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48例晚发性煤矽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矿井下粉尘作业工人脱离粉尘(简称脱尘)后,经检查被确诊为煤矽肺新发病例者,称晚发性煤矽肺(简称晚发煤矽肺)。在坊子煤矿煤矽肺动态观察中,发现1981年比1972年晚发煤矽肺病人增加了4.64倍。为进一步了解其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修改尘肺医疗预防措施,加强医学观察和防治提供依据,我们于1982年对该矿晚发煤矽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粉尘作业工人离尘后患矽肺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多称之谓“晚发矽肺。”但离尘后究竟要观察多少年?其发病与接尘时间、粉尘性质的关系等都有待探讨和认识。 本文拟对我区1965~1983年来矽肺发病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脱尘工人“晚发矽肺”发生发展规律和矽肺迟诊的原因,为进一步做好矽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晚发性矽肺是指作业者接触一段时间较高浓度的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后,脱离粉尘作业时虽未发病,但过若干年后,病变表现出来,两肺矽结节形成和弥漫性间质纤维增生。现就三例晚发性矽肺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晚发矽肺病例常有发生,时有报道.本文介绍4例晚发矽肺病例,均属原铁道兵部队转业复员的官兵.转业后一直从事农业工作或国企机关工作,从未再接触粉尘作业.脱离粉尘20~30余年之后,因病情恶化,日见严重,多方求医治疗,无效,最后才到专业机构进行健康监护,被集体诊断为矽肺病例.  相似文献   

5.
脱离有粉尘危害的环境以后发生的矽肺,称晚发性矽肺。国内外资料均有报导。据我们观察,晚发性煤矽肺在三都地区四个煤矿1963年至1970年检出的煤矽肺新病例中占7.09%~10.13%(1)。为了探索晚发性煤矽肺的发病特点及其X线征象,我们选择了有烟煤矿与无烟煤矿两组此类病例共24例进行了分析,以提高对此类煤矽肺的认识,进一步做好煤矽肺的防治工作。材料来源从兴无矿务局三部地区四个煤矿和湘永煤矿现有的煤矽肺病例中,按以下三个条件选择病例作为本文的分析对象: 1.脱离粉尘作业后发生的煤矽肺,在脱离粉尘作业时或脱离后有“正常范围”胸片者,在诊断为煤矽肺前1~2年有“可疑煤矽肺”或“正常范围”胸片者。2.职业史可靠,记录较详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铀矿工矽肺发病情况规律与特点,综合评价铀矿工矽肺防治效果。方法对3个铀矿和两个铀矿地质勘探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所有矽肺病例开始接尘时间均在五六十年代。自建矿、建队以来的30多年中,粉尘浓度、矽肺检出率呈下降趋势,矽肺发病工龄、发病年龄、晋期年限、病程与死亡年龄均呈延长趋势。晚发矽肺比例为20.31%。只有铀矿粉尘接尘史的矽肺病例平均发病工龄7.47年,平均发病年龄36.74岁,短于有其他非铀矿粉尘接尘史的混合接尘矽肺病例。结论铀矿工矽肺综合防治效果显著。只有铀矿粉尘接尘史的矽肺病例平均发病工龄短,平均发病年龄较轻  相似文献   

7.
晚发性矽肺是指脱离粉尘作业后,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发生的矽肺。我们于1968年起坚持每隔2年对脱尘工人进行一次X线胸片检查,对于连续胸片齐全、质量符合诊断要求的,经地区矽肺诊断小组确诊。1968—1983年在脱尘工人中共检出晚发性矽肺59例,占同时期接尘工人的7.1%,占全矿矽肺病人的13.7%。发病年龄41~71岁,平均51.1岁,均为男性工人。  相似文献   

8.
晚发性矽肺系指工人脱离粉尘接触后发现的尘肺病例。为了解退伍工程兵晚发性矽肺的患病情况,特对长沙地区196名退伍工程兵进行了调查。1对象与方法调查对象为长沙地区1940~1996年参加国防施工1年以上在我所进行尘肺检查者。根据《全国尘肺X线诊断及分期标...  相似文献   

9.
隆回县退伍军人晚发性矽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发性矽肺是指工人脱离了粉尘作业后发现的尘肺病例.为了解我县退伍军人晚发性矽肺的患病情况,特别对108名退伍工程兵进行了调查. 一、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为1964~1994年参加国防施工一年以上在我站进行尘肺检查者.根据<全国尘肺X线诊断及分期标准>予以分析,并记录在册的108名退伍工程兵.  相似文献   

10.
263例晚发尘肺的分析钟守禄四川雅安地区卫生防疫站625000粉尘作业工人在脱离粉尘后仍然会发生尘肺病。探索这部分病人的发病规律,对于进一步搞好尘肺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我区尘肺流调资料中脱离粉尘作业后检出的矽肺、石棉肺和煤肺共263例病...  相似文献   

11.
某铜矿脱尘矿工及晚发性矽肺病人肺功能的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粉尘对矿工呼吸系统的影响,本文于1981年在某铜矿对脱尘矿工及晚发性矽肺(以下简称晚矽)进行了肺功能测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钨矿机械干式作业时期,生产场所粉尘浓度高达1000mg/m~3以上,曾发生一大批典型的矽肺病例,发病工龄最短的仅半年,有一部分“快”型矽肺初诊时已是“Ⅱ”期或者1年左右即迸级;另有部分工人在脱离粉尘作业(以下简称离尘)后发病,称晚发性  相似文献   

13.
料来源于1963年以来的矽肺普、复查,经烟台市尘肺诊断小组确诊为Ⅰ期矽肺者。在100例晚发性矽肺病例中,接尘最早者始于1934年,最晚者为1972年,大部分为1949~1960年之间(占92%)。此期间粉尘浓度为83.7~205.2mg/m~3。工种以凿岩、运搬工发病率最高(占70%),其次为破碎、支柱  相似文献   

14.
退伍铁道兵晚发性矽肺171例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退伍铁道兵晚发性矽肺的发病规律及肺功能的损害情况,为防治和管理晚发性矽肺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71例铁道兵晚发性矽肺患者(晚发组)与195例无矽肺退伍铁道兵(无矽肺组)、177例煤矿纯掘进工矽肺病患者(纯掘组)分别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测对照,分析晚发性矽肺的发病特征。结果退伍铁道兵晚发性矽肺患者接尘工龄平均2.74±0.55年,脱尘到确诊矽肺年限平均23.50±0.78年。肺通气功能检测显示:晚发组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均值明显低于无矽肺组,除FEV1%外,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晚发性矽肺患者肺通气功能显著降低;与纯掘进组比较除FCV、FEV1、MVV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均值从无矽肺组到晚发组各期有逐渐减低趋势,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发组肺通气功能损伤严重程度均重于无矽肺组(P〈0.01)。结论退伍铁道兵肺通气功能损害严重,提示要加强退伍铁道兵的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接尘退伍兵发生晚发性矽肺的危险因素,为其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以350名接尘退伍兵为研究对象,进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33名晚发性矽肺患者为矽肺组(病例组),无矽肺者317例为非矽肺组(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2组接尘工龄、脱尘时间、文化程度、职业、罹患肺部疾病、吸烟等因素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接尘退伍兵晚发性矽肺的发生与年龄、接尘工龄、脱尘时间、职业、罹患肺部疾病、吸烟6个因素相关.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肺部疾病、接尘工龄、年龄、吸烟4个因素是晚发性矽肺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接尘退伍兵群体的晚发性矽肺发生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接尘退伍兵群体的晚发性矽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宋世炳(江西浒坑钨矿职工医院):本文观察对象为1978年以前开始接尘,接生时间在半年以上,至1983年末止脱尘已达二年余,脱尘X线胸片诊断为“0”或“0—Ⅰ”者。截至1983年末,该矿共有脱尘工人2381名,其中检出晚发性矽肺477名,检出率20.03%。经与该矿未脱尘确诊的矽肺比较,晚发性矽肺的进展率、病死率均低于未脱尘确诊的矽肺,晚发性矽肺的平均发病工龄(11.4年)比未脱尘确诊的矽肺(15.5年)短。但结核并发率晚发性矽肺高于未脱尘确诊的矽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退休脱离粉尘接触(脱尘)老年晚发性矽肺患者的发病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退休脱尘后诊断的老年晚发性矽肺患者的职业病诊断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 106例患者均在退休后因体格检查或者患病检查发现疑似尘肺病而要求诊断,所有患者及其用人单位(或上级单位)在诊断过程中均无法提供工作场所粉尘检测资料.确诊年龄61 ~77(68.8±3.7)岁,接尘工龄8~40(27.5±4.8)年,脱尘时间6~22(13.8±3.7)年.患者呼吸道症状明显,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咳嗽、咯痰和气促,但阳性体征不明显.高千伏X射线后前位胸片影像学改变主要表现为圆形小阴影q影(74.5%,79/106),大阴影以单发多见(59.2%,16/27).37.7%患者合并肺气肿,34.9%患者出现胸膜增厚或粘连.肺通气功能减退发生率为50.0%,矽肺叁期患者肺通气功能减退发生率高于矽肺壹期、贰期患者(P<0.01),并且肺通气功能减退程度较后者严重(P<0.01).69.8%患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伤残等级2~4级).结论 退休老年晚发性矽肺确诊时脱尘时间相对较短,应建立合理有效机制,加强对退休粉尘作业人员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本期要目引自1982年11—12月) 粉尘与尘肺对修改矽肺诊断标准的一些看法 黄凤珠等,《职业医学》.5:40,1982,弹性酶治疗矽肺69例临床观察 李广棣,《湖南工业卫生》,(2)l 31,1982四种粉尘X线显影、病理学改变的实验研究及病例观察 辛业志,《湖南工业卫生》,(2):21,1982老年矽肺病人长寿原因的初步调查 徐魁震等,《湖南工业卫生》, (3):49, 1982某铜矿脱尘矿工及晚发性矽肺病人肺功能检查 楼介治等,《职业医学》, (5):19,1982483例矿工肺通气量测定分析 李耀伦,《铁道劳动卫生通讯》, (2); 55。1982“超级”Ⅱ期矽肺的调查和X线分析 陈开璋等…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钨矿晚发性矽肺的发病特点和规律,对某钨矿2381名脱尘者晚发性矽肺发病动态作回顾性调查。结果显示,截至1983年末共检出各期矽肺1053例,其中属脱尘后检出(Ⅰ期、Ⅱ期合并肺结核)477例(45.3%),在2381名脱尘矿工中发现晚发性矽肺477例,占脱尘人数20.0%。尘肺晚发,我们的资料为52.2%。提示,尘肺是一种慢性疾病,应重视尘肺的防治,对脱尘者的健康监护要进行长期追踪,甚至应该是终生的。  相似文献   

20.
有关晚发矽肺的报告已有不少,但在水电建设系统中尚乏报道。现将水电工人343例晚发矽肺病例报告如下。资料来源对象均系1964年前开始接尘的水电工人、在脱尘三年后确诊。资料完整的矽肺患者343例。所有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