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应用于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患者120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康复护理,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对2组护理前后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试验组效果优良率为87%,对照组为70%,试验组效果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症状积分、FMA评分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试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应用于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具有良好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改善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中的应用。方法: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中医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前后的肢体功能、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在肢体功能、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上肢功能和下肢功能均好于对照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提高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早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中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96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西结合护理方法早期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风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和FMA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平均护理费用、康复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中风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规范化三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中风患者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 - 01 ~ 2008-12,住院的中风病急性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病人1个月、3个月、6个月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规范化中西医结合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普通康复组(P<0.05或P<0.01).结论 规范化三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运用于中风偏瘫患者,降低了中风病致残率,促进了中风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改善,提高了其生存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对气虚血瘀证中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对其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35例该病证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例)应用西医康复护理模式,观察组(20例)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种护理模式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得分和Barthel指数情况,以及症状积分和fugl-meyd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得分情况,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各项对比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比较,观察组满意率95%,优于对照组满意率60%(P0.05)。结论:针对气虚血瘀证中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对其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李晓莉 《新中医》2020,52(21):162-164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配合中医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68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 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比较2 组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前,2 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 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较护理前升高,CSS 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C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物质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配合中医护理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的恢复,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采用"靳三针"组穴点穴护理对改善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根据住院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42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针刺、康复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每天进行健侧头部及患侧肢体"靳三针"组穴点穴护理。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表"比较两组患者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明显。结论应用"靳三针"点穴护理有利于促进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选取83例中风偏瘫患者分为常规康复组41例和综合康复组42例。常规康复组单纯给予康复技术,综合康复组给予针刺结合康复技术。观察指标:1中风偏瘫干预效果;2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1综合康复组相比于常规康复组中风偏瘫干预效果更高(P0.05);2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生存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综合康复组相比于常规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生存质量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技术对中风偏瘫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其生活能力,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中风患者肢体康复的作用.方法 将6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A、B2组各30例,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采用Harris评分比较2组的康复效果.结果 B组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A组.结论 对中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促进肢体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康复加针灸治疗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给予早期康复加针灸治疗,对照组51例在病情稳定后给予康复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I评分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NIHSS评分、BI评分及FIM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中风患者早期给予康复加针灸治疗能够较好的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较好的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降低了残障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砭石温灸结合八段锦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山市中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62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指导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砭石温灸结合八段锦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下肢FMA评分和总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实施砭石温灸结合八段锦进行干预更有利于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其肢体运动能力的改善,提高自理能力和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脑外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实施西药治疗,观察组45例实施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于治疗前后给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定,采用Fugl-Meyer评分法评定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改善。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精神状态、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通络牵正方联合的康复疗法对中风恢复期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4例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Bobath方法、强制性运动疗法、减重步行训练、运动再学习方案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和自拟通络牵正方内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进行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ADL)、Ashworth法评价痉挛程度,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评估肢体综合运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价生活质量,并进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93.5%,优于对照组的77.4%(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Ashworth,Fugl-Meyer(上肢和下肢)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FCA评分上升,观察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残损和Ashworth肌张力分级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的中医康复手段改善了患者痉挛状态及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减轻了临床症状,改善了患者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其在中西医结合的现代康复治疗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肢体功能[参照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神经功能[参照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自主生活能力[参照改良Barthel指数(MBI)]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上、下肢FMA评分高于对照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调查统计的总满意度95.33%(143/150),高于对照组的87.33%(131/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提高患者自主生活能力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王芳  罗珊  都冬梅  赵丹  张蝶  张敏  唐婵 《辽宁中医杂志》2012,(11):2270-2272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6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康复、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运用辨证施护。结果:试验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施护能够改善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针刺在中西医结合中风单元中对偏瘫康复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在中西医结合中风单元中叶偏瘫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将12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40例,3组分别采用基础治疗加针刺治疗、康复治疗、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在第1和第2疗程后对患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第l疗程后,各组患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有较明显的增加(P〈0.05),A、C组明显优于B组(P〈0.05),C组又稍优于A组;第2疗程后,各组的患肢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有更明显的增加(P〈0.05)。C组又优于A、B两组(P〈0.05),而A、B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针刺和康复治疗对中风恢复期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均有明显、持续的促进作用,针刺起效更快,两者结合运用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中应用穴位贴敷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2018年10月在本院中医康复科接受诊治的7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9,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39,中医穴位贴敷+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肢体功能情况、日常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肢体功能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中应用中医穴位贴敷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金楹  陈晓慧 《新中医》2016,48(5):257-259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护理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效果。方法:将68例早期中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神经内科常规护理)与干预组(于对照组护理方案上实施中医康复干预)各34例。比较2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HAMD评分、HAMA评分、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及HAMD评分、HAMA评分均改善,且干预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干预组91.2%(31/34)高于对照组61.8%(2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中医康复综合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时实施心理护理对中风偏瘫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0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服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电针疗法、肢体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观察组则在常规康复方案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及按摩期间的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MBI评分、S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时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中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康复,改善其情绪状况。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急性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住院患者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6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红花注射液静滴、中药汤剂口服及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梗死灶体积、中风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78%)高于对照组(72.22%);在缩小梗死灶体积、降低中风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方面,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