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研究猪苓多糖抑制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间充质转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应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MNNG,40 μmol·L-1)诱导GES-1细胞间充质转化模型,造模同时给予猪苓多糖(1.25、2.50、5.00、10.00 mg·mL-1)处理24、48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造模同时给予猪苓多糖(5.00 mg·mL-1)处理48 h后,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猪苓多糖对N-cadherinSnailTwistFibronectionVmention 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cadherin、N-cadherin、Snail、Twist、Fibronetin、Vimentin、STAT3、p-STAT3、JAK2、p-JAK2蛋白表达。裸鼠分别sc经MNNG 40 μmol·L-1处理48 h后的GES-1细胞(5×107·mL-1 ,0.2 mL)、胃癌细胞SGC7901(5×107·mL-1 ,0.2 mL ,阳性对照),1个月后观察各组成瘤及体质量情况,注射局部进行HE染色后行组织病理学观察,验证GES-1细胞经MNNG处理后是否达到肿瘤阶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随猪苓多糖浓度的增加,GES-1细胞增殖能力逐渐上升,到达5 mg·mL-1时增殖能力最高,差异显著(P<0.01、0.001);猪苓多糖组N-cadherinSnailTwistFironetionVimentin的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0.01、0.001);猪苓多糖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N-cadherin、Snail、Twist、Fibronetion、Vimentin及通路蛋白STAT3、p-STAT3、JAK2、p-JAK2表达显著下降(P<0.05、0.01、0.001)。对照组和MNNG处理的GES-1组未见瘤体形成,阳性对照SGC7901组注射后1周左右局部出现瘤体,1个月瘤体长至6 cm左右;MNNG处理的GES-1组裸鼠精神较差,体质量明显减轻,SGC7901组裸鼠状态差,体质量大幅减轻;对照组和MNNG组病理染色显示为正常的皮肤组织,阳性对照组显示为肿瘤组织。结论 猪苓多糖可能通过抑制JAK2-STAT3通路干预MNNG诱导的GES-1细胞上皮间充质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小鼠重复给予扩增活化的淋巴细胞EAL,考察其毒性反应,为临床应用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 采用C57BL/6小鼠,设A、B两大项目组,每个大项目组均设置阴性对照组、溶媒对照组、低剂量(1.5×106/只)及高剂量(1×107/只)组。A项每组36只,进行常规毒性检测、血清生化测定、血液学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测定、大体病理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B项每组24只,进行免疫学测定,包括γ-干扰素(IFN-γ)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测定。所有组别均雌雄各半,静脉注射给药,每周1次,共17次,恢复期为28 d。结果 重复给予EAL可能会使C57BL/6小鼠体质量和摄食量增加(P<0.05)。IFN-γ检测结果显示给药组动物个别时间点IFN-γ水平升高。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给予供试品会加重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动物脾脏生发中心明显及易染体巨噬细胞增多的病变程度和/或病变频度。供试品未对其他评价指标产生明显影响。结论 C57BL/6小鼠重复给予EAL,可能会引起动物体质量、摄食量的增加以及脾脏生发中心明显和易染体巨噬细胞增多,未见其他相关的毒理学反应。该结果为EAL进入临床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艾塞那肽对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AN)患者氧化应激、血糖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北京航天总医院治疗的DAN患者128例,根据患者最终选取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67)和对照组(n=61),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sc艾塞那肽,2次/d,5 μg/次,总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氧化应激、血糖及心率变异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体质量指数(BMI)分别为(7.02±1.37)mmol/L、(6.71±1.82)%和(24.89±1.03)kg/m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丙二醛(MDA)、同型半胱氨酸(Hcy)分别为(2.51±0.91)mol/L和(12.03±3.11)μ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为(37.10±5.03)mU/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体标准差(SDNN)、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爱丁堡指数(PNN50)、极频(VLF)、低频(LF)、高频(HF)分别为(50.25±8.10)ms、(26.02±5.55)ms、(12.01±1.32)%、(86.02±8.22)ms2、(71.14±7.05)ms2、(42.10±8.33)ms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LF/HF为(1.72±0.4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塞那肽能有效控制DAN患者血糖,改善患者BMI和心率变异指标,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患者病毒载量与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3例艾滋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合并或未合并乙型肝炎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生化指标、血常规、病毒学指标,并对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计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病毒载量与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分别为(65.43±23.91)U/L、(72.93±33.87)U/L及(16.38±5.51)μmol/L,高于对照组的(32.72±22.15)U/L、(34.53±18.62)U/L以及(11.80±3.17)μmol/L;观察组白蛋白(ALB)为(38.31±6.40)g/L,低于对照组的(42.91±8.02)g/L;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为(160.74±48.60)×109/L,低于对照组(200.85±58.38)×109/L;观察组患者HIV RNA病毒载量为(6.21±1.10)log10 copie/mL,高于对照组(4.26±0.79)log10 copie/mL;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D3+、CD4+及CD8+细胞个数及CD4+/CD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 RNA载量与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P<0.05);CD4+ T细胞及CD4+/CD8+与HBV DNA载量以及HIV RNA载量呈负相关(P<0.05);CD3+ T细胞及CD8+ T细胞与HBV DNA载量以及HIV RNA载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HIV/HBV合并感染时,两种病毒可能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加重患者肝损伤及免疫缺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调节性B细胞(Breg)、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初次诊断的30例ITP患者为ITP组,同期选择健康对照组25例,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Breg、Tfh、Tfr细胞的表达水平并统计分析。结果 ITP组患者外周血CD19+B细胞中Breg[(1.93±1.21)%]、IL-10+Breg[(28.64±10.31)%]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CD4+T细胞中Tfh细胞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12.18±5.26)% vs(6.21±1.78)%],Tfr细胞比例[(1.64±1.01)%]、Tfr/Tfh比值(0.21±0.13)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eg细胞降低,IL-10分泌减少,Tfr/Tfh比值失衡,在ITP发病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国产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济脉欣)与进口同类型制剂Eprex®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进行对比研究,为实现临床替代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125I标记示踪方法测定药物浓度,采用DAS2.0进行药动学参数的计算,在大鼠体内分别进行单次sc 2 000 U/kg济脉欣和Eprex®的血浆药物动力学对比研究、药物组织分布对比研究和尿、粪、胆汁排泄对比研究。结果 大鼠sc相同剂量(2 000 U/kg)的济脉欣和Eprex®后,RA法所得血浆动力学参数:t1/2分别为(15.8±1.67)和(15.6±3.15)h;Cmax分别为(2 527±471)和(2 470±598)mU/mL;tmax分别为(10.3±1.51)和(9.00±2.45)h;AUC0-t分别为(64 196±12 544)和(59 630±9 391)mU/mL·h,TCA-RA法所得血浆动力学参数:t1/2分别为(15.9±4.19)和(16.2±2.45)h;Cmax分别为(2 201±584)和(1 907±517)mU/mL;tmax分别为(10.0±1.27)和(9.00±2.45)h;AUC0-t分别为(53 709±11 992)和(48 519±8 623)mU/mL·h。用RA和TCA-RA法测定济脉欣和Eprex®给药后2、8、24、36 h各主要脏器及组织药物浓度,显示大部分组织在给药后8 h药物含量最大,然后逐渐降低,各主要脏器及组织药物变化趋势与血浆药物消除一致,没有发现蓄积现象。大鼠sc给药济脉欣和Eprex®后,在120 h内从尿中分别可回收到给药总量的75.7%和76.2%,在粪中可回收到给药量的14.7%和14.9%。48 h内胆汁排泄量为11.4%和10.3%。结论 国产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济脉欣与国外上市制剂Eprex®大鼠sc给药后,主要药动学参数t1/2tmaxCmax和AUC0-t基本一致,经统计检验无差异;两种制剂在各组织脏器内的暴露以及尿、粪、胆汁排泄对比也无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重复给予食蟹猴治疗用乙型肝炎腺病毒注射液(TC007),观察其免疫原性、免疫毒性、生物分布。方法 普通级食蟹猴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TC007低、中、高剂量(1.0×109、1.0×1010、1.0×1011 VP/只)组,Ad5-Null(1.0×1011 VP/只,空载对照)组,每组10只,背部肩胛区sc给药,每周给药1次,共7次,停药恢复28 d。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分群检测,检测经TC007刺激后分泌干扰素-γ(IFN-γ)的特异T细胞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肝脏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表达;试剂盒法测定血清中抗Ad5抗体的中和活性,补体成分C3、C4及免疫复合物(CIC)水平;给药期及恢复期结束,进行多个组织取材,HE染色后进行病理学阅片,TaqMan探针qPCR法进行Ad5分布检测。结果 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各组动物血浆中CD3+CD8+T细胞、CD4+/CD8+、CD3-CD56+NK细胞、CD3+CD56+NKT细胞、巨噬细胞CD45+CD14+百分率均未见明显异常;Ad5-Null组特异T细胞均未见明显改变,TC007各剂量组针对HBV 3种抗原(Core、Env、Pol)分泌IFN-γ的特异性T细胞水平显著增加(P<0.05、0.01),停药恢复末期(d68),效应值仍略高;TC007各剂量组和Ad5-Null组食蟹猴肝脏组织中IFN-γ、TNF-α、IL-2均高于溶媒对照组,且呈剂量相关性,但TC007各剂量组与Ad5-Null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TC007各剂量、Ad5-Null组动物均产生抗Ad5抗体,39/40例具有中和活性;TC007各剂量组补体C3、C4未见明显异常,高剂量组CIC轻微升高(P<0.05)。Ad5主要分布于给药局部,在腋下淋巴结有少量分布,其他组织未见分布。TC007及Ad5-Null组均可见给药局部轻微至轻度皮下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停药恢复28 d,病变可见明显恢复,其他组织未见病理学改变。结论 TC007在食蟹猴体内具有一定免疫原性,抗Ad5抗体具有中和活性,高剂量组可见轻微免疫复合物形成,未见免疫器官损伤,生物分布主要集中于给药部位,可产生特异性T细胞。  相似文献   

8.
刘静  刘晓莺 《安徽医药》2017,38(8):998-1001
目的 探讨71型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71型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患儿1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轻症组80例以及重症组90例,另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同龄健康儿童7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儿童细胞免疫(免疫表型及炎性因子)以及体液免疫(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各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 重症组患儿CD3+ T细胞数量为(59.41±6.08)%、CD3+CD4+T细胞数量为(17.44±4.20)%,CD3+CD8+T细胞数量为(26.25±4.58)%;均低于轻症组[分别为(66.33±7.52)%、(20.01±3.86)%、(39.66±4.93%]及对照组[(73.58±7.94)%、(23.75±3.11)%、(51.32±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CD19+ B细胞数量为(19.24±8.05)%,高于轻症组(14.68±6.71)%及对照组(12.03±5.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儿童CD4+/CD8+以及CD16+CD56+ NK细胞数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IL-6、IL-10以及TNF-α表达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表达水平高于轻症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71型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临床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适当开展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9.
张珺晔  徐珉华  周淳 《安徽医药》2016,37(10):1248-1250
目的 研究可注射型生物玻璃在口腔骨缺损填充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连续选择58例口腔骨缺损大于1 m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试验组32例,其中对照组应用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试验组应用可注射型生物玻璃,对比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和12个月X线检查,试验组骨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53.1% vs 26.9%,χ2=4.060,P=0.044;12个月:78.1% vs 46.2%,χ2=6.348,P=0.012);局部排斥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 vs 11.5%,χ2=0.059,P=0.808)。术后6个月和个12月锥形束CT(CBCT)检查,试验组平均骨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2.9±0.2)mm vs(3.4±0.3)mm,t=4.724,P=0.036;12个月:(1.6±0.2)mm vs(2.3±0.2)mm,t=5.123,P=0.027]。试验组的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MP-2:(65.3±14.5)pg/mL vs(32.8±9.6)pg/mL,t=5.623,P=0.023;TGF-β:(102.3±35.7)μg/L vs(72.6±26.8)μg/L,t=6.237,P=0.014]。结论 可注射型生物玻璃在口腔骨缺损填充修复中效果优于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飞  王娟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42(12):2360-2363
目的 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在柯萨奇B组3型病毒(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作用。方法 40只6~8周龄BALB/c雄性小鼠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组,每组20只。对照组ip 0.1 mL生理盐水,模型组ip 0.1 mL含有CVB3病毒(1×106 PFU/mL)的病毒液进行造模。造模第7天,处死所有小鼠。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NLRP3、白介素(IL)-1β和IL-18炎症因子。结果 模型组NLRP3、IL-1β和IL-18表达水平分别为(26.43±4.14)、(31.25±5.63)、(38.57±6.45) 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3±1.06)、(6.35±1.24)、(7.83±1.36) μg/L(P<0.01)。模型组心肌炎评分为(2.36±0.2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18±0.04)分(P<0.01)。模型组心肌细胞NLRP3表达评分为(1.82±0.2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16±0.03)分(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模型鼠NLRP3与体质量呈显著负相关(r=-0.517,P<0.05),和心肌炎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24,P<0.05)。结论 NLRP3炎症小体可能参与了柯萨奇B组3型病毒致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1.
芦荟多糖增强顺铂对肺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芦荟多糖(Aloe polysaccharide,AP)和顺铂(DDP)合用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裸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A549细胞株建立人肺腺癌裸鼠模型,将35只,♀,成瘤裸小鼠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生理盐水0.2 mL);DDP低剂量组(1.0 mg·kg^-1);DDP高剂量组(5 mg·kg^-1);AP低剂量组(10 mg·kg^-1);AP高剂量组(30 mg·kg^-1);DDP低剂量组+AP低剂量组;DDP低剂量组+AP高剂量组,隔天腹腔注射给药,共8次。于最后1次给药后48 h处死各组小鼠,收集瘤标本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检测p53和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各实验组肿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瘤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低、高剂量AP联合用药组较低剂量DDP组抑瘤作用明显增强(P〈0.05),其瘤重抑制率分别为49.34%和82.61%。高剂量AP组与对照组比较,p53和bcl-2的表达均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该调节作用进一步增强。高剂量DDP组出现不良反应,其余各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AP能够增强DDP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P抑制p53和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罗格列酮增强顺铂对肺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ROZ)和顺铂(DDP)合用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裸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A549细胞株建立人肺腺癌裸鼠模型,将28只成瘤雌裸小鼠随机分成7组:①对照组(生理盐水0.2ml);②DDP低剂量组(1mg.kg-1);③DDP高剂量组(4mg.kg-1);④ROZ低剂量组(10mg.kg-1);⑤ROZ高剂量组(30mg.kg-1);⑥DDP低剂量组+ROZ低剂量组;⑦DDP低剂量组+ROZ高剂量组,隔天腹腔注射给药,共8次。于最后一次给药后48h处死各组小鼠,收集瘤标本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检测PPARγ、PTEN和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各实验组肿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瘤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低、高剂量ROZ联合用药组较低剂量顺铂组抑瘤作用明显增强(P<0.05),其瘤重抑制率分别为52.11%和83.8%。②免疫组化:低、高剂量罗格列酮组与对照组比较,PPARγ、PTEN的表达上调,而pAkt的表达呈现下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联合用药组该调节作用进一步增强(P=0.00)。③不良反应:高剂量顺铂组出现不良反应,其余各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罗格列酮能够增强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罗格列酮激活PPARγ,上调PTEN的表达和抑制pAkt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HepG2荷瘤裸鼠的抑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BALB/C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苦参碱25、50、75 mg/kg组,每组各10只。建立裸鼠肝癌细胞HepG2移植瘤模型。对照组ip生理盐水1 mL,1次/d;苦参碱25、50、75 mg/kg组分别ip 0.5、1.0、1.5 mg/mL苦参碱溶液1 mL,1次/d。连续给药35 d。计算瘤体体积和肿瘤体积抑制率。观察裸鼠瘤体HE染色病理改变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各组裸鼠瘤体Survivin蛋白表达量,并采用RT-PCR法检测裸鼠瘤体Survivin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苦参碱50、75 mg/kg组裸鼠瘤体体积显著减小(P0.01);苦参碱组裸鼠瘤体生长速度较对照组减慢,肝癌细胞分布较对照组稀疏,且剂量越大越明显。苦参碱50、75 mg/kg组仅有少量Survivin表达于细胞质。与对照组比较,苦参碱50、75 mg/kg组裸鼠Survivin蛋白表达量和Survivin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减小(P0.01)。结论苦参碱对人肝癌细胞HepG2荷瘤裸鼠具有抑瘤作用,有效剂量为50 mg/kg,其机制可能与下调Survivin表达、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山药Dioscorea opposita提取物联合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对荷MDA-MB-231乳腺癌干细胞瘤裸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制备荷MDA-MB-231乳腺癌干细胞Balb/c裸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裸鼠尾iv生理盐水,0.2 mL/次,2次/周;DC-CIK组裸鼠在肿瘤干细胞接种4 d后尾iv 1×106个DC-CIK细胞,2次/周,给药3周;山药提取物组裸鼠ig山药提取物125 mg/kg,0.2 mL/d,给药3周;山药提取物联合DC-CIK组裸鼠ig山药提取物125 mg/kg,0.2 mL/d,同时尾iv 1×106个DC-CIK细胞,2次/周,给药3周。各组裸鼠在治疗3周期间每2天测量瘤体大小及裸鼠体质量,治疗结束后处死裸鼠,取出瘤体称质量;qRT-PCR法检测瘤组织中Akt信号通路中关键原癌基因c-Myc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结束后,各组裸鼠瘤体生长速率为山药提取物联合DC-CIK组结论 对荷MDA-MB-231乳腺癌干细胞瘤裸鼠治疗效果中,各给药组裸鼠肿瘤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其中以山药提取物联合DC-CIK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李敏  闫萍  张艳赏  霍密英 《河北医药》2011,33(23):3541-3543
目的 研究GnRH激动剂对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抑制作用及副作用.方法 将人卵巢癌细胞OVCAR3注射入裸鼠腹腔内,构建移植瘤模型.将裸鼠随机分为3组,OVCAR3对照组、低剂量曲普瑞林组(75μg)和高剂量曲普瑞林组(150 μg).镜下观察曲普瑞林对全身及腹腔各脏器的毒副作用并测定对内分泌的影响.结果 高剂量曲普瑞林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考察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medical sodium hyaluronate gel,HA)在体外和裸鼠体内对腹、盆腔相关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 利用Hela、CT26和HCT116等3株肿瘤细胞,通过MTT法和Transwell实验分别考察不同浓度HA体外对肿瘤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建立裸鼠结肠原位种植瘤模型,比较瘤块接种4周后不同实验组的瘤块体积和瘤重,考察HA体内对结肠癌HCT116增殖的影响;通过比较接种3周后不同实验组裸鼠的肺和肝脏的肿瘤转移率和转移病灶数,考察HA对结肠癌CT26体内转移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HA在体外均未促进Hela、CT26和HCT116细胞的生长和转移,且在5 mg/ml HA浓度下,显示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体内结果显示,HA未促进结肠癌HCT116肿瘤的生长,却显示出明显抑制CT26肿瘤的转移。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HA在体内、外均未促进腹、盆腔相关肿瘤细胞Hela、CT26和HCT116的生长、迁移和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褪黑素通过抑制溶质运载蛋白7家族成员11(SLC7A11)表达对食管鳞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0.25、0.5、1.0、2.0、4.0 mmol/L)的褪黑素处理人食管鳞癌KYSE150细胞,筛选建立KYSE150细胞铁死亡模型的褪黑素浓度;将KYSE150细胞分为对照组、褪黑素(1.0 mmol/L)组、褪黑素(1.0 mmol/L)+pcDNA(转染空载质粒)组、褪黑素(1.0 mmol/L)+SLC7A11(转染SLC7A11过表达质粒)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KYSE150细胞线粒体形态;碘化丙啶(PI)染色检测细胞死亡;试剂盒检测细胞Fe2+、谷胱甘肽(GSH)及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SLC7A11蛋白表达。建立食管鳞癌裸鼠荷瘤模型,将BALB/c裸鼠分为模型组、褪黑素(ip 25 mg/kg褪黑素)组、褪黑素+pcDNA(ip 25 mg/kg褪黑素+裸鼠右侧腋下注射转染空载质粒的KYSE150细胞)组、褪黑素+SLC7A11(ip 25mg/kg褪黑素+裸鼠右侧腋下注射转染SLC7A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参麦注射液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患者免疫功能及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93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三个组:对照组A(32例)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B(28例)在常规治疗及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50ml QD”,干预组C(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100ml QD”,治疗疗程14天。比较三组患者的感染指标:外周血白细胞(WBC)、C 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免疫指标:CD4+、CD8+、CD4+/CD8+;医疗指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 28天及60天生存率。结果 干预组C治疗后CRP、PCT、CD4+、CD8+较对照组A改善明显,干预组B、干预组C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较对照组A明显下降, 28天及60天生存率较对照组A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改善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感染指标,有明显的免疫促进作用,能提高VAP患者的治疗疗效,且100ml参麦注射液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药健脾复方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裸鼠人大肠癌转移的机制。方法建立人肠癌HT29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健脾复方低、中、高剂量组[0.25,0.5,1mL/d]和5氟尿嘧啶组[1mg/(kg·2d)]。给药第21天,各组均处死荷瘤鼠,测量肿瘤质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瘤体的β-catenin表达。Elisa检测裸鼠血清MMP-7表达。结果健脾复方低、中、高剂量组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23.49%、45.64%、65.77%。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健脾复方能够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下调肿瘤组织β-catenin蛋白表达。Elisa结果显示,健脾复方低、中、高剂量组裸鼠血清MMP-7表达量分别是模型组的0.84、0.62和0.45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脾复方能抑制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转移,其机制可能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调MMP-7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牡荆素对鼻咽癌CNE-2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 将BALB/c裸鼠通过左侧前肢腋窝下接种CNE-2细胞构建鼻咽癌裸鼠成瘤模型,待模型构建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牡荆素组(5、10 mg/kg)、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激动剂组(AICAR,200 mg/kg)、牡荆素+AMPK抑制剂组(Compound C,20 mg/kg),每组各10只。牡荆素组分别按照相应剂量ig;AICAR组ip 200 mg/kg AICAR;牡荆素+Compound C组采取ig 10 mg/kg牡荆素的同时ip 20 mg/kg Compound C,以上各组连续给药21 d。给药结束后测定裸鼠移植瘤体积和质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移植瘤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染色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II、泛素结合蛋白(p62)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肿瘤组织LC3-II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肿瘤组织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