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脑出血微创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微创术中如果患者处于清醒、嗜睡、昏睡、或浅昏迷等状态,因脑出血及手术引起的不适和清醒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等原因,常使患者在术中产生躁动挣扎而引起血压升高,增加再出血的危险,并且由于患者躁动挣扎使手术不能顺利进行。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用短效静脉麻醉剂得普利麻静注,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全身麻醉状态,消除患者痛苦及躁动,为手术操作提供了宽松环境, 并且术后能够迅速解除全身麻醉,利于观察病情变化,治疗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患者28岁、女性,因挥霍、躁动、毁物三月于1982年4月入院。病前性格开朗,好社交。自幼有偏食大豆、花生等食物的习惯。入院初因主要临床症状呈躁狂状态故诊断为躁狂症。先给予锉盐治疗,因用后出现尿闭  相似文献   

3.
<正>药物中毒在临床非常常见,详细明确的用药史对诊断至关重要,但多数情况下,因患者症状、体征无特异性,且患者无法及时提供用药史,给临床诊断造成干扰,使临床误诊和误治率大大增加。本文报道疑似为脑炎的复方感冒药中毒1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1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因鼻塞、流涕10 d,发作性幻觉、躁动4 d于2016年12月1日入住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流程化救护管理对急诊处理颅脑损伤患者躁动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诊颅脑损伤躁动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均给予曲马多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流程化救护管理,对照组采用医院传统习惯进行处理。比较2组患者呼吸、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观察2组治疗前后GCS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2组呼吸、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镇静后30 min、1 h的呼吸、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躁动控制时间低于对照组(t=14.757,P<0.0001),治疗前后 GCS 评分差值优于对照组(t=2.725,P=0.008),治疗后2组躁动情况均基本控制或减弱,观察组优于对照组(χ2=6.747,P=0.034)。结论急诊颅脑损伤躁动患者采取流程化救护管理合并基础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躁动,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5.
脑出血急性期躁动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出血急性期因种种原因出现躁动,严重影响血肿的吸收,且易导致血压升高,引起持续出血或再出血,使各种并发症增多,预后差.笔者对脑出血急性期躁动患者进行观察及分析,对其原因进行探讨,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及护理.  相似文献   

6.
1例以视力障碍起病的克雅氏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1患者女性,77岁,河北籍。因视力下降,言语混乱、躁动1月余,加重5d于2008年4月3日入院。2008年3月,患者受到精神刺激后出现视力下降,表现为双眼阵发性视物不清,曾在当地医院以“白内障”行手术治疗。但术后患者仍双眼阵发性视物不清,并出现言语增多、混乱,乱语乱喊,躁动,夜间睡眠减少。当时生活尚能自理,3月底在当地医院以“脑血管病”进行治疗,上述症状无明显缓解。后患者出现言语减少且言语含混不清,肌阵挛,不认人,不能与人交流,不主动进食与吞咽,卧床不起,不能下地活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53例Hunt-Hess分级Ⅰ或Ⅱ级颅内动脉瘤患者行择期手术。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治疗组)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治疗组手术结束前30 min微量泵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持续泵入约20 min;对照组持续泵入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拔管前(T1)、拔管时(T2)和拔管后5 min(T3)、平均动脉压(MAP)、血压(HR)和血氧饱和度(Sp O2),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唤醒、呼吸恢复和拔管时间进行记录对比,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后5 min、30 min、60 min、120 min躁动情况、躁动程度、镇痛、镇静状况,采取Riker sedation and agitation score (SAS)镇静、躁动评分,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各时间点Sp O2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在T2、T3两个时间点,治疗组患者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 0. 01)。对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术后躁动程度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明显抑制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应激反应,降低躁动程度,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1 病例 患者男,21岁,打工.因行为怪异、自言自语、兴奋冲动,失眠2周,加重3d,诊断精神分裂症于2009年8月2日第2次住院.给予奎硫平300 mg/d,因症状不能控制,于第4天换用奥氮平10 mg/d,第6天因兴奋躁动给予肌内注射氟哌啶醇10 mg加氢溴酸东莨菪碱0.3 mg,第7天患者出现高热,多汗,四肢不自主阵发性颤动,小便失禁,缄默不语,继而兴奋躁动,四肢僵硬强直,重度意识障碍,送入ICU抢救.  相似文献   

9.
因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均为危重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稍有差错就会给患者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院内感染不仅影响患者原发病的治疗效果,且明显影响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和痛苦,因此,预防ICU院内感染有重要经济和社会意义。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08-02—2010-02收治神经外科重症患者56例,现将ICU监护及护理体会介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因交通事故,建筑物上坠落,打击所致脑外伤日益增多。临床工作中常遇到因额叶、预叶等处脑挫伤致使病人精神行为异常。躁动、躁狂、格妄、拒绝检查与治疗等,不仅给治疗护理带来很多麻烦,而且使颅压更高,躁动更剧,形成恶性循环。对此类病人,我们应用氯丙嗓镇静,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临床资料我们从l%8年1月至今共收治了80例中度意识障碍病人,均伴有程度不同的躁狂、兴奋、调妄、自伤或伤人。其中男54冽,女兀例,年龄在3岁一61岁。通过叶或MRI影像学检查:额叶脑挫伤39例,预叶脑挫伤五例,多发局灶脑挫伤9例,合并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