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抗溴氰菊酯家蝇对12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合理利用现有杀虫剂资源 ,测定抗溴氰菊酯家蝇对 12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微量点滴法。结果 对DDT、DDVP、敌百虫、辛硫磷、残杀威、巴沙、氯菊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胺菊酯、丙烯菊酯和炔戊菊酯的抗性系数分别为 5 .7、1.0、1.1、1.0、1.9、1.5、3 4.1、2 1.5、2 0 .1、16.6、2 0 .8、3 0 .6。结论 当家蝇对溴氰菊酯产生抗性后 ,宜换用或混用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相似文献   

2.
抗溴氰菊酯淡色库蚊对15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合理利用现有杀虫剂资源,测定了抗溴氰菊酯淡色库蚊对15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幼虫浸液法,以Finney机率分析软件计算LC50。结果:对DDT、丙体六六六、DDVP、敌百虫、辛硫磷、马拉硫磷、杀螟松、二氧威、残杀威、巴沙、氯氰菊酯、胺菊酯、丙烯菊酯、二氯苯醚菊酯和苄呋菊酯的抗性系数分别为680、892、090、118、096、129、120、160、227、151、2089、2314、1245、5871和3662。结论:当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产生抗性后,宜换用或混用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相似文献   

3.
家蝇对辛硫磷抗性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预测辛硫磷防治家蝇造成的抗性趋势;方法:用辛硫磷对家蝇进行室内选育,用点滴法测定家蝇的抗性水平,无选择压力下饲养观察家蝇对辛硫磷的敏感性变化,观察不同抗性水平家蝇的生物学;结果:经过8次辛硫磷处理,家蝇抗性水平RF由38上升到633,而在无选择压力下30代后,家蝇抗性水平RF从44衰迟到16。用辛硫磷处理的家蝇对胺菊酯、氯氰菊酯和氯菊酯的敏感性上升,LD50分别下降了71.7%、54.1%和45.1%,而对乙酰甲胺磷、益必添、杀螟松及溴氰菊酯敏感性下降,LD50分别上升了271.0%、105.7%、66.0%和55.0%,而5%的残杀威对家蝇的24h死亡率只有20%。低抗性水平家蝇成蝇大量发生早于高抗性水平家蝇,其蛹期内的前6d蛹量占整个世代的约50%,而高抗性水平家蝇仅占25.0%左右;结论:家蝇对辛硫磷抗性增长速度远远大于抗性衰退的速度。用辛硫磷防治家蝇时不宜连续使用,可以与辛硫磷轮用的菊酯类杀虫剂有胺菊酯、氯氰菊酯和氯菊酯。化学方法防治低抗性水平的家蝇应在种群大量发生的早期进行,而防治高抗性水平的家蝇应该采用有长期控制作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了解泰兴市淡色库蚊、家蝇和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状况,为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浸渍法、点滴法和药膜法分别测定淡色库蚊、家蝇和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结果 泰兴市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双硫磷和仲丁威5种杀虫剂抗性倍数分别为2.38、0.58、2.09、13.75、3.04;家蝇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敌敌畏、辛硫磷和仲丁威5种杀虫剂抗性倍数分别为1528.50、152.39、1035.33、8.39、3.85;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毒死蜱4种杀虫剂抗性倍数分别为2.49、3.53、1.16、2.85。结论 泰兴市淡色库蚊对高效氯氰菊酯敏感,对溴氰菊酯、氯菊酯和仲丁威产生低度抗性,对双硫磷产生中度抗性;家蝇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敌敌畏产生了超高抗性,对辛硫磷和仲丁威产生低度抗性;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残杀威均产生低度抗性。  相似文献   

5.
家蝇对杀虫药剂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微量点滴法测定家蝇对拟除虫菊酯杀虫剂胺菊酯和醚菊酯、有机氯杀虫剂三氯杀虫酯、有机磷杀虫剂辛硫磷、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仲丁威和残杀威6种药物的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苏州市家蝇野生品系对胺菊酯和醚菊酯的敏感性下降幅度最大,抗性指数分别达6.24和2.43,对三氯杀虫酯和辛硫磷的敏感性也呈下降趋势,与家蝇敏感品系相比,其抗性指数分别为2.07和1.93;对仲丁威和残杀威的抗性指数分别为1.37和1.03  相似文献   

6.
增效胺应用于几种卫生害虫对某些杀虫剂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就MGK 2C4应用于淡色库蚊、家蝇和德国小鳙对拟除虫菊酯类二氯苯醚菊酯、胺菊酯、右旋反式丙烯菊酯(EBT)、苄呋菊酯,氨基甲酸酯类残杀威以及有机磷类马拉硫磷等杀虫剂的增效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GK 264和二氯笨醚菊酯(1:1)、苄呋菊酯(1:1)、马拉硫磷(10:1)混用时,对抗苄呋菊酯淡色库蚊幼虫的增效比分别为2.3、2.4和3.8:其与二氯苯醚菊酯(5:1)、胺菊酯(1:1)混用时,对抗苄呋菊酯淡色库蚊成虫的增效比为2.0和1.5;其与二氯苯醚菊酯(3:1)、胺菊酯(1:1)、残杀威(3:1)混用时,对德国小蠊的增效比分别为1.8.1.6和2.0;其与二氯苯醚菊酯等杀虫剂混用(1:1),对抗有机磷淡色库蚊幼虫无增效作用;其与EBT(3:1)混用,对家蝇的增效比为1.5。总的来看,MGK 264对残杀威杀灭德国小蠊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17年天津市河东区家蝇对甲基嘧啶磷、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残杀威、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抗性水平,为病媒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微量点滴法。结果天津市河东区对甲基嘧啶磷、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残杀威的LD50(μg/μL)分别为3.375(2.867~3.936)、0.238(0.190~0.297)、0.015(0.013~0.017)、0.0240(0.02~0.028)、0.016(0.013~0.018)、9.956(8.332~11.790);抗性倍数分别为50.7、297.5、18.75、7.27、20、179.39。结论天津市河东区的家蝇对氯氟氰菊酯低抗,对其余5种化学杀虫剂均产生了较高的抗性,应尽快停用氯菊酯和残杀威2种药物,其他交替、轮换和复配使用,控制和延缓抗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天津市东丽区家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合理选择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点滴法测定家蝇的抗药性。结果天津市东丽区家蝇对DDVP、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残杀威的LD_(50)(μg/♀)分别为0.024 7(0.018 5~0.033 2)、0.001 4(0.001 1~0.001 9)、0.000 8(0.000 6~0.001 1)、0.029 4(0.021 1~0.041 1)、0.189 2(0.124 4~0.287 7);抗性倍数依次为1.40、1.75、1.00、36.75和3.41。结论天津市东丽区家蝇对氯菊酯产生高抗性,对残杀威产生低抗性,抗药性监测结果为指导合理使用卫生杀虫剂,延缓家蝇抗药性的增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大连市媒介按蚊成蚊对DDT、溴氰菊酯、残杀威、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抗药性,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HO成蚊滤纸接触筒法,观察区分剂量开始击倒时间、不同时间击倒率和24h死亡率,根据死亡率判定抗性级别。结果大连市媒介按蚊成蚊对DDT、溴氰菊酯、残杀威、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首只蚊虫击倒时间分别为6,61、4、8、8min。区分剂量24h死亡率:依次为溴氰菊酯91.30%、残杀威89.48%、氯菊酯84.93%、高效氯氰菊酯80.43%为初步抗性群体(M);DDT50.60%为抗性群体(R)。结论应加强媒介按蚊抗药性监测,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宜防蚊方法,合理地使用杀虫剂,预防或减缓媒介按蚊对杀虫剂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天津市东丽区家蝇对4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科学、合理选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于2014和2017年采集天津市东丽区野外家蝇,采用点滴法测定其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和残杀威4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95%CI,建立毒力回归方程分析并比较其抗药性发展趋势。结果 2014、2017年东丽区家蝇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残杀威的抗性倍数依次为1.75~3.75、1.00~15.00、36.75~40.00和3.41~29.50倍。其中家蝇对氯菊酯和残杀威呈现高抗,对溴氰菊酯呈现中抗,对高效氯氰菊酯为敏感或低抗。结论天津市东丽区家蝇对4种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并呈现升高趋势,建议科学合理选择杀虫剂,控制和延缓家蝇抗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陕西省安康、渭南、宝鸡、铜川市家蝇抗药性情况,指导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方法现场试虫采自城区蝇类孳生场所,敏感试虫为实验室不接触杀虫剂的家蝇,采用点滴法,以丙酮为对照,检查不同药物浓度对应的试虫死亡率,用POLO软件分析获得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实验室家蝇对敌敌畏、双硫磷、DDT、残杀威、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和氯菊酯的LD50依次为0.004、0.113、0.010、0.214、0.00307、0.00063、0.003和0.013μg/只。安康、渭南、宝鸡、铜川市的家蝇对8种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对敌敌畏、双硫磷、DDT、残杀威、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和氯菊酯的LD50分别为0.051~0.301、4.429~14.480、1.259~1.573、13.579~33.556、0.024~0.303、0.017~0.046、0.047~0.269和0.016~0.053μg/只;8种杀虫剂的平均LD50为0.028~23.549μg/只,抗性倍数为2.54~140.20倍,以DDT最高,氯菊酯最低。结论应采取科学的方法使用杀虫剂,延缓家蝇抗性增长。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家蝇对4种常用杀虫剂抗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5年江苏省家蝇对4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现状。方法点滴法。结果镇江、泰州的家蝇对敌敌畏、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氯菊酯的抗性均已达高抗以上,张家港除了对敌敌畏为高抗外,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氯菊酯均为中等抗性。结论镇江、泰州、张家港三地对家蝇经过长期的化学防治,一些杀虫剂产生了明显的抗性。因此,这些地区今后在进行家蝇化学防治时应换用其它种类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13.
5种杀虫剂对家蝇的抗性测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有效控制家蝇的危害,了解家蝇对5种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性现状。方法采用点滴法,检测家蝇现场品系对敌敌畏、三氯杀虫酯、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结果家蝇对5种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均不同:家蝇对三氯杀虫酯和氯菊酯的抗性属低抗水平,LD50分别为2.9176、0.0134μg/只,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属中抗水平,LD50分别为0.0295、0.0039μg/只,敌敌畏属高抗水平,LD50为0.1311μg/只。结论家蝇的现场品系对5种杀虫剂存在不同程度的抗性,对敌敌畏与部分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了明显的抗性,而对三氯杀虫酯和氯菊酯相对敏感,应通过交替、轮换和复配使用杀虫剂控制和延缓抗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监测天津市室外家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依据结果指导相关部门合理使用杀虫剂。方法选择12个区(县)作为监测点,饲养1代后,用点滴法测定家蝇对DDVP、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4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 7个区(县)室外家蝇对DDVP产生了抗性,抗性倍数最高为47.50倍;监测的全部区(县)对高效氯氰菊酯均产生了抗性,半数以上为高抗;对溴氰菊酯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最高为36.17倍;对氯菊酯抗性较低。结论天津市家蝇对4种常用杀虫剂存在不同程度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宝鸡市家蝇抗药性情况,以便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方法采用点滴法,测定家蝇半数致死量。结果宝鸡市家蝇对8种杀虫剂的LD50为0.016~22.092μg/只。敌敌畏、溴氰菊酯、残杀威、高效氯氰菊酯的抗药倍数分别为38.21、36.51、103.41、7.82。结论宝鸡市家蝇对敌敌畏、溴氰菊酯、残杀威、高效氯氰菊酯均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今后应加强科学合理用药,预防和延缓家蝇抗药性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并掌握连云港地区蝇类的构成、发生、发展规律以及抗性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诱蝇笼法进行蝇的调查研究,诱饵为醋与红糖的混合物;采用点滴法进行抗药性测试。结果连云港地区蝇类隶属4科12属22种。每年4-11月均有蝇类发生,蝇密度基本呈双峰型,9月为最高,6、8月为次高,家蝇为优势种,占蝇类总体的57.7%。农贸市场蝇密度最高,其次为绿化带;家蝇对氯菊酯、氯氰菊酯、残杀威产生了高抗性。结论连云港地区的蝇类每年4-11月份均有活动,优势种为家蝇。其对氯菊酯、氯氰菊酯、残杀威均产生了高抗性,对敌敌畏也产生了中抗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2017年武汉市媒介生物抗性水平,为科学防制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 家蝇采用微量点滴法,测定羽化后3~4日龄雌性家蝇成虫的半数致死量(LD50);致倦库蚊采用幼虫浸渍法,测定4龄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德国小蠊采用药膜法,测定2~3周龄雄性成虫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结果 该市家蝇对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甲基吡恶磷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21、23和2.3倍;致倦库蚊对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双硫磷和残杀威的抗性倍数分别为32、56、6和2.5倍;德国小蠊对毒死蜱、溴氰菊酯、甲基吡恶磷、仲丁威和残杀威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8、4.3、3.0、2.5和1.6倍。结论 媒介生物抗药性监测与评估工作对于病媒生物防制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科学合理地选择杀虫剂以及延缓抗药性的持续增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掌握台州市白纹伊蚊、家蝇、德国小蠊对几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杀虫剂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接触筒法、点滴法、药膜法分别测定白纹伊蚊、家蝇、德国小蠊的抗药性水平。 结果 白纹伊蚊成蚊接触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残杀威、马拉硫磷药纸后24 h死亡率均为100%,家蝇对残杀威、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372.40、5.70、155.21、66.87、10.94倍;德国小蠊对残杀威、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乙酰甲胺磷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05、0.87、1.30、2.67、1.42。 结论 台州市白纹伊蚊成蚊对测试的5种杀虫剂均敏感,家蝇对5种杀虫剂均产生了抗药性,其中残杀威已失效,德国小蠊对测试的杀虫剂为低度抗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杭州市家蝇抗药性水平,为杀虫剂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微量点滴法检测杭州市家蝇现场种群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EBT、敌敌畏、胺菊酯6种杀虫剂抗药性水平。结果6种杀虫剂对家蝇现场种群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其化学毒性强度由低到高依次为二氯苯醚菊酯、溴氰菊酯、胺菊酯、EBT、高效氯氰菊酯、敌敌畏。与敏感品系比较,溴氰菊酯抗性水平提高最多,抗性系数为338.00(LD50为0.1014μg/只);其次为高效氯氰菊酯,抗性系数为86.77(LD50为0.7983μg/只);其他杀虫剂抗性水平接近或低于敏感品系,抗性系数在0.19~1.92。结论杭州市家蝇现场种群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水平较高,敌敌畏等抗性呈升高趋势,在灭蝇工作中应注意避免大量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