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玉兰花不仅是名贵的观赏花卉,而且是一味良药。玉兰花在中药中称之为“辛夷”。“辛”谓其气味,夷”有幽远意。常用中药辛夷,即为玉兰花的花蕾(干品)。据药理研究分析,花蕾含有挥发油,主要为柠檬醛、丁香油酚1.8-桉叶素。药理实验其挥发油可抗组织胺,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并有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中药广藿香、薄荷、荆芥、半枝莲、益母草、泽兰、香薷的性状鉴定、化学成分、功效进行了研究,找出异同,为中药广藿香、薄荷、荆芥、半枝莲、益母草、泽兰、香薷的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丽江野生香薷籽油急性毒性,探讨其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最大耐受量法对受试物进行大鼠、小鼠急性毒性实验;采用高脂饲料致小鼠高脂血症模型给予受试物,观察对小鼠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影响.结果 野生香薷籽油以急性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毒性分级属实际无毒.连续灌胃7 d时高剂量组对TC有效(P<0.05),14 d时高、中剂量皆有效(P<0.01),而且三剂量间有量效关系.但对降低TG不明显.结论 香薷籽油对脂质代谢存在一定的调节作用,其降血脂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园柏和龙柏主要挥发物及其抑菌和杀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园柏和龙柏挥发物的化学成分,并比较其抑菌和杀菌效果.方法于2003年8月在上海植物园采集新鲜的园柏和龙柏叶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进行挥发物成分分析,并用其挥发油对表皮葡萄球菌(ATCC-35984)、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大肠杆菌(ATCC-25922)、绿脓杆菌(ATCC-27853)进行体外抗菌效果研究.结果园柏和龙柏挥发油中主要成分均为乙酸龙脑酯,含量分别为38.1%和46.5%,此外,园柏含24.9%的水芹烯(phellandrene)和12.4%的对薄荷-1-烯-4-醇(p-menth-l-en-4-ol),龙柏含30.0%的柠檬烯(limonene)和7.9%的β-蒎烯(β-pinene).园柏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4、8 mg/L;2、8 mg/L;8、8 mg/L.龙柏挥发油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4 mg/L,并且只对表皮葡萄球菌有杀菌作用,最低杀菌浓度为16 mg/L.结论园柏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及杀菌效果,而龙柏挥发油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有抑菌效果,且只对表皮葡萄球菌有杀菌效果.园柏挥发油的抑菌杀菌效果优于龙柏,且抑菌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5.
正香薷,又名香茹、西香薷,为唇形科植物海洲香薷的全草,主产于江西。中医学对香薷早有论述,《本草经疏》载:"香薷,辛温散通。故能解寒郁之暑气,霍乱腹痛,吐下转筋,多由暑月过食生冷,外邪与内伤相并而作,辛温通气,则能和中解表,故主之也。"《本草衍义补遗》:"大叶香薷治伤暑,利小便,浓煎汁成膏,以丸服之,以治水胀病效。"《本草正义》言:"香薷气味清冽,质又轻扬,上之能开泄腠理,宣肺气,达皮毛,以解在表之寒;下之能通达三  相似文献   

6.
鱼腥草中挥发油的提取分析及其抗菌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鱼腥草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及挥发油的抗菌抗病毒作用。方法以新鲜野生紫色茎鱼腥草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GC-MS)分析检测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含量,运用琼脂扩散法分析检测鱼腥草挥发油的抗菌作用,并用鸡胚培养法和微量血凝试验测定了鱼腥草挥发油对流感病毒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与结论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鱼腥草挥发油的最佳条件是将鱼腥草捣碎研磨后,于100℃水浴中,水蒸气蒸馏提取4 h;从提取物中鉴定出了癸酰乙醛、2-十一烷酮等26种化学组分;所提取的鱼腥草挥发油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最大;鱼腥草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药物质量浓度在31.25mg/ml时即能达到抑制病毒的增殖,浓度在250mg/ml时对鸡胚内流感病毒有4倍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抗癌药物要回归大自然的呼声中,有关研究单位遴选出我国特有的中药温莪术(又称温郁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十余年不懈的努力,终于在温莪术的挥发油中寻找到抗癌活性物质榄香烯。继而由国家科委、国家医药管理局共同组织,大连医药科学研究所承担“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榄香烯抗癌的临床应用研究。1992年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石香薷(Moslem chinensis Maxim)精油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的生物活性,分析石香薷精油的化学成分,为开发植物源蚊虫控制剂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石香薷精油;采用浸液法测定精油对白纹伊蚊4龄期幼虫及蛹的毒杀活性;采用人体局部涂肤法测试其对成蚊的驱避活性;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石香薷精油的化学成分。结果 (1)石香薷精油对4龄期幼虫及蛹的24hLC50值分别为78.820和122.656μg/ml;(2)涂抹1.5mg/cm^2的纯精油,对成蚊有(2.330±0.167)h的完全保护时间,6h后仍然有56%的保护率;(3)从精油中共检出44种化合物,鉴定出39种,占总量的98.67%。主要成分有:对-聚伞花素(23.17%)、香荆芥酚(16.83%)、百里香酚(14.92%)、2-异丙基-4-甲基茴香醚(12.89%)、桉树脑(8.48%)、石竹烯(3.96%)、α-石竹烯(3.16%)和乙酸瑞香酯(2.71%)。结论石香薷精油对白纹伊蚊幼虫及成蚊均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具有从中发现新的灭蚊天然活性化合物和研发成环保型蚊虫控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拟疏肝消脂汤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加水倍数(A)、浸泡时间(B)、蒸馏时间(C)三因素,挥发油的收得量为指标,按L9(34)正交试验法安排实验。结果C因素影响显著(P<0.05),A、B因素影响较少(P>0.05)。结论自拟疏肝消脂汤挥发油较佳的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浸泡时间3h,蒸馏时间8h。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比较海南产九里香叶和果实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九里香叶和果实中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结合保留指数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从九里香叶和果实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挥发性化合物61种和44种,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96.2%和99.4%。结论九里香叶和果实的挥发油存在较大差异,其主要成分倍半萜的含量分别为91.9%和43.4%,其中共有成分23种。该方法为九里香进一步的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药食两用中药预防性驱铅效果。[方法]将66名血铅高于2.40μmol/L的铅接触工人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测定两组分别服用安慰剂和中药前后的血铅、尿铅含量以及红细胞中游离锌卟啉 (ZPP) ,同时 ,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服用中药前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血铅、尿铅无差异。服用中药后 ,试验组血铅[15d为(4.63±2.23) μmol/L,30d为 (3.28±1.55) μmol/L]明显低于服用中药前[(8.02±1.23) μmol/L] ;试验组尿铅[15d为(1.24±0.61) μmol/L,30d为 (0.88±0.33) μmol/L]明显高于服用中药前[(0.63±0.40) μmol/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而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前后血铅、尿铅无差异。服用中药前后试验和对照组血ZPP无差异 ,服用中药15、30d后 ,血ZPP[15d为 (20.05±11.5) μg/gHb,30d为 (18.30±11.3) μg/gHb]明显低于用药前[(25.24±20.2) μg/gHb,P<0.05]。服用中药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无差异。[结论]本研究选用的药食两用中药具有一定的驱铅作用 ,同时不改变机体的其他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对姜黄挥发油抑制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的效果进行研究,并分析Notch通路的参与作用,为临床治疗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将生长状态良好的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姜黄挥发油低剂量组(1 mmol/L)、中剂量组(10 mmol/L)和高剂量组(100 mmol/L)(n=8)。除对照组细胞外,其他各组细胞均采用对应剂量的姜黄挥发油共培养4 h,分析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Notch通路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5.1%、22.9%和39.9%(P0.05),同时,随着姜黄挥发油剂量的增加,Bax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Notch1和Notch2蛋白的表达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姜黄挥发油能有效抑制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且可能与其抑制Notch通路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和药学服务方式。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应用中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年龄分布及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分布中,<20岁占比为9.33%,20~40岁占比为16.67%,41~60岁占比为26.67%,>60岁占比为47.33%,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患者年龄呈正比;中药不良反应影响因素中,占比最高的为药物因素(26.00%),其次是服用不当(14.00%)和剂量过大(14.00%);另外,还包括给药途径不当、疗程过长、炮制不当均占10.00%;个体差异、配伍不当各占8.00%。其中药物因素与其他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不良反应影响因素众多,临床应采取加强中药师医学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培训等药学服务方式,能避免或减少中药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较为局限,本研究探析参芪益心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失眠患者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可靠治疗依据。方法选取2017-02-15-2018-02-15浚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1例慢性心力衰竭伴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组间匹配的原则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西药组45例,按照传统西药治疗;中药组46例,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益心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药物对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结果中药组周期内窦性心搏相邻正常的R-R间期标准差为(110.31±8.59)ms,高于西药组的(98.36±6.37)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49,P0.001;中药组周期内每5min正常的R-R间期标准差为(109.89±8.81)ms,高于西药组的(99.87±6.8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48,P0.001;中药组周期内相邻正常的R-R间期差值均方平均根为(33.09±5.18)ms,高于西药组的(99.87±6.8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47,P0.001;中药组周期内相邻两个R-R间期差值50ms心搏出数占所有心搏数比例为(9.17±0.78)%,低于西药组的(13.1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38,P0.001;中药组中医证候积分为(1.41±0.32)分,低于西药组的(2.32±0.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73,P0.001;中药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为(7.91±0.89)分,低于西药组的(11.85±1.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92,P0.001;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西药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53,P=0.005。结论参芪益心方可有效缓解慢性心力衰竭伴失眠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率变异性及睡眠质量,减轻心脏自主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5.
崔丽君  张桂芝  唐晶晶 《中国校医》2011,25(11):853-855
目的分析不同药店八角茴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结果 1~5号样品挥发油中均主要含有反式茴香脑(63.6%~85.9%),柠檬烯(0%~4.77%)芳樟醇(0.46%~1.18%),草蒿脑(1.97%~7.95%),桉油精(0.06%~4.08%),等。结论不同药店八角茴香的质量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郭娟 《中国卫生产业》2013,(36):185-186
本文系统地分析并检测了中药菊花的主要药用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药菊花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药用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挥发油成分、微量元素以及绿原酸等,含有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中药菊花所具有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菌、舒血管、抗肿瘤、抗氧化、降血脂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7.
<正> 毛细管电泳(CE)在中药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本文讨论了CE在中药化学成分分析、中药复方制剂成分分析及生药鉴定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对CE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药道地性研究和中药药理、新药开发中的应用前景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8.
白术是最常用的一种中药,主产于浙江、江西、湖南、安徽等省。明邵宝《以蜜术饷南沙》七绝云:“医家白术重天台,郡守曾将蜜浸来。嚼罢不知香满室,桃花流水梦瑶台。”清代宫廷的补益方中,白术占有重要的位置,如慈禧太后常服的13个补益方中,白术的使用率为69%,仅次于茯苓。祖国医学认为,白术性味苦、甘、温,具有益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术含挥发油、维生素等成分。其挥发油中含苍术醇、苍术酮,能增加胃肠的分泌和蠕动,有利肠胃的消化;能保护肝脏,促进血液循环和降低血糖;能调节神经系统,有安神除烦的作用。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药软肝纤消汤预防及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法造大鼠肝纤维化的模型,观察中药软肝纤消汤预防组和治疗组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酰转移酶(GGP)、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白/球比(A/G)、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及对大鼠肝、脾指数和肝脏病理学变化的影响。结果中药软肝纤消汤预防组ALT、GGP、LDH、A/G、肝脾指数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软肝纤消汤对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细胞坏死、肝纤维组织增生有明显的预防作用(P<0.05)。中药软肝纤消汤治疗组血清中AST、BUN、脾指数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软肝纤消汤对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细胞坏死、肝纤维组织增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结论中药软肝纤消汤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纤维化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保妇康栓和干扰素联合中药汤剂用于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经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CINⅠ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患者3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保妇康栓联合中药组130例、干扰素联合中药组129例和对照组121例。治疗结束后每6~12个月对患者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LCT)和高危型HPV分型检测,必要时行阴道镜下活检明确病理诊断。结果治疗后24个月,保妇康栓联合中药组和干扰素联合中药组病变逆转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妇康栓联合中药组病变逆转率高于干扰素联合中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妇康栓联合中药组中青年组病变逆转率高于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妇康栓和干扰素联合中药治疗具有促进CINⅠ和宫颈HPV感染逆转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