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腰骶移行椎在临床上较多见,掌握其与腰腿疼痛存在的关系以利临床诊治.方法 自2003年1月到2009年6月我们对436例腰腿疼痛病人中的242例有腰骶移行椎病例临床诊治过程中得到体会.结果 242例腰腿疼痛伴有腰骶移行椎的诊治过程得出其两者的关系.结论 腰骶移行椎潜在很多因素致腰腿疼痛.  相似文献   

2.
局部封闭后牵拉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 1998年以来 ,笔者采用局部封闭后 ,在人工牵引状态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位治疗 ,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12 6例中 ,男 86例 ,女 4 0例 ;年龄最小者 17岁 ,最大者 6 7岁 ;病程最短者 7日 ,最长者 5年。有明显扭伤或跌伤史者 78例 ,慢性腰部劳损者 36例 ,无明显诱因者 12例。突出部位 :单纯腰 3、4椎间者 6例 ,腰 4、5椎间者 2 2例 ,腰 5椎骶 1椎间者 2 4例 ;腰 4、5椎间合腰 5椎骶 1椎间者 5 3例 ,腰 3、4、5椎间骶 1椎间均有者 2 4例 ;左侧突出者6 6例 ,右侧实出者 4 8例 ,中央突出者 12例。1.2 …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我院2005年-2008年13例青少年椎间盘突出临床观察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3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经CT检查确立腰4、5椎腰5骶1椎突出11例,偏旁型突出2例,男性12例,女性1例,年龄15—20岁,平均年龄17.5岁,病程7—15天,平均时间11天,多数患者坐姿过久,时有腰部胀痛,酸软不适,突然剧烈运动造成腰部活动受限,行走困难,平卧休息缓解或消失,动则加剧,反复发作,疼痛难忍。  相似文献   

4.
小关节滑膜嵌顿,指关节滑膜被嵌插于两关节面间而损伤致痛。根据解剖特点,多见于腰骶小关节。此病类似中医的闪腰、伤腰,属于筋出槽范畴。临床上多为青壮年,常在弯腰劳动后,突然在直腰过程中产生。腰部剧痛,疼痛可出现在腰部、腰骶部甚至臀部。脊柱任何活动,咳嗽、震动都会使疼痛加重。疼痛一般在腰5、骶1椎棘突旁1.5~2cm处,  相似文献   

5.
股骨外侧疼痛是老年人常见的临床症状,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老年人腰骶角多有变化,现探讨老年人股骨外侧疼痛与腰骶角之间的关系。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250例,女性222例,男性28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3岁。病史平均10年,最短6个月,最长20年。1.2纳入标准(1)股骨外侧疼痛者;(2)年龄60~85岁者。  相似文献   

6.
腰肌纤维织炎又称腰肌筋膜炎,腰肌无菌性炎症,肌肉风湿病等,是腰腿疾病中常见和最多的一类征象。肌筋膜炎易发生在筋膜、肌肉起止点、韧带、肌腱、肌膜骨膜的皮下组织,好发于腰骶、骶髂、髂嵴部位。我们自1983年12月至1991年3月,用电针加灸治疗腰肌纤维织炎167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骶髂关节半脱位是临床常见的腰腿疾病之一 ,系由骶髂耳状关节面异常旋转移位所致。我院自1 999年 6月~ 2 0 0 0年 8月共诊治骶髂关节半脱位1 8例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8例中男性 5例 ,女性 1 3例 ;年龄 5岁~ 75岁 ;病程 1天~ 1年 ;右侧脱位者 1 2例 ,左侧脱位者 6例 ;髂前旋者 5例 ,髂后旋者 1 3例。临床均表现为臀部及下腰部胀痛麻木 ,疼痛向大腿和小腿侧后方放射 ,出现“歪臀跛行”,静止时疼痛减轻或消失 ,翻身、转体、走路时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出现盆腔脏器功能障碍 ,尤其急性期患者可表现为下腹部闷胀不适 ,大小便习惯改变。检查…  相似文献   

8.
程斌 《光明中医》2008,23(12):1996-1996
移行椎是脊柱发育过程中十分常见的分节异常,以腰骶部移行椎多见。但腰骶部移行椎与下腰痛的关系还有很多争议,现就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腰腿疼痛是部队的常见疾病,其中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椎问盘突出症是腰腿疼痛中占有较高比例的疾病。由于部队的训练强度大,运动中以腰部的运动量最大,其承受着一定的体重,若用力不当则会发生急性腰部扭伤,若不及时治疗继续进行长时间训练,导致腰部肌肉、筋膜等损伤,随着疾病的累积可导致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痛苦。笔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6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我院2005年-2008年13例青少年椎间盘突出临床观察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3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经CT检查确立腰4、5椎腰5骶1椎突出11例,偏旁型突出2例,男性12例,女性1例,年龄15-20岁,平均年龄17.5岁,病程7-15天,平均时间11天,多数患者坐姿过久,时有腰部胀痛,酸软不适,突然剧烈运动造成腰部活动受限,行走困难,平卧休息缓解或消失,动则加剧,反复发作,疼痛难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uman leukocyte anti-gen B27,HLA-B27)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2年03月-2013年06月来本院就诊的76例As患者进行HLA-B27抗原检测,并与同期45例背腰腿疼痛患者以及50例健康体检者HLA-B27抗原检测结果作对比。结果:AS患者、背腰腿疼痛患者、健康体检者3组人群HLA-B27阳性率分别为92.1%、6.7%及2.0%,AS患者组HLA-B27阳性率明显高于背腰腿疼痛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B27检测对AS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烫熨疗法对腰腿痛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160例腰腿痛病人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按摩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烫熨疗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愈率(43.75%与1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推拿组合中药烫熨疗法治疗腰腿痛较单纯推拿疗法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整脊调曲法为主治疗腰骶后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理筋、调曲、练功三大疗法,运用四维悬吊牵引腰椎,以调腰曲和腰骶角为主的整脊综合疗法治疗,系统观察腰骶后关节病135例,并进行随访.结果:腰骶角调曲有效率98.78%,临床治愈率76.30%,显效率21.48%.平均20个月随访优良率86.89%.结论:导致腰骶后关节病的主要原因是腰骶力学紊乱,通过整脊调曲恢复或改善生理曲度,临床可以治愈,如能坚持功能锻炼,可有效控制复发.  相似文献   

14.
陈文龙 《中医康复》2021,12(6):9-12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联合冲击波治疗腰骶部移行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7年12月腰骶部移行椎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共6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A、B、C三组,A组(16例)予曲安奈德注射液封闭治疗,B组(24例)予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治疗,C组(20例)采用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联合冲击波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下腰痛JOA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且C组治疗后的VAS、JOA评分显著改善于A组(P<0.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A、B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联合冲击波治疗可有效缓解腰骶部移行椎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腰骶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邵氏诊疗法"治疗臀中肌后部损伤所致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所有80例患者采用"邵氏诊疗法"(按对臀部的划线、分区,确定治疗部位,对治疗部位进行手法治疗,同时配合牵引、中药透敷)进行治疗。治疗后进行VAS评分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愈率为87.5%。结论:"邵氏诊疗法"治疗臀中肌后部损伤所致腰腿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透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给予透灸法治疗,采用JOA评分及疼痛分级指数(PRI)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R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灸法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部功能及缓解腰部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量异常患者表现的症状与骨密度不同阶段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在社区招募患者,共入组患者245例,采集相关临床数据,录入并建立数据库,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患者中医症状与骨密度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结果:将245例绝经后骨量异常患者,按照骨密度的T值,分为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三个阶段。按照症状积分排序,症状积分前5位的是腰膝酸软(598分)、骨痛(516分)、下肢拘挛(502分)、畏寒肢冷(474分)。其中下肢拘挛与骨密度不同阶段存在一定关系,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腰膝酸软、骨痛、畏寒肢冷、健忘与骨密度不同阶段相关性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绝经年限和BMI指数都是影响骨密度的重要因素;下肢拘挛与骨密度存在相关关系,可以尝试作为早期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弯腰挺立法治疗腰骶关节紊乱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0例确诊腰骶关节紊乱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与对照组(67例):治疗组行弯腰挺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扶他林外用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后进行症状体征比较。结果:治疗l周后,试验组治疗显效率达98.41%,对照组显效率为80.6%。说明在总体疗效上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腰骶关节功能活动、疼痛的改善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弯腰挺立法治疗腰骶关节紊乱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方法:骶管注射药物后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139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分析,按疗效评定标准进行治疗前后统计。结果:本法能明显缓解腰腿痛(P〈0.01),恢复直腿抬高功能(P〈0.01),症状体征消失率达70%。结论:说明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仍是可以经过本法获得近期治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指针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手法按摩腰骶部诸穴,指针点压止疼灵穴,腰疼奇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结果:以下病例均经治疗一周后随访,治疗有效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