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改良指掌侧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改良指掌侧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赵东风,孙诚倍,宋广恩,刘影,白林成,张舒,葛杰外伤性截指后的手指残端修复方法较多,每种方法各有利弊。自1991年以来采用改良手指掌侧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15例,23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  相似文献   

2.
指掌侧皮瓣修复指端缺损何宏生,曾开平我科1988年10月~1991年12月,应用指掌侧皮瓣急诊修复15例17个抬端缺损,男12例,女3例。年龄12~50岁。挤压伤8例,切割伤5例,电刨伤2例,均无再植条件。其中拇指2个,食指9个,中指4个,环指2个,...  相似文献   

3.
1993年9月以来,我们采用单侧带血管神经蒂的指掌侧推进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14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本组14例17指,男11例,女3例。均为指端或指腹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电锯伤4例,电动砂轮伤4例,剪板机切伤1例,铁锤砸伤2例,刀砍伤1...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设计一种新型的指掌侧矩形推进皮瓣修复指端指腹缺损。方法 采用改良的矩形推进皮瓣修复指端指腹皮肤缺损8例,经长期随诊进行临床总结。结果 推进移位皮瓣的质地接近正常指,经1~2年随访,两点辨别觉3mm~5.5mm,外观和功能满意,且皮瓣推进后近端创面均不需植皮,可直接闭合。结论 采用改良指掌侧矩形推进皮瓣,加大了皮瓣推进幅度、保证了指端指腹精细感觉的恢复,同时指骨关节及指背软组织血供不受影响,是一种实用可行的新型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指掌侧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掌侧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张志霖我院自1986年11月至1993年12月,采用指掌侧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1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手术方法指神经麻醉,指根止血带下手术,指端创面彻底清创,清洗。作手指两侧正中切口,远端与指端创面相连,近端...  相似文献   

6.
指掌侧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指掌侧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2004年应用指掌侧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8例指端缺损.结果8例皮瓣均存活,术后经12~24个月随访,外形满意,效果良好.结论指掌侧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指端缺损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7.
指掌侧静脉动脉化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推进皮瓣、邻指皮瓣、鱼际皮瓣及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等是修复指端缺损的常用方法。指背静脉动脉化转流的静脉皮瓣修复指端已有报道[1]。在此基础上,我院于1999年11月~2002年3月将指掌侧静脉与创面指动脉断端吻合,形成指掌侧静脉动脉化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缺损17例,其效果佳,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7例,年龄19~43岁,平均27岁。指别:示指8例,中指6例,环指3例。致伤原因:切割伤5例,挤压伤8例,电刨伤3例,电锯伤1例。皮瓣的指背神经与指神经的断端缝合。1.2手术方法皮瓣设计在近指间关节(PIP)…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及指掌侧皮肤缺损疗效.方法 采用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及指掌侧皮肤缺损32例,观察疗效.结果 本组32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色泽正常,质地柔软,外形满意,功能良好.结论 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及指掌侧皮肤缺损疗效满意,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红十字铜陵医院骨科程华强来稿:1985年至2005年,应用食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缺损28例,改良指掌侧皮瓣修复指端和(或)指腹缺损61例,髂腹股沟轴型交叉筋膜皮瓣及鼻烟窝穿支皮瓣修复重建  相似文献   

10.
改良指掌侧V-Y推进皮瓣在指腹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良指掌侧V-Y推进皮瓣在指腹缺损中的应用张会川手指末节指腹缺损的修复方法较多,为达到指腹完美的修复,我院自1994年1月~1996年6月采用改良指掌侧V-Y推进皮瓣修复6例指腹缺损获得较好的效果。临床资料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小18岁,最大51...  相似文献   

11.
指掌侧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董斌指端缺损是常见的一种手外伤,急诊清创修复往往采用短缩指骨缝合、V-Y皮瓣、邻指皮瓣、鱼际皮瓣等方法。从1991年11月以来,我们采用指掌侧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9例10指,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保留浅静脉的指掌侧V-Y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1月,收治19例(21指)指端皮肤软组织及骨缺损患者,均应用保留浅静脉的指掌侧V-Y推进皮瓣予以修复,术后随访评估皮瓣外观、感觉恢复及患指屈伸活动度有无丧失。结果 21例皮瓣均成活,随访时间1~17个月,皮瓣质地好,外形佳,感觉恢复满意,两点辨别觉为3~5 mm,平均4 mm,患指屈伸活动度较术前无明显减小。结论保留浅静脉的指掌侧V-Y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组织缺损能改善皮瓣静脉回流,皮瓣拥有良好的感觉、外观,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指掌侧血管神经蒂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按Littler法,在指残端设计皮瓣,分离血管神经蒂,以增加皮瓣推进距离,用于重建长度在2.2cm范围内的指端创面.1998年以来,应用6例,指端创面长度1.5-2.2cm.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2月,外形,感觉满意.结论 指掌侧血管神经蒂推进皮瓣,手术简单,效果确切,可修复长度在2.2cm范围内的指端缺损.  相似文献   

14.
静脉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掌侧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掌侧皮肤缺损熊明根,司徒扑,王晋煌,侯文明自1990年以来,我们采用带浅静脉干的掌、指背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指掌侧及指端皮肤缺损5例,其中外伤性缺损3例,瘢痕切除1例.感染性溃疡创面1例。皮瓣大小为5cm×3cm~3cm×2cm,...  相似文献   

15.
指动脉终末分支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指动脉终末分支皮瓣在临床指端修复中的可行性及相关手术指征。方法2001年11月~2006年3月,以指固有动脉向指背侧的终末分支和向指掌侧的终末分支为蒂,设计中节指背侧的逆行皮瓣(16例16指)和中节指掌侧的逆行皮瓣(14例15指),对因切割伤、挤压伤、撕拉伤造成的指端软组织缺损进行覆盖修复。指背侧皮瓣面积为(1.0~1.7)cm×(2.0~2.8)cm,指掌侧皮瓣面积为(1.0~1.5)cm×(2.0~2.5)cm。供皮瓣区皮片移植。结果本组30例31指获2周~4个月随访。指背侧逆行皮瓣全部成活;指掌侧逆行皮瓣1例坏死,1例部分坏死,其余皮瓣成活。成活皮瓣二点辨别觉一般为7~10 mm,平均8 mm,疗效最好1例为3mm。远指间关节伸屈活动无明显障碍。结论指动脉终末分支皮瓣对有骨裸露或肌腱裸露的伤指创面覆盖良好,适合末节指横断创面、斜行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16.
游离指部微型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拇指、2~5指指端皮肤缺损,常用各种岛状皮瓣或局部转移皮瓣修复。但如因局部或邻近组织同时损伤,则难以应用这两类皮瓣治疗。1996年1月至今,我们应用吻合血管的手指侧方游离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5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一、应用解剖指掌侧总动脉来自手部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远端蒂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采用远端蒂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急诊修复外伤性指端皮肤及软组织缺损17例,手术皮瓣以远节指间关节平面与指侧正中线交汇处的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发出点为旋转点,切取面积1.0 cm×1.5 cm ~ 1.8 cm×2.2 cm,蒂长0.8 ~ 1.7 cm,转位90°~ 120°覆盖指端. 结果 全部皮瓣均完全成活.随访3~6个月,手指外形均良好而不臃肿,痛、温觉逐步恢复,其中8例术中能够找到神经残端修整后与皮瓣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吻合者两点辨别觉达6~8mm,平均6.5 mm. 结论 以远端蒂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转位一期修复手2~5指的指端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血供可靠,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指端缺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科自 1995年以来 ,应用保留指掌侧固有神经 ,仅用指动脉指侧皮瓣修复指腹及指端缺损 8例 12指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 12指 ,男 5例 ,女 3例。年龄 18~ 38岁。均为切割伤。食指 10个 ,中、环指各 1个。损伤为手指腹大部缺损伴末节指骨、肌腱外露或指端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采用改良邻指双叶皮瓣修复指掌侧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4年3月-2013年5月,采用改良邻指双叶皮瓣修复23例(23指)指掌侧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男19例,女4例;年龄23~38岁,平均28.5岁。致伤原因:挤压伤12例,锐器伤6例,绞伤2例,高压灌注伤3例。损伤指别:示指13例,中指8例,环指2例。18例为外伤急诊入院,伤后至手术时间2~6 h,平均4.5 h;5例为外伤后指掌侧皮肤软组织坏死择期手术,伤后至手术时间12~26 d,平均18.6 d。结果术后皮瓣及植皮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20个月。手指皮瓣外形满意,色泽正常,质地柔软。末次随访时根据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系统评定,获优20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5.7%。结论改良邻指双叶皮瓣修复指掌侧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便,术后皮瓣外观好,伤指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0.
我院临床应用含指神经血管蒂双侧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24例,取得较好疗效。一、资料与方法男性19例,女性5例,共24例30指。年龄最大42岁,最小12岁,平均24.5岁。损伤指别:拇指7指。示指10指,中指6指,环指4指。小指3指,损伤性质:切割伤6指,电刨电锯伤14指,挤压伤5指,晚期创面骨外露5措。方法:臂丛或指根阻滞麻醉下手术,在指背尺侧、指掌桡侧分别行纵“S”形切口,深达腱膜,分离双侧神经血管束,使其分别归属至指背和指掌侧皮瓣,由于带血管神经束,皮瓣可至掌指关节处,长度为6-10cm。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