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废弃了的鸡蛋壳能干什么? 厨房是家里每天进出次数最多,也是产生垃圾最多的地方,随手扔的残骸“不计其数”。各种食材的残骸回收再利用,稍微留意再动动脑筋动动手指,废弃物马上变成宝。从每天产出的垃圾量能了解到,垃圾越少证明煮妇越精明,接下来就看看我们的小编是否精明吧!这期我们做的是一个小盆景,是利用随手扔掉的鸡蛋壳和装鸡蛋的蛋托简单修饰后做出的。鸡蛋壳在家里收集特别方便,餐前留意—下,几顿饭下来就可以收集很多。鸡蛋托在超市买的时候就附带着或者在市场向摊主索要一个。  相似文献   

2.
一场"中国号肺炎",击中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种种陋习,在为之付出惨重代价的同时,对生活方式的思考重新摆在我们面前。究竟有多少陋习与非典有关,本刊编辑部编发下文,目的是呼吁全社会成员共同面对,共同改变。陋习之一乱抛垃圾乱丢一次垃圾,就是脏了一座城市。有这样一种人,自己的小家庭窗明几净,把垃圾带出门,随手往大街上一扔,扬长而去;还有的小餐馆老板,将剩饭剩菜,清洗锅碗后的脏水都倾倒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控烟微博传播的过程效果,提出新媒体时代下的控烟传播策略建议。方法利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提供的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监测数据,从信息设计、关系互动等维度对卫生部"中国烟草控制大众传播活动"官方微博进行分析。结果 "中国烟草控制大众传播活动"两个官方微博的粉丝数量均超过万人,但活跃粉丝数量有待提高,其中"卫生部控烟传播活动"活跃粉丝仅占3.4%,"随手拍支持控烟"活跃粉丝占31.5%;"卫生部控烟传播活动"平均每天发布微博0.5条,"随手拍支持控烟"平均每天发布微博0.8条,信息发布数量与频率有待提高;两个官方微博的信息内容各有侧重,"卫生部控烟传播活动"输出最多的议题为"主题活动"(32.6%),"随手拍支持控烟"输出最多的议题为"无烟场所"(40.0%);两个官方微博的语言风格以中性为主,"卫生部控烟传播活动"使用的说服手段较多元,"随手拍支持控烟"多使用恐惧诉求(42.0%)和行为呼吁(32.0%)进行表达;两个官方微博的互动对象同质化程度高,转发及评论次数位列前10位的用户均为公共卫生领域的专业意见领袖。结论控烟主体可以从形象塑造、关系建设、信息发布、整合传播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控烟微博。  相似文献   

4.
正前不久我家乔迁新居,由于家里人口较多,每天都要产生不少垃圾,比如纸巾、饮料瓶、一次性木筷、剩饭剩菜、废纸、电池……为此我特意买了一个超大的垃圾桶装垃圾。老婆却对我说:"我们搬了新家就应该有新气象,我们要过零垃圾生活。"我对所谓的"零垃圾生活"不明就里,老婆解释说:"零垃圾生活是一种低碳环保的生活态度,并非要让家里一点垃圾都没有,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对首都机场飞机上垃圾的基本构成和无害化处理情况的调查研究。垃圾基本构成以食物残渣、纸类为最多,各占垃圾总重量的48.98%及39.59%;另有塑料、金属等。检验表明,垃圾污染大量细菌和大肠菌。垃圾经无害化处理,有回收价值的可以再利用。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郑州市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的碳减排潜能值.以纸类为例,将生活垃圾中的纸类回收再利用,其碳减排量可以从纸类再生利用的减排效果和减少填埋气体的减排效果体现.若能将郑州市生活垃圾中纸类的70%回收再利用,则产生的温室气体日减排量均值达到390 301 kgCO2-eq,相当于每天种植2万多棵树木的碳中和效果.  相似文献   

7.
纸箱回收记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内容必须来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关。”现阶段幼儿只知道不能随便扔垃圾,但没有分类投放垃圾的意识,也不清楚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为了培养幼儿爱护环境、自主进行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我园开展了“垃圾分类”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共读绘本《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幼儿对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有了初步认识,这时有幼儿提出将我们每天喝的奶盒和奶箱收集起来卖掉。那么怎样收集?怎样售卖?  相似文献   

8.
我们平常生活中的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四大类。可回收物指回收后经过再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经过整理可以再利用的物品,包括废纸类、塑料、废玻璃、金属类、织物类等。  相似文献   

9.
以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为例,针对2011年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对其前3期工程封场后土地的远期再利用规划进行了条件价值评估(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与公众意愿调查。结果表明:(1)生态公园、苗圃花园及风力太阳能发电区是最受欢迎的子项目;(2)估算WTP均值为66.26元/(月·户),老港垃圾填埋场封场土地再利用项目社会量化经济收益为36.801 3亿元/a;(3)受访者"是否愿意资助"与"月收入"、"项目支持度"、"学历"显著正相关。本次研究是将CVM运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土地再利用规划的初步尝试,体现了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作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0.
郑岩 《健康天地》2009,(12):38-39
<正>1984年,当沉没在海底200多年的瑞典的"哥德堡号"沉船残骸被打捞出水,深埋海底两个多世纪的沉船货物,吸引全球人的眼光。随瑞典的"哥德堡号"沉船残骸被打捞出水的物品当中,部分密封在锡罐中的茶叶,色味尚存。"根据资料记载,哥德堡号沉船上有370吨中国茶叶,数量最多的是徽州休宁的松萝茶和福建的武夷茶"。中国茶叶博物馆珍藏了歌德堡号沉船上打捞出来的松萝茶样,吸引了许名民众前往观看。松萝茶也因此被称为绿茶的鼻祖  相似文献   

11.
《环境卫生工程》2009,(Z1):124-124
新世界酒店投资30余万元建成武汉首座环保"垃圾房",环保"垃圾房"的功能有垃圾桶洗淋浴、废纸箱自动"瘦身"、餐厨垃圾睡冷库。每天可轻松处理2~3t垃圾,不产生污染。  相似文献   

12.
<正>炎热的夏季,每天下班回家,一边乘凉,一边拿着牙签扎一块西瓜放进嘴里慢慢品尝,实在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享受过清甜多汁的瓜瓤后,您会怎样处理西瓜皮呢?可能大多数人都把西瓜皮当做垃圾随手丢弃了,实际上这样做既造成了浪费又污染了环境。大家可能不太了解,西瓜的清热功能主  相似文献   

13.
现在社会上正悄悄流行着一个新的族群——"绿领族"。"回家关手机,点菜要维C,周末必出游,随手带垃圾。"实行这种生活准则的人被称做"绿领族"。他们热爱生活,热爱慈善,崇尚健康时尚;他们崇尚无公害的有机食品,他们会在自己的电脑桌前摆放一盆仙人掌,将防辐射率降到最低……当然,"绿领族"的生活定义并不如此。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关注有关绿色健康的一角——"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14.
在人们眼里,成功人士是处于金字塔塔尖上的富人。他们总是被"精明强悍""果敢刚毅""骄傲洒脱""创富名家"等众多极富"欢颜"与"悦心"的辞藻所包围。但他们的身体是否扛得住如此众多的赞美之辞?他们的精神是否真的"欢颜"与"悦心"?这些成功人士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应酬最多,休息最少;吃饭最少,喝酒最多;吃得最  相似文献   

15.
正每天上学,都能遇见那个拎着破袋子捡垃圾的老头儿,说句实话,他的那身邋遢装扮以及身上散发出来的异味,几乎让见到他的人都会选择绕道行走,当然这也包括范小韦。老头儿并不在乎别人异样的目光,仍然泰然自若地用钳子在垃圾桶里挑拣着,碰见两三个矿泉水瓶子,便随手往袋子里塞去,之后,便背着  相似文献   

16.
垃圾是一种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最近有报道说:我国每年都有价值250亿元的资源被白白浪费了,这些资源是我们每个家庭每天都在产生的生活垃圾。  相似文献   

17.
菜帮、菜叶、瓜果皮核、剩菜剩饭、蛋壳、动物骨骼和内脏、茶叶渣和盆景等植物的残枝落叶等厨余垃圾在城市垃圾中大约占70%。能将厨余垃圾经堆肥方式变成有机肥,再让它回归大地,就能达到有机物质循环及垃圾减量。在张敬家这些原本被丢到垃圾桶里的厨余垃圾,却成了宝贝。张敬家住一楼,买房时就是看中一层带一个8平米的小院子,父母从农村来,正好可以发挥特长,将这片院子开垦出来种上各种应季蔬菜,完全可以满足一家五口人食用。平时家里择出的菜叶,每天会单独放在一起,密闭好。菜园留出三分之一不种菜,专门用来沤肥。休闲时间,大人孩子在菜园的空地里,把平时积攒的果皮菜叶埋到80厘米深的地下。第二年预留的这块地翻翻土,土质会非常肥沃。"操作很简单,很像过去农村积肥。家中有小菜园或者露台种菜养花的,可以用这个方法把厨余垃圾沤成肥。"用厨余  相似文献   

18.
《环境卫生工程》2009,(Z1):133-133
日前,福建省首家餐厨垃圾废气油脂无害化处理中心在三明市建成,通过生物处理技术,将餐厨垃圾"变废为宝"成为农家有机肥。三明市共有餐饮企业980多家,每天产生餐  相似文献   

19.
《rrjk》2010,(12)
<正>垃圾是一种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最近有报道说:我国每年都有价值250亿元的资源被白白浪费了,这些资源是我们每个家庭每天都在产生的生活垃圾。  相似文献   

20.
宇宙航天事业的发展,给人类展示了飞出地球的美好前景,但也给宇宙空间带来污染。漂浮在宇宙空间的垃圾被称作“太空垃圾”,它与人造卫星一样,也是按照一定的轨道绕地球运转的。人类发射的火箭散失在太空的碎片以及寿命已尽的卫星残骸等,都是太空垃圾。这些被人类丢弃的人造卫星和火箭的碎片基本处于无人管理而不断增加的状态,数十年来已经有数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