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肺硬化性血管瘤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40岁。常规查体时胸片检查发现右上肺包块。查体:患者无咳嗽、咳痰,无发热、寒战、咯血等症状。胸廓对称无畸形,右上肺语音震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呼吸音弱,左肺及右下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CT检查:平扫右上中肺见一大小约6.0cm×7.0cm×6.0cm的类圆形肿块影,内密度不均,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 ,5 0岁。反复气喘 1年余 ,加重伴咳嗽、咳白色黏液痰 3周。查体 :左中、下肺呼吸音减弱 ,双肺散在少量呼气期哮鸣音。胸X线示左胸积液。CT示双肺弥漫性气囊改变 ,部分肺区呈毛玻璃样密度 ,纵隔、腋窝淋巴结肿大。胸水为乳糜性。病理检查 巨检 :肺组织 4cm× 3cm× 1cm大小 ,表面见 2cm× 1cm大小的灰白区 ,切面见肺组织呈小蜂窝状 ,间隔纤细一致 ,未见肿物。镜检 :肺组织普遍呈肺不张改变 ,部分肺泡扩张融合成囊。相邻肺泡隔的末端可见结节状不典型平滑肌细胞增生 ,编织状排列呈旋涡状结构 ,支气管或肺泡表面常有柱状上皮和肺泡…  相似文献   

3.
现将吉林油田总医院胸外科收治的肺错构瘤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44岁.体检发现右肺内结节而入院.门诊胸部DR正侧位片显示右肺中叶可见约2.2 cm×1.8 cm结节影,边缘清楚,密度均匀,其内未见钙化影,有分叶征,余肺未见异常改变.遂住入胸外科治疗.肺CT显示:右肺中叶外侧段紧邻横裂胸膜下可见约2.3 cm×1.8 cm结节影,边缘清楚,密度均匀,呈"分叶征"未见钙化,未见脂肪组织.气管,支气管开口通畅.纵隔及双肺门淋巴结均未见肿大.印象诊断为:右肺中叶孤立性肺结节,待除外肺癌.查体:T 36.4℃,P 89次/min,R 19次/min,BP 126/82 mm Hg,颈部,锁骨下及双腋下淋巴结无肿大,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晰.血WBC 9.6×109/L,Hb 175 g/L.痰脱落细胞检查:未找到癌细胞.与肺癌相关标记物CA19-9、CA125、CEA、NSE及SF检查结果均未见异常.其病灶在肺周围,不宜做气管镜检查.有吸烟史20 a余,其胞兄有肾癌史.遂行开胸手术切除,病理为错构瘤.  相似文献   

4.
1病历摘要 女,70岁。咳嗽,胸闷2个月。查体:双肺呼吸音粗,无谚音。胸部CT示左肺尖见-2cm×3cm软组织结节,内见空泡征,周边见分叶及毛刺。2008—05全麻下行左剖胸探查术。术中见瘤体位于左肺尖部,约2cm×3cm×3cm大小,局部胸膜皱缩。  相似文献   

5.
1 病例资料 男,7岁。因反复发热、胸痛伴气急20天入院。查体:体温40.5℃,头顶部多个0.3 cm×0.5 cm~3.0 cm×3.0 cm大小不等的脓肿,左肺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四肢杵状指(趾)。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22.9×109/L,中性粒细胞0.62,淋巴细胞0.35;红细胞沉降率20 mm/h。B超示:左侧胸腔积液(脓胸)。胸腔穿刺抽液未见脓液,培养未见细菌生长。X线胸片检查示于左肺下叶偏后方见一9 cm×7 cm×10 cm圆形肿块,密度均匀,轮廓较清,无明显分叶。CT检查示左下肺巨大肿块影,与后胸壁关系密切,CT值35~46 Hu,最大层面约7 cm×8 cm,密度欠均匀,肿块内可见多个小圆形低密度区。X线、CT诊断为左后胸壁包裹性积液,不除外肺部感染。予大量抗生素治疗,患儿体温趋于正常,2周后复查X线胸片肿块未见改变。拟诊左肺肿块行剖胸手术。术中见肿块位于左肺下叶,约10 cm×8 cm×8 cm大小,质硬,累及胸壁,肺门淋巴结不大,切除病灶。术后病理诊断为左下肺叶干酪样结核。患儿术后第4天因呼吸衰竭死亡。 2 讨论 误诊原因:①病儿入院时头顶部有脓肿,持续高热,血白细胞明显升高,因对小儿结核认识不足,忽略高热可为小儿结核中毒症状,故易考虑为败血症。②X线影像表现不典型。小儿结核常表现为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而该例胸内肿块较大,与胸壁关系密切,无卫星灶,肺门淋巴结不大,因而误诊。③诊断思路狭窄,未做结核菌素试验。该例提示我们,对诊断不明的小儿胸内肿块,应于术前及时行穿刺活检,避免盲目剖胸探查。  相似文献   

6.
1病历摘要女,38岁。主因反复咳嗽、咯血3 a,加重5 d入院,当地医院拍胸片示:右肺上野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先后按肺感染、肺结核诊治近1 a,上述症状反复发作。病程中患者伴有不规则发热,偶有夜间盗汗。查体:T 37.9℃,P 86次/min,R 18次/min,BP14.6/9.0 kPa,右上肺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弱,未闻及干、湿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右下肺及左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心腹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便、肝肾功均正常,多次痰细菌培养、痰霉菌、痰集菌、痰病理均为阴性,ESR 27 mm/h,胸部CT片显示右肺上叶前段见一3 cm×4 cm大小团块影,其内未见局部…  相似文献   

7.
2008—02我科收治了1例肺癌病例,经手术切除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肺真菌病(隐球菌感染),现报告如下。 1病历摘要 男,36岁。因体检发现右下肺肿块3d入院,3d前在外院行胸片及胸部CT检查提示右下肺肿瘤性病变,无明显无其他特殊症状,要求手术入院。入院后查体:胸廓无畸形,双侧呼吸运动平稳对称,触诊语颤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性哕音。X线检查提示右下肺见一1.0cm×2.0cm高密度影;胸部CT提示右下叶后基底段见一“D”状结块,致密,大小约2.5cm×2.0cm,余肺正常,  相似文献   

8.
1 病例报告 男,22岁.因咳嗽、血痰、胸痛、气促2个月入院.查体:t 37.9℃,R34 次/min,左胸叩实音,左肺呼吸音消失.B超:左侧肺部呈点状实性回声,中央见一强回声区,范围18.4 cm× 17.4 cm×18.2 cm,边界清,边缘不规则,内部分为散在液性暗区.胸片示:左肺野第2肋以下均可见大片样致密影,纵隔气管稍右移,病灶上缘清晰弧形向上突,左心缘、左肺显示不清.CT示:左侧胸腔见巨大类圆形软组织块影18 cm×17.5 cm大小边界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左上肺受压,见片状致密度增高影.纤支镜:左下肺支气管狭窄.左胸穿刺病理:见多量淋巴细胞,未见癌细胞.手术探查,左下肺约直径18 cm类圆形肿瘤表面呈灰白色, 质地中等,边界清楚,包膜光整,与胸壁肺门无粘连,左上肺受压不张,纵隔肺门未见肿瘤肿大淋巴结,未见胸水.行左下肺叶切除.术后病理示:左下肺巨块型肺母细胞瘤伴大片坏死,支气管断端阴性,支气管旁淋巴结未见转移瘤(0/4).术后2周化疗,按NP方案:诺维苯 (NVB)20 mg/m2,静注,第1、8天;顺铂(DDP) 30 mg/m2,静脉滴注1~5 d,每21 d为 1个周期.化疗3个周期,副作用仅表现轻度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出院时体重增加2 kg,14 个月后脑转移死亡.  相似文献   

9.
1病例报告男,51岁。2个月前出现刺激性干咳,偶有少量痰液,色白,并伴有胸痛,后渐出现血丝痰。于当地医院查X线示右下肺巨大占位,考虑肺癌。遂转至我院拟手术治疗。我院CT平扫右肺下叶见一约为8.5 cm×7.0 cm×9.0 cm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界清楚,其内密度不均匀,其外侧部为水样密度,CT值约20 Hu,偏内侧密度较高,CT值约为52.8 Hu。增强后肿块不均匀强化,其外侧部分强化不明显,内侧部分呈中度强化,肿块内尚可见少量较明显强化的条状分隔。纵隔内可见数个肿大淋巴结。患者10 a前曾行右侧腹股沟血管肉瘤切除术,术后化疗数个周期。结合既往肉瘤病…  相似文献   

10.
对少年支气管肺癌2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例1:男,14岁。主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3个月就诊。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左肺叩实音,呼吸音减低。胸片示:左肺门区团块状密度增高影,大小约10cm×6cm,有分叶,边界较清,左肺野较右肺野透过度稍差,  相似文献   

11.
男.14岁。因咳嗽5d.发热1d入院。近3个月有间断性右胸背部疼痛.伴气短及咳痰带血。查体:无贫血貌.颜面无肿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气管略左移.右胸廓饱满.右肺叩诊实音,听诊呼吸低弱。X线胸片及胸部CT显示:右上胸腔内巨大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界较清晰,其内密度不均匀.纵隔略向左偏.右胸腔积液。术前诊断:右上肺肿物,肺内畸胎瘤可能性大。2003-01-20行右开胸检查,  相似文献   

12.
1病历摘要 男,20岁。胸闷、心悸6个月。查体:气管左移,右侧胸廓饱满,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心尖区闻及Ⅲ级舒张期杂音。x线胸片示:右肺中野近肺门处可见约7.0cm×8.0cm不规则包块影,呈分叶状,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包块部分与肺门相连,侧位片包块与右肺门重叠。胸部CT示:右肺上叶中心型团块状阴影,约10.0cm×8.0cm×4.0cm大小,边界清楚,  相似文献   

13.
对肺错构瘤1例分析如下。1摘历摘要男,69岁。以体检发现左肺舌叶肿块3个月,外伤后腰背疼痛4 d为主诉入院。入院前3个月体检时发现左肺舌叶肿块。入院前4 d患者自己摔倒后腰背疼痛,不能站立,在当地医院行腰部CT示腰2椎体压缩性骨折。入院前3个月体重减轻约15 kg,偶伴咳嗽。父患直肠癌去世约20 a,母患肺癌去世约13 a。当地医院已诊断为肺癌并腰椎转移,建议辅助化疗,未行,转至我院治疗。入院后行骨扫描示第2腰椎骨代谢异常,考虑骨转移。但重行胸CT示左肺上舌叶可见约2.1 cm×2.9 cm肿块影,边缘光整,密度欠均匀,内可见爆米花阳钙化影,余肺野未见明确实质性病灶。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头颅CT未发现异常。入院后我们考虑从现病史和家族史看,肺癌并腰椎转移可能性非常大,但我们分析若肺癌并腰椎转移,应该说已是肺癌晚期,双肺不应该就一个病灶,况且若已转移到腰椎,纵隔应该早有转移淋巴结,而不应该是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结合胸CT示肿块特点,我们认为有可能是肺错构瘤。告知并征得家属同意后我们决定开胸行肿块切除,并术中行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示考虑肺软骨性错构瘤。术后病理:错构瘤。2讨论190...  相似文献   

14.
肺隔离症误诊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我们收治的肺隔离症误诊3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例 1:男,25岁。因发热伴右胸痛1个月余入院。曾按肺炎用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治疗效果不佳。近1周出现咳嗽,吐脓痰及血丝痰,胸穿抽出脓液,培养有肺炎球菌生长。查体发现右肺呼吸音弱,右胸下部叩浊,初诊慢性脓胸。全麻下行剖胸探查。术中见右肺与胸壁广泛粘连。右肺下叶实变,内有散在囊泡状肿物。于肺下韧带内触及血管搏动。  相似文献   

15.
1病例资料男,46岁。因反复咳血丝痰半年入院。1个月前门诊CT检查示:右下肺野见10 cm×9 cm大小类圆形低密度阴影,边界清,光滑,其内密度均匀,无钙化、分叶及空洞,CT值8~12 Hu;无胸水,肺门未见异常。经1个月追踪观察肿瘤大小、形态无变化,收入院。查体:右下肺语颤增强,呼吸音减弱。X线胸片示:右下肺见约15 cm×14 cm大小团块状致密影,密度均匀,边缘光滑,有包膜。入院诊断为肺囊肿,行右下肺叶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肿物位于右下肺基底段,类圆形,直径16 cm,有假包膜。肿物剖面呈鱼肉状改变,质脆,灰白色,部分呈黏液状,叶间支气管部分受累。镜…  相似文献   

16.
【病例】女,51岁。因发现左肺占位病变3天,伴左胸痛3天人院。查体: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局限性、干湿性哕音。X线胸片示:左侧下肺10.0cm×5.0cm大小阴影,诊断为肺脓肿。胸部CT平扫报告:左肺下叶占位病变。胸部MRI示:左下肺异常信号影,考虑良性肿瘤性病变,左侧胸腔少量积液。行左侧开胸探查,  相似文献   

17.
对我院纵隔内巨大脂肪肉瘤伴钙化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31岁。胸闷、憋气10d余,胸片示左侧胸腔大量积液,遂行CT检查。CT表现:左前中上纵隔内示一约13.0cm×7.5cm×5.0cm大小的软组织肿块影,内密度不均,CT值约18~31Hu,内可见点状钙化灶,未见明显脂肪密度影,  相似文献   

18.
球形肺炎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少见类型,因胸部X线检查呈圆形、类圆形结节阴影而得名,需与周围型肺癌、结核瘤鉴别。我们2001年4月-2006年4月共诊治成人球形肺炎3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例1]男,28岁。发热、咳嗽、咳少许黄脓痰,体温38.2℃,右下肺湿哕音,血白细胞14.5×109/L,中性粒细胞0.91。后前位X线胸片:右下肺淡薄片状浸润影,痰菌培养为肺炎链球菌,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症状好转。7日复查X线胸片示右下肺3.0cm×2.5cm类圆型结节影,密度均匀,边缘模糊,胸部CT肺窗右中叶内侧段梭型阴影,纵隔窗可见0.8cm结节影,边缘光…  相似文献   

19.
1病例资料男,31岁,牧民。因咳嗽、胸痛半年入院。胸痛向右背部放射,为刺激性干咳,无发热及咳脓痰。查体:右肺第四肋以下叩诊呈浊音,右下肺呼吸音减弱,未闻及干湿性啰音。X线胸片示:右肺下叶心缘旁可见一9.5 cm×10.0 cm大小的圆形密度增高影,边界清楚,密度均匀,考虑良性病变可能性大。CT扫描示: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囊  相似文献   

20.
对纵隔神经鞘瘤误诊为肺癌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69岁。2002-09-24主因咽喉及胸部不适伴干咳6周就诊。曾2周前在外院胸片检查考虑左下肺炎症,予以抗炎、止咳治疗2周,但症状未缓解来专科门诊。查体:发现左下肺呼吸音略低,余未见异常。胸片:左肺下叶后基底段密度增高团块状阴影,考虑肺癌可能性大。CT表现:左下肺心脏后方椎体左前方可见一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缘较光整,轮廓清楚,直径约5 cm,密度欠均匀,CT值24-73 H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