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高改棠 《护理研究》2012,26(9):838-839
骨科手术涉及创伤、制动、长期卧床等诸多因素与血栓形成的三因素密切相关,而高龄骨折病人骨折后组织修复能力差,长期卧床休养,导致血流淤滞、血管内膜损伤以及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1].在骨科病人DVT的危险分级中属高危与极高危人群[2],其发生与病人的一般情况、手术大小、手术时间长短等诸因素有关.达肝素钠是一种低分子肝素钠,适宜于高龄病人使用.我科对60岁以上骨折术后病人使用达肝素钠,通过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骨科手术与其它外科手术比较,创伤大,出血多,手术时间长,术后功能恢复较慢,所以骨折病人手术前后细致的观察与护理很重要,良好的护理可促进病人的早日恢复。我科2003年10月~2004年12月共收治下肢骨折病人168例,现将手术前后的观察与护理经验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下肢骨折如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骨折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及生命的常见疾病.骨折后长期卧床会导致老年人发生诸多的并发症,如压疮、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及下肢静脉栓塞等.老年人下肢骨折采用手术治疗也越来越多,由于老年病人体弱多病,潜在的疾病较多,而手术作为一种有应激反应的治疗方法,对其身心产生很大影响.有研究表明,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1].因此,对围手术期老年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2002年7月-2004年7月对我科住院治疗的150例老年下肢骨折病人围手术期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旨在为今后对老年人下肢骨折围手术期更有效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周围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外科大手术或长期卧床的患者高发。临床为了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轻下肢肿胀、预防大手术及长期卧床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常建议患者穿医用弹力袜。我科根据既往经验,制定了医用弹力袜穿着流程,并在全院推广,应用在2007年6月-2008年5月连续收治的612例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预防、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骨科老年住院病人大多需长期卧床,护理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护理工作显得更为重要。本文总结了176例骨科老年病人的特点及护理体会。一般资料我院骨科自1981年1月~1987年12月共收洽病人3437例。其中60~90岁176例,占5.2%;男80例,女96例;股骨颈骨折46例,股骨粗隆骨折15例,脊柱疾病合并截瘫8例,股骨干骨折9例,髋脱位1例,脊柱疾病及损伤20例,小腿及足部骨折11例,其它骨科疾病66例。长期卧床病人占本组62.5%。因合并症死亡2例,1例高位截瘫死于呼吸肌麻痹;另1例左肱骨骨折合并脂肪栓塞死亡。其余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硬膜外自动镇痛泵 (PCA )己广泛应用于骨科术后的病人 ,镇痛效果满意 ;但是 ,由于镇痛泵的应用引起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 ,现就我科下肢骨折病人术后应用PCA方法的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从 1998年 3月— 2 0 0 2年 3月期间 ,随机选择 86例下肢骨折术后应用PCA的病人作为研究组 ;年龄 15岁~ 85岁 ,其中 ,女 45例 ,男 41例 ;未应用PCA的 92例病人作为对照组 ,年龄 13岁~ 76岁 ,男 5 3例 ,女 39例。术前、术后均按骨科护理常规进行 ,研究组 :股骨颈骨折 35例 ,股骨干骨折 2 3例 ,髌骨骨折11例 ;胫腓骨骨折 17例 ;对照组股骨颈骨折…  相似文献   

7.
下肢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郜素华 《护理研究》2004,18(2):140-140
骨科手术与其他外科手术比较 ,创伤大 ,出血多、手术时间长、术后功能恢复较慢[1] 。所以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很重要 ,良好的护理可促进病人的康复。我科 2 0 0 0年 10月— 2 0 0 2年 12月共收治下肢骨折病人 2 5 4例。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相似文献   

8.
刘羽 《临床医学》2009,29(5):69-70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科2006年6月至2008年11月骨科手术后出现的1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本组16例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后未出现脑栓塞及下肢坏死的情况,1例因深静脉血栓形成导致肺栓塞,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骨科手术后需要长期卧床或有栓塞病史者,应积极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综合护理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张霞  杜焱  孙芳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9):690-690
便秘是骨科卧床病人常见的并发症 ,2 0 0 2年 4月~ 2 0 0 2年 10月我们采取综合护理措施 ,预防骨科卧床病人便秘 ,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175例 ,男 6 8例 ,女 10 7例 ,12~ 85岁 ,平均 36岁 ;下肢骨折 12 6例 ,胸腰椎骨折 4 9例 ;病例均为外伤或术后卧床、能正常进食者。1.2 方法 将本组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90例和对照组 85例 ,对照组患者按骨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治疗组采用心理、耳穴压豆、推拿、饮食调护等综合护理措施 ,同时根据具体病情辨证施护。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情等无显著性差异 (…  相似文献   

10.
郜素华 《护理研究》2004,18(1):140-140
骨科手术与其他外科手术比较,创伤大,出血多、手术时间长、术后功能恢复较慢^[1]。所以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很重要,良好的护理可促进病人的康复。我科2000年10月-2002年12月共收治下肢骨折病人254例。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1.
便秘是由于患者缺少活动,肠蠕动减弱,食品中缺少水分及粗纤维,致使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水分被过多吸收,造成粪便干结、坚硬和排便不畅[1]。骨科患者长期卧床,受石膏、牵引限制体位,特别是胸腰椎骨折易出现腹胀、便秘,临床十分多见。我科自2005年1月~2006年8月应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灌肠解除便秘、腹胀,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05年1月~2006年8月收住骨科的患者,共120例,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10~89岁,平均年龄59岁。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胸腰椎骨折65例,股骨骨折20例,其他3例。其中将2005年1~8月60例列…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因骨质疏松等原因摔倒后极易发生股骨颈骨折,既往因治疗上的困难,常引起患髋疼痛且因长期卧床而引起诸多并发症。目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理想手段,能有效减轻病人疼痛、提高生活质量,近年来已越来越被病人接受[1]。1临床资料我科2002年6月—2006年6月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42例,其中男15例,女27例,年龄60岁~72岁(平均62岁);伴有糖尿病4例,心脏病3例,高血压3例;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2例,经确诊后给予制动、抗凝治疗后均痊愈出院,42例病人无一例发生假体脱位及感染。2护理2.1术前准备老年病人易…  相似文献   

13.
由于长时间制动卧床及大手术后 ,致使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升高 ,是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静脉血栓形成可威胁病人生命 ,其后遗症则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能力 ,甚至致残。取栓手术适用于急性期的病人 ,手术越早 ,效果越好 ,一般发病 72小时内取栓最好。我院自 1992年以来 ,对 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进行取栓术治疗 ,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取栓术病人共 12例 ,其中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48~ 72岁 ,平均 5 2岁。 12例均发生于左下肢。其中术后发生 2例 ,骨折后发生 2例 ,分娩后发生 1例 ,余 7例发生于长期卧床…  相似文献   

14.
股骨颈骨折是骨伤科常见病,约占四肢骨折的5%,好发于老年人,以往多采用下肢皮牵引或骨牵引治疗,但病人卧床时间长,钉口易感染,骨折不愈合及骨坏死率最高,给病人带来一定痛苦。我科于1990年3月~1997年10月开展人工全髓关节置换术,进行康复护理,缩短了卧床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2例,男性18例,女性24例,年龄最小55岁,最大78岁,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4例,股骨颈头下型粉碎骨折15例,头颈型9例,够关节后脱位4例,髓部肿痛功能障碍下肢呈外旋畸形短缩2~3cm28例,下肢…  相似文献   

15.
巧用一次性手套预防压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科病人尤其下肢骨折病人,给予牵引、石膏固定后需要长时间卧床,患肢内外踝,足跟部容易出现压疮,笔者于2004年7月利用一次性手套应用于80例患者.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长期卧床致便秘患者的排便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便秘是临床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在下肢骨折、截瘫等患者尤其多见,病人一但出现便秘即可发生腹胀、腹痛等症状。以往,我们通常采用缓泻、灌肠等方法虽能解决一时的痛苦,但作用不持久,尤其是灌肠术还会加重病人的痛苦,甚至反会使便秘加重。近年来,我科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加强对便秘患者的排便训练方法,取得了显著疗效。在观察的37例长期卧床发生便秘的患者中31例患者解除了便秘,恢复了正常的排便规律,显效率达85%。1临床资料31例患者中,其中下肢骨折24例,平均卧床48天,显效22例,占91.6%,显效时间为15天。骨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在腹部手术、骨科手术、产后以及创伤后、手术后长期卧床患者中40%~65%会并发DVT,0.5%~2.0%的患者发生致命性肺栓塞(PE)。尤其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及创伤患者多长期卧床,极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我科自2005年以来,在预防深静脉血栓传统措施的基础上,应用间歇性充气压力系统预防深静脉血栓,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苗艳红  刘燕 《家庭护士》2008,6(4):323-324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妇科盆腔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但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严重者可导致肺栓塞,威胁病人的生命[1]。2004年6月—2006年6月我科对妇科盆腔手术病人328例进行了相应的预防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4年6月—2006年6月我科40岁以上行妇科盆腔手术  相似文献   

19.
糜子垫用于1000例易患褥疮患者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褥疮又称压疮,压迫性溃疡。在长期卧床及老年骨折病人中比较常见。从 1990年 5月~ 1999年 12月,对本科收治的 1000例易患褥疮患者应用糜子垫预防褥疮疗效甚佳。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组 1 000例患者中,男性 693例,女性 307例,年龄 22~ 91岁,平均 62.8岁。住院日 (卧床 )7~ 163 d,平均住院 (卧床 )38.7d。病种分为 5大类: (1)脊柱骨折 147例,截瘫 97例。 (2)骨盆骨折 91例,其它 70例。 (3)下肢粉碎性骨折 413例,骨牵引制动 301例,其它 71例。 (4)多发骨折及复合伤 219例,骨牵引制动 25例,截瘫 15例,其它 114例。 (5)骨…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下肢骨折患者,由于生活习惯突然改变,创伤后卧床休息及患者不习惯于卧床解大使,以及疼痛等因素,往往会有便秘发生,时间较长以后,常常需灌肠、开塞民、手挖等方法以减轻病人痛苦,排出粪便,恢复排便功能。对于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以上方法较危险。对此,我们应用麻仁九预防下肢骨折患者卧床后便秘,其临床疗效观察如下。1病人选择和用药方法11病人选择选择我科从1998年2月三日~5月31日因各种原因造成的下肢骨折(包括双下肢骨折)卧床休息的病人,病人受伤时间距太院服药(麻仁丸)时间小于8小时,病人总数96例。分组为: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