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塞 (AMI)是临床上常见的危急重症 ,近年来笔者采用尿激酶、改良极化液分两组静脉滴注 ,治疗AMI患者 15例 ,临床治愈率为 93 3%。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5例中 ,男 9例 ,女 6例。 6 0岁以上 11例 ,6 0岁以下 4例。广泛性前壁梗塞 2例 ,前间壁梗塞 4例 ,前壁梗塞 3例 ,下壁梗塞 2例 ,前侧壁梗塞 4例。发病至入院时间最短 1 5小时 ,最长 6小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检查。1 2 治疗方法 :尿激酶 5 0万单位加生理盐水 10 0ml,于30分钟静脉滴完。起病 6小时内应用效果最好 ,但年过 6 5岁或有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2.
我科1996年3月开始开展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8例,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AMI病人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50~75岁.梗塞部位:广泛前壁2例,前壁4例,下壁并右室1例,前阔壁1例.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选取2002年9月~2004年3月间,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51岁~73岁(平均61岁),全部诊断符合1978年WHO制定的AMI标准,入院时间均在发病后24小时以上,没有进行溶栓治疗。梗塞部位为:前间壁6例,广泛前壁3例,下壁5例,下壁+正后壁6例,前间壁+右心室1例,广泛前壁+右室1例。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溶栓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自1995年采用国产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梗10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42~49岁,平均55.5岁。按WAO标准诊断AMI,梗塞部位:广泛前壁3例,广泛前壁加外侧壁1例,前间壁2例,前间壁加高侧壁1例,急性了壁3例。1.2病例选择1.2.1首次急性心便,尤其是前壁梗塞。1.22持续脚痛超过30ndn,舌下含硝酸甘油症状仍不缓解。1.23ST段明显抬高>0.lmv(两个肢体导联)或>0.2~0.3my,两个胸前导联人1.2.4无大Q波形成。1.2.5疼…  相似文献   

5.
1988年以来,我们采用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21例,并设对照组18例进行临床对照,着重观察硫酸镁对AMI早期心律失常的预防治疗作用,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病例 本组病例均按WHO制定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其中男性18例,女性3例,年龄47~64岁,平均51岁;发病时间20分钟~8小时,平均2.5小时.梗塞部位:均为OMI,基中广泛前壁4例,前间壁6例,前侧壁5例,下壁4例,前间壁合并右室梗塞1例,下壁合并右室梗塞1例.本组合并高血压病者14例.对照组共计18例,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及梗塞部位与治疗组相似,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我院1971—1991年中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AMI)230例,死亡30例,其中17例为24h内死亡,占死亡总人数的56.6%,现分析如下.资料 17例中男13例,女4例;年龄45~73岁,平均62岁。就诊前全部有不同程度的胸痛症状.入院后心电图符合典型AMI表现.结果 梗塞部位:广泛前壁8例,前壁 侧壁,前壁 下壁和下壁各3例.并发症见表1.  相似文献   

7.
溶栓是近年治疗急性心梗的一大进展。现将我们1988年用大剂量尿激酶(UK)治疗急性心肌梗塞13例报告如下。资料及方法本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44~67岁,平均56.3岁。均按WHO标准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其中广泛前壁梗塞5例,前壁伴高侧壁梗塞3例,下壁伴右室梗塞3例。内膜下梗塞2例。12例发病6小时内入监护室,1例8小时入监护室,最短1.5小时。入院半小时内静注UK100万单位,再以100万单位静滴维持24小时。每3~4小时做ECG及心肌酶谱。Ⅰ例伴休克在综合治疗的同时应用UK。  相似文献   

8.
<正>临床资料 治疗组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47~84岁;对照组32例,男29例,女8例,年龄52~78岁。观察一年内再梗塞发生率。全部病例均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具体梗塞部位,治疗组前壁13例,下壁+后壁+右室17例,前侧壁6例,对照组前壁12例,下壁+后壁+右室11例,前侧壁8例。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0.2~1991.9对10例AMI患者进行了经静脉大剂量尿激酶冲击疗法,并与同时期12例常规疗法的患者进行对照。溶栓组10例,均为男性。平均52.1岁。冠心病9例,风心病1例。前壁4例。下壁3例,下壁+右室梗塞2例,下壁+正后壁1例。并发心律失常4例,心衰7例,心源性休克3例。对照组12例,男11例,女1例,平均59.2岁。前壁6例,下壁5例,下壁+高侧壁1例。并发心律失常8例,心衰5例,死亡1例。入院后诊断一经明确,即给尿激酶120~190u~在15~30分内静脉滴入。AMI发病至用药时间平均2.3小时。用时给吸氧镇痛,丹参、低分子右旋醣酐、极化液静滴。阿斯匹林,潘生丁口服。用药过程中连续心电监护。用药前后检测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  相似文献   

10.
心宝丸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并发传导障碍26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95年10月~1997年8月,应用心宝丸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不同程度传导障碍26例,其疗效令人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1.1病例选择:52例患者均在我院心内科住院,AMI诊断均符合WHO1997年公布的标准。按人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112一般资料:治疗组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41~70岁,平均5621土1542岁。其中下壁梗塞20例,下正后壁梗塞3例,前侧壁梗塞3例并发m度房室传导阻滞(m”AVB)9例,n”AVBll例,互”AVB6例。对照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40~72岁,平均5712士1456岁。下…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持久性缺血而产生的局部坏死。我们在近年的临床实践中,根据AMI的发病特点和患者的实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AMI3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年龄、性别:本组36例,男30例,女6例,男女之比为5:丑。年龄最小26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55.8岁。2病程:1~48小时,平均16.5小时。3.梗塞部位:前间壁12例,广泛前壁10例下壁8例,高侧壁4例,心内膜下2例。4.合并高血压20例,糖尿病5例,脑血栓形成6例。其中8例有2种(含2种)以上合并症。并发心源性…  相似文献   

12.
刘学敏 《医学文选》2000,19(5):684-684
自 198 4年我国开展溶栓治疗以来 ,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病死率明显下降 [1 ] ,由于紧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难以普及推广 ,经静脉溶栓治疗 AMI仍为现阶段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探索高效、安全的溶栓剂用于 AMI的溶栓治疗 ,我院 1997年 2月~ 1999年 12月对降纤酶溶栓治疗 AMI进行临床试用 ,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诊断标准 参照《现代心脏内科学》拟定的诊断标准 [2 ]。 2 5例 AMI患者中 ,男 18例 ,女 7例 ,年龄 32~ 73岁 ,平均 5 7岁。梗塞部位 :广泛前壁 5例 ,下壁 10例 ,前间壁7例 ,大面积…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24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MI)症状多不典型,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给护理带来一定困难。本文就老年人AMI24例护理中的心理护理,对疼痛及心源性休克的观察与护理三方面的本会总结如下。男15例,女9例,年龄60~69岁14例,70~79岁8例,≥80岁2例,平均年龄70.1岁。梗塞部位:广泛前壁9例,前间壁7例,下壁4例,广泛前壁加高侧壁3例,心内膜下1例。入院时记录因精神因素发病6例.无痛性梗塞5例,合并心源性休克3例:住院期间死亡3例,病死率125%,自动出院1例,余临床治疗。护理情况;入院后立即进入重症监护病房(IC),绝…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 (AMI)早期 (6小时内 )再灌注治疗 ,使梗塞相关动脉再通 ,可降低患者的住院病死率 ,改善其预后〔1〕。我院 1999年 7月~ 2 0 0 3年 4月收治 2 5例AMI发病 6~ 12小时的患者 ,采用尿激酶 (UK)溶栓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 5例中男 18例 ,女 7例 ;年龄 4 5~ 72岁 ,平均 6 1.2岁 ,>6 5岁16例。AMI部位 :前壁 (包括前壁、广泛前壁、前壁 +侧壁 ,前壁 +下壁 ) 17例 ,下壁 (所括下壁、下壁 +后壁 ) 8例。溶栓时间距起病 6~ 12小时。全部病例均符合WH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2〕,并符合以下…  相似文献   

15.
蔡茂生 《广西医学》2002,24(2):266-267
1997年 6月至 2 0 0 1年 5月我院对收治的 4 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溶栓组 4 2例 ,男 31例 ,女 1 1例 ,年龄 4 6岁~ 6 9岁 ,平均年龄 ( 5 1 .5± 3.5 )岁。梗塞部位 :前壁 (前间壁、前壁、广泛前壁 ) 2 1例 ,下壁 1 8例 ,广泛前壁 +正后壁 2例 ,广泛前壁 +下壁 1例。未溶栓组 4 0例 ,年龄、性别、梗塞部位与溶栓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1 .2 病例入选标准 (1 ) :1持续胸痛大于 30分钟 ,含硝酸甘油不缓解 ;2 ECG至少两个胸前导联 ST段抬高≥ 0 .2 mv…  相似文献   

16.
张建丰 《中原医刊》1999,26(7):39-39
自1992年来我院应用硝酸甘油与镁剂静滴治疗急性心梗塞(AMI)60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参照1979年WHO规定的成人冠心病诊断标准,将住院的12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男46例,女14例;年龄41~86岁(平均5846±624岁);梗塞部位前壁15例,前间壁9例,高侧壁2例,广泛前壁6例,下壁16例,2部位以上3例,心内膜下9例,对照组:男45例,女15例;年龄40~87岁(平均5794±646岁);梗塞部位前壁16例,前间壁10例,高侧壁1例,广泛前壁5例,下壁17例,2部位以上2例,心内膜下9例。12 治疗方法:治疗组除休息、吸氧、镇静止…  相似文献   

17.
β~受体阻滞剂用于治疗AMI是近年来进展之一,临床实践确见良好效果。但须注意其副作用,为了总结经验.现将我院1994年3月至1995年8月采用阻滞剂治疗的AMll6例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采用β阻滞剂治疗的16例AMI为治疗组(诊断均符合WHO标准)。男4例.女12例,年龄39~74岁,平均56岁.其中广泛前壁2例、前壁5例、前侧壁3例、高侧壁2例、前间壁4例、此组窦性心律均偏快(90次/分以上),其中阵发性房颤2例,阵发性室上速1例,频发室早4例,合并心功Ⅱ级者4例。未用β阻滞剂治疗的23例为对照组。男18例、女5例,年龄40~76岁,平均…  相似文献   

18.
<正> 通过对2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AMI组)早期血钾含量的检测,并与非心梗型冠心病患者(CHD组)25例血钾含量作比较,发现AMI组早期血钾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发现下壁心梗血钾值相对较高,血钾过低者并发心律失常的机会增大,提示对早期心梗患者应尽早补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急性心肌梗塞组(AMI组)25例,男20例,女5例;年龄42~76岁,平均64.5岁。为1998年我院住院的确诊病人。梗塞部位:下壁9例,前间壁5例,广泛前壁6例,下壁+后壁3例,累及右室2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10例(其中发生室颤2例)。另一组为非心梗型冠心病组(CHD组)25例,男19例,女6例,年龄45~78岁,平均65.8岁。包括心  相似文献   

19.
心率变异(HRV)分析近年来被认为是预测心性猝死的最新指标。通过2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死亡患者与50例正常人对照分析,以探讨HRV在AMI中的意义。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AMI28例,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血清酶学检查确诊。男19例,女9例,年龄36~69岁,平均54.62岁。梗塞部位:前壁5例,前间壁9例,广泛前壁12例,下壁2例。对照组50例正常人无冠心病史,男3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3.72岁。  相似文献   

20.
王燕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0):937-938
冠状动脉内急性血栓形成目前认为是急性心肌梗死 (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发生的主要原因 ,溶栓已成为现代 AMI的重要治疗方法。用国产尿激酶天普洛欣 ( UKTP,中国丽珠集团生产 ,批号 :0 1 0 30 3)对 40例 AMI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取得了一定效果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 1 993年 1月至2 0 0 1年 1 2月之间的 AMI者 40例 ,男 2 5例 ,女1 5例 ,年龄 45~ 72岁 ,平均 61 .4± 8.3岁。心肌梗死部位 :前壁 2 6例 ,下壁 (包括后壁及右室 ) 1 4例。4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化分为 UK-TP1 5 0万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