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吴护平  洪荣照等 《眼科》2001,10(2):81-82
目的:研究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15例(15只眼)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采用羊膜移植治疗。其中无晶状体眼5例,人工晶状体眼5例,有晶状体眼者3例,角膜移植片失败者2例,结果:随访期3-12个月,治疗后1-3天内症状解除者13例(86.67%),症状减轻者2例,氖患者角膜上皮缺损在3-4周内愈合。结论:羊膜移植能有效地控制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症状,促进上皮愈合,且安全、简便,易行,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角膜层间烧灼联合错位角膜神经根切断及羊膜覆盖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有明显眼痛且视功能差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28人(28只眼),其中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6只眼,单纯白内障摘除术后2只眼,白内障针拨术后1只眼,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后3只眼,青光眼滤过术后2只眼,闭角型青光眼绝对期1只眼,眼外伤2只眼,玻璃体切割术后1只眼。对28只眼均行角膜板层切开,层间烧灼,错位角膜神经根切断及羊膜覆盖术。术后随诊观察6~ 32个月,平均18月。结果 术后28只眼中25只眼(89.3%)术后疼痛感消失,3只眼(10.7%)疼痛明显缓解。术后1月8只眼(28.6%)视力提高,20只眼(71.4%)视力同术前。羊膜于术后5 ~45天脱落或溶解,平均28.8天。 术后26只眼(92.9%)角膜上皮在1月内愈合,角膜大泡完全消失,2只眼(7.1%)角膜大泡范围明显缩小。28只眼角膜基质水肿均减轻。随访6~ 32个月均未发现症状复发,角膜大泡复发或其他并发症出现,患者原有残存视力保留或提高。结论 角膜层间烧灼联合角膜错位神经根切断及羊膜覆盖术是缓解视功能差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疼痛症状的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探讨大泡性角膜病变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经新鲜羊膜移植进行治疗的13例13眼大泡性角膜病变,其中人工晶状体眼10例,绝对期青光眼2例,外伤性晶状体前脱位1例。对13例患者术后眼部刺激症状消失时间、大泡消失例数、羊膜溶解时间、角膜上皮完全修复时间、视力改善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同时与报告中大泡性角膜病变的其他治疗方法上述指标比较。结果:13例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中10例在术后3d内疼痛消失,13例大泡消失,14d内移植的新鲜羊膜全部溶解,无1例出现排斥反应,14d内角膜上皮完全修复,与报告中除角膜移植外的视力改善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与其余同类方法相关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是取材方便、费用低廉、效果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角膜基质层烧烙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角膜基质层烧烙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BK)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例(9只眼)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患者行角膜基质层烧烙联合羊膜移植,其中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5例,抗青光眼术后3例,角膜穿通伤1例。结果术后眼部刺激症状、角膜上皮大泡均于1周内消退,角膜基质水肿7~10d消失。术后随访3~24个月,均未发现BK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于症状明显、病情顽固、难以恢复有效视力且不具备角膜移植条件的BK患者,角膜基质层烧烙联合羊膜移植可有效控制BK的症状,防止BK的复发,是治疗BK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角膜层间晶状体前囊植入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效果.方法 对内眼手术后大泡性角膜病变11例(11眼)施行角膜层间晶状体前囊植入联合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诊12个月,观察治疗后疼痛等症状缓解情况、角膜水泡消退、角膜上皮愈合情况,以及有无眼部并发症.结果 11例中,9例术后疼痛症状减轻,6例术后视力提高,8例角膜缺损区3周内愈合.结论 在基层医院缺乏角膜材料的情况下,应用角膜层间晶状体前囊植入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可缓解大泡性角膜病患者的痛苦,提高部分患者视力,达到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自体板层角膜转位联合层间烧灼及羊膜移植术在大泡性角膜病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6例(6眼),均有明显刺痛、流泪症状.其中白内障术后3例;白内障术后继发青光眼1例: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1例:角膜异物取出术后1例.6例患者均行自体板层角膜转位联合层间烧灼及羊膜移植术治疗.结果 6例患者术后眼病等刺激症状基本消失,角膜上皮完整,随访3~12个月均未发现大泡性角膜病变复发及并发症出现,视力有轻度提高.结论 自体板层角膜转位联合层间烧灼及羊膜移植术可有效缓解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症状,是解除视功能不佳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临床症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6):1196-1197
目的:观察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探讨大泡性角膜病变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经羊膜移植进行治疗的18例18眼大泡性角膜病变,对18例患者术后眼部刺激症状消失时间、大泡消失例数、羊膜溶解时间、角膜上皮完全修复时间、视力改善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18例中,10例在术后3d内疼痛消失,18例大泡消失,15d内移植的新鲜羊膜全部溶解,无1例出现排斥反应,15d内角膜上皮完全修复。结论: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是取材方便、费用低廉、效果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嵌入法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嵌入法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16眼)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施行嵌入法羊膜移植治疗.结果:羊膜移植术后随访3-6mo,角膜上皮10d内均完全修复,14例疼痛完全消失.2例周边角膜局限小泡,4例术后视力提高.结论:嵌入法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青光眼术后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术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经透明角膜切口的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手术的疗效。方法对22例(22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行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6月,观察视力、滤过泡、眼压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22例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22例滤过泡均无影响,术后眼压在正常范围。22例均有不同程度角膜水肿,用药后恢复。无角膜内皮失代偿。结论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经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角膜板层烧烙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bullous keratopathy,BK)的疗效.方法:对12例(12眼)BK患者采用角膜板层烧烙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其中绝对期青光眼7例,人工晶状体眼4例,角膜穿孔伤1例.结果:患者12例术后眼部疼痛等刺激症状均消失,随访3~48 mo均未发现BK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角膜板层烧烙联合羊膜移植可有效地控制BK的症状,防止BK的复发,是治疗BK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大泡性角膜病变18例手术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柳苹 《国际眼科杂志》2009,9(7):1354-1355
目的:评价羊膜移植几种手术方法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分别采取角膜层间烧烙术、新鲜羊膜移植术、角膜灼烙联合羊膜嵌入移植手术。结果:18例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术后1~5d疼痛消失,7~12d角膜上皮修复,7~21d后羊膜植片常规溶解。角膜层间烧烙术1眼、新鲜羊膜移植术3眼术后1~2mo再次出现角膜大泡及角膜刺激症状而再次手术。角膜灼烙联合羊膜嵌入移植术,术后当天疼痛消失,14d角膜上皮光滑,角膜大泡消失。随访6~18mo无1例复发,部分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角膜灼烙联合羊膜嵌入移植对大泡性角膜病变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自体板层角膜转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自体板层角膜转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bullous keratopathy,BK)的临床疗效。方法: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15例15眼行自体板层角膜转位术治疗。其中白内障术后8例;白内障术后继发性青光眼4例;青光眼术后并发性白内障3例。结果:患者15例术后眼痛等刺激症状基本消失,角膜上皮完整,随访3~24mo均未发现BK的复发及并发症的出现,视力有轻度提高。结论:自体板层角膜转位术可有效缓解BK的症状,防止BK的复发,是治疗BK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角膜层间灼烙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解除患者痛苦 ,防止大泡性角膜病变的复发 ,我们采用角膜层间灼烙联合羊膜移植治疗本病 ,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共选择内皮细胞功能严重损伤所致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 12例 ,男 7例 ,女 5例。年龄 35~ 6 7岁 ,平均5 6 5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术后所致大泡性角膜病变 4例 ,青光眼所致者 3例 ,外伤性白内障术后 1例 ,角膜外伤所致者 3例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所致者 1例。全部患者均伴有剧烈眼痛及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 ,全角膜呈灰白色 ,基质水肿增厚 ,上皮大泡形成。其中有 5例患者伴有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视…  相似文献   

14.
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角膜溃疡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角膜溃疡的可行性、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角膜溃疡16眼,其中细菌性角膜溃疡6眼,病毒性角膜溃疡3眼,复发性蚕蚀性角膜溃疡2眼,大泡性角膜病变2眼,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3眼。手术方法有:单层羊膜移植6眼,多层羊膜移植7眼,羊膜移植联合带活性角膜缘的板层角膜移植3眼。术后随访6-19月。结果:术后均未见新鲜羊膜移植片急性排斥反应,16眼中14眼治愈。术后3-15天,炎症控制,疼痛消失。术后3-5周角膜溃疡愈合,12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1眼复发,1眼早期羊膜溶解。结论:新鲜羊膜移植是治疗角膜溃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物羊膜移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3例(13只眼)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行角膜表面及层间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并对其进行近期和远期的疗效观察。结果13例(13只眼)患者角膜愈合好,眼部症状消失,无复发、无不良反应。结论角膜表面及层间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对减轻大泡性角膜病变炎症反应和疼痛,重建角膜表面,防止大泡性角膜病变复发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且手术安全、简单易行、取材容易、疗效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角膜层间灼烙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疼痛性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疼痛性大泡性角膜病( PBK )患者156例156眼(均为单眼),行角膜层间灼烙联合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2~3mo,观察患者术眼疼痛症状、角膜上皮水泡、异物感、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疼痛症状全部消失,角膜上皮不再出现水泡130例(83.3%);患者剧烈眼疼消失,但偶有异物感等不适,角膜上皮偶有小水泡24例(15.4%);术后2wk内角膜基质发生溶解,再行结膜瓣覆盖后治愈2例(1.3%)。结论:角膜层间灼烙联合羊膜移植术能解除98.7%的PBK患者的痛苦且手术操作简单,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7.
自体血浆角膜基质内注射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泡性角膜病变多为眼前段内眼手术的并发症 ,近几年来 ,随着人工晶状体手术的开展 ,本病的发生率有所增高。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目前治疗该病变的首选方法 [1],但由于目前角膜材料来源紧缺 ,限制了该手术的开展。我们采取自体血浆角膜基质内注射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 10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0例患者中 ,男 3例 ,女 7例 ,年龄 58~ 82岁。右眼 6例 ,左眼 4例。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 5例 ,绝对期青光眼 2例 ,白内障囊内摘出 2例 ,抗青光眼术后 1例 ,病程 1个月~ 2 a。患者患眼疼痛…  相似文献   

18.
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眼外科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使大泡性角膜病变获得增视或解除痛苦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角膜表面羊膜贴敷、角膜基质热凝 羊膜贴敷、角膜层间羊膜植入、角膜层间晶状体后囊膜植入、角膜层间前囊膜植入、角膜内皮板层移植等6种术式共40只眼作回顾性临床研究。结果:角膜表面羊膜贴敷术中58%(7/12)、角膜层间羊膜植入75%(3/4)刺激症状消失或减轻;角膜基质热凝 羊膜贴敷100%(8/8)大泡消失,但视力无改善;角膜层间晶状体后囊膜植入100%(10/10)和前囊膜植入100%(4/4)大泡消失伴视力轻微改善;角膜内皮板层移植100%(2/2)大泡消失,角膜恢复透明并获得0.3以上视力。结论:单纯的羊膜贴敷不足以阻止角膜基质水肿和上皮大泡形成;角膜基质热凝造成的瘢痕能阻止上皮大泡形成。但无助于视力的改善;晶状体前/后囊膜具有良好的物理性屏障作用,能够减轻角膜基质水肿和阻止上皮大泡形成,但仍难获得有用视力;带有活性内皮的内皮板层移植,帮助受体重获内皮的物理性屏障功能和代谢性泵功能,角膜透明的生理属性得以恢复,是一种安全的增视性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大泡性角膜病变临床疗效,探讨术中对原人工晶状体的处理。方法 对12例(12只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大泡性角膜病变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联合手术,观察术后角膜植片及视力变化。结果 随访6~16个月,平均11.2个月,术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植片保持透明,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其中矫正视力0.02以上11例(0.2以上4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1例,内皮型排斥反应1例。结论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治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一种理想手术方式,不仅能消除刺激症状且能增进视力。术中如何处理人工晶状体应视眼部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新方法。方法对不具备行角膜移植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行角膜板层错位切开+羊膜移植术,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8例(8只眼)患者行手术治疗后,眼痛、流泪症状消失,角膜上皮修复,缓解了症状,保留了眼球。结论角膜板层错位切开联合羊膜移植对于不具备行角膜移植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可有效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且操作简单,值得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