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张学燕 《河南中医》2011,31(1):10-11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纽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咳嗽天数、发热天数、喘息发作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14天。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改善情况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射干麻黄汤加减对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6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32例。B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A组患者在B组基础上给予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B组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疗效较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热敏灸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138例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为寒哮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采用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根据病情采用西医对症治疗,基础治疗即氧疗、茶碱缓释片、沙美特替卡松粉吸入剂,疗程为2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结果分别为95.00%、82.76%,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热敏灸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热敏灸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加减配合西药雾化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为寒哮)急性发作期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射干麻黄汤汤剂,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雾化剂布地奈德混悬液,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及疗效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射干麻黄汤加减配合西药雾化对于支气管哮喘(寒哮)急性发作期的中医证候疗效较好,临床控制率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加减辅治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9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eNO、ECP、LPO水平均较治疗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射干麻黄汤加减辅治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张蒙蒙  刘铭芳  孙圣淇 《新中医》2021,53(1):135-137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穴位敷贴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射干麻黄汤加减,对照组40例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两组均以14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00%。结论: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寒饮伏肺型咳嗽变异性哮喘有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2例,予口服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法;对照组40例,予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咳必清等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5例,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诊治的15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每组79例;对照组给予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症状缓解用时、住院天数、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用时、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予以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多索茶碱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配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患者用射干麻黄汤配合西药治疗,并观察效果。结果:总有效率为95.65%。结论:射干麻黄汤配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Systems Pharmacology Platform,TCMSP)数据库筛选出射干麻黄汤的有效化合物及化合物作用靶点,从TTD数据库和CTD数据库中检索哮喘相关的靶点,将二者进行交集得到射干麻黄汤治疗哮喘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在线服务器及软件分析出射干麻黄汤治疗哮喘的关键作用靶点,然后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关键作用靶点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信息。结果:经过筛选后得到射干麻黄汤有效化合物114个,这些化合物共作用于79个靶点,其中与哮喘相关的靶点有39个,再次筛选后得到12个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关键作用靶点。这些作用靶点参与机体平滑肌细胞增殖的阳性调控、炎症反应、蛋白激酶B信号阳性调节等100种生物学过程及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s,PI3K)/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rotein-serine-threonine Kinase,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等45条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揭示了射干麻黄汤对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射干麻黄汤通过黄芩素、黄芩苷、酸枣仁皂苷、儿茶素、槲皮素等多种有效成分,参与机体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等生物学过程和调控多种信号通路,以“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干预哮喘疾病的发生发展,为下一步对射干麻黄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金贵要略》射干麻黄汤治疗冷哮的临床疗效。方法:冷哮发作期主要是由于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气阻塞气道,喘咳气逆,喉中有声。根据病因病机,用射干麻黄汤加味温肺祛痰,降气平喘,辨证治疗。结果:哮喘控制或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哮鸣音消失。结论:射干麻黄汤加味能够有效控制冷哮发作期哮喘发作,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何蕊  程玉峰  李艳彬 《陕西中医》2021,(9):1211-1214
目的:研究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52),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白细胞计数(WBC)、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沉、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免疫球蛋白E(IgE)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WBC、EOS、N、CRP、PCT、血沉、FeNO、IgE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麻芩射干汤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均来自本院门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麻芩射干汤治疗,对照组用咳喘宁口服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30例,显效5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临床控制20例,显效4例,有效2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8.3%。结论:麻芩射干汤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黄俊华  程平 《光明中医》2016,(19):2887-2888
目的探讨射干麻黄汤的适应证、用药特点及变异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并采取射干麻黄汤治疗的422例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根据其证型不同分组,风寒咳嗽组122例、风热咳嗽组60例、燥火咳嗽组80例、痰湿咳嗽组82例、体虚咳嗽组78例,对比治疗效果,并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射干麻黄汤的适应症、用药特点、变异应用。结果体虚咳嗽组、风寒咳嗽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其他三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干麻黄汤治疗咳嗽疗效显著,应熟练掌握射干麻黄汤的用药特点及其变异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射干麻黄汤对慢性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每组10只:即哮喘模型组(A组)、射干麻黄汤低剂量组(B组)、射干麻黄汤高剂量组(C组)、正常对照组(D组).采用卵蛋白(OVA)致敏及反复激发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同时B,C组在每次雾化前30 min分别予以射干麻黄汤ig(分别为0.96,3.84 g·kg-1)进行干预,A,D组则同时予以等量生理盐水ig,共8周.采用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支气管总管壁厚度(Wat/Pbm)、气管内壁厚度(Wai/Pbm)及气道平滑肌厚度(Wam/Pbm).免疫组化检测气道壁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RT-PCR观察大鼠肺组织内HIF-1α,VEGF mRNA的表达.结果:图像分析显示,模型组Wat/Pbm,Wai/Pbm,Wam/Pbm分别为(68.19±4.48),( 38.27±1.62),(7.61±1.33) μm2/μm,正常组分别为(34.76±1.38),( 16.25±2.20),(2.89±0.45)μm2/μm,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射干麻黄汤低、高剂量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及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肺组织HIF -1α,VEGF mRNA及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射干麻黄汤组H1F-1α,VEGF mRNA及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射干麻黄汤可抑制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IF-1α及VEGF的表达有关,且其抑制哮喘气道重塑的程度与射干麻黄汤的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射干麻黄汤治疗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日间和夜间咳嗽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日间和夜间咳嗽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IgA和IgM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呼吸道感染后咳嗽风寒恋肺型患者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射干麻黄汤治疗,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治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