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大鼠早期放射性脑损伤中星形胶质细胞的病理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脑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病理学改变的观察,研究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病机理。方法 利用已建立的大鼠早期放射性脑损伤的实验模型,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星形胶质细胞的方法,观察大脑海马区中星形胶质细胞形态与数量的变化,并分析照射剂量、照射后时间间隔的影响。结果 受照射侧海马中的阳性细胞表现出胸体肥大、突起增与延长等改变,在剂量增加和观察时间延长的条件下,20Gy照射后3个月和30Gy照射后1个月与3个月的三个组别中阳笥细胞数有显著增加。结论 随着照射剂量的加大和观测时间的延长,在大鼠大脑海马区域内出现了明显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2.
刘波  姚鸿萍  杨晓玲 《中国药房》2014,(21):1940-1943
目的:研究他莫昔芬对高血压脑出血模型大鼠早期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取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高、中、低剂量实验(他莫昔芬10、5、2.5 mg/kg)组,每组4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建立高血压脑出血模型,建模后分别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每24 h给药1次。考察给药后4、8、12、24、72 h和7 d时各组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中Fas相关死亡域蛋白(FADD)的阳性细胞数、凋亡细胞数、脑水肿情况以及脑组织形态学变化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的脑组织中FADD阳性细胞数、凋亡细胞数、脑水肿比例均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实验组大鼠的FADD阳性细胞数(给药后24、72 h)、凋亡细胞数(给药后24、72 h和7 d)和脑组织含水量(给药后72 h)均明显减少(P<0.05),中、高剂量实验组大鼠的FADD阳性细胞数(给药后8、12、24、72 h)、凋亡细胞数(给药后12、24、72 h和7 d)和脑组织含水量(给药后12、24、72 h和7 d)均明显减少(P<0.05),各剂量实验组大鼠血肿周围组织水肿范围变小、程度减轻,炎症细胞的浸润减轻,固缩细胞减少,肿胀细胞增多,细胞周围间隙变小,且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他莫昔芬能够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高血压脑出血模型大鼠的FADD阳性细胞表达,减少脑组织细胞的凋亡,同时减轻脑出血后的脑水肿,发挥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探讨大剂量维生素B6对大鼠外伤性脑损伤(TBI)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意义。方法:5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损伤对照组,脑损伤大剂量维生素B6治疗组,12h、1d、3d、7d四个时间点,共9组,每组6只。采用Feeney,s自由落体打击法制作重型脑外伤模型,治疗组伤后维生素B6注射液450mg/KG腹腔注射,一天两次,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时间点检测脑外伤后24h大脑伤灶周围皮层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的表达,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结果:大剂量维生素B6治疗后,与脑外伤对照组相比较,1d、3d组可以上调bcl-2的表达,TUNEL阳性细胞减少,即凋亡细胞数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I后应用大剂量维生素B6,能在部分时间段减少神经细胞凋亡,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S100B在早期放射性脑损伤中的变化特征.方法 对大鼠予4MeV电子线分别单次全脑照射2、10、30Gy制备大鼠早期放射性脑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大鼠全脑不同剂量照射后1个月内不同时间点脑组织中S100B的变化.结果 大鼠全脑照射后,脑组织中S100B表达水平随照射剂量加大而增加.结论 全脑照射后,高照射剂量脑组织的S100B呈高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康脑液1号对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栓线法复制SD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MCAO),分别于缺血2h后再灌注1d、3d、7d。将18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36只):假手术组,模型(缺血再灌注)组,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组,康脑液1号A组,康脑液1号B组。观察康脑液1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功能、脑梗死面积和病理形态学的影响。采用TUNEL法检测缺血半暗带和灶中心区凋亡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半暗带和灶中心区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半暗带凋亡细胞及GFAP阳性细胞数目增多(P〈0.05)。康脑液1号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减小梗死灶面积并减轻脑组织病理形态改变(P〈0.05);康脑液1号2组大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凋亡细胞和GFAP表达减少,而梗死灶中心凋亡细胞和GFAP表达却增多。结论康脑液1号可能通过调节脑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和GFAP表达而促进脑损伤修复及重塑,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红景天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凋亡和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尼莫地平组,红景天苷低、中、高剂量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对各组给予相应的实验药物,然后在缺血再灌注24h和72h后处死所需动物,采用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TUNEL标记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观察细胞凋亡数目和Bcl-2、Bax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红景天苷各剂量组均可缩小大鼠脑皮质的梗死体积(P<0.05或P<0.01),降低残存细胞中TUNEL阳性细胞数(P<0.05或P<0.01);增加Bd-2表达阳性细胞数,降低Bax表达的阳性细胞教,升高Bcl-2/Bax的表达比例(P<0.01).总体上24 mg·kg-1剂量组作用较好,优于阳性对照药尼莫地平(P<0.05或P<0.01).结论 红景天苷有明显的抗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Bcl-2阳性细胞的表达,降低Bax阳性细胞的表达,提高Bcl-2/Bax表达比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HepaRG细胞,探讨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毒性剂量及其毒性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确定毒性及剂量。以浓度为6.25、12.5、25μmol·L~(-1)的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作用于细胞24 h后,首先利用Hoechst 33342/PI及LDH的方法检测细胞死亡,并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活性。通过检测线粒体膜电位、ATP含量、线粒体膜通道开放孔开放性及细胞色素C的含量,观察其对线粒体损伤的影响。结果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给药24 h后,凋亡蛋白Bax/Bcl-2比例、caspase-3活性随药物浓度增大而增加,在6.25~25μmol·L~(-1)时,其凋亡率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但在25μmol·L~(-1)时细胞以坏死为主。作用24 h后线粒体损伤相关指标明显加剧。结论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作用于HepaRG细胞后通过损伤线粒体诱导细胞凋亡和坏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osthole,Ost)对小鼠机械性脑损伤后细胞凋亡及炎症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建立针刺伤小鼠机械性脑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蛇床子素10、20、30 mg·kg-1治疗组。主要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RT-PCR法检测皮层损伤灶凋亡因子Bax,Bcl-2,活化半胱胺酸蛋白酶蛋白-3(Caspase-3)mRNA的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损伤灶周围中性粒细胞(MPO)及小胶质细胞(Iba-1)浸润情况以及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情况。结果蛇床子素20,30 mg·kg-1治疗组能够明显降低脑组织含水量;提高Bax/Bcl-2比值,降低凋亡因子Caspase-3 mRNA表达;蛇床子素30 mg·kg-1治疗组能够明显减少大脑皮层损伤灶周围中性粒细胞及小胶质细胞的浸润,并且明显减少凋亡细胞数量。结论蛇床子素对开放性脑损伤的小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并且减少细胞凋亡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小引  李晓娟  李东亮  郭学鹏 《天津医药》2011,39(2):162-164,193
目的:观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孕酮对其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孕酮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病星形胶质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24只新生Wistar大鼠随机均分成3组,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和药物预防组动物,建立缺氧缺血脑病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左侧颈总动脉,不结扎,亦不做缺氧处理。药物预防组动物于建立模型前30min按8mg/kg腹腔注射0.5g/L的孕酮溶液,24h后动物被全部处死,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各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中都有GFAP表达,缺氧缺血组的GFAP阳性细胞数和GFAP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药物预防组的GFAP阳性细胞数和GFAP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缺氧缺血组(均P<0.01)。结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可引起新生鼠脑组织GFAP大量表达,孕酮可抑制缺氧缺血后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过度表达,发挥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毛卫东  田野 《江苏医药》2012,38(10):1130-1132
目的探讨S100B在早期放射性脑损伤中的变化特征。方法对大鼠予4MeV电子线分别单次全脑照射2、10、30Gy制备大鼠早期放射性脑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大鼠全脑不同剂量照射后1个月内不同时间点脑组织中S100B的变化。结果大鼠全脑照射后,脑组织中S100B表达水平随照射剂量加大而增加。结论全脑照射后,高照射剂量脑组织的S100B呈高表达。  相似文献   

11.
王超  姜红春  刘丹 《安徽医药》2021,25(10):1925-1928
目的 探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低出生体质量(low birth weight,LBW)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019年1—8月,选取自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购买的80只LBW新生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EPO组、高剂量EPO组,每组各2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大鼠均采用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并吸入80 mL/L氧气2 h制作为新生大鼠制成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 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动物模型;低剂量EPO组和高剂量EPO组于造模前、造模后7 d连续腹腔注射EPO(2500 IU·kg-1·d-1和5000 IU·kg-1·d-1),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完成给药后24 h处死大鼠,使用HE染色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改变情况;使用TUNEL法检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情况;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Bax)蛋白表达情况;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大鼠大脑皮层细胞密集、排列有序,层次清晰、分明;模型组大鼠大脑皮层细胞明显肿胀坏死、空化、间隙增宽;低剂量EPO组大鼠大脑皮层细胞轻度水肿、排列较为稀疏;高剂量EPO组大鼠大脑皮层洗白间隙增宽不明显、细胞层次较为分明、有序;TUNEL法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EPO组、高剂量EPO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21±2.00)%、(65.85±10.48)%、(40.32±5.22)%、(20.79±2.33)%,相比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神经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相比模型组使用EPO处理各组神经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且高剂量EPO组低于低剂量EPO组(P<0.05),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且高剂量EPO组高于低剂量EPO组(P<0.05).结论 EPO可以通过抑制凋亡蛋白的表达并促进抑凋亡蛋白的表达,保护LBW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脑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X射线全脑照射后,小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以及病理形态学改变情况。方法 48只ICR小鼠随机分为12组,照射组采用辐照剂量为4、10、18Gy的X射线一次性全脑照射,并设立相应的对照组,各组在照射后的4、12、24h点取小鼠海马组织,用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X射线照射后,细胞凋亡率随着剂量的增高逐渐增加,细胞凋亡率在照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剂量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率最高峰出现在照射后12h。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X射线照射可诱导小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细胞凋亡率有剂量依赖性并具有时间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H2S对急性缺血所致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270±2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NaHS低、中、高剂量组。麻醉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NaHS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于缺血3 h时腹腔注射0.78、1.56和3.12 mg·kg-1的NaHS,缺血组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各组大鼠均于缺血6 h时经颈总动脉取血迅速开胸取心脏,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学变化。结果大鼠心肌缺血6 h后,心肌细胞凋亡率、caspase-3和Bax表达阳性细胞数百分率明显升高,Bcl-2表达阳性细胞数百分率降低。缺血3 h治疗3 h时,NaHS 3个剂量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caspase-3和Bax表达阳性细胞数百分率明显低于缺血组,Bcl-2蛋白表达、Bcl-2/Bax比值高于缺血组。组织形态学变化显示,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整齐,着色均匀,缺血组大鼠心脏部分区域心肌纤维横纹不齐或消失,核偏移甚至裂解消失,有炎性因子渗出,NaHS 3个剂量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程度较缺血组明显减轻。结论硫化氢对大鼠急性缺血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Bax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可能是其重要保护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变化及黄体酮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损伤组和黄体酮治疗组,大鼠脑损伤模型制作是利用改良的Feeney自由落体损伤装置。各组于伤后24、48、72 h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皮质和海马CA1区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脑损伤组的Caspase-3阳性细胞数在皮质和海马CA1区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黄体酮治疗组与脑损伤组比较,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抑制脑损伤后Caspase-3的表达可能是黄体酮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叶酸对脑梗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叶酸对脑梗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缺血(IM)组、缺血 低剂量叶酸(IM LFA)组和缺血 高剂量叶酸(IM HFA)组。通过叶酸灌胃给药28d后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缺血后脑组织GFAP的荧光强度及BrdU GFAP双标阳性细胞密度。结果:在7d及14d4组均可见BrdU GFAP双标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缺血 叶酸组GFAP荧光强度及BrdU GFAP双标阳性细胞密度均高于IM组及S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补充叶酸可以使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增强,并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从而对脑梗死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是否参与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IVH)后的继发性脑损伤。方法采用丙三醇腹腔注射法(Georgiadis P)制作早产兔PV-IVH模型,分为PV-IVH模型组(18只)及对照组(18只)。两组于处理后24、48、72 h 3个时间段分别检测VEGF、Caspase-3阳性细胞、凋亡细胞表达。结果 PV-IVH模型组VEGF阳性细胞数在不同时相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V-IVH模型组VEGF平均阳性细胞表达率在处理后24、48、72 h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组内48、72 h均低于24 h (P<0.01)、72 h低于48 h(P<0.05),对照组VEGF平均阳性细胞表达率在处理后24、48、72 h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IVH模型组Caspase-3阳性细胞数在不同时相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V-IVH模型组Caspase-3平均阳性细胞表达率在处理后24、48、72 h均高于对照组(P<0.01),组内48 h高于24 h(P<0.01)、72 h低于24、48 h (P<0.01),对照组Caspase-3阳性细胞的表达率在处理后24、48、72 h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V-IVH模型组凋亡细胞数在处理后24、48 h明显多于对照组,处理后72 h凋亡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 PV-IVH模型组凋亡细胞平均表达率在处理后24、48 h均较高于对照组(P<0.01),处理后72 h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48 h高于24、72 h(P<0.01)、72 h低于24 h(P<0.01),对照组脑组织凋亡细胞的平均表达率在处理后24、48、72 h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IVH后,VEGF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增加,提示VEGF参与了PV-IVH后继发性脑损伤,可能发挥了脑保护作用;Caspase-3阳性细胞、凋亡细胞数目明显增多,且Caspase-3阳性细胞与凋亡细胞表达趋势一致,提示Caspase-3参与PV-IVH后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7.
朱晓钢  陈卫松  何敏 《江西医药》2012,47(8):674-676
目的 探讨甘露醇干预对大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脑不同时期不同部位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型线栓法实施左侧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2h后再灌注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将大鼠分成空白组、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各12只.每组再随机分成甘露醇组(甘露醇最小有效剂量即10mg/kg大鼠尾静脉缓慢注射,每6h 1次)和非甘露醇组(注射等量的无菌注射用水),各6只,分别于手术后24h和72h处死解剖,取脑组织切片做免疫组化染色,计算缺血周边、海马CA1区的骨架蛋白即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ary acidic protein,GFAP)阳性细胞数,通过观察GFAP阳性数目研究缺血性卒中后缺血周边、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的增殖情况.结果 在大鼠空白组、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中,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中的甘露醇组比各组的非甘露醇组缺血周边区域、海马CA1区域GFAP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并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结论 大鼠缺血再灌注组在甘露醇干预24h和72h后,其缺血周边区域和海马CA1区域GFAP阳性细胞数表达增强,AS活性增加,增生活跃,并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提示甘露醇除脱水降颅压外,还参与了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缺血周边及海马等区域的AS增殖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MPP+诱导大鼠PC12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方法培养PC12细胞给予MPP+(900μmol.L-1)诱导细胞凋亡,实验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MPP+组、维生素E(10μmol.L-1)组和EGCG高(100μmol.L-1)、中(50μmol.L-1)、低(10μmol.L-1)剂量组。药物处理0.5h后,加入MPP+损伤细胞,4h后取细胞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MTT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线粒体形态结构改变。结果MPP+处理后,细胞活力下降,LDH漏出量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线粒体肿胀,出现空泡和嵴断裂等细胞凋亡征象。维生素E和不同剂量EGCG处理后,明显提高细胞活力,降低LDH漏出和细胞凋亡率,并减少MPP+引起的线粒体结构损伤。结论EGCG具有抑制MPP+诱导的大鼠PC12细胞凋亡作用,其作用与保护细胞线粒体结构的完整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大脑缺血坏死区周边抑凋亡基因蛋白Bcl-2和促凋亡基因蛋白Bax表达的影响。方法①选用健康成年Wistar大鼠20只。体质量270~300g。②按随机抽签法将大鼠分为2组:缺血对照组、银杏达莫治疗组,每组10只。③术后6h用免疫组化染色统计Bcl-2和Bax表达阳性细胞数。结果银杏达莫治疗组较缺血对照组缺血坏死区周边脑组织Bcl-2的含量有明显增加,而Bax的含量则明显减少。结论银杏达莫可对局灶缺血性脑损伤起到预防性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发生可能与提高Bcl-2表达、抑制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苦参碱通过激动大麻素2型(CB2)受体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1.5 h)-再灌注(24 h)模型。72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苦参碱20 mg·kg-1组、苦参碱50 mg·kg-1组、选择性CB2受体拮抗剂AM630组和AM630+苦参碱50 mg·kg-1组。观察神经功能症状,检测梗死面积、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凋亡细胞数、cleaved caspase-3及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苦参碱20 mg·kg-1和50 mg·kg-1组大鼠神经功能显著改善,脑梗死体积缩小,病理形态学改变减轻,细胞凋亡数及cleaved caspase-3阳性细胞减少,Bcl-2阳性细胞显著增加(均P<0.05)。AM630+苦参碱50 mg·kg-1组大鼠上述改变均被AM630阻断,与苦参碱50 mg·kg-1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 CB2受体可能参与苦参碱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