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向道康  李正伦等 《贵州医药》2001,25(11):978-979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后抗凝治疗过程中,监测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的最适抗凝范围。方法:23例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后的病人,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监测其不同时期的INR及凝血酶原时间(PT)值。结果:上述二者在术后1天、3天、7天、14天、30天、3月及6月不同时点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14、0.895、0.938、0.982、0.917、0.873、0.933,维持PT在20s-24s的INR值为1.7-2.3。结论: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后的病人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建议INR保持在1.7-2.3为宜。  相似文献   

2.
1例70岁肝硬化失代偿期女性患者,入院后给予利尿、保肝、抗感染等对症处理,因心房颤动伴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给予华法林2.5 mg·d-1抗凝治疗。华法林连续治疗第8天查凝血酶原时间(PT)49.9 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4.19,遂停用华法林。第10天复查PT 40.1 s,INR3.39,继续停用华法林。第12天查PT 28.0 s,INR 2.39,遂恢复华法林1.25 mg·d-1抗凝治疗,并继续监测PT-INR。第15天复查PT 21.7 s,INR 1.87,华法林增量至1.875 mg·d-1。第17天查PT23.9 s,INR 2.05,华法林维持1.875 mg·d-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我国人工机械瓣膜置换(HVP)术后早期口服抗凝药与抗凝治疗强度(INR)的关系,以期指导术后早期的抗凝治疗。方法记录260例HVP患者术后1-7d的华法林用量及INR,分析INR与口服抗凝治疗的关系。结果1~3d内,华法林用量与INR无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有增加的趋势,P值有减小的趋势。第4天,华法林用量与INR具有相关性(P〈0.01),此后的3d内华法林用量与INR明显相关(P〈0.01),相关系数逐渐增加。结论HVP术后早期,尤其3d以内,INR并不能真正反映华法林的全部抗凝作用,第4天(72h后)开始,INR与华法林用量才有明确的相关性。建议3d以后才应该根据INR值对华法林用量做适当的增减。  相似文献   

4.
1例59岁女性患者因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类风湿关节炎、肺部感染等给予改善心功能、抗风湿(白芍总苷胶囊0.6 g口服、2次/d, 艾拉莫德25 mg口服、2次/d)和抗感染等治疗。用药前凝血酶原时间(PT)15.5 s,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2。因考虑患者有心脏瓣膜病、左心房内附壁血栓等, 次日加用华法林2.5 mg口服、1次/d。患者PT延长和INR升高, 至应用华法林第10天, PT 45.0 s、INR 4.8。停用华法林, 将艾拉莫德剂量降至25 mg口服、1次/d。停用华法林第2天, PT 53.2 s、INR 5.9;第3天, PT 80.8 s、INR 10.1, 遂停用艾拉莫德, 给予维生素K1治疗。3 d后, PT 22.4 s、INR 2.0。后因病情需要加用华法林2 mg口服、1次/d, 患者PT为19.8~27.4 s、INR为2.1~2.9。考虑患者PT延长可能与艾拉莫德与华法林联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质子泵抑制剂(PPIs)对华法林抗凝初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使用华法林联合PPIs的患者294例,根据术后使用PPIs的种类分为奥美拉唑组和泮托拉唑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间PT值、INR值及华法林日剂量的差异,根据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停药率评估PPIs与华法林联用的安全性。结果:两组间的华法林平均日剂量、INR值首次达标时间和住院期间INR的控制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第1天和7天的INR值、PT值在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4天奥美拉唑组INR 1.84±0.49、PT(21.3±5.7)s,显著高于泮托拉唑组INR 1.71±0.37、PT(19.7±4.4)s,P<0.05。在INR 1.6~2.2亚组中,两组术后第4天的INR值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安全性指标方面,奥美拉唑组的华法林停药率为(46.1%),显著高于泮托拉唑组(25.25%),INR>3的次数、栓塞率和出血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在服用华法林抗凝的初期,奥美拉唑增强了华法林的抗凝效果,且影响华法林使用的安全性(如增加华法林的停药率),两药联用时应当严密监测INR值,保证抗凝治疗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用药指导和护理体会。方法对3865例口服华法林的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强化健康教育,并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及其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观察其抗凝效果及主要不良反应。结果经过规范的抗凝治疗和护理,全部患者PT及INR可控制在适宜范围内。结论对使用华法林抗凝的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要确保准时服药,定期监测PT及INR,密切观察并指导患者学会发现早期出血的征象,加强相关的健康教育,以达到既有效抗凝,又不产生明显并发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房颤病人华法林抗凝治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影响。方法选择46例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房颤伴高胆固醇血症或冠心病的病人,随机分为:华法林治疗组(23例),维持原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联合治疗组(2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来适可)40mg,睡前口服。治疗1周,测定并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INR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INR较华法林治疗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氟伐他汀会增加华法林抗凝作用,治疗过程应注意监测INR,以调整华法林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我国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抗凝剂治疗中,使用PT监测时则INR值的允许范围。方法对不同性别、年龄、瓣膜置换数、术后病程以及华法林用量的188例患者的PT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所用仪器和试剂均符合国际标准。结果在达到相同治疗目的时,女性患者PT的INR允许范围要小于男性患者;随着术后病程的延长和使用剂量的增加,PT的INR允许范围也略有增大。结论我国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抗凝剂PT监测的INR允许范围为(1.90±0.59)。远比美国和欧洲国家推荐的数值要低:性别和使用时间及剂量不同时,PT监测的INR允许范围有所不同,因此,在治疗中要注意个体化差异。  相似文献   

9.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临床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给药方法以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方法:对11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记录年龄、性别、华法林剂量和INR值等,观察出血、栓塞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华法林维持剂量及达标时间个体差异较大,与年龄、性别、体重无关。华法林维持剂量范围1~6mg·d~(-1),71.1%的患者维持剂量为2.0~4.5mg·d~(-1),INR稳定达标时间为10~21d。结论:华法林抗凝治疗个体差异大,应在严密监测INR值条件下使用。  相似文献   

10.
1例78岁房颤患者长期服用华法林,1NR值控制在1.6~2.5。入院当日测PT41.6S,INR3.53,遂停用华法林。4d后测INR1.25,低于正常水平,患者重新口服华法林。因关节疼痛加用塞来昔布,监测凝血四项显示PT、INR值分别由14.4S、1.25上升至36.7S、3.12。临床药师分析患者所用药物中,氯雷他定、塞来昔布均可加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建议停用华法林、静脉注射维生素K1,医师采纳。此后,继续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至INR值回落后恢复使用华法林。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出血及栓塞事件。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北地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我国西北地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行低强度抗凝的可行性及合理的抗凝强度。方法将本地区50例患者按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随机分为3组并于术后定时分别测其凝血酶原时间(PT)及相应的INR、D-二聚体浓度、抗凝血酶Ⅲ活度(AT-Ⅲ:C),并监测其术后出血及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机械瓣膜置换术后,INR控制于1.3~1.7范围内即可保持D-二聚体浓度、AT-Ⅲ:C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术后并未出现血栓形成。结论西北地区风湿性心脏瓣膜患者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行低强度抗凝是可行的,术后采取INR控制于1.3~1.7的低强度抗凝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动态监测分析血栓前体蛋白(TpP)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及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3年5月于本院开展心脏瓣膜置换术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于术前1d,术中(开放主动脉30min后),术后第2、3天检测各项指标,其中对照组仅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观察组同时检测TpP、PT和INR,比较两组的INR和PT值,评价敏感性。结果两组术前1d,术中,术后第2、3天PT及I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栓塞、轻度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与窦性心律患者的I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P和INR等重要抗凝指标虽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对其进行检测能够有效地指导开展抗凝治疗,特别是患者ToP值过低时,应该注意其出血威胁。  相似文献   

13.
回顾性抽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因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出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而再入院的患者共77例,对其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华法林的服用剂量、CYP2C9及VKORC1基因型抗凝敏感性、出血表现进行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有无出血表现与PT、INR水平及CYP2C9和VKORC1基因型无明显相关性,但不同基因型患者出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时,华法林的服用剂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出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时除了加强监测PT及INR外,还应根据CYP2C9及VKORC1的基因型对其华法林剂量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广东地区人工机械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行低强度抗凝的可行性及安全强度。方法 对120例主动脉机械瓣膜置换的患者,按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进行抗凝监测,其范围控制在1.5~1.8。并对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术后抗凝并发症明显低于文献报道,无栓塞病例,少许轻微出血事件亦无需特殊处理,临床效果良好。结论 主动脉瓣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在我国南方地区行较低强度抗凝治疗(INR=1.5~1.8),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规范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及用药监护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07年10月-2012年10月298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进行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随访患者,记录其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分析华法林应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全组术后出现皮肤紫癜1例,死亡2例。随访期间皮肤紫癜1例,妊娠早期流产1例,月经期月经量过多导致贫血4例,拔牙后出血2例,脑梗死1例,出血12例,均治愈或好转。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正确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并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用药监护,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抗凝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6.
1例42岁女性患者三尖瓣置换术后为预防血栓服用华法林(3.00mg/d)。用药第3天查凝血酶原时间(Pr)15.5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3,将华法林调整为3.75mg/d。第8天患者出现心房颤动,心率81次/min,遂加用胺碘酮0.2g,1次/d口服。第16天患者出现肉眼血尿。实验室检查:阿60.0S,INR5.1,尿红细胞计数300/m。停用华法林,胺碘酮维持原剂量,肌内注射维生素K110mg。4h后胛48.2S,INR4.1,再次肌内注射维生素K,10mg。4h后PT18.7S,INR1.6,尿液颜色逐渐恢复正常。第17天复查,PT16.6S,INR1.4,尿红细胞计数阴性,恢复华法林抗凝治疗(1.50mg/d)。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农村偏远地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治疗,为农村偏远地区换瓣患者提供一种简单可行的抗凝方法。方法近3年30名农村偏远地区换瓣患者(观察组)与31名城镇换瓣患者(对照组)术后抗凝,口服华法林片,剂量根据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INR)调整,观察组的抗凝监测间隔时间较对照组延长,抗凝强度一样。同时进行抗凝的宣教。结果 61例患者中测得INR共742次,其中观察组329次,对照组413次,INR控制在1.5-2.0的596次。住院期间两组患者无严重出血及栓塞并发症,出院后观察组1例1月后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死亡,2例牙龈出血,4例月经过多。对照组2例牙龈出血,3例月经过多。结论采用INR 1.5-2.0抗凝治疗强度是安全可靠的,通过加强抗凝的宣教,适当延长检测间隔时间的方法并不影响换瓣术后中短期抗凝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刘状  葛圣林  张成鑫 《安徽医药》2014,(7):1340-1344
目的探讨安徽地区汉族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低强度抗凝应用于患者的安全性,为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给予最佳的华法林抗凝剂量及最佳的INR控制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509例安徽省地区汉族人群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给予华法林低强度抗凝治疗。随访期间,记录其PT、INR值及华法林剂量。统计出血及血栓、栓塞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失访及数据不完整的有40例,数据较完整的有469例,随访1~37个月,平均(18.13±6.02)月,总随访1 960.8人年。男211例,女258例,平均年龄(40.52±13.38)岁,其中行MVR 268例,AVR 115例,DVR 86例。所换瓣膜均为双叶机械瓣膜,其中153枚St.Jude Regent瓣膜,291枚CarboMedics瓣膜,111枚国产GKS瓣膜。结果平均INR为2.11±0.56,平均华法林剂量为(3.124±2.4)mg。共有47例抗凝相关并发症,其中出血事件37例(发生率为1.89%pt-y),血栓、栓塞事件有10例(发生率为0.51%pt-y)。另外,5例死亡,与抗凝相关有3例。术前患者共有316例合并房颤,43例合并左房血栓。结论安徽省人群瓣膜置换术后患者INR控制在1.8~2.2是合适的,可以有效控制血栓、栓塞及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合并房颤患者及行DVR的患者的抗凝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此类患者应加大复查频次,及时调整华法林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