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本文探讨注射用门冬氨酸钾镁(欣美佳)与国产注射用门冬氨酸钾镁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室上性心律失常方面的比较。方法:将102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7例,对照组45例,2组均常规给予美托洛尔,门冬氨酸钾镁组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门冬氨酸钾镁2支,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4d。对照组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国产注射用门冬氨酸钾镁2支,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4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国产门冬氨酸钾镁。  相似文献   

2.
甄建廷  张宏欣 《齐鲁药事》2005,24(6):374-375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应用门冬氨酸钾镁盐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58例,随机分门冬氨酸钾镁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前者在5%葡萄糖液500ml中加入门冬氨酸钾镁2g静点,每日1次,14d为一疗程。全部患者均持续心电监护1周,观察心律失常的发生以及心肌梗塞急性期的病死率。结果急性心肌梗塞应用门冬氨酸钾镁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治疗中,门冬氨酸钾镁能预防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可作为抗心律失常的辅助剂。  相似文献   

3.
我们应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60例均符合1987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座谈会》拟定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均为住院患者.男孩29例.女31例.年龄15~47岁.平均年龄29.85岁.1.2治疗方法: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10%葡萄糖250ml加能量合剂1支,10%氯化钾5ml及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20ml,每日静滴1次,疗程7天.对照组不用门冬氨酸钾镁,其他药物同治疗组.所有患者每日行心电图检查和心肌酶化验.1.3 观察指标:ST—T改变,心律失常,心功能.1.4 疗效评价:(1)显效:ST-T改变恢复正常,心律失常消失,心功能恢复正常;(2)好转:SY—T改变未完全恢复正常,但较前好转,心律失常未完全消失,但次数<2次/分,心功能未完全恢复.但较前提高1—2个级别;(3)无效:三个观察指标无明显变化甚至恶化者.  相似文献   

4.
杨群菲  项伟忠  项雅 《海峡药学》2009,21(5):183-184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对充血性心衰中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心衰同时惠有心律失常住院患者6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36例.在常规静脉使用硝酸甘油,口服少量利尿剂和地高辛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静脉滴注。对照组32例.除不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外.其余治疗均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律失常和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而且治疗组改善得更加显著。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门冬氨酸钾镁对心衰中的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78例临床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56例心律失常患者,按照临床病种和心律失常类型随意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采用门冬氨酸钾镁片联合普罗帕酮治疗,门冬氨酸酸钾镁片2片,tid,普罗帕酮0.3~0.6g·d -1 .对照组78例,单独使用普罗帕酮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明显高于对照组(66.7%,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普罗帕酮显著提高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明显减少单独用药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常见的并发症,在AMI的头2天内几乎所有的病人都有心律失常,是AMI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补充钾、镁盐可以改善心肌缺血,预防及治疗缺血性心律失常;门冬氨酸作为钾、镁离子的载体,有助于这些离子与细胞结合,进入细胞.为此,我们观察了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使用潘南金(门冬氨酸钾镁)对心律失常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国产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心律失常临床疗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 10 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分为 2组 ,治疗组 :门冬氨酸钾镁 5 0ml+10 %G·S 5 0 0ml+普通胰岛素 8Uivgttqd ;对照组 :普通加镁极化液 5 0 0mlivgttqd。 结果 治疗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且无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国产与进口门冬氨酸钾镁片治疗心律失常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国产、进口门冬氨酸钾镁片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药效性价比。方法将151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国产门冬氨酸钾镁片(脉安定)组76例,进口门冬氨酸钾镁片(潘南金)组7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因、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给予脉安定与潘南金口服治疗,14 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心律失常、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脉安定组的费用仅为潘南金组的50%。结论门冬氨酸钾镁是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国产门冬氨酸钾镁片与进口片疗效相近,且其价格低廉,经济实用,性价比高,值得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韩民康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2):948-949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室性过早搏动(简称室早)的疗效。方法:将52例室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组34例,采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两组均未采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2.4%,对照组有效率为6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室早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能量合剂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效果优于能量合剂组,有显著差异。结论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2年2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00例,上述患者诊断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观察两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0.0%,对照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8.0%,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0%,对照组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0.0%,观察组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传导阻滞发生率为14.0%,对照组传导阻滞发生率为1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能够显著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69.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均获得复律,无死亡病例;对照组1例心室扑动及1例心室颤动患者死亡.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对小儿室间隔缺损(VSD) 手术后的抗心律失常及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先天性VSD 病儿36 例,分为2 组。常规组16例( 男性10 例,女性6 例;年龄7 a±s 4 a) , 术后当日用抗菌药物、强心、利尿及调节酸碱平衡等常规处理;门冬氨酸钾镁组20 例( 男性12 例,女性8 例;年龄7 a±4 a) 术后当天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10 ~20 m L, 加入5 % 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静脉滴注,qd ,2 组均治疗7 d 。结果:门冬氨酸钾镁组病儿术后心律失常及心肌劳损比常规组较快得到纠正。结论:门冬氨酸钾镁对心脏手术后有抗心律失常及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现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采用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溶栓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66例AMI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溶栓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观察其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氨酸钾镁能明显减少AMI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与倍他乐克及稳心颗粒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常规给予营养心肌药物5%葡萄糖+黄芪注射液20mL日一次静点,并应用倍他乐克25mg/日二次口服,治疗组加用门冬氨酸钾镁静点及稳心颗粒口服,门冬氨酸钾镁用法为每日20mL静点,日1次,平均用药疗程为21d,稳心颗粒9g/次,3次/日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1%(P<0.01)。结论倍他乐克联合门冬氨酸钾镁及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门冬氨酸钾镁与胺碘酮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试验对象:我院近2年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患者分组方法:掷硬币法。84例患者分为A组和A+M组两个组别。A组用胺碘酮治疗;A+M组用门冬氨酸钾镁与胺碘酮联合治疗。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2)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病死率;(3)患者心功能的差异。结果 (1)A+M组相比于A组临床疗效更高,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2)A+M组相比于A组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病死率更低,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3)A+M组相比于A组心功能改善更显著,χ~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与胺碘酮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房纤颤复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观察2006年6月~2008年6月我院住院心房纤颤病人在使用门冬氨酸钾镁2周后的心电图变化。结果:(1)在器质性心脏病伴发心房纤颤病人治疗中加用门冬氨酸钾镁后,房颤复律疗效出现早,复发率低;(2)本组160例心律失常病人在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并对照,后者Crodif法(值=2.679,P〈0.01)疗效显著。结论:门冬氨酸钾镁在房颤复律治疗中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可使房颤复律疗效出现早,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镁离子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  42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随机分治疗组 2 0例 ,对照组 2 2例。 42例均在应用脲激酶的同时 ,治疗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静脉滴注。两组同时用心电监护或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42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有 17例发生再灌注后心律失常 ,其中治疗组 4例占 2 0 % ,对照组 13例占5 0 %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补镁能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血液黏附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5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急性心肌梗死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观察治疗前后sICAM-1、sVCAM-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sICAM-1、sVCAM-1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5例(9.1%)出现注射痛,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门冬氨酸钾镁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血液黏附状态,降低sICAM-1和sVCAM-1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针剂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3年1月入院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24 h室性期前收缩>4000次,符合入选标准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选择美托洛尔、美西律、普罗帕同、胺碘酮等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门冬氨酸钾镁针剂。治疗前后监测血清钾、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钾、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钾、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针剂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