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9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3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41篇
预防医学   55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新入护士职规范化培训心理应激的质性研究,发现培训工作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完善培训计划,提高培训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结果共访谈了18名新入职护士,共提炼了5个主题,分别为心理变化、压力源、社会支持、收获及需求。结论新入职护士是医院护士队伍的新生力量,其专业决定了医院未来护理队伍的发展水平,医院可通过了解新入职护士心理状态、压力源、社会支持及培训需求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完善培训方案,加强护理人文培养,提高新入职护士的培训效果,提升规范化培训内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子宫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功能性子宫大出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月经出血量、血红蛋白及子宫内膜厚度等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4.00%、月经出血量为(160.05±8.31)m L、血红蛋白为(120.44±10.32)g/L、子宫内膜厚度为(5.62±0.64)mm,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月经出血量为(140.51±5.25)m L、血红蛋白为(102.15±4.09)g/L、子宫内膜厚度为(10.71±0.95)mm,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月经出血量及血红蛋白均少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子宫大出血患者,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月经出血量及血红蛋白等,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4.
远距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在体和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 (I/R)的影响 ,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分别制备在体、离体和远距预处理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将 6 0只大鼠随机分为 6组 ,①在体心脏I/R组 (IR1组 ) ,②预处理后在体心脏I/R组 (PC1组 ) ,③离体心脏I/R组 (IR2 组 ) ,④预处理后摘取离体心脏I/R组 (PC2 组 ) ,⑤两组空白对照组 (C1,C2 )各组 10只大鼠。结果 :⑥PC1组与IR1组比较 ,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 (12 .9%± 1.7%vs 39.2 %± 2 .4 % ,P <0 .0 1)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 (8.3%vs4 1.7% ,P <0 .0 5 ) ,血CK含量降低 (86 3.35± 139.87vs12 5 0 .16± 36 9.33U/L ,P <0 .0 1) ,血清MDA含量减少 (2 .2 4± 0 .4 2vs 4 .5 3± 0 .30 μmol/L ,P <0 .0 1) ,SOD活性增加 (36 0 .6 0± 70 .33vs185 .0 0± 4 9.75U/L ,P <0 .0 1) ,血浆中NO2 -/NO3 -含量升高 (5 3.2 8± 5 .34vs 32 .2 5± 6 .4 8μmol/L ,P <0 .0 1)。②PC2 组与IR2 组比较 ,两组在心肌梗死范围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冠脉流出液中CK含量、组织中MDA含量及SOD活性测定亦无明显差异。结论 :远距预处理对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而经历预处理的离体心脏则无此作用 ,提示远距预处理对心脏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直接将25G腰麻针用于腰麻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选择择期拟行下肢或下腹部手术,随机分为3组(n=100),A组:普通22G斜面式穿刺针;B组:硬膜外和腰椎联合麻醉穿刺针;C组则直接用套件中的25G细腰穿针进行腰穿。术毕等麻醉平面消散至T10以下后送回病房。交待平卧24h。术后随访3d1,个月后电话随访,记录麻醉消散时间,有无头痛及腰痛、下肢痛或感觉异常。结果所有患者麻醉效果满意,各组患者腰穿穿刺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麻醉医生操作熟练程度有关。术后随访:各组间患者麻醉消退时间无差异;头痛发生率以A组最高,腰痛发生率以B组最高,下肢痛或感觉异常以A组为高,而C组未见发生。结论虽然25G腰麻针单独用于腰椎穿刺的技术操作较困难,但术后无腰痛及无头痛的发生,并发症少,麻醉效果确切,患者满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液科合并感染住院患者菌株菌谱分布和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血液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患者分离的菌株,细菌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检测,真菌药敏试验应用ATBFUNGUS药敏条检测。判定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离出致病菌432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G+菌)占28.0%,革兰氏阴性菌(G-菌)占57.9%,真菌占14.1%。3年间革兰阴性菌比例逐渐减少(63.1%,57.7%,51.9%)。G+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其次为替考拉宁;G-菌对碳青酶烯类最敏感,其次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和阿米卡星;真菌大多对抗真菌药物敏感。结论:对血液科病房感染要及时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和药敏试验,以合理选择抗生素,降低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7.
教学质量是高校办学的生命线。如何在办学规模扩大的背景下确保教学质量,是高校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采取经验研究方法,首先介绍了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以来以'抓质量、重内涵、强特色、上水平'为主线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和阶段性成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依托质量工程项目,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8.
新疆卫生人力资源存在着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及配置不平衡等问题,尤其新疆南疆三地州卫生人力资源的匮乏急待解决。根据卫生事业发展需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实际,满足全体人民基本卫生服务需要的目标,按照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原则,建议增加当地卫生人力资源数量、提高基本卫生人力素质与能力、不断调整优化卫生人力资源结构和布局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APS)对骨骼肌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 FFAs)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培养小鼠C2C12成肌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FFAs作用不同时间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根据MTT结果选取FFAs最适浓度和时间处理细胞并用APS干预,采用乙酰辅酶A合成酶-乙酰辅酶A氧化酶法检测APS干预前后培养液FFAs浓度;Western blotting测APS干预前后细胞膜脂肪酸转位酶(FAT/CD36)、总FAT/CD36、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AMPK)和总AMPK蛋白表达。结果:FFAs对细胞的毒性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与FFAs组比较,FFAs+APS组细胞膜FAT/CD36及p-AMPK蛋白表达增加(P<0.05),而总FAT/CD36及总AMPK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培养液FFAs浓度降低,细胞活性增加(P<0.05)。结论:APS可以增加骨骼肌细胞对FFAs的摄取利用,其机制可能与活化AMPK和促进FAT/CD36转位有关。  相似文献   
10.
黄芪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AMPK苏氨酸磷酸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肝脏组织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表达的变化,并探讨黄芪多糖(APS)对T2DM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组,n=8)和APS对照组(APS组,n=8),以普通饲料喂养;T2DM组和T2DM+APS治疗组(T2DM+APS组),以高脂饲料喂养。第8周末,行尾静脉一次性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25mg/kg),实验期间定期检测动物随机血糖(BG)、空腹血糖(FBG)、口服糖耐量(OGTT)、血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于APS治疗第8周末,取各组动物的肝脏组织,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AMPK磷酸化水平。结果:T2DM组出现高血糖、糖耐量降低,经APS治疗8周后,T2DM+APS组各项实验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变,肝脏组织中磷酸化AMPK水平较T2DM组显著上升(P<0.01)。结论:APS可以显著改善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PS增加磷酸化AMPK表达水平,进而改善其能量代谢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