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沈荣伟 《安徽医学》2007,28(5):461-461
我科于2007年3月为一罹患"双侧腭扁桃体生理性肥大"的患者在表麻下行"双侧腭扁桃体挤切术",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9岁,因睡眠打鼾半年入院,入院查体见:双侧腭扁桃体Ⅲ度肿大、表面光滑,腭扁桃体隐窝口清洁,无分泌物潴留,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触之柔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我院收治隐性扁桃体周围脓肿 5例 ,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隐性扁桃体周围脓肿 5例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2 1~ 2 8岁 ,平均 2 5 .3岁 ,病程 3月~ 2年 ,均以单侧咽痛为主 (左侧 3例 ,右侧 2例 ) ,全部病例均予手术治疗 ,术中在扁桃体窝部均存有粘稠脓液 ,扁桃体切除后未再复发。2 病例介绍患者 ,男 ,2 6岁 ,左侧持续性咽痛 ,间歇性加重 6月 ,在外院多次给予肌注青霉素及其它消炎药治疗未愈 ,查体左侧扁桃体Ⅱ°肿大 ,实验室检查 :WBC 9.3× 1 0 9/L ,N :75 %。入院后辅以抗菌消炎药物治疗 ,4月后行扁桃体摘除术…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55岁,因咽痛、发热1月余,抗生素治疗无效入院。检查:左扁桃体表面有暗红色浅溃疡,周围组织化脓性炎,作扁桃体切除术,术中见扁桃体组织松脆,周围与组织粘连。病理检查:灰白色碎组织一堆,3×2.5×1cm。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32岁,因咽痛和发热两天,于1989年12月16日入院,体温39.2℃,咽充血,左扁桃体肿大Ⅱ°,伴左侧软腭水肿。白细胞总数16823/mm~3,中性90%。初步诊断:左扁桃体周围脓肿。入院后静滴青霉素960万 U 加地塞米松5mg,第二天患者咽痛未减轻,左扁桃体周明显隆起,即行左扁桃体周围脓肿切开,引流脓液8ml,继续抗菌素治  相似文献   

5.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耳鼻咽喉淋巴瘤报道不多。我科于1995年12月10日收治扁桃体淋巴瘤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64岁,因咽异物感、吞咽障碍2个月于1995年12月10日入院。检查,全身情况良好。咽部慢性充血,右侧扁桃体Ⅲ°肿大,表面粗糙不平,触之比正常扁桃体硬,舌腭弓、咽腭弓及周围组织光滑,颈部淋巴结无肿大。左侧扁桃体Ⅰ°肿大,光滑轻度充血。术前拟诊:1、右扁桃体纤维瘤;2、右扁桃体淋巴瘤。  相似文献   

6.
扁桃体周围脓肿是常见的颈深部脓肿,并发“鼻中隔脓肿”和“脓毒败血症”实属罕见,现将我院所遇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7岁。咽痛、发烧、张口困难1周伴鼻塞3天于1989年1月3日入院。无外伤史。入院前曾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当时鼻腔检查无异常。入院查:T39.2℃,神萎,流涎多,张口一指半;右侧舌腭弓及软腭明显充血肿胀,扁桃体向中线移位;鼻中隔也见红肿,并堵塞双侧鼻腔,其它全身检查及胸透均无明显异常。血象:Hb110g/L,WBC15×10~9/L,N0.80,L0.20。入院诊断:(1)右扁桃体周围脓肿;(2)鼻中隔脓肿。入院后即在天麻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引流出大量脓性分泌物。术后多次扩创,同时给予  相似文献   

7.
税文军  陈家发 《四川医学》2002,23(10):1006-1006
患者 ,男 ,32岁。于 2 0 0 2年 3月 9日因持续憋气 4年余 ,咽部反复疼痛 5月余入院。无打鼾、肺炎、外伤史。查体 :腹式呼吸减弱 ,专科检查 :语言及咽腔正常 ,软腭无松弛下垂 ,腭舌弓慢性充血 ,双侧腭扁桃体 °肿大 ,隐窝口处有黄白色脓栓 ,下颌淋巴结未扪及。入院诊断 :慢性扁桃体炎。于 2 0 0 2年 3月 10日在局麻下行扁桃体剥离术。术中见扁桃体为包埋型 ,扁桃体隐窝较深 ,与咽上缩肌粘连重。手术顺利 ,完整剥离扁桃体。术后静滴抗炎药、止血药。术后第 1天 ,患者诉咽部疼痛 ,能忍受 ,憋气减轻 ,腹式呼吸好转 ,T37.5℃。术后第 2天 ,憋…  相似文献   

8.
扁桃体切除术后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1例(233000)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徐宇红患者,王某,男,48岁。因扁桃体反复发炎8年,其间曾有过3次扁桃体周围脓肿史。诊断为“慢性扁桃体炎”于1995年10月7日入院,平素身体健康,除有频发咽痛发烧外,...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32岁,因右侧咽痛吞咽困难伴发热45天,于1988年5月16日以右扁桃体周围脓肿诊断入院。即往无鼻出血及吐吸入性血痰,否认有进行性消瘦。检查T38.6℃,表浅淋巴结未触及,张口受限,右侧扁桃体与周围软组织及同侧软腭、悬壅垂均呈急性充血肿胀,扁桃体已近中线,其上级与软腭交界处明显隆起,触质地中等度硬,左侧  相似文献   

10.
文献曾报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耳鼻喉科疾病的病例,但是井发扁桃体脓肿者较罕见。本文报告十年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扁桃体脓肿4例。1临床资料自1969-04~1979-04十年间,我科共收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井发扁桃体周围脓肿4例,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15~54岁。2临床特点所有的病人入院前有咽癌2一5天的病史。他们中无1例曾患过扁桃体周围脓肿。例四过去通常每年扁桃体炎发作5次,这些患者中有2例入院前即开始使用青霉素治疗。全部病人都有咽粘膜的充血,除例三外其他的病人都有扁桃体上的传染性单核细胞覆盖物。所有的病…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44岁。因发现右侧扁桃体肿物8个月,于2006年3月16日收住我院血液科。入院前8个月因咽部不适进食与饮水不畅,在院外门诊部诊为扁桃体炎,经抗炎治疗1个月无效而来我院就诊。检查见右侧扁桃体Ⅲ度肿大,表面呈溃疡状,覆以灰白色坏死物,溃疡周围可见肉芽样肿物,下咽侧壁及舌根右侧缘受侵,取扁桃体肿物活检,所有器具均经高温消毒(无原虫污染)。病理检查:送检组织呈灰白色,显微镜下可见扁桃体黏膜下肿瘤细胞弥漫分布,肿瘤细胞形态较一致,体积大,胞质较丰富,核仁明显,位于细胞的中央,核分裂象易见,同时涂片上可见毛滴虫滋养体。  相似文献   

12.
1病例介绍 患儿,男,8岁,发热1周来院就诊。入院查血常规示WBC14.5×10^9/L,C-反应蛋白39mg/L。查体可见咽红,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无渗出。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双侧淋巴结可触及黄豆大小肿块,轻压痛,与周围组织不粘连。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71岁,因咽喉痛及吞咽痛以“左扁桃体新生物”于2008年8月1日入院,查体见新生物位于扁桃体窝前部,表面溃烂,质脆,易出血,肿瘤向周围侵及腭舌弓、磨牙后区、部分舌根边缘及近软硬腭交界处,腭咽弓黏膜正常,颌下可扪及一肿大的淋巴结,约1.5 cm×1.0 cm,质中,余(-),术前活检示“扁桃体鳞癌”。  相似文献   

14.
手术治疗双侧扁桃体周围脓肿4例王晓英早期扁桃体周围炎临床上本病多发生于单侧,双侧同时发生脓肿者则很少见。现将我们收治的4例扁桃体周围脓肿(简称扁周)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为18岁~36岁。均有化脓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病史...  相似文献   

15.
丁卡因为表面麻醉药,渗透性强,毒性大,如果超量误用,将迅速抑制循环与呼吸,危及生命。现将扁桃体摘除术中,误用丁卡因作浸润麻醉,引起急性中毒猝死1例报告于下:患者,男,26岁,因咽部反复疼痛伴畏寒3年余入院。检查:体温36.5℃,血象正常,双侧扁桃体Ⅱ°,无脓性分泌物,诊断“慢性扁桃体炎”,决定手术摘除。术中误将2%丁卡因当成2%普鲁卡因,作浸润麻醉,右侧扁桃体周围组织注射12毫升,10分钟后病人述胸部难受,心慌,脉搏130次/分,未予处理,15分钟后将右扁桃体摘下;左侧又注入12毫升,5分钟后出现躁动,四肢抽搐、身体扑倒,不  相似文献   

16.
<正> 白喉系急性传染病,解放后由于采取自动免疫预防措施,发病率显著下降,临床少见,因此易于误诊延误治疗,我科曾先后遇到2例,均误诊为扁桃体周围脓肿等一般炎症,入院观察始诊为重型咽白喉,经隔离处理,用白喉抗毒素治疗痊愈,现报告如下:例1 刘某,女,14岁,住院号17840。因左侧咽痛,颈部肿胀发烧3天,于1987年3月3日住院。入院前曾在他科按“腮腺炎”治疗无效,转来我科后在门诊行假膜涂片检查,  相似文献   

17.
我们从1983年3月起,使用扁桃体高频手术器进行扁桃体切除术,现已做3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 1.性别:男25例,女10例。 2.年龄:最小5岁,最大28岁,其中10岁以下5例,11—19岁14例,20岁以上16例。二、病例选择:本组中,单纯型扁桃体炎30例,病灶型者5例,包括急性肾炎2  相似文献   

18.
扁桃体周围脓肿是扁桃体周围间隙的一种化脓性炎症,好发于20~35岁的青壮年,儿童和老人少见。国外文献上报道年龄最小的为4个月的婴儿,而国内为6个月的婴儿。现将我院救治的1例70天扁桃体周围脓肿患儿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罗冬  蒋立新 《广东医学》2008,29(12):2106-2106
患者,男,30岁。2007年10月19日以右咽旁软腭区肿痛2年余为主诉入院。患者5年前咽部不适,右侧咽喉痛,在本地按扁桃体炎治疗有效,但病情迁延不愈。约2年前发现右扁桃体周软腭区隆起,呈进行性增大,曾于外院拟诊“扁桃体周围脓肿”多次穿刺未见脓汁,呈持续性肿痛,偶有呛咳、头痛,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慢性扁桃体周围脓肿治疗方法.方法 对3位慢性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行扁桃体切除术,扁桃体与周围组织严重粘连不易剥离,采用扁桃体部分切除.结果 3例患者随访半年以上,扁桃体周围脓肿未再复发.结论 扁桃体周围脓肿应尽早切除扁桃体,如果扁桃体周围脓肿转为慢性,扁桃体与周围发生严重粘连不易剥离,切除扁桃体上极能预防扁桃体周围脓肿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