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是引起人、畜急性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体[1],其发病率占急性腹泻病之首.我军"八五"攻关课题(部队急性腹泻病防治)研究表明,我国南方急性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体是ETEC,极大地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军队在非常时期执行任务时,是非战斗减员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在对部队进行肠溶型胶囊剂rBS-WC菌苗人群试验时,观察了此菌苗对ETEC腹泻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2.
华南某部队急性腹泻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华南某部队进行了为期1年的腹泻病流行病学研究。推算的年发病率为45.9%(每年0.46次/人)表明腹泻病确实是部队多发病。干部和战士的发病率分别为55.25%和4368%,差别显著。致泻病原体以细菌为主,共9种57株。以ETEC最多,占52.6%(30/57)。表明ETEC也是部队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体.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前7天吃过海产品等5项为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区某部急性感染性腹泻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于1992年6月至1993年5月,在某部队设点进行了腹泻病监测。通过对40个连队2267名官兵一年的观察,共发现急性腹泻病人470例,发病率为20.73%。75%连队的发病率介于10.1 ̄30.0%,以散发为主,3个连队曾出现本病流行。6 ̄9月份发病数占全年总病例数的60%。122例腹泻病人粪便标本检出6种病原体,检出率为40.2%,以ETEC、志贺氏菌及轮状病毒(A)为多。71例腹泻病人与1  相似文献   

4.
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是发展中国家儿童和幼畜腹泻的主要病原体[1]。为了解我市儿童感染ETEC的情况,我们于1995~1997年对腹泻病监测点5岁以下儿童进行了ETEC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选择交通便利的一个乡镇2个自然村作为腹泻病监测点,由监测点医生对腹泻儿童在未服药前采便,接种C—B运送培养基,当日送我站细菌室进行分离培养。1-2 ETEC分离:标本直接划种EMB琼脂,37℃24h培养,每个平板上挑取3~5个典型大肠杆菌菌落,用半固体琼脂保存,集中进行肠毒素…  相似文献   

5.
驻广州某部队急性腹泻病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急性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检出腹泻病原体13种,检出率最高的是ETEC,其次为EPEC。病原体的检出以6月份和8月份最高,8月份混合感染也最多。健康人群粪便标本的病原检出种类较少,仅5种(未作弧菌科细菌检测),也以ETEC检出率最高,其次为A组轮状病毒。环境标本中检出的病原体有8种(未作轮状病毒检测),弧菌科细菌为主,饮用水的病原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感染性腹泻已成为当今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多年来一直是危害我市群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为寻找我市腹泻病的主要病因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靠据,于1995年至1996年对市直医疗单位及五县一区肠道门诊腹泻病患者进行了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凡日腹泻3次以上和各年龄组急性腹泻患者,填写“腹泻病例调查卡”同时采便送检。12 病原学检查项目:痢疾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产不耐热肠毒素大肠杆菌(ET…  相似文献   

7.
广州某农村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腹泻病监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0~1991年对广州农村产历毒大肠杆菌(ETEC)所致腹泻病进行了监测。结果其年发病率为2.3%,其中5岁以下儿童年发病率为131.9%,远高于5岁以上人群3.6%的年发病率.7、8月为ETEC腹泻病的高发季节.4种毒力因子以猪源热稳定肠毒素(STp)的检出率最高(约50%)。另外,ETEC同其他肠道致泻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和抗药性均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川芎嗪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及血浆内皮素-1(ET-1)含量的影响,探讨川芎嗪治疗慢性肺心病的机制,将34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7例)及川芎嗪治疗组(17例),分别测定各组治疗前后血浆ET-1含量及CEC计数。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血浆ET-1含量及CEC计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治疗后两组血浆ET-1含量及CEC计数均较各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0.01),但以川芎嗪治疗组降低最显著,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提示川芎嗪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降低血浆ET-1含量的作用,此可能是川芎嗪治疗肺心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国内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发现和所进行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于1974年在国内首先从霍乱样腹泻病人中检出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霍乱样腹泻病人ETEC检出率高达36.48%,急性腹泻病人检出率为20.18%,外环境和海产品检出率为19.74%。产不耐热肠毒素(LT)菌株以37-42℃培养4天产毒量最多;兔肠结扎时,注入兔肠段的培养液或无菌肠毒素液,在肠段中作用24小时积液量最多,且每次试验都出现阳性反应。用5cm或10cm兔肠结扎段检测LT,其结果相似;每5cm肠段注入培养菌液或无菌肠毒素液,以1.00-3.00ml效果较好。pH<4.0或温度>50℃时,对LT有明显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26名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抽血测定血浆内皮素一1(ET-1)和心脏肌钙蛋白T(cTnT),另设30人的正常对照组.结果显示:不同等级的中毒患者ET-1含量不同,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等级的中毒患者伴明显心肌损伤的百分率(以cTnT≥0.2μg/L为界限值)间亦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1);ET-1与cTnT间有显著正相关性(P<0.005,r=0.6944)。提示;(1)ET-1和cTnT均可做为判断急性CO中毒程度的指标;(2)ET-1升高在急性CO中毒心肌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冷饮中1株产毒大肠埃希氏菌的检定及相关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产毒大肠埃希氏菌(简称ETEC)是引起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国内外对其研究甚多,由于该菌可通过食物链得以广泛传播,冷饮类食品若被其污染,危害甚大。为此,我们于1998年8~10月对市售冷饮类食品(棒冰、冰淇淋等)进行抽样调查,结果从冰淇淋中检出1株血清型为O6K15(L)的ETEC。鉴于从冷饮中检出ETEC的报道甚少,因此我们对其进行了系统生化鉴定及相关实验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 从本县市售冷饮冰淇淋中检获。血清型为ETECO6K15(L)。1-2 菌株分离与鉴定 按食品微生物…  相似文献   

12.
三基因PCR检测产毒性大肠杆菌和志贺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基因PCR检测产毒性大肠杆菌和志贺菌的研究赵敏俞守义王红王雅贤吴敏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大约有五百万左右的儿童和婴儿死于急性腹泻[1]。这种疾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和志贺菌。ETEC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出耐热肠毒素(ST)和不耐热...  相似文献   

13.
已构建的能表达大肠杆菌肠毒素ST1—LTB融合蛋白的工程菌株BL21(DE3)(pXET-SLT1)及其表达产物经动物试验证实没有毒性反应。用从IPTG诱导的工程菌中提取的包涵体或经甲醛灭活的工程菌制成抗原,免疫小鼠,结果免疫小鼠至少能抵抗1.5LD100的大肠杆菌强毒株C83902(K88ac,ST+,LT+)的攻击。用提取的包涵体免疫家兔后,采集的血清能够中和天然ST1的毒性。这表明构建的工程菌株BL21(DE3)(pXETSLT1)可以作为预防幼畜大肠杆菌性腹泻基因工程菌苗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母牛分枝杆菌(M.vaccae)菌苗的免疫治疗缩短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TEP)化疗疗程及对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TEP100例配对随机分为M.vaccae治疗组和激素对照组,观察在全身化疗的基础上,M.vaccae菌苗治疗后的疗效和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TEP经免疫后化疗疗程缩短至4个月,随访二年无复发,近期疗效无差异,远期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vaccae可使CD  相似文献   

15.
维生素E对胸腺T细胞CD抗原分化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含VE0、50、150、1000mg/kg饲料喂饲4组初断奶小鼠8周后,观察VE诱导胸腺T淋巴细胞CD抗原分化的作用,以及对腹腔MΦ诱生IL-1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充VE提高胸腺CD5表面抗原阳性T细胞总数、CD4表面抗原阳性细胞数(Th亚群)、降低CD8表面抗原阳性细胞(Ts亚群)百分率;补充VE提高腹腔MΦ诱导IL-1的生成水平;大剂量补充VE(20倍需要量)时,提高免疫反应的作用低于3倍需要量组,但未出现低于需要量组的反应。结果提示:VE促进T细胞的成熟、分化,并可能是通过提高Th/Ts比值及诱发MΦ产生IL-1进行T细胞免疫反应的调节。  相似文献   

16.
腹泻病免疫预防的若干问题GPV′s腹泻病免疫预防筹划委员会主任Dr.PhilippeSansoneti访谈录全球儿童每年死亡300万,其中85%是由腹泻病引起的,其主要原因是霍乱、志贺氏痢疾、伤寒、轮状病毒感染及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感染。在这5...  相似文献   

17.
多基因PCR检测产毒性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敏  王红 《中国公共卫生》1997,13(11):699-700
为了提高普通的单基因PCR检测致病性肠道杆菌的时效,采用ETEC44813(LT)、ETEC19449(ST)和福氏2aT32(ipaH)3个标准株为模板,建立了检测产毒性大肠杆菌(LT,ST)和志贺氏菌的三基因PCR方法。并分别用相应单基因PCR方法标记的探针斑点杂交标准株ETEC44815(LT)、工程株PSLM004(ST)和标准株4802511(ipaH)。杂交的结果都是阳性,证实了这个多基因PCR扩增是特异的。并用此三基因PCR反应系统检测113株ETEC和志贺氏菌,结果是LT25株、ST16株、LT和ST共30株及ipaH42株。在几种病原体可能共存的样本中,用一次PCR就能解决病原体的检测和鉴别问题,比单基因PCR更快速、经济。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无症状性心力衰竭(AHF)患者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以延长住 院间隔时期,提高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方法:对32例前列腺素马(PCE1)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浆ET浓度进行比 较。对64例DCM AHF患者观察与随访。结果:PGE1治疗左心室(LV)≥65mm和<65 mm心功能不全患者同样 有效。两者治疗前后比较均呈非常显著差异(P<0.01)。 PGE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GE1治疗组改善心功能的 同时亦能影响ET改变,生活质量提高,回住率降低,无一例死亡。结论:PGE1对DCM AHF早期干预试验有明显 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株霍乱弧菌首次在TCBS平板上生长缓慢的报告石小英昌黎县卫生防疫站(河北066600)1994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昌黎县首次发生霍乱局部流行,流调中我们从病人及带菌者粪便中分离霍乱弧菌时,发现其中1株在TCBS平板上生长缓慢(此培养基由中国腹泻病...  相似文献   

20.
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心功能损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观察了2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在高压氧(HBO)治疗中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功酶(LD1-2)及心电图(ECG)改变情况,结果发现17例患病急诊入院时血清LD1-2即有显著升高,中毒后24小时达高峰,3天后开始下降,10天左右恢复正常,6例患者于急诊入院心电图有ST-T缺血改变,为HBO治疗ACOP时判断其预后和疗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