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为临床药师医嘱审核及果糖注射液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近十年报道的有关果糖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药物配伍稳定性的文献,获取果糖注射液与不同药物配伍后的外观、p H、微粒数和含量变化等相关信息。结果:果糖注射液与许多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化疗药物等配伍后其外观、p H、微粒数和含量变化不明显,但与萘夫西林、左氧氟沙星、注射用灯盏花素、奥美拉唑等存在配伍禁忌。结论:此次文献回顾为果糖注射液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果糖注射液与大多数药物的配伍稳定性尚未见报道,有待开展更多药物与果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的研究,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
注射用奥沙利铂与不同输液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注射用奥沙利铂与葡萄糖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以及果糖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考察注射用奥沙利铂与葡萄糖注射液(GS)、木糖醇注射液及果糖注射液配伍后溶液的外观性状、pH值及含量等。结果:注射用奥沙利铂与葡葡糖注射液及果糖注射液配伍8 h,其含量均在95%以上,外观性状及pH值均无明显变化;注射用奥沙利铂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8 h,pH值、含量逐渐降低。结论:注射用奥沙利铂在临床应用时宜采用葡萄糖注射液及果糖注射液进行配伍使用,不宜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3.
果糖注射液与三种头孢菌素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糖注射液(fructose injection)是近年来逐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注射液稀释剂。与葡萄糖相比,果糖代谢较快,另外果糖激酶的活性不依赖于胰岛素调控,果糖可在无胰岛素的情况下转换为糖原,故用果糖注射液代替葡萄糖注射液作为药物溶媒,可有效降低血糖波动,对糖尿病患者有重要意义^[1]。随着果糖注射液在临床应用的普及,抗菌药物与果糖注射液的配伍使用日益增多,本研究旨在考察果糖注射液与头孢呋辛钠、头孢硫脒、头孢噻肟钠3种头孢菌素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合理配伍用药提供参考^[2]。  相似文献   

4.
李金全 《北方药学》2014,(11):89-90
目的:了解果糖注射液和治疗药物配伍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检索万方论文数据库2001~2010年十年间有关果糖注射液与治疗药物配伍论文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大部分治疗药物与果糖注射液配伍后在6~12h内pH值、微粒、含量、性状等方面无明显变化。结论:果糖注射液可作为多种治疗药物的稀释剂。  相似文献   

5.
方静  周学琴 《中国药房》2011,(19):1792-1793
目的:考察舒血宁注射液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和果糖注射液配伍后,混合液放置时间与药物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在室温(25℃)下将舒血宁注射液20mL分别与250mL5%葡萄糖、果糖注射液配伍,放置0、1.0、1.5、2.5、3.5h后考察配伍液的性状、pH值、不溶性微粒与吸光度的变化。结果:舒血宁注射液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果糖注射液配伍后,性状、pH值无明显变化,吸光度、不溶性微粒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在室温25℃时,舒血宁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建议在1.5~2h内使用;果糖注射液最好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6.
陈旭秀 《海峡药学》2011,23(5):27-28
目的 测定参麦注射液与果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模拟临床浓度和使用方法,采用HPLC和UV法测定参麦注射液与果糖注射液配伍后的含量变化,同时测定溶液的pH值,观察溶液的颜色及澄明度的变化.结果 参麦注射液与果糖注射液配伍后,UV光谱和pH值、颜色、澄明度在24h内均无明显变化,但HPLC谱不稳定.结论 参麦注射液与...  相似文献   

7.
刘叶芳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9):168+173-168,173
目的了解果糖注射液在本院住院患者的临床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合理性。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统计2011年第二季度全院共有216例住院患者应用果糖注射液,随机抽取72例分别从科室应用比例、用药适应证、日用量及疗程、配伍情况等方面对果糖注射液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用药疗程多在10d,日用量多在500mL,超适应证滥用果糖注射液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在说明书慎用情况下应用的病例。但未发现配伍禁忌。结论果糖注射液在本院临床使用中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10%果糖注射液与18种临床常用注射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观察室温(25℃)条件下,不同时间(0、3、6 h)配伍液外观、p H、不溶性微粒、紫外吸收光谱及吸光度值变化来确定临床常用的一些药物注射液与10%果糖注射液配伍时的稳定性。结果多烯磷脂酰胆碱与10%果糖注射液配伍后配伍液外观、果糖含量、p H值较其他药物有明显变化;胰岛素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肾康注射液、康艾注射液、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配伍后微粒数目变化明显;参麦注射液等12种药物配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不适宜与10%果糖注射液配伍。胰岛素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肾康注射液、康艾注射液、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10%果糖注射液配伍时,不溶性微粒数量增加,超过中国药典规定范围,故原则上不宜与10%果糖注射液配伍。  相似文献   

9.
汪怡 《北方药学》2014,(11):106-107
目的:考察果糖注射液与5种中药注射剂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按照临床常用浓度和配制方法,对5种常用中药注射剂与果糖注射液配伍后外观、pH值和紫外分光光谱及吸收峰吸收度变化进行观察。结果:24h内配伍液的颜色、pH值、澄明度均未有明显变化,热毒宁注射液配伍后吸收峰吸光度变化较大,应在2h内立即使用,丹参注射液配伍后个别吸收峰吸光度有较大变化,其他中药注射剂紫外光谱都较为稳定。结论:热毒宁注射液与果糖注射液配伍后应在2h内尽快使用,丹参注射液应酌情配伍,配伍后2h内较为稳定,其他中药注射液配伍后均较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注射用奥关拉唑钠与果糖注射液配伍后溶液稳定性,判定两者之间是否存在配伍禁忌。方法将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果糖注射液配伍,常温下观察不同时间点溶液的颜色、澄清度及pH值。结果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能保持澄明无色,与果糖注射液配伍后出现颜色及澄清度改变。结论注射用奥关拉唑钠与果糖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不能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果糖注射液临床配伍情况,分析其合理性,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信息。方法:收集55份使用果糖注射液的住院病历,对其患者的基本情况,果糖的用法用量以及与其所配伍的药品说明书稀释剂的要求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部分配伍基本合理,个别配伍不合理,另有一些情况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或实验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2.
果糖注射液与5种药物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美芳  利显民 《中国药房》2010,(22):2075-2077
目的:探讨果糖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拉定、利巴韦林注射液、注射用阿昔洛韦、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用青霉素钠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考察果糖注射液与5种药物分别配伍后的外观、pH值、含量及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光谱扫描。结果:果糖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拉定、利巴韦林注射液、注射用阿昔洛韦、注射用青霉素钠配伍后,外观、含量和pH值均无明显变化,配伍后性质稳定。与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配伍后24h内含量显著下降,pH值略有下降,同时混合液出现浑浊现象。结论:果糖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拉定、利巴韦林注射液、注射用阿昔洛韦、注射用青霉素钠在室温下可配伍使用;与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的配伍在临床上则应谨慎。  相似文献   

13.
王丰伟  薛佩佩 《中国药房》2012,(42):3988-3989
目的:考察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注射液与5%果糖、果糖氯化钠、5%转化糖3种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将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注射液与3种注射液配伍后置于30℃恒温箱,观察和测定6h内配伍液的外观性状、pH值的变化,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变化。结果:3种配伍液外观、pH值均无明显变化。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与5%果糖注射液的配伍液含量下降明显,2h含量〈95%;与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液2h含量〉95%,6h含量降为92.05%;与5%转化糖注射液的配伍液2h含量〉98%,6h含量下降为95.08%。结论:本试验条件下,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与5%转化糖注射液配伍基本稳定;与果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时宜在2h时内完成输注;不可以与5%果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4.
谢静  兰晓玉 《中南药学》2011,9(1):32-35
目的考察注射用丁溴东莨菪碱在木糖醇注射液和果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临床常规剂量注射用丁溴东莨菪碱分别加入木糖醇注射液和果糖注射液中,室温下放置6 h,观察外观,测定pH值及不溶性微粒数,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点溶液中丁溴东莨菪碱含量。结果 6 h内2种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丁溴东莨菪碱含量无明显改变,不溶微粒数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注射用丁溴东莨菪碱可以与木糖醇注射液和果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丰海能果糖注射液与56种注射剂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考察丰海能果糖注射液与56种常用注射剂配伍的外观变化.方法:模拟临床浓度和配制方法,对56种常用注射剂与丰海能果糖注射液配伍后外观、pH值和含量变化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在24 h内配伍液的颜色、pH值、澄明度、含量等几项指标均未有明显变化.结论:丰海能果糖注射液不仅是一种物理、化学性质稳定,使用安全的糖类营养输液,而且可作为多种注射剂的配伍稀释剂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脉络宁注射液同2种溶媒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参考临床常用配伍比例,并在配伍后0、3、6、12 h时观察2种配伍液的外观变化,对其pH值和不溶性微粒进行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0、3、6 h时注射液的指标成分含量变化。结果 5%果糖配伍液不溶性微粒数量明显高于5%葡萄糖配伍液;其他指标稳定性良好。结论脉络宁注射液同5%果糖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良好,建议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7.
头孢呋辛钠与果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头孢呋辛钠与果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观察配伍液外观、测定配伍液pH值,采用HPLC法测定头孢呋辛钠含量。结果头孢呋辛钠与果糖注射液配伍后,pH值及外观无明显变化,6h内头孢呋辛钠含量没明显变化。结论头孢呋辛钠可以与果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中南药学》2017,(9):1252-1256
本文回顾2005年至今的有关果糖注射液与临床药物配伍稳定性的文献报道,共计38篇,按药物分类,提取总结配伍后的外观、pH值、微粒和含量变化情况,对结果进行分析,为果糖注射液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理论证据,给溶媒限制的特殊患者提供选择可能。  相似文献   

19.
果糖和纳洛酮联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志斌  陈晓玲 《中国药师》2005,8(10):859-860
目的:观察果糖和纳洛酮联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对5%果糖注射液和纳洛酮注射液进行配伍稳定性考察,确定可配伍使用;采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研究,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6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试验组)用果糖和纳洛酮联合治疗,54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对照组)单用纳洛酮治疗.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观察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5%果糖注射液和纳洛酮注射液对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有协同作用,值得在临床抢救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果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25℃和37℃下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果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溴索与果糖注射液配伍一定时间后的含量,同时观察外观变化并测定其pH值。结果药物在25℃和37℃果糖注射液中配伍后,0-8 h内其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两药液配伍后在8 h内稳定,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