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4 毫秒
1.
本文首先阐述了磷脂复合物的特性与形成机制,然后从黄酮类中药活性成分磷脂复合物的制作与鉴别、理化性质、生物利用度以及药理作用等方面探讨了磷脂复合物的最新研究情况,从而发现中药活性成分的磷脂复合物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以及应用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黄酮类化合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根据黄酮类化合物研究的相关报道进行简单概述。结果概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吸收特点及黄酮类化合物磷脂复合物的研究进展。结论黄酮类化合物磷脂复合物,可提高黄酮类成分的生物利用度,为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黄酮类化合物磷脂复合物的制备与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诸多生物活性,但因其脂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近年来对黄酮类化合物改性技术及开发备受关注,例如黄酮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可显著增强黄酮的脂溶性,促进其在消化道中的吸收,提高黄酮类的生物利用度。本文对国内外黄酮磷脂复合物的制备、药代动力学及功能活性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日后对黄酮类化合物临床应用价值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药肠吸收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肠吸收动力学是决定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中药口服制剂的开发及评价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评价药物肠吸收动力学的方法大致可分为3类:①体外试验法;②在体试验法;③体内试验法。目前中药肠吸收研究常用的实验方法为大鼠原位肠灌注模型、Caco-2细胞模型和血药浓度法;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黄酮类、皂苷类及生物碱等单一活性成分,而中药整体或复方的研究甚少。现介绍中药肠吸收动力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中药肠吸收研究现状,并对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天然活性成分-磷脂复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凤  高尔 《中国药房》2007,18(7):550-552
许多天然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但由于自身性质上存在的弱点使其在临床应用受限。若将天然活性成分与磷脂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复合,得到天然活性成分-磷脂复合物(Phytosomes),可有效提高其体内吸收,显著地改善生物有效性。磷脂复合物有很好的开发、研究前景,对于提高天然药物利用、加速传统中药制剂的现代化进程,提高中药制剂技术水平及临床用药质量,均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药对病症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而本文以中药的口服机制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对中药制剂的生物利用度进行相应分析,通过对中药中难容的活性成分的溶解、溶出速度进行改善,对活性成分在消化系统中的代谢进行控制,使中药组合中活性成分之间的有利影响进行充分发挥等方式,提升中药制剂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9,(3):427-432
目的:了解抗心力衰竭中药活性成分的药效基础及其作用机制,为促进中药活性成分的合理利用及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中药活性成分""心力衰竭""作用机制""心功能""心肌重构""Chinese medicine""Heart failure""Component""Heart function""Remodelling"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10年1月-2018年9月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抗心力衰竭中药活性成分的药效基础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和论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89篇,其中有效文献61篇。抗心力衰竭的中药活性成分有黄酮类(葛根素、淫羊藿苷、木犀草素等)、皂苷类(人参皂苷、三七总皂苷、黄芪甲苷等)、酚酸类(丹酚酸A、丹酚酸B、姜黄素等)、生物碱类(小檗碱、川芎嗪等)、多糖类(黄芪多糖、枸杞多糖等)等,其作用机制包括减少心肌纤维化、抑制心肌肥大、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再生、改善心肌组织微循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肌重构、抑制内质网应激、保护心肌收缩功能、减弱心肌损伤等;目前,抗心力衰竭的中药活性成分在应用上存在体内吸收率不高、血药浓度过低的局限性,研究者应利用现代技术优化中药活性成分的药效结构,并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将有利于中药活性成分的合理利用与研发。  相似文献   

8.
郝海军  贾幼智  韩茹 《中国药学》2013,22(5):385-392
很多中药活性成分在体外具有确切的药效,但是由于自身的各种缺陷导致药物在体内有很小甚至没有药效,限制了在临床上的应用。中药活性成分与磷脂在非质子溶剂中形成磷脂复合物后,显示出与原料药不同的理化性质,尤其是由于药物磷脂复合物透膜能力的改善,使活性成分很容易进入体循环,其生物利用度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近几年来药物磷脂复合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根据文献报道,分别从磷脂复合物的制备、表征、鉴定以及在药学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红花黄色素类化合物是红花的重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神经保护等药理活性。本文通过对红花黄色素类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其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探讨中药复方中该类化合物的代谢过程及规律,为红花及其制剂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此外,由于红花黄色素类化合物在体内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本文同时关注了提高红花黄色素类生物利用度的相关研究,以期为中药新药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药物共晶是药物活性成分与共晶试剂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如氢键)而形成的一种新晶型,它可改善药物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利用度,所以近年来有关药物共晶的研究已成为药学领域一大热点.分类综述酰胺类、羧酸类、醇酚类和杂环类药物共晶的制备研究以及对药物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利用度等的影响,为药物共晶在药学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药镇痛活性成分大部分具有一定的透皮性能,但多数药物单纯透皮不能完全达到疾病的治疗量,有必要采用一些特殊手段来改善其透皮特性;对中药有效镇痛成分如生物碱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皂苷类等进行现代实验研究,对寻找新的止痛中药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药房》2019,(9):1241-1246
目的:预测羌活-独活药对抗炎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根据口服生物利用度≥30%和类药性≥0.18的原则分别筛选羌活、独活的活性成分,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对羌活、独活的潜在作用靶点进行预测和筛选,然后以"Anti-inflammatory"为关键词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中检索炎症相关靶基因,并与羌活、独活中活性成分靶基因映射筛选出共同靶点,再利用Cytoscape 3.5.1软件建立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将筛选得到的靶点在相互作用基因/蛋白质搜索工具平台STRING V 10.5构建其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以研究其抗炎机制。结果:从羌活、独活药对中共筛选得到香豆素、β-谷甾醇、欧前胡素、紫花前胡苷等15个活性成分,作用于转录因子AP-1、磷脂酰肌醇激酶3r亚基、雌激素受体等49个靶点,主要涉及乙型肝炎、细胞凋亡等19条信号通路,参与炎症反应调节、前列腺素类生物合成等47个生物过程。结论:预测了羌活-独活药对活性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多生物过程的抗炎机制,为其进一步的抗炎机制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程琰  尤淋君  杨勇  陈西敬 《药学研究》2016,35(6):351-354,360
许多中药活性成分具有低溶解性和低渗透性等特点,若未进行充分的处方前研究,则易导致生物利用度低,降低药效。因此,本文介绍国内外在中药口服吸收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从小肠生理特征和药物本身理化性质两方面阐述影响中药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探讨中药制剂新技术改善中药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方法,以期为中药药代动力学和中药制剂的规范化、现代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黄花蒿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花蒿为传统中药,具有清热解毒、除蒸截疟的功效.近年来采用现代中药研究方法,如HPLC、GC-MS、LC-MS等从黄花蒿中分离出多种有效成分.黄花蒿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倍半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和挥发油类,其中倍半萜类和甲氧基黄酮类成分较为丰富,且甲氧基黄酮类对黄花蒿的抗疟活性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主要包括机体的生理病理因素以及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剂型因素,其中,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是决定性因素。而优良的药物促吸收剂,可显著改善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从而促进药物吸收,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综述近年来研究报道较多的中药成分类、高分子聚合物类和肽类促吸收剂,并探讨这些促吸收剂的作用机制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6.
刘春  解炜  于锋 《抗感染药学》2004,1(3):97-100,109
以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为重点,论述近年来国内外天然活性成分磷脂复合物药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总结了天然活性 成分磷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理化性质、结构特点,α-甘草酸二铵磷脂酰胆碱脂质复合物药理学方面的作用特点、生物利用度, 以其对新的磷脂复合物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药活性成分抗肝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中药以其显著的临床疗效,在肝癌的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己成为其临床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综述近年来中药治疗肝癌方面的相关实验研究文献,中药抗肝癌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多糖类(真菌多糖;植物多糖等)、黄酮类(黄酮和黄酮醇;黄烷酮醇;异黄酮;查耳酮等)、皂苷类(三萜皂苷;甾体皂苷)、萜类(倍半萜;二萜;三萜;多萜等)和挥发油、生物碱类(异喹啉生物碱;甾体生物碱等).  相似文献   

18.
中药活性成分治疗糖尿病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及其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多糖类、皂苷类、生物碱类及其他类,在降血糖方面具有优势。本文检索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资料,对中药活性成分降糖作用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抗菌药物广泛使用带来的问题是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中药因其不良反应相对较轻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而越发受到人们重视。由中药制成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单方或复方制剂以及中西药配伍制剂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而人们对其抗菌作用有效成分的研究也不断取得进展。本文就近几年来对中药抗菌有效成分的研究成果按黄酮类、皂苷类、挥发油类、糖类、生物碱类以及其他类进行分类综述。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中药中的一大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人们在近几年对其抗菌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多。白花蛇舌草总黄酮(FOD)提取自白花蛇舌草的有…  相似文献   

20.
难透膜水溶性药物多为基因工程药物或传统中药中水溶性活性成分,近年来该类药物发展迅速,但由于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在临床上往往需要注射给药,开发此类药物的口服制剂是近年来药剂学领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改善此类药物口服吸收的方法,包括利用化学修饰、载体主动转运吸收、吸收促进剂、微粒给药系统、生物黏附给药系统和酶抑制剂等方法。部分药物通过此类方法已经成功进入临床试验,个别药物已经上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