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46岁。因右踝肿痛3个月于2016年4月人院。患者自觉右踝部疼痛,夜间痛、静息痛明显。专科检查:右踝部皮肤完整,未见明显色素沉着,皮肤无潮红,无破溃;右踝关节皮温不高,未及明显皮下包块,较左侧略肿胀,压痛(+);右踝关节活动正常;双下肢等长等粗。  相似文献   

2.
1 病例 患者男,62岁,农民。2008年2月24日下被一侧倒塌的墙体伤及双髋部致疼痛、活动受限1小时来诊。查体:老年男性,神志清,额部正中可见一约3cm创口。左下肢屈曲,内收,内旋畸形,臀部可扪及股骨头。右下肢屈曲外展外旋畸形,腹股沟部可扪及股骨头。双侧髋关节弹性固定,左足背浅感觉减退,踝背伸肌肌力0级,足背动脉搏动有力。右下肢感觉、运动及血运正常。  相似文献   

3.
马凡氏综合征(Marfan′s syndrome)是一种累及骨骼、眼和心血管为主的结缔组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现把我科收治1例合并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 患儿,男,13岁,学生。因关节肿痛月余,加重1周于1986年3月入院。患儿于1个多月前长跑后觉右踝关节及右足跟痛,1周前参加1000米长跑后痛加重,且双侧膝、掌指、踝、腕、肘关节肿痛,乃用“风湿膏”外贴,肿痛稍减轻,但双足跟及踝关节疼痛难忍,不能行走,遂背来就诊入院。患儿自幼比同年龄小儿瘦高,刚学走路时已见足趾畸形,足蹠扁平,越来越严重。智力发育正常,学习成绩好。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宋某,女,18岁,因汽车碾压右足踝部导致踝部严重损伤伴皮肤缺损3小时入院.查体:右踝关节严重畸形,不完全离断,足内侧有-纵向皮肤缺损区,内踝后上方有一3cm× 7cm斜形伤口,小腿远端外侧皮肤挫伤,胫骨下端外露,弹性固定于足背上方.X线检查提示:右踝关节完全性后脱位,内踝骨折,腓骨下段及第一楔骨骨折.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61岁,因右足内踝复发性肿块2月伴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入院。1年前病人曾因右踝肿物入院,术中因肿物与神经、血管粘连,未予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诊断:颗粒细胞瘤。本次术前体检:右踝见8cm×7cm×3cm肿物,固定;右腹股沟淋巴结4cm×3cm×1cm,活动。手术行右膝关节上敲肢术及右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诊断:恶性颗粒细胞瘤、腹股沟淋巴结内转移。病理检查膝关节上离断的右侧肢体1件,踝关节附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在解剖一具40岁男性尸体标本时,发现其右侧髂总动脉有弯曲畸形,现报道如下。成尸发育正常,双下肢对称等粗。动脉弯曲畸形有一处,为右髂总动脉跨越左、右髂总静脉分叉处。左侧髂总动脉主干及左、右髂总动脉的分支无异常。畸形中点距离右髂总动脉根部约8.8 cm,距离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约15.8 cm,距离右髂内动脉和髂外动  相似文献   

7.
遗传性垂直距骨伴拇指内翻爪状畸形两家系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系 1 先证者 ,男 ,13岁。因右足马蹄内翻畸形 5岁时在外院作跖腱膜松解、跟腱延长术 ,而后畸形复发入我院。查体 :发育良好 ,心、肺、腹正常 ,右足马蹄内翻畸形 ,左足呈舟形足畸形 ,双手呈拇指内翻爪状畸形 ,Froment征阳性。双侧拇收肌、拇短屈肌、骨间肌、小鱼际肌瘫痪但无感觉缺失。生理反射存在 ,病理反射未引出。 X线摄片示 :右足马蹄内翻畸形 ,左足先天性垂直距骨。结合家族史诊断为 :遗传性垂直距骨伴拇指内翻爪状畸形 ,家系调查见图 1。该家系中仅先证者右足为先天性马蹄内翻畸形 ,其余发病者均为双足垂直距骨 ,且双手畸形随年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胎儿先天性肺动脉起源异常进行分析,提高该疾病诊断的精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病例,均经尸体解剖证实,检查胎儿心血管畸形及内脏的畸形情况,对肺动脉异位起源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肺动脉异位起源8例,其中男胎4例,女胎4例,孕期为孕21~28周。右肺动脉起自升主动脉1例,同时存在主-肺动脉间隔缺损、主动脉弓离断并室间隔完整,即Berry综合征。双侧肺动脉融合起自左头臂干1例,患者伴肺动脉闭锁等多种心血管畸形及心外脏器畸形。左肺动脉和右肺动脉分别起自不同主动脉或分支3例,均伴随肺动脉闭锁,1例左肺动脉起自左头臂干,右肺动脉起自降主动脉及右侧动脉导管;1例左肺动脉起自右动脉导管,右肺动脉起自右锁骨下动脉;1例左肺动脉起自左动脉导管,右肺动脉起自降主动脉。左肺动脉吊带3例,肺动脉主干发出右肺动脉,右肺动脉发出左肺动脉形成血管环。结论 胎儿肺动脉异位起源是一种少见血管畸形,其走行复杂多样,可伴随心内畸形及心外脏器畸形。  相似文献   

9.
踝足部是人体承受应力最大的部位.在踝足部病损中,以各种原因所致骨性关节炎、骨关节畸形及失稳状态最为常见,其治疗的终极措施每以各有关相邻关节面融合为主,以求达到矫正畸形、稳定关节和消除疼痛的目的,其中尤以踝关节与距跟关节融合术最为常用.但是踝足部关节融合有较高的失败率,有报道称,踝关节融合术后包括感染在内的并发症达5%~25%,其中假关节形成高达10%~25%[1,2].如何提高踝足部关节融合的成功率,并对该部位传统关节融合术后并发假关节者施行显微骨移植,以求早日恢复患者行走与负重功能,是显微足外科热点课题.多年来,笔者设计和创用了数种带血管蒂骨、骨膜移位植骨术以期达到上述目的.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0岁。因右下肢力弱伴肌肉萎缩4年入院。神经科检查:患者行走时轻度跛行,右足外翻,右下肢肌萎缩,肌力Ⅳ°~(-)肌张力略低,踺反射亢进,病理征(-),踝阵挛(-)。左下肢肌力Ⅴ°,踺反射活跃,踝阵挛(+)。CT检查L_(1-2)椎间隙水平椎管内,圆榷部脊髓及  相似文献   

11.
Ebstein畸形心电图表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bstein畸形心电图特点.方法:应用进口十二导联心电图机记录32例Ebstein畸形患者的心电图.结果:Ebstein畸形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右心房增大、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伴低电压、B型预激综合征、右胸导联病理性Q波伴T波倒置、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结论:掌握Ebstein畸形心电图的特点,对Ebstein畸形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47岁男性患者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口服Clarthrom ycin,羟氨苄青霉素 ,L ansoprazole后出现水样腹泻而于 1999.0 9月入院。腹泻后 2 W出现右胯疼痛 ,左踝部肿胀 ,触痛和红斑。T37.9℃ ,右踝发热 ,红、触痛和显著渗出。右胯部活动时骶髂关节有疼痛。无结膜炎 ,口腔溃疡 ,皮疹 ,尿道炎或阴茎口分泌物。白细胞 12± 10 9/L ,伴核左移。血尿酸正常 ,ESR10 3mm /h,CRP 34m g/L。尿液革兰氏染色和培养淋球菌和衣原体阴性。类风湿因子 ,抗核抗体 ,HIV ,L yme滴度和血培养均阴性。血清学试验无近期病毒感染。右踝关节穿刺无化脓 ,白细胞 15 .5…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诱发Wistar大鼠马蹄内翻足模型为实验材料,应用蛋白质学技术探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发病机理。方法按135mg/kg体重经口给予孕10天Wistar大鼠ATRA,孕21天剖检胎鼠,提取畸形鼠和对照鼠脊髓、踝部组织(去除皮肤)及踝部骨骼总蛋白,双向电泳分离蛋白,考马斯亮蓝染色,PDQuest软件、质谱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蛋白。应用半定量逆转录PCR检测马蹄内翻足畸形鼠和对照鼠脊髓、踝部骨骼和胫骨后肌群组织xiap、col2α1、tnnt1和ngfr基因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Xiap蛋白表达。应用TUNEL法进行脊髓、踝部骨骼细胞凋亡检测。结果经双向电泳发现马蹄内翻足模型胎鼠多种蛋白质表达存在差异,质谱及生物信息学进一步分析发现Ⅱ型胶原蛋白等16种蛋白表达发生改变。逆转录PCR检测进一步证实xiap、col2α1在脊髓、踝部骨骼和胫骨后肌群组织表达下调,tnnt1在踝部骨骼和胫骨后肌群组织表达下调,ngfr在以上组织表达无异常。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证实Xiap蛋白表达下调。神经、骨骼细胞凋亡发生率是对照组细胞凋亡发生率的5.4和10倍。结论马蹄内翻足大鼠模型踝部组织(去除皮肤)、踝部骨骼及脊髓多种蛋白质存在表达差异。Xiap、Col2α1和sTnT与马蹄内翻足相关,Ngfr与马蹄内翻足无关。ATRA可以诱导脊髓、骨骼凋亡发生率升高,与Xiap表达下调有关,在马蹄内翻足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足和小腿畸形在临床并不少见,但小腿和足多处畸形并不多见,作者在临床遇到1例,报道如下: 患儿 男,10岁,因右下肢行走跛行在当地医院就诊,拍右小腿及右足X线片,发现小腿及足畸形,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5.
齿状突发育畸形(终末骨)少见,我们遇到一例,现报告如下:1 患者 男,31岁,因左下肢麻木9年,右下肢无力3年,加重3月入院,曾在外院诊断脊髓多发性硬化症,治疗无好转.既往无外伤病史.神经系统检查:十二对颅神经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上肢肌力Ⅴ°双下肢肌力Ⅳ°,右下肢肌肉轻度萎缩,双下肢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双侧Babinski征阳性,右侧Hoffmann征阳性.腰穿:脑脊液化验正常;经颅多普勒:颈内动脉及椎基动脉系统动脉血流速度正常;神经电生理检查提示中枢性脊髓损害.  相似文献   

16.
<正>在制作心肺联合标本时发现双支右冠状动脉畸形,冠状动脉畸形(coronary artery anomalies,CAA)[1],包括冠状动脉起源、分支以及支数异常等。本例标本在其主动脉右窦发出两支右冠状动脉,主动脉左窦发出一支左冠状动脉。CAA已有较多的报道,但此种畸形少见文献报道,现将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先天性巨足畸形的治疗尚无特效疗法 ,仍为临床医学难题之一。我科收治 1例 ,其形态之大 ,畸形之怪实为罕见。我们根据既要恢复功能 ,又要注意到足的形态美观的原则 ,实施了矫正畸形 ,重建功能手术 ,手术获得成功 ,特报道如下 :患者男性 ,2 6岁。右足畸形肥大 2 6年。生后发现右足畸形肥大 ,随年龄逐渐增大。1 0年前曾在南方某大医院就治 ,因畸形严重 ,手术需分期进行 ,未能接受。近两年来 ,畸形增大较快 ,迫切要求治疗。智力正常 ,跛行。右足巨大畸形 ,脚穿特制形如北方小孩“虎头鞋”样。第 2— 4趾并趾畸形肥大 ,并向背侧卷翘。第 5…  相似文献   

18.
高位盲肠伴右位乙状结肠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右位乙状结肠的病例在国内外的一些献资料中有过记载,临床医疗中也有报导。但高位盲肠、右位乙状结肠移位这种畸形在临床不多见。我们在尸体解剖中发现一例有此畸形,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右锁骨下动脉畸形是先天性主动脉弓分支畸形之一。右锁骨下动脉起自主动脉弓的末端,或主动脉弓与降主动脉的移行处;该畸形动脉或经过食管之后,或经过食管与气管之间,向右上方斜行,到达右斜角肌间隙处,方恢复其正常位置。因其行径异常,往往可引起吞咽困难,或吞咽困难伴呼吸障碍等临床表现。本文就历年  相似文献   

20.
男 ,11岁。因右足多趾畸形就诊 ,体检右足明显大于对侧 ,有 8个趾骨 ,第 1、2趾骨较对侧短。X线表现 :右足 7个跖骨 ,8个趾骨。其中第 1、2跖骨和第 1、2趾骨明显短于对侧 ,第 3、5~ 8趾骨及第 3~ 7跖骨的大小和形态与健侧相仿。第 1、2趾骨并趾畸形 (软组织型 ) ,第 4趾骨在第 3趾骨外侧分叉畸形 ,发育短小 ,未与第 3跖骨形成关节。第 1~ 3趾骨近节基底部与第 1~ 3跖骨对应构成关节 ,而第 5~ 8趾骨近节基底部则与 4~ 7跖骨对应构成关节 ,第 4~ 7跖骨普遍偏向外侧 (附图 )。足部多跖多趾畸形系足部肢体分裂过甚所致 ,多趾畸形通常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