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菊芳  董筠 《河南中医》2014,34(2):368-370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对缓解症状、逆转腺体萎缩、预防癌变的疗效。方法:本文对近10 a来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针灸治疗、实验研究等方面的论述进行概括总结。结果:中医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结论: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上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治现状,并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总结、分析、概括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文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治疗作了详尽的阐述.结论:中医药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治疗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治愈率还不能令人满意,今后需进一步加强和深入.  相似文献   

3.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胃部疾病领域中存在比例较大,患者一般病史较长,属于慢性病的一种,西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已经到了一定瓶颈,效果不够理想,慢性萎缩性胃炎严重之后容易演变成胃癌,在医学界一直作为重点关注病情。经过学者不断研究发现中医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良好效果。现从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向进行分析,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专家座谈会纪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由中医杂志社发起召开的全国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专宗座谈会,于1991年9月11~13日在青岛海军疗养院举行。座谈会邀请了近二十名专门从事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的中医药研究人员,集中讨论了三个议题:萎缩性胃炎中医药治疗评估;萎缩性胃炎辨证分型讨论;萎缩性胃炎的较科学的疗效标准。  相似文献   

5.
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已发生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近年来诸多中医药学者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了大量的、不同层面的研究,其报道日益增多,在诊断与治疗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笔者着重讨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通过查阅近10年来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相关文献,整理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论治、动物实验、中医药治疗方法及经验;阐述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与病理诊断,探讨中医药治疗的效果和优势。方法选择132例行胃镜与病理诊断的慢性胃炎患者,根据中医证型给予适当的中医药治疗,观察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符合率及中医治疗效果。结果经病理诊断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86例(65.15%),慢性浅表性胃炎35例(26.52%),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慢性浅表性胃炎11例(8.33%);中医治疗的显效率为87.88%。胃镜表现越多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的特异性越高。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的效果局限,因此应该以病理诊断作为此病的确诊手段,再根据中医证型进行恰当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从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包括辨证论治、针灸治疗)和中西医结合角度对近年来国内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阐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探讨中医药治疗方法,总结出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不但能解除患者的痛苦与不适,还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何斌  吴旭 《吉林中医药》2003,23(8):52-54
近年研究表明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大多采用诸如辨证分型、专方专法、针灸、穴位注射、电疗等方法 ,均取得了较好疗效 ,体现出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独特优势 ,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运用黄芪及当归注射液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近二十年 ,取得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开展了扎实的动物实验研究 ,显示出穴位注射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意义。1 慢性萎缩性胃炎目前研究现状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其主要病理特征为固有腺体的萎缩、变性、减少或消失 ,粘膜变薄 ,粘膜肌增厚及伴有不同程度的肠上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方法: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固定方加减、自拟方、中成药、针灸等方面总结近年来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同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属于胃癌的癌前状态。本文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学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方法、中医作用机制进行论述,简略概述近年来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中医发展的瓶颈及El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和肠上皮化生为病变特征的临床疾病。萎缩性胃炎癌变病变包括: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等。胃黏膜癌变是一个多步骤、渐进过程,慢性萎缩性胃炎一肠化生一异型增生一胃癌的发展模式已被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和专家所认可。中医药疗法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方面较有特色,特别是在逆转异型增生、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AG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医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积累了较多的经验,疗效也不断提高。本文主要从近三年中医辨证治疗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李国虹,邱筱影(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消化科新余336500)(江西省新余市卫生防疫站,新余336500)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疗法;疗效观察我们采用中医辨证用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较好疗效。兹报告如下:1病例...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杨晋翔教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治疗的临证经验以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调摄等方面的认识。杨教授指出气阴亏虚、胃络瘀毒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两大基本病机,益气养阴、化瘀解毒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大法,并应针对不同情况,合理准确地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17.
紫金锭治疗萎缩性胃炎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慢性萎缩性胃炎,一向被认为是胃癌前期病变而列为不治之症。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已取得较好效果,临床多有报道。笔者应用紫金锭治疗重度萎缩性胃炎2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常见的胃肠道疾病,病程长且容易复发,中医药治疗该病疗效显著。吕国泰教授在临床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提出肝胃不和、气虚血瘀的理论,气虚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基础,血瘀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理因素,而肝气郁结则贯穿着疾病的始终,临床上随证加减,取得了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临床的多发病和疑难病,现代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除密切随访和手术治疗外,尚无其他较好的方法。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在缓解消化道症状、抑杀幽门螺杆菌、逆转胃镜—病理征等方面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并能通过中医药减轻患者对本病癌变倾向的心理紧张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20.
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禄 《中医研究》2005,18(10):59-60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常见病,多发病,被认为是癌前病变,现代医学对本病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对该病有一定的疗效.笔者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较好效果,略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