PG2h与HbA1c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FPG、PG2h与HbA1c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2个月后的KAB疾病知识与行为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KAB态度评分较干预前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KAB疾病知识与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态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2个月后,2组的血清NE、E、Cr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常规健康教育相比,行动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可有效强化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减轻心理应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平台在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性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分析其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授权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7年4月—2018年3月,选取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150)与对照组(n=150)。两组住院期间均接受个案管理,出院后试验组采用个案管理平台进行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个案管理。分别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12个月后的各项生化指标、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得分和糖尿病授权简化量表得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各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12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较干预前降低(P<0.01),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中饮食控制、规律锻炼、血糖监测、遵医嘱用药和足部护理5个维度得分、总分及糖尿病授权简化量表得分较干预前提高(P<0.01)。干预12个月后,两组生化指标及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授权简化量表总分及量表条目4和条目8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门诊时间和护理干预总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个案管理平台的运用可激发患者糖尿病自我照护的内在潜力,有效改善各项代谢指标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且减少了患者专科护理门诊时间和护理干预总时间。  相似文献   

16.
徐爱红 《护理学报》2021,28(16):47-51
目的 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行为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93例,基于保护动机理论进行护理干预。评估干预前、干预1个月末、3个月末及6个月末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情况。结果 82%(76/93)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处于低中等水平,77%(71/93)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处于低、中等水平;干预前、干预1个月末、3个月末及6个月末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1.736,P<0.001;F=43.265,P<0.001);随着干预时间延长,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行为均得到提高(P<0.001)。结论 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行为处于低、中等水平,应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还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团队管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及血糖控制的干预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糖尿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团队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效果、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率、饮食依从率、运动依从率、用药依从率及血糖控制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16.346, P<0.001; t=14.446, P<0.001)。 结论 团队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有利于血糖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