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中医络脉与玄府理论,阐述肾络、肾玄府的结构与功能,提出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络脉-玄府”病机。认为络脉与玄府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肾络阻滞、肾玄府开阖失常为糖尿病肾病的病机。糖尿病肾病早期肾络郁滞,肾玄府郁闭不通,病性多偏于邪实;中后期肾络瘀阻,肾玄府痿闭,肾功能衰竭,病性偏于正虚。临床治疗时倡导选用辛味药以开玄通络,于辨证论治基础上酌加辛味的风药可祛邪增效,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聚类分析法对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的病例进行收集整理,将使用频数≥90次的药物、总使用频率达81.48%以上的中药进行R型聚类分析,从而明确各药的主治功能和适用范围。结果:得到6个关系密切的聚类组和10个常用药对组。结论:以聚类分析法分析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用药规律,发现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用药多以滋阴、通络、解毒、化瘀、补泻脏腑为主。  相似文献   

3.
南征教授从毒论治消渴肾病撷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楠  南征 《天津中医药》2008,25(2):94-95
南征教授行医40载,潜心研治内科疑难杂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治疗糖尿病肾病.他创立的解毒通络保肾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介绍南征教授"毒损肾络"理论学说的内涵及在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和水毒证(慢性肾衰竭)临床治疗中的指导意义。其率先提出的"毒损肾络"理论学说、不仅丰富了糖尿病肾病及慢性肾衰竭中医病机理论的内涵,也拓宽了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及慢性肾衰竭的思路与方法,更有助于提高糖尿病肾病及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何泽 《光明中医》2016,(3):331-334
南征教授,学验俱丰,在学术上坚持读经典,做临床,以继承为特色,为创新而继承。坚持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中西医综合治疗。在消渴病(糖尿病)临证中突出气血津液辨证,重视经络辨证,综合辨证。提出消渴病病位散膏新说;糖尿病肾病中医"消渴肾病"新病名;对糖尿病肾病提出了"毒损肾络、邪伏膜原"病机新理论。临证强调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固护散膏;重视解毒通络,调散膏、达膜原;擅用对药、虫类药。  相似文献   

6.
对近年来糖尿病肾病从络病论治的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和讨论,发现目前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络病治疗以补虚通络法为主要原则,基础研究显示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改善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障碍和血管内皮损伤及减轻肾脏损伤有关。中医络病理论可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更多思路,也在临床运用中显示出一定优势。但目前补虚通络法的临床运用以补虚药物与化瘀药物的联合使用为主,而血瘀证与络病虽有重叠但并非同一范畴,因此当前糖尿病肾病的络病辨治未能结合络脉自身病变与主要致病因素及继发病机变化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分期辨治,未能充分重视辛味药、藤类药及虫类药等经典络药的对证使用。此外,糖尿病肾病治络方药的基础研究缺乏与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指标的关联分析。据此,倡导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更具体系的糖尿病肾病研究,进一步探索糖尿病肾病的络病实质,强调络药和微观辨证在糖尿病肾病靶药筛选过程中的重要性,探索糖尿病肾病中络药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以期为进一步推动络病理论和治络方药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运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活血化瘀通络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6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原因.中医药治疗本病有其显著疗效,笔者从虫类药、藤类药和辛味药3个方面介绍活血化瘀通络药治疗本病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南征教授基于"络病"理论治疗消渴肾病的经验。方法:查阅文献,结合临床案例,对南征教授"毒损肾络"理论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南征教授创立"毒损肾络"的病机理论学说,应用"络病"理论辨治消渴肾病,拟定解毒通络保肾法为消渴肾病的治疗大法,临床上以解毒通络保肾汤为主随证加减,获得良好疗效。结论: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的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南征教授从毒损肾络立论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导师南征教授系吉林省名老中医,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常委、消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吉林省中医学会副理事长等职,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师古而不泥,创新不离宗,临证变通,学验俱丰.尤其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与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糖尿病肾病率先提出了"消渴.肾病"的中医病名,主张从"毒"论治而创立了"毒损肾络"的病机理论,制定了解毒通络保肾法治疗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的方法,疗效显著,笔者有幸师从南征教授,受益匪浅.现将其从毒损肾络立论治疗消渴肾病的经验浅析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分析《大国医:治疗消渴就是打败糖尿病》著作中消渴肾病的遣方用药,探索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的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方法 通过查阅该书,筛选出关于消渴肾病的病案,对病案中的口服方剂进行整理,建立Excel数据库再导入系统中,运用频次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探讨组方规律和辨治经验。结果 筛选出方剂82首,涉及中药117味,总使用频次1547次;常用药物23味,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和补虚药居多;四气以寒性居多,五味以甘味居多,归经以归肝经者居多;得到常用核心药物组合10组、新处方5个。结论 南征教授将“解毒通络益肾”贯穿于治疗本病的始终,可为今后消渴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南征教授将糖尿病肾脏疾病归纳为中医的“消渴肾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南征教授总结消渴肾病的长期诊疗经验,结合中医理论,提出“玄府-毒邪-肾络”理论。认为其基本病机在于“玄府郁闭-浊毒内生-肾络损伤”,制定了开玄解毒,通络益肾法,治疗上自拟消渴肾安汤加减,结合外用灌肠,增强解毒祛瘀、泄浊导邪之功,疗效确切。文章将其多年临证经验梳理总结并佐以验案说明,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2.
郁晓维 《辽宁中医杂志》1995,22(12):564-564
辛温药在小儿肾病综合征并发症中的应用郁晓维南京中医学院(南京210029)目前,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多以温补脾肾、通阳利水、活血化瘀、滋养肾阴之剂,而此类药多为甘温、咸温之品。笔者临床中常灵活运用辛温药物治疗此病之并发症,取得良效。现介绍如下。辛味具...  相似文献   

13.
"辛以润之"的思想最早见于《内经》,认为辛味药可以开腠理、致津液、通气化而治疗燥证.临床将辛味药运用于外感病、口干症、糖尿病、脾胃病等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口干、口渴、皮肤干燥、便干尿少、筋脉拘急等相关干燥症状的治疗效果颇佳,拓展了"辛以润之"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疗效。方法:现代研究对糖尿病肾病血瘀提供佐证,通过列举观察活血化瘀药的种类、药性、适应症、治疗原则、应用方法、禁忌症等方面,阐述活血化瘀药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结果:活血化瘀药对糖尿病肾病微循环功能的改变、血液组分异常、血液流变学异常、血管调节因子失常等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结论:活血化瘀法对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南征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介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雪威  南红梅 《新中医》2005,37(5):14-15
南征教授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是疾病迁延,气阴两伤,阴损及阳,渐致血脉瘀阻,积聚日久,毒随邪生,毒损肾络而成,毒损肾络为本病核心。以益肾解毒通络为治法,用药主张根据疾病的特点及不同阶段,灵活选方用药,为治疗糖尿病肾病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数据分析《南征用药心得十讲》中对消渴相关的遣方用药,探索首届全国名中医南征教授治疗消渴(2型糖尿病)的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方法:通过检阅《南征用药心得十讲》,筛选出治疗消渴相关的病案,将病案中所用中药进行整理,建立Excel 2007用药十讲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及聚类分析法对《南征用药心得十讲》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筛选出方剂65首,中药共计105味,用药频次达693次,消渴所用中药使用频次前五味为丹参、枸杞子、黄芪、人参、黄连;药物类别排列前位的是清热药、滋阴药、补气药,体现南征教授论治消渴以滋阴清热、益气养阴兼顾活血化瘀三法合一的治疗思想,多用苦寒甘平之味,少用辛燥大热之品;药物归经多属肺、胃、肾经。结论:南征教授治疗消渴病以益气养阴、清热生津兼顾活血化瘀三法合一。并通过药物分析印证了南征教授治无定法、谨守病机、恒动辨证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7.
王熙国  吴明富 《陕西中医》2004,25(9):842-843
目的 :探讨辛味药在脾胃病中的应用。分析历代医家在脾胃病中应用辛味药的经验。结果 :辛味药在治疗脾胃病中具有辛香化湿理气滞、辛味宣通散郁火、辛开苦泄和脾胃、辛热止痛散里寒、辛温助运导积滞等功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以辛润法思想为指导的治疗便秘方剂中辛味药物的应用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所有治疗便秘的方剂,分别统计含辛味药及不含辛味药方剂中药物使用频次,以Apriori算法的关联规则挖掘是否含辛味药物相关方剂中的药物组合以及核心药组的关联情况。结果最终纳入含辛味药的便秘治疗方剂405首,展示出44个核心组合,20条关联规则,其提升度均 1,为正相关的有效规则,其中18条规则的提升度≥3,表示规则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联系。高频的辛味药有当归、枳壳、木香、槟榔等,最常与其配伍的药物有大黄、火麻仁、郁李仁、桃仁等。纳入不含辛味药的便秘治疗方剂70首,最终得到9个核心组合,5条关联规则,其提升度均 1,为正相关的有效规则,其中1条规则的提升度≥3,表示规则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联系。不含辛味药的方剂中常用药物为大黄、甘草、牵牛子、栀子、黄芩等,常与泻下药、清热药、补虚药配伍。结论治疗便秘组方常由辛味药与滋阴药进行配伍,佐以宽肠行气药,取行气布津、润燥通便之义。  相似文献   

19.
肠-肾轴理论揭示了肠道微生态对肾脏疾病进展的影响,为肾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南征教授根据“消渴肾衰”的核心病机——“毒损肾络,邪伏膜原”,确立了解毒通络益肾导邪的治疗大法,形成了口服中药汤剂与中药保留灌肠相结合的治疗方案,与肠-肾轴理论不谋而合。文中基于肠-肾轴理论,探讨南征教授运用解毒通络益肾导邪法治疗消渴肾衰的经验,为临床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关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治疗方法及存在的不足。结果: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西医治疗主要以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以减少蛋白尿的排出为目标。中药单味药和组方治疗该病有其独特的治疗优势,且临床疗效较好。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