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 历 摘 要 郑××,女,55岁,农民,住院号92792因胸痛咳嗽一个月,喀痰带血三天于73.8.15急诊入院。患者于一月前开始右侧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喀少量白色粘痰,在当地县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右侧胸膜炎(当时胸片右侧有阴影)用青、链霉素治疗,症状好转出院。入院前一周开始左侧胸部持续性疼痛、剧烈,呼吸受限,不能平卧,近三天咳嗽喀痰带血,不伴有发冷发热。  相似文献   

2.
氟哌啶醇可用于治疗各种运动过多症,但用于治疗舞蹈病国内尚未见报告。本例先用奋乃静治疗,收效不佳,改用氟哌啶醇迅速治愈,现报告于下:申××,男,35岁、干部,因右上肢偶然出现不自主运动2月,加重伴右下肢不自主运动10天于1979年10月31日入院。患者于2月前感冒后几天,偶然发现右上肢不自主弹动,仅每日或数日出现3—5次,每次历时几秒钟,曾按风湿病治疗,不见好转。10  相似文献   

3.
暴聋与暴盲     
贾××,女,63岁,农民.1978年12月17目就诊. 患者突然耳聋已三天.近几天感觉头晕、耳鸣、口苦、两肋胀满,腹胀而不欲食.12月14目晨,突然听不见别人说话,震耳欲聋声也无任何表示.经检查,耳部器官无器质性病变,欲服中药治疗. 检查面红烦躁,别人问话时烦躁加重,对话不准确,答话声大而不柔和.脉弦大、有力、稍  相似文献   

4.
病例摘要齐××,女性,65岁。因腹部持续性刺痛,腹胀、呕吐三天,于1979年11月5日急诊入院,住院号3894号。现病史:三天前午饭时吃肉水饺7个后,即感胃部不适。到下午4点钟左右,发生右下腹针刺样疼痛,不剧,阵发性加重。傍晚6时左右疼痛转移至  相似文献   

5.
本室发现一例13/14罗伯逊易位携带者,并作了家系调查,报告如下:吴××、女性、28岁。婚后三年不明原因反复流产三次,均在80~90天左右,经安胎治疗无效。本人家族中无流产史。外周血培养,染色体核型正常46XX。丈夫,李××,28岁,健康状况好,中等身材,外表正常。  相似文献   

6.
在四肢大关节脱位中以肘关节脱位发生率最高。而肘关节脱位中则多为后脱位,前脱位极少,在发生前脱位时都伴有鹰咀骨折。我院前不久遇一前脱位而不合并鹰咀骨折。特报告如下: 于××,男,30岁,农民,因右上肢肿痛三天于1979年6月27日入院。三天前劳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应用于声带息肉术后疗效.方法 对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第一组(30例)应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1mg/次,2次/天×6天;第二组(22例)应用强的松龙雾化吸入,25mg/次,2次/天×6天;第三组(20例)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天×3天,5mg/天×3天.对治疗后声带充血水肿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第一组在6天后声带充血水肿改善情况与另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应用于声带息肉术后有效改善声带充血水肿,缓解患者声嘶,方法简单安全,避免全身使用激素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两种保守治疗宫外孕方法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春燕  王翠联 《海南医学》2006,17(8):111-112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TX)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疗效.方法观察中西医结合组32例:米非司酮50mg/次,一日三次×3天;MTX50mg/m2,一次注射;中药,每天一剂,连服7-10天治疗.对照组(西药组)31例:米非司酮50mg/次,一日三次×3天;MTX50mg/m2,一次注射.治疗期间严密观察腹疼、阴道流血和生命体征改变.结果治愈率、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宫外孕包括吸收时间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9.
病历摘要: 患者李××,住院号190371,男性,19岁。吉林省海龙县人,鲜族,社员。于1974年10月27日经本院急诊室收住院。患者平素健康。于人院前六天突然发病。开始感到发冷,继之寒战、发热、头痛,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高热持续三天不见缓解,且于第四天伴发腰痛,恶心,呕吐,不进饮食。第五天出现鼻衂,尿少,胸部出现散在小出血点,肉眼血尿,排尿困难。在当地医院治疗无效,疑诊为败血症转来我院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8.2℃,脉搏76次/分,血压120/90毫米汞柱。神志清楚,高热面容。颈部及面部潮红,球结膜充血,双眼睑浮肿,似酒醉面容。巩膜无黄染,口腔粘膜见有出血  相似文献   

10.
患者薛××,女,28岁,因腹痛一天,急诊来院。外科拟诊为“急性阑尾炎”而入院手术治疗,术前突然发现血压下降,有内出血症状,即与我科会诊。追问病史,以往无流产史,无慢性炎症史,三年前足月分娩二胎。此次停经44天,无恶心,无呕吐,无昏厥,但伴有阴  相似文献   

11.
泻心汤源于仲师《金匮要略》。由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组成。功能苦寒泻火,化湿泄热。仲师用以治疗心气有余吐血、衄血之证。运用本方灵活加减,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兹择个人临床点滴,简介于下:一、鼻衄吴××,男,22岁,本院77级学生。1980年8月5日诊。因感冒三天发生鼻衄,血色鲜红量多,  相似文献   

12.
我院在开展优生咨询门诊工作中遇见一例罗伯逊15/22易位致习惯性流产,殊为罕见,现报导如下。施××,男、31岁,因结婚三年爱人连继三次自然流产到我院优产咨询门诊求治。婚后数月自觉性欲减退,曾服甲基睾丸素治疗后好转,因爱人流产曾作精液检查,经多次多处检查均报告精子少,有大头精子以及双头精子,畸形精子占10%。本人系内科医师,偶有接触×射线,自幼多病体弱,以消化不良为主。爱人流产第一胎孕45天左右,第二胎孕近60天,第三胎孕近100天,每次流产均无明显诱因。爱人系医务人员,月经史正常。妇科检查  相似文献   

13.
患者丁××,男,73岁,退休工人,住院号4707。患者1970年发现肺结核,因咳嗽、咯血,曾先后二次入本所给异菸肼、链霉素抗痨治疗,未见不良反应。1978年2月5日因咳嗽、发热三天,第三次入本所治疗,查血沉80毫米/小时,白细胞18,500,中性粒细胞91%,肝功能正常,诊断肺结核,肺部感染,给异菸肼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张××,女性,38岁,因关节疼痛50天,发热、气促25天于2008年7月22日收入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患者50天前双膝、踝关节对称性疼痛,僵硬,渐波及双肘、腕、手指关节疼痛,晨僵;无皮疹、胸闷、心悸,当地医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抗风湿治疗(具体不祥),关节疼痛无好转。  相似文献   

15.
病例: 杨××,女性,42岁,1978年3月×日就诊。患者由爱人陪伴就诊及代诉病情。该患者于1977年某一天因工作不慎而损坏机件,领导批评后,自认“委屈”,苦闷不乐,饮食少思,身体日渐消瘦。偶在梦中哭醒,有时自用拳头捶胸踯足。渐至夜不能寐。白天神态呆板,言语错乱,哭笑无常,有时沉默不语,或一人自言自语,也有时一天不吃也不上班工作。于就诊前三天,突然大哭大闹,骂詈发狂,失去理智。曾在××医院认为精神分裂症,用西药治疗无效。故来我科就诊。视其面容消瘦,怒目而视其人,一会儿又状若无人。其爱人劝说,方诊其脉:二脉滑数而弦劲。中医辨证:按“痰、火”论治,以  相似文献   

16.
<正> 患儿万××,女,13岁,住院号3577。因阵发性腹痛、惊厥三天,于1982年6月19日下午2时半入院。三天前开始脐周阵发性疼痛,每日约发作7—8次,每次持续约半小时,疼痛不放射,痛剧时屈体弯腰,呻呤,随后伴随惊厥,头向后仰,双眼上翻,牙关紧闭,白色泡沫溢出,口唇发绀。发作持续约2—  相似文献   

17.
病例报告患儿宋××,男,13岁,1976年10月25日入院。患儿于同年7月28日因地震房屋倒塌伤及腹部,当时在本地公社卫生院检查未发现特殊,经输液等一般治疗两天后出院。出院后3天(即伤后5天)突然发生剧烈腹痛,送当地救灾医疗队,经腹穿抽出不凝血液,诊断为内脏破裂出血,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右肝裂伤,予以缝合。术后13天,突然发生上腹绞痛伴黑便,诊断为胆道出血,经输血等对症处理后好转。此后上腹绞痛、呕血及黑便每隔3~9天发作一次,最后一次(即术后54天)因出血量大而急诊行肝固有动脉结扎术。第二次术后5天,腹痛、出血依旧,又行非典型肝右叶切除术。但第三次术后上述症状仍旧每隔7~11天出现一次,遂  相似文献   

18.
黄××,女,2岁,腹痛、腹泻、排粘液脓便3天,腹胀、呕吐1天,于1979年9月18日诊断为菌痢入内科。患儿入院前3天突起腹泻,为水样不消化之食物,伴少许粘液,每次量较多。次日腹痛剧烈,哭闹不安,伴低热、腹泻。大便每天4~5次,以粘液为主,有少许鲜血。在卫生站以胃肠炎治疗,服药后疼痛减轻,但精神、食欲差,体温增高,呕吐胃内容物。入院后按菌痢治疗,效果不佳、腹胀进行性加剧。以腹膜炎、肠梗阻转入外科。过去史:第三胎足月顺产,过去无类似病史,兄妹无特殊,父母健康。体检:体温38.8℃,脉搏130次,呼吸40次,血压80╱60。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表浅淋巴结不大,  相似文献   

19.
既往我们采用钳夹瘤蒂法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保留钳子48小时),时间长,平均住院5~7天,痛苦大,易感染.近3年来我们采用激光电凝瘤蒂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此法痛苦小,不需住院,效果好.18例中年龄28~60岁,肌瘤最小2×1.5×1.5cm,肌瘤最大4×3×2.5cm,病程4个月至3年.  相似文献   

20.
患者陈××,男,33岁,煤矿工厂,本县渠口村人。患者三年前在大峰露天煤矿修理电铲,不慎从电铲上跌下,腰部受伤疼痛,站立不起,下肢瘫痪,即住大武口××医院治疗。经腰穿拍片、脊髓造影等各项检查,诊断为“脊髓梗阻性瘫痪”,经一段时间治疗无效而出院。1979年10月1日以下肢瘫痪三年住入笔者当时工作的渠口乡卫生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