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参与含不同成分的中药配伍后人参皂苷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参与含不同成分的中药配伍后人参皂苷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HPLC法测定不同配伍中药对水煎液、浓缩膏、不同温度干燥细粉人参皂苷的含量。结果:人参与不同中药配伍后,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人参皂苷类成分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配伍中药所含化学成分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人参不同炮制品的药性与临床曹继荣河南省周口地区中医院(476000)主题词人参/生产和制备,炮制/方法,中药性味,人参/治疗应用人参是一味常用中药。它具有补元气,生津液,益心智等作用。目前,临床应用时,对不同炮制加工品的人参,认识不清,以致造成当用而...  相似文献   

3.
对近些年来中药人参中有效成分人参皂苷及其药理作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人参提供科学依据参考。  相似文献   

4.
人参茎叶药理作用的初步研究(吉林省中医药研究所中药研究室药理组)新医药学杂志1977;(2):37 人参茎叶有效成分研究——人参茎叶与人参根皂甙及皂甙元的比较(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中药研究室化学组)新医药学杂志 1977;(2):  相似文献   

5.
人参P anax g inseng C.A.M eyer是我国珍贵中药材。它对人体的滋补强壮作用和对多种疾病的防治效果十分显著,久为世人瞩目,堪称当今天然补益药的代表,享有中药之王的美誉[1]。因此,在我国开展中药现代化工作中,人参规范化生产被列为吉林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吉林)基地重大项目。本研究作为规范人参生产的一个主要内容,目的是通过研究长白人参产量形成、加工效率和人参主要有效成分——人参总皂苷的变化规律,确定人参的最佳采收期,以保证人参规范化生产(GAP)顺利进行。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来源与取样方法:本实验研究的人参物种,由佳木斯…  相似文献   

6.
人参为传统补益中药,具有免疫调节、抗疲劳、抗肿瘤等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参中活性组分与肠道菌群存在互动调控,可能是揭示其潜在作用机制的新途径。回顾了肠道菌群介导的人参皂苷及多糖组分的代谢,并从人参活性组分调节肠道微生物的角度探讨了其在防治溃疡性结肠炎、肥胖、2型糖尿病、缺血性脑中风等疾病中的机制。肠道菌群与中药组分相互作用研究的深入将会推动对人参药效机制的研究,为相关中药的创新研究及开发提供新思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人参有效单体对活化的肾成纤维细胞生长及T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肾成纤维细胞的方法,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 2ng·mL-1组、TGF-β1 2ng·mL-1+中药10-5g·mL-1组和TGF-β1 2ng·mL-1+中药10-6g·mL-1组。采用MTT法观察24h中药单体对肾成纤维细胞的作用,采用ELISA法检测其对TGF-β的分泌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加入TGF-β1可以促进肾成纤维细胞的活化(P<0.05),以及TGF-β的分泌(P<0.01)。加入中药单体后人参三醇和人参皂苷Rf对活化的NRK-49F细胞抑制效果好(P<0.05),其次是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c(P<0.05)。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F2、人参皂苷Rc和人参皂苷Rf对抑制活化的NRK-49F细胞TGF-β分泌效果好(P<0.05),其次是人参皂苷F1(P<0.05)。同种中药单体10-6 g·mL-1优于10-5 g·mL-1(P<0.05)。[结论]人参中药单体可以抑制活化的肾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效防治肾纤维化,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与其抑制TGF-β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优化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中药黄芪、人参中重金属镉的含量.方法 将中药黄芪、人参粉碎过筛,采用微波消解法进行中药前处理.对基体改进剂、灰化温度及原子化温度等实验条件进行选择和优化,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结果 选取氯化钯为基体改进剂,800℃为灰化温度,1300℃为原子化温度进行测定.黄芪、人参...  相似文献   

9.
生脉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李勤  刘宏 《医学综述》2005,11(10):950-952
生脉注射液是在我国千年古方“生脉散”(含人参、麦冬、五味子)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成功的中药制剂。其有效成分为人参皂甙、麦冬皂甙、麦冬黄酮、五味子素,有多种药理作用。中药人参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归脾、肺经,属中药补气类。中医临床应用“独参汤”即单用人参浓煎服,治疗体虚欲脱,脉微欲绝,四肢厥冷,汗出亡阳的急危重患者,有明显的大补元气,固脱复脉的功效。人参能加强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加快神经冲动的传导,缩短神经反射的潜伏期,增强条件反射,提高分析能力,同时也能加强抑制过程,改善神经过程…  相似文献   

10.
延缓衰老中药实验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延缓衰老中药实验研究近况董秀文1杨晓晖21山东中医药大学2500142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关键词中药抗衰老实验研究中图法分类号R258.5本文就有关延缓衰老中药实验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人参[1~6]:单味人参可显著提高老龄小鼠脑内胆碱酯酶活力,并...  相似文献   

11.
<正> 人参(Panax ginsengC.A.Meyer)为传统名贵中药之一,作为滋补强壮药而广泛应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参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等疾病疗效显著,且有促进蛋白质合成等作用。 人参茶是以中药人参为原料,加以赋形剂制成的颗粒冲剂,关于其质量标准目前尚无研究报道。由于人参的化学及药理研究,已经证明人参皂甙类成分为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因而,可以用人参皂甙的含量作为评价人参茶质量的标准。笔者经实验研究,证明用香草醛一硫酸试剂比色测定人参茶中总皂甙的含量效果较好,此法操作简便,精密度较高,结果较准确。本文报道其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中药代谢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中药有效成分代谢化学研究进展 1.1 萜类化合物 1.1.1.人参皂苷(ginsenosides) 人参皂苷是中药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的主要有效成分,近年来人们已对人参皂苷Rb1,Rb2,Rc,Rg1,Rg2的代谢做了大量深入研究。 人参皂苷Rb1很被大鼠和人消化道菌群代谢,相继出现Rd,F2,IH-901及PPd四种代谢产物,PPd为最终产物。人参皂苷Rb2在人体内肠道菌群的作用下,其代谢途径与Rb1类似,亦产生IH-  相似文献   

13.
人参为常用的贵重中药。提起人参,人们都很熟悉,但对它的种类、产地却知之不多。为更好地使用人参,应该对它有所了解。人参的分类很详细,有按栽培方式命名的,有按产地命名的,也有按  相似文献   

14.
人参蜂王浆中人参鉴别方法的研究陶书英(河南省新乡市药品检验所.453000)主题词人参蜂王浆,人参,中药鉴定学/,方法人参蜂王浆是由人参、蜂蜜、蜂王浆等成分组成,具有增进食欲,补精益神的作用。目前市场销售量较大,但其中也发现不少假药。在按照吉林省“人...  相似文献   

15.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为名贵中药,其生长缓慢,价格昂贵。国内外药学工作者在开发新药源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中人参组织培养物的研究颇受人们重视。本文旨在对人参悬浮培养物进行药理活性研究,以进一步比较人参悬浮培养物与栽培人参的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16.
人参是一种药用价值高、应用广泛的中药材,常用作滋补强壮药。人参种类繁多,品质各异,随着其商品的多样化,假冒、掺伪品不断增多,制定科学可靠的质量控制方法显得意义重大。鉴于目前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对近年来人参药材及其商品的指纹图谱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红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法,拟为人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人参黄芪片,为中药制剂,由人参、黄芪膏粉组成,吸载于全国医药产品大全之中[1],具有扶正固本,补气升阳,强心固脱、补虚生津之功效.用于体虚欲脱、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多梦健忘等症.本文采用双波长飞点扫描法对方中两味中药有效成分人参的人参皂甙Rg\-1和黄芪的黄芪甲甙,进行含量测定,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人参总皂苷对小鼠睾丸NO、NOS及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人参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参叶、参花、参须、参子均可入药,是已有几千年应用历史的名贵中药。中医理论认为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安神益智、生津固脱、调补五脏、强精通脉、  相似文献   

19.
于萍  燕莉 《包头医学》2008,32(3):157-157
目的:人参麦冬治疗各型感染性休克.方法:中药人参麦冬制刺,疗效比较.结果:对100例感染性休克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比较.结论:人参麦冬制剂有明显的抗内毒素和抗感染性休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药《十九畏歌诀》中就有"人参最怕五灵脂"的句子,说的就是人参畏五灵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63年版中亦有"人参畏五灵脂"的记载,认为人参最怕五灵脂,两药同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