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前列腺增生术后发生前列腺癌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例采用前列腺摘除术,5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前列腺癌的临床资料,均经病理学证实后,采用双侧睾丸切除及内分泌治疗。结果:术后0.5—1.5年死亡。结论:前列腺增生术后发生前列腺癌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未切除前列腺周边区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采用汽化电切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45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并发症:4例发生前列腺电切综合症,4例发生大出血,2例发生膀胱前列腺交界处穿孔;术后随访1个月-2.5年,术后并发症:16例发生尿路感染,10例发生尿失禁,5例发生尿道狭窄,2例术后继发出血;结论术中要把握好各项操作标准,避免手术失误而引起诸多问题。对中心静脉压及血清钠密切监视,这对于控制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电切术并发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及其并发症的护理经验与体会。方法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采取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40例前列腺增生症,采取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全部病例无一例死亡,并发症包括出血,尿路感染、膀胱穿孔等。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各不相同。结论护理人员采取精心的、有针对性、有目的观察和护理,全部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增生(BPH)是男性进入老年的常见病之一,它的病理生理基础是前列腺细胞增生,引发前列腺组织的形态发生了改变,致使尿道梗阻,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前列腺增生最早可发生于35岁,一般从50岁以后才开始出现临床症状。前列腺增生症(BPH)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病程发展到一定程度,多需手术治疗。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PKRP)是继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后发展起来的第三代治疗BPH的腔内微创技术,具有易掌握、组织损伤小、止血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点,手术适应证更广泛。正确的术前、术后护理是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科学治疗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常因排尿困难而影响生活质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解除排尿困难症状的常用手术方法,但术后尿失禁却是常见的并发症。前列腺手术后尿失禁包括急迫性和压力性尿失禁,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增生症(BPH)足老年男性常见疾病,随着社会的老龄化,BPH的发生率不断增高。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目前仍是基层医院治疗BPH最常用的方法。但是术后继发大出血也较常见,据文献报道,术后继发大出血发生率达6%。我院2002--2004年行前列腺摘除术260例,其中术后发生出血13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建 《亚太传统医药》2012,8(7):170-171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出血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1例患者中,58例经一般处理后不再出血,1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后出血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急诊电切镜下止血出血明显好转,3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后出血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开放手术止血治疗,出血控制效果满意,最后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全面的术前分析、准确的术中及术后处理是减少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人进行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方法:对125例病人进行了术前、术中、术后等一系列护理措施干预。结果: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病人出血、膀胱痉挛、尿路感染明显减少。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9.
我$$河北省邯郸峰峰矿务局第二医院||,!!056201||院自1990年采用预先缝扎前列腺动脉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对术中、术后减少出血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年龄最大者71岁,最小者60岁,平均65.5岁。前列腺Ⅱ°增生2例,Ⅲ°增生17例,巨大前列腺增生1例。其中18例急性尿潴留入院。术中出血量平均在150~250ml。前列腺窝的出血明显减小,术时血压无明显波动,术中常规输血300~400ml。术后24小时膀胱冲洗液即转清,术后无严重出血发生,一般8~10天拨除尿管。无睾九炎、尿道狭窄等并发症。2手术方法耻骨上正中切口,将腹膜推向上方,充…  相似文献   

10.
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切术(TVP)是近年来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一种新方法,具有出血少、并发症少、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诸多优点,但因前列腺增生症多见于老年男性且伴发病多,故术后护理相当重要。我院1996年10月—2002年12月行TVP治疗BPH患者486例,现将TVP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天文学背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根据现代天文学、宇宙生物学知识,在前人的基础上解读了阴阳、五行的天文学背景:①中医学的阴阳之道,泛指天体的万有引力、电磁波、高能粒子流之向背及强弱.人体的阴阳来源于人类在经过亿万年的天体阴阳特性作用下,从原生物选择性进化的结果.②七曜周旋,有地自转之昼夜阴阳,地公转之季阴阳,月绕地之阴阳,火星之阴阳,木星之阴阳.③水星10年周期运动呈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状态有依次属木、火、土、金、水的相生相克五行特性.计入火星之阴阳特性叠加,分甲、丙、戊、庚、壬阳五行,乙、丁、己、辛、癸阴五行.人体之腑脏阴阳五行来源于人类在经过亿万年天体阴阳五行特性作用下选择性进化的结果.④金星5年周期运动呈现五中运五行特性状态.计入火星阴阳特性之叠加,使各中运具有阴阳特性,并随年交替.⑤土、火、金、水、木五曜在六十甲子年周期运动中呈现15对阴阳独立状态,比拟为15对阴阳纳音五行.⑥纳音五行应纳入中医学理论构架中.  相似文献   

12.
黄蕊  孙启泉  傅风华  薛云丽 《中草药》2019,50(6):1360-1364
目的建立测定蒙脱石散中7种重金属元素的方法。方法采用振荡水浴模拟体内代谢过程,在pH1.2盐酸条件下处理样品6 h,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蒙脱石散中7种重金属元素Pb、Cd、Hg、Co、V、Ni、As,并用此方法测定3批自制制剂、3批原研制剂及3批蒙脱石原料药中Pb、Cd、Hg、Co、V、Ni、As的质量分数,来评估其安全性。结果蒙脱石散中Pb、Cd、Hg、Co、V、Ni、As 7种重金属元素分别在0~30、0~1、0~6、0~10、0~20、0~40、0~4 ng/m L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RSD分别为4.91%、5.39%、10.00%、4.78%、5.93%、4.67%、6.91%;稳定性RSD分别为5.64%、5.12%、10.94%、3.68%、4.97%、4.31%、7.06%;重复性RSD分别为4.22%、4.53%、11.22%、4.45%、6.23%、4.36%、5.64%;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0%、100.8%、100.5%、100.8%、101.8%、103.7%、107.6%,RSD值分别为2.06%、2.02%、2.23%、1.37%、2.34%、1.60%、7.38%;检测限为0.002~0.084 ng/mL,定量限为0.006~0.252 ng/mL。3批自制制剂、3批原研制剂及3批蒙脱石原料药中7种重金属元素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Pb 3.225、2.877、3.265 ng/g;Cd 0.062、0.071、0.070 ng/g;Hg均未检出;Co 0.192、0.093、0.213 ng/g;V 0.329、0.578、0.584 ng/g;Ni 0.363、0.124、0.296 ng/g;As 0.247、0.312、0.273 ng/g。其中,Pb、As符合《欧洲药典》中蒙脱石的标准限度,其余5种元素的量符合ICH Q3D中的PDE值(最大日服用量为10 g的药品中每个元素允许的最大数转换值),并得出制剂中7种重金属元素来源于原料药蒙脱石。结论此方法准确、可靠,可应用于蒙脱石散中7种重金属元素的定量检查,为蒙脱石散质量控制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海藻酸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年龄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阳性组。对照组喂食普通饲料,其他各组喂食高脂饲料,并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D3 40万IU/kg。10周后处死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各10只,进行造模指标检测和病理学观察。各组所余10只大鼠继续喂养,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1次予生理盐水10 mL/kg灌胃,治疗组和阳性组每日1次分别予海藻酸0.6 g/kg和普罗布考0.02 g/kg灌胃治疗。10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应用RT-PCR技术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成酶(NOS)、高密度脂蛋白(HDL)和细胞间黏附分-1(ICAM-1)的基因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内皮细胞的凋亡率。结果造模10周后,模型组大鼠的主动脉病变评分明显升高(P〈0.01),光镜下为典型的AS斑块形成。治疗10周后,治疗组的AS斑块消退,内膜光滑无红染,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治疗组大鼠的SOD、NOS、HDL基因表达明显上调,ICAM-1基因表达明显下调,内皮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大鼠一氧化氮的生成明显升高,丙二醛和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的生成都明显减少。结论海藻酸通过促进SOD、NOS、HDL的基因表达和抑制内皮细胞的凋亡,而清除自由基、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发挥抗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吕东霞  张帆  秦佳琪  张慧雨  贺震  魏玉辉 《中草药》2024,55(5):1761-1769
随着中草药的广泛应用,有关中草药相关肝损伤(herb-induced liver injury,HILI)的病例报道显著增加,然而中药及其代谢产物成分繁杂,其所诱导肝损伤的物质基础及机制也较为复杂,导致HILI的诊断存在一定困难。目前临床诊断HILI主要依据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价法、整合证据链法、结构化专家观点程序法及中医诊断等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早期诊断对于HILI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而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是最有潜力的方向,目前处于研发阶段。为此,在论述HILI的常见发病机制的基础上,对HILI的临床诊断方法的现状及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HILI的诊疗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The main points of focus of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diseases include pain(headache,low back pain),insomnia,and knee osteoarthritis,for example.In this paper,we analyze the frontiers,hotspots,and research trends of acupuncture over the past 30 years and compare them for each of three 10-year periods.Methods:All the studies on acupuncture research in three different periods(1990–1999,2000–2009,2010–2019)were collected from the Web of Science database.The evolution of the research,hotspots,and trends in acupuncture were explored intuitively by analyzing the frequency,betweenness centrality,and subject word clustering of the three periods.Results:(1)1990–1999,the main content relating to research was the mechanism of research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pain.Naloxone was the high-frequency subject word,and centrality included,for example,the spinal cord,enkephalin,smoking cessation,and detoxification.The results of keyword cluste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 included capsaicin-induced neurogenic edema,chemical dependency treatment,afferent fiber,and sufferers from xerostomia.(2)2000–2009,during this stage,the frequency of keywords appeared in new research content such a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f acupuncture and low back pain,but pain still dominated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mediary centrality,along with the rise i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there were many important meta-analyses,as well as the management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The main elements of the keyword cluster analysis included,for example,systematic review,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study,add-on therapy,brief overview,and ovarian morphology.(3)2010–2019,during this period,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two stages,there was increased frequency of keywords,a growth in clinica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and distribution of centrality was evident in the emergence of acupuncture in care,osteoarthritis treatment,and breast cancer research.The keyword clustering covered,for example,neural specificity,inflammatory reaction,chronic pain,sleep pattern,and consort statement.Conclusion: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acupuncture from 1990 to 2019 and compares the main research categories and hotspots in each of three different 10-year periods within this span,thereby helping elucidate the research direction within the field.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补肾通督胶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骨代谢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补肾通督胶囊的药效机制,评价补肾通督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34例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试验组口服补肾通督胶囊治疗。观察患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血清骨钙素(BGP)、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PINP、BAP水平低于治疗前,BGP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PINP、BAP水平低于对照组,BG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IFN-γ、TNF-α、IL-1β水平低于治疗前,IL-4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IFN-γ、TNF-α、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IL-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2.54%,对照组为73.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患者治疗4周后外周静脉血白细胞(WBC)下降,停药后恢复正常。结论:补肾通督胶囊能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PINP、BAP、IFN-γ、TNF-α、IL-1β水平,升高BGP、IL-4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炎性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性损伤,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受累关节红肿热痛的症状,效果优于雷公藤多甙片治疗,且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不同产地蒲公英的采收、初加工、贮藏、包装现状并进行有效成分的含量评价,了解蒲公英的多个产后环节,为规范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对多个产区和药材市场进行实地调研,辅以文献查阅和分析,通过实际生产和有效成分的含量综合,探讨影响蒲公英质量的各种因素。结果:归纳总结蒲公英采收、初加工方法、贮藏条件和包装方面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有效成分的含量比较对蒲公英进行了质量评价。蒲公英在生长旺盛期时,绿原酸、咖啡酸、多糖、总黄酮、总皂苷等有效成分的含量普遍较高。结论:蒲公英以人工栽培为主,采收期对蒲公英质量的影响较大。蒲公英市场需求大时,不能为了产量忽视质量。为控制和提升蒲公英的质量,需要从上述多个环节进行质量全过程控制系统的构建,并制定采后标准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8.
张一江  马运运  孙志一  刘海波  彭勇 《中草药》2016,47(8):1437-1442
利用发明专利信息,对山药Dioscoreae Rhizoma的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首先利用Espacenet及世界传统药物专利数据库收集专利信息。之后借助Python、R语言、SQLite等工具,对收集的专利信息进行筛选、整理、统计、分析、可视化等操作。得到了专利数据中反映山药的开发形势、趋势、国际格局及功能偏好、配伍偏好等方面的信息。从发明专利的视角可以看出,山药的开发目前处于发展初期;中国大陆对其开发投入很多,其他地域的投入较少;中国大陆的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多;美国吸引的外地专利申请最多;专利申请涉及最多的是山药对消化系统疾病、代谢疾病和全身保护或抗毒剂等方面的治疗作用,具体的功能有助消化、治疗高血糖症、提高免疫力;其主要配伍思路有甘温益气、补脾益气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医院中药汤剂目前存在的饮片来源混杂、用药禁忌缺乏提醒、煎药操作不规范、监管困难等问题,探索并构建中药汤剂数字化服务系统。方法:建立出入库编码系统、用药禁忌数据库、数字化煎药数据库、二维码配送、手机客户端、信息监管平台等技术,共同构建中药汤剂数字化服务系统。结果:初步实现了医院中药饮片质量责任追溯、汤剂用药禁忌提醒;强化了汤剂煎制规范;开发了汤剂配送及手机查询确认功能,缩短了患者"等药"时间,同时为中药汤剂监管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结论:中药汤剂数字化服务系统有效解决了中药汤剂配方、煎制、配送、监管等环节的技术问题,便捷的服务系统有助于扩大了中药汤剂的使用份额,推动中药汤剂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代谢组学的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损伤程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代谢组学技术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损伤程度进行量化分析。方法采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对不同给药剂量、给药次数的阿霉素肾病大鼠血清样本进行分析,鉴定反映肾病进程的进展性标志物,并依据相关标志物的变化率对肾脏损伤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最终得到9个潜在的病理标志物,分别为含氧异己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丙酮酸、3-羟基丁酸、柠檬酸、肌酐和肉毒碱;其中含氧异己酸和肉毒碱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即阿霉素造模剂量越大,这些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异越大,表明肾脏损伤越严重,可作为反映肾病进程的进展性标志物。结论这一研究为肾病提供了诊断标志物,为研究其他进展性疾病的发病进程及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发现提供研究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