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肝癌是世界性常见肿瘤之一。高发区主要在东亚、中非和西非的的一些欠发达国家。最近的研究显示发达国家的发病率也日渐升高。肝癌的治疗方法很多,外科切除和肝脏移植可能是仅有的有效治疗方法。腹部超声和AFP测定的筛选有助于提高高风险病人在可治疗阶段的诊断率,但由于不断进展的肝硬化,术后复发和转移率仍比较高,术后1~5年分别是12~23.7%、33~48.5%、57.2~64.5%、61.5~69.5%、68.5~76.1%。由于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肝硬化,70~80%的病人在诊断时已经失去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高压、脾亢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肝癌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占癌症死亡率的第三位,而且原发性肝癌有70%-90%合并有肝硬化,肝硬化同时又可合并门静脉高压症,11%~33%继发性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肝硬化、肝癌与门静脉高压症相互影响,病情复杂,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本文就目前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脾亢的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外科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1989年5月~2003年5月共收治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病人37例。术前以Child分级评价肝功能,重点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术中根据肿瘤大小及部位选择手术方案,其中行肝切除术者28例,肝切除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 lization)和TACE9例。结果37例病人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1.08%、27.02%和13.51%。手术并发症8例。死亡2例,并发腹水及一过性黄疸6例。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病人重视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术中应根据肿瘤大小及部位选择手术方案,可以有效地治疗肿瘤,避免严重的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3例患,包括22例良性肝脏肿瘤、34例肝硬化和47例肝癌患,另选30例健康人对正常对照,采用生化比色法测血清TSGF的含量。结果:肝癌患血清TS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和肝硬化组(P<0.01)及良性肝脏肿瘤组(P<0.05)。TSGF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78.7%和86.4%,结论:血清TSGF在肝癌诊断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超声手段对两种弥漫性肝病(乙肝后肝硬化与晚期血吸虫肝病)基础上发生的原发性肝癌(HCC)情况的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8月~2007年7月9年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24004例患者的肝脏声像图和部分病人手术及穿刺病理结果原始资料。结果筛选出其中肝炎后肝硬化患者370例,合并HCC患者141例(肝癌发生率为38.11%);晚期血吸虫肝病患者570例,合并HCC患者17例(肝癌发生率为2.98%)。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HCC发生率显著高于晚期血吸虫肝病患者HCC的发生率,揭示两种不同病因肝硬化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原发性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肝脏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HGF)mRNA进行定量测定,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59例原发性肝癌组织、相对应癌旁组织以及17例正常肝脏组织HGF mRNA的表达量,分析其表达量与性别、年龄、血清HBsAg、AFP、分化程度、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转移状态以及是否合并肝硬化等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HGF mRNA在原发性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正常肝脏组织差异无显著性(P>0.05)。HGF mRNA在肝癌合并肝硬化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未合并肝硬化组(P<0.05),但与其它临床特征无关。结论HGF mRNA在肝癌合并肝硬化组织中呈高表达,提示可能与肝癌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黄正有 《右江医学》2009,37(2):190-191
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约86.5%合并有肝炎后肝硬化,由于肝脏储备功能差,常常并发门静脉高压症。因此,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临床上较为常见。近年来,随着手术方式的改进和围手术期处理等进步,同期联合手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已成为常规术式。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7年1月,对46例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病人施行同期肝切除联合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肝博士》2008,(3):43-43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的常见恶性肿瘤,约有70%的肝癌患者一经诊断即失去手术切除机会。已往由于全肝的放射耐受剂量为30Gy,这剂量不足控制肝脏肿瘤,肝脏被认为是放射治疗“禁区”。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 (简称肝癌 )在我国有 60 %~ 90 %的肝细胞癌患者合并有肝炎后肝硬化 ,其中相当部分的病人可因肝硬化而引起门静脉高压症 (PHT )。使肝癌的治疗变得更为复杂和棘手。肝脏储备功能不良或肝功能处于失代偿状态使手术切除肿瘤成为禁忌 ,切除率低 ,仅为 2 0 %~ 3 0 % ;即使切除肿瘤 ,肝癌术后的高复发率 (5年约为 80 % )、上消化道出血和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又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 。因而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是一个临床难题。现结合国内外文献 ,就其发病机理、临床特点、诊断以及治疗进行综述如下 :1 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0.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由于多合并肝硬化和早期即有肝内播散 ,故手术切除的机会不多 ,放射治疗对肝癌不甚敏感 ,大多数肝癌有赖于药物治疗。化学抗癌药物的疗效与肿瘤所在部位药物的有效血浓度及有效血浓度的药物与肿瘤接触的时间呈正相关。肝脏具有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血液供应 ,肝癌也同样具有这样的双重血供。研究证明肝癌组织的大部分血供来自肝动脉 ,但肝脏外周增生活跃部分血供主要来自门静脉系统 ,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和门静脉化疗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院自 1993年 1月至 1999年 6月共做肝癌手术1188例 ,其中原发性肝癌 111…  相似文献   

11.
<正> 肝癌在恶性肿瘤中是较常见的,肝脏是消化道肿瘤转移的主要受累器官。死于癌症的病人50~70%有肝转移。肝脏受累的程度经常影响癌症病人的病程和生存。  相似文献   

12.
肝癌的治疗     
肝癌占恶性肿瘤的5 % ,且呈上升趋势。肝癌的死亡率居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 ,成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肝癌新发病例约30万~100万 ,我国每年发病率20 40/10万人。我国肝癌患者约60~80 %(最高有报告86 5 %)合并肝炎或肝硬化。90年代以来 ,以外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正成为肝癌治疗的主流。1肝癌的手术治疗肝切除仍是肝癌治愈性治疗的主要手段。手术切除率10 %~67 % ,国内报告20 %~30 %。小肝癌根治性切除后5年生存率达60 % ,大肝癌在30 %~40 %。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报告3223例直径>5cm和40例直径>10cm的肝癌 ,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13.
超声对常见弥漫性肝病原发性肝癌发生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锐利  邓建永  王丹 《当代医学》2009,15(24):94-95
目的利用超声比较两种弥漫性肝病(乙肝后肝硬化与晚期血吸虫肝病)基础上合并原发性肝癌(HCC)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9年1月十年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27004例患者的肝脏声像图和部分病人CT、手术及穿刺病理结果原始资料。结果筛选出其中肝炎后肝硬化患者416例,合并HCC患者162例(肝癌发生率为38.94%);晚期血吸虫肝病患者641例,合并Hnc患者20例(肝癌发生率为3.12%)。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HCC发生率显著高于晚期血吸虫肝病患者HCC的发生率,揭示两种不同病因肝硬化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性分析356例原发性肝癌住院病人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死亡原因。乙肝病毒感染率为94.48%。上腹隐痛不适为最常见的症状占66.01%。肝脏增大者78.09%。合并肝硬化者66.46%。肝动脉栓塞化疗是最常用的姑息治疗方法占47.12%。住院死亡率为25.50%。主要死亡原因:肝衰、消化道出血及肝肾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肝移植对晚期肝癌治疗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Zhang TL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8):1499-1500
肝细胞肝癌是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我国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此病,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53%。如此高的比例,不仅是由于我国肝癌的发病率高,而且因为我国的肝癌患者85%伴有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称乙肝)所致的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者多见,影响了手术切除等有效措施的实施,致使肝癌死亡率较高。因此,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减少其死亡率,成为我国医务工作者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6.
杨明 《重庆医学》2006,35(20):1877-1879
目的探讨青年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中肝癌早期诊断的相关因子。方法对300例年龄在18~40岁的青年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进行病史调查、辅助检查和相对危险度的比较分析。结果肝癌组的男女之比3.76:1,肝癌和病毒性肝炎患者合并肝硬化的分别为72%、63%。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生肝癌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6.78和2.27。肝癌患者AFP阳性率为68.36%,〉400ng/ml者占44.89%。HBV感染标记随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展呈递减关系。结论男性青年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是肝癌的高危人群;肝炎的病程与反复发作及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家族肝癌及其他肿瘤史在青年肝癌的发生中相对危险度较高,AFP阳性对早期诊断肝癌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脂肪肝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多种病因导致肝脏脂肪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组综合征。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超过肝湿重的5%,或在显微镜下每单位面积含有脂肪滴的肝细胞超过30%,就称之为脂肪肝。脂肪肝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其肝纤维化发生率达29%~39%。肝硬化发生率为8%~31%^[1,2]。脂肪肝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威胁人类健康的又一大类疾病,因此,研究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查阅了近10年来有关方面的文献资料。现将中医对脂肪肝的认识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约为2.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其肝硬化发病率更可高达95.4%。由于糖尿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分别可达16%~20%和2%~3.5%,因此做好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对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科1992~2002年共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2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由于肝癌病因的多样性,且因不同地区、不同病人而异,肝癌治疗难以找到单一的特效方法,加之我国肝癌大多合并明显的肝硬化及肿瘤早期播散,能获手术治疗的病例仅占20%左右,且根治性切除后5年复发率高达61.5%,致使10年生存率仅为37.6%,以及各种局部治疗的“不彻底性”,使综合治疗成为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大约有3.5亿HBV携带者,而中国HBV携带者约占全球的1/3,其中约有20%~30%发展成肝硬化。且2%~5%的肝硬化患者会发展成肝癌。这对人们的生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阐明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后肝硬化的发病机制,对控制盱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