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志昂  周莲  符明昌 《中国热带医学》2009,9(8):1479-1479,1592
目的探讨β2-微球蛋白(β2-MG)和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检测对肾病综合征和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对53例2型糖尿病患者、3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及30名健康体检者分别采用终点法测定NAG、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β2-MG,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肾病综合征组尿中NAG、β2-M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升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尿中NAG、β2-M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G与β2-MG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阳性率,是诊断早期肾病综合征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魏酸哌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早期DK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魏酸哌嗪和厄贝沙坦,而对照组只加用厄贝沙坦,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 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肌酐(Scr)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6.2%(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UAER、β2-MG及Sc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UAER、β2-MG及Scr 水平均有明显下降( P <0.01);观察组UAER和β2-MG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 P <0.01)。结论阿魏酸哌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肾脏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并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沈元丽  陈凯 《中原医刊》2011,(2):124-125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两组患者在良好控制血糖、血压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百令胶囊5糊次,3次/d,口服,缬沙坦胶囊80~160mg/d,口服;对照组单用缬沙坦胶囊,80~160mg/d,口服,共12周;治疗前后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24h尿蛋白定量降低(P〈0.01),血浆白蛋白明显升高(P〈0.05),尿(β2-MG)明显降低(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明显的减少蛋白尿,升高血浆白蛋白。  相似文献   

4.
王涛  张凡  魏萌  郭东阳  王英 《西部医学》2012,24(11):2086-2088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52例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6例采用厄贝沙坦治疗,治疗组76例在厄贝沙坦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检测血压(SBP和DBP)、空腹血糖水平(FBG)、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B2微球蛋白(B2-M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中除BUN、SCr、TG和TC外,SBP、DBP、FBG、UAER和G2-MG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除BUN和SCr外,SBP、DBP、FBG、UAER、B2-MG、TG和T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且治疗组降低UAER、β2-MG、TG和TC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以更好地降低患者的血脂、UAER和β2-MG,显著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陈晓风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7):64-65,67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150mg/d,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d,1次,d。规范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平均动脉压(MAP)、血肌酐、血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变化。结果治疗组UAER、总胆固醇、甘油三酯、MA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对照组UAER、MAP均明显降低(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VAER、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阿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较单独应用厄贝沙坦临床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厄贝沙坦联合舒血宁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1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给予舒血宁注射液静滴,治疗组58例给予厄贝沙坦口服联合舒血宁注射液静滴。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观察收缩原(SBP)、舒张压(DBP)、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24h尿蛋白定量(UAE)等相关指标变化。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SBP、DBP、SCR、β2-MG和UAE均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旺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厄贝沙坦与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较单用舒血宁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伊贝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晓冬  刘牧  赵平 《四川医学》2009,30(8):1236-123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伊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在原有治疗方案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伊贝沙坦,实验组给予伊贝沙坦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1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肾功、24h尿蛋白、尿岛-MG及血尿酸的改变。结果治疗后两组肾功、24h尿蛋白、尿β2-MG及血尿酸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并且无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伊贝沙坦可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24h尿蛋白,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徐力  王会琴 《中原医刊》2011,(15):119-121
目的测定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C-反应蛋白(CRP)和尿酸(UA)水平,探讨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性,及其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54例,同时检测其清晨空腹血CysC、β2-MG、CRP和uA水平,并同时收集24h尿液进行尿微量白蛋白(MA)测定,按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糖尿病组分三组:单纯糖尿病组(SDM组,UAER〈30mg/24h);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UAER30—300mg/24h);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UAER〉300mg/24h);并以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2型糖尿病组患者CysC、β2-MG、CRP和UA水平在单纯糖尿病组已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UAER增加而增高,呈正相关。三组之间各指标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CysC、β2-MG、CRP和uA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有密切关系,可作为其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判断指标,这4种指标同时运用于临床,能更好地反映肾功能的早期损伤,对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崔荣  王丹 《黑龙江医学》2010,34(8):573-575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行冠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AC组。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水化治疗,NAC组联合水化治疗给予NAC口服,比较造影前、造影后48 h、5 d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等。结果 NAC组造影后SCr、BUN、β2-MG、NAG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NAC联合水化治疗预防造影剂肾病优于生理盐水水化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雅思达治疗有微量白蛋白尿的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单盲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一组予雅思达4mg口服,Qd:另一组予雅思达8mg口服,Qd,达到目标血压(130/80mmHg)后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排出率(UAE)、血尿B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两组持续治疗8wk后再次测定上述项目。结果8mg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治疗后8mg组UAE、Ccr、尿β2-MG、NAG酶、与4mg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o〈0.05)。结论雅思达8mg口服,Od,在延缓高血压。肾损害进展方面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尿N-乙酰-β-葡萄糖苷酶(NAG)和血清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阶段尿中及血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52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UAE)分成3组:正常蛋白尿组81例(A):〈30mg/d;微量蛋白尿组85例(B):(30~300)mg/d;大量蛋白尿组86例(C):〉300mg/d。收集患者的尿标本及血标本分别检测尿NAG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等。结果①尿NAG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且随着糖尿病肾病的发展逐渐升高。②血清胱抑素c在正常蛋白尿期就已经开始升高,随着糖尿病。肾病的进展逐渐升高,且其升高早于肌酐的升高。③血清胱抑素C联合尿NAG检测可明显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率。结论尿NAG和Cys—C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指标,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肾小管标记物(RBP、α1-MG、NAG)在尿蛋白阴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水平,探讨其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健康体检患者50例,检测12h尿微量白蛋白(UAER)水平,根据UAER水平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UAER)正常组(n=43)和异常组(n=37),分别检测尿RBP、α1-MG、NAG,并分析各组间差异。结果80例2型糖尿病患者RBP/Cr、α1-MG/Cr、NAG/Cr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中UAER正常组及异常组RBP/Cr、α1-MG/Cr、NAG/Cr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联合检测尿RBP、α1-MG、NAG可发现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为临床医生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提供了有力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梗阻性肾病所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42例梗阻性肾病所致肾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n=24)和对照组(n=18)。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8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治疗14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SOD及尿液β2-MG、NAG水平。结果:治疗后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62.9±20.3)μmol/L,(5.7±1.88)mmoL/L,f0.35±0.10)mg,/L.(10.59±3.55)U/L]较对照组[(109.1±29.6)μmol/L,(7.2±2.23)mmo]/L,(0.80±0.26)mg/L,(25.21±7.56)U/L,P〈0.05]下降更明显,血清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99.09±105.42)U/mL伽(257.96±81.15)U/mL,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减少梗阻性肾病患者肾脏的氧化应激性损伤。有助于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老年高血压病人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5例发现早期肾损害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9例)和对照组(86例),两组均给予咪达普利和左旋氨氯地平降压,治疗组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mL每天一次静滴,14d一疗程;观察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2-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检测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好转,MALB、β2-MG、NAG均下降(P〈0.01),但治疗组MALB、β2-MG、NAG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能延缓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的尿液联合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DM)患者尿液中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转铁蛋白(TRF)等进行检测,探讨其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比浊法、酶法检测50例健康体检者及204例DM患者尿液中mAlb排泄率、β2-MG、NAG、TRF含量,尿蛋白定性及血BUN、CR测定,并分组比较。结果血BUN、CR及尿蛋白阴性糖尿病患者尿液中mAlb、β2-MG、NAG、TR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后四项联合检测较单项检测阳性率高。结论尿液联合测定有助于了解DM患者的肾损伤情况,其对糖尿病肾病(DN)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51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予接受厄贝沙坦150mg口服,每日1次,如治疗2周仍不能达到目标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则增加厄贝沙坦用量至300mg,每日1次;治疗组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每次10mg,每日1次,均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U)、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胱抑素(CysC)、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两组治疗后MAU、β2-MG、NAG、CysC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后MAU、β2-MG、NAG、CysC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CHOL、TG、HDL、LDL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厄贝沙坦联合应用在延缓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进展方面能够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将98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厄贝沙坦组(150~300 mg/d,n=33)、B组辛伐他汀组(40 mg/d,n=33)选用非洛地平5~10 mg/d降压、C组为联合治疗组(厄贝沙坦150~300 mg/d+辛伐他汀40 mg/d,n=32)。治疗24周,分别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的血压、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β2微球蛋白(β2-MG)及肝肾功能。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血压较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hsCRP、β2-MG均明显下降(P〈0.05),但C组下降最为明显(P〈0.01)。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能明显减少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的排泄,对肾脏保护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血、尿β2-微球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单纯DM组(糖尿病组)、早期DN组(糖尿病肾病组)、正常对照组中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白蛋白(UMA)、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的量。结果:早期DN组、单纯DM组与正常对照组三组血、尿β2-MG的量比较,两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早期DN组尿UMA的量与单纯DM组、正常组尿UMA的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三组间血BUN与血Cr的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尿β2-MG是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人群的降压效果及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6例并发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150 mg/d,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150 mg/d联合氨氯地平5 mg/d,同时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疗程为8周.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血压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但观察组降压作用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β-MG、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两组β-MG、24 h尿蛋白量减少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厄贝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并发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可提高降压效果,在保护肾脏功能方面有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PGE1)联用科素亚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DN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4例)与对照组(22例)。两组均口科素亚50mg/日,联合治疗组还予以PGE110μg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滴。结果:对照组治疗2周后24小时尿蛋白、尿β2-MG、尿Alb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3月后24小时尿蛋白、尿β2-MG、尿Alb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2周后24小时尿蛋白、尿β2-MG、尿Alb较对照纽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2周后及治疗3个月后24小时尿蛋白、尿β2-MG、尿Alb均有十分显著的降低(P〈0.05)。结论:前列地尔与科素亚有协同作用,二者联用,很快减少尿蛋白,减轻肾损害,延缓了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有效保护了肾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