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7例作为研究组,以同期入院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1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特点。结果:一般临床资料显示,饮酒、家族史,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等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电图异常率为75.9%(66/87例),对照组为51.6%(47/9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ST-T改变者36例(41.4%)、传导异常19例(21.8%)、病理Q波7例(8.0%),对照组分别为17例(18.7%)、3例(3.3%)、1例(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房室肥大、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肢体导联低电压,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较原发性高血压心电图异常率高,主要体现为ST-T改变、传导异常、病理Q波增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0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102例为对照组,利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F-36生活质量量表、医学应对问卷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观察组主观支持得分、客观支持得分、支持利用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589,17.013,13.276;P0.05);(2)两组躯体痛疼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5,P0.05);两组一般健康状况、生理机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065,19.456,6.785,8.181,7.732;P0.05);(3)两组患者面对、屈服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69,9.259;P0.05),而回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2、P0.05);(4)根据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回避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而屈服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结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其生活质量水平较低,主要与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应对方式以及获得社会支持程度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未经治疗的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执行功能的Go/NoGo任务及其事件相关电位特征。方法共随机选取年龄在18~60岁之间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4)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患者35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与研究组受试者相匹配的3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予以Go/NoGo检测,并记录事件相关电位(ERPs)P3波幅,将结果加以分析。结果两组之间Go/NoGo任务比较,研究组的正确率较低、错误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6~5.39,P0.05或0.01),研究组的反应时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P0.01);两组之间Go/NoGo模式ERPs比较,研究组各位点的P3波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6.69,P0.05或0.01)。结论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未治疗前存在执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精神专科医院长期住院与短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特征,探讨导致患者延迟出院的相关因素。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对在规定的标定日期内住院时间120天的长期住院组(病例组)与住院时间≤120天的短期住院组(对照组)进行社会人口学与临床特征的比较。结果病例组患者占有的床位数为我院总床位使用数的7%。社会人口学特征两组对比在年龄(χ2=11.7,P0.05)、婚姻(χ2=15.8,P0.001)、居住地(χ2=33.5,P0.001)、付费方式(χ2=32.3,P0.001)、家庭人均月收入(χ2=18.6,P0.001)、监护人情况(χ2=50.5,P0.001)方面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临床特征病例组在平均病程(t=6.2,P0.001)、入院次数(χ2=64.3,P0.001)、有无躯体疾病(χ2=21.5,P0.001)及精神科诊断(χ2=11.6,P0.05)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长期住院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付费方式、居住地、年龄、婚姻、文化、躯体疾病、职业。结论造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患者延迟出院的原因既有疾病本身的原因,也有家庭社会因素以及医保政策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老年严重烧伤患者特点回顾性研究,探讨老年严重烧伤流行病学特征,为未来烧伤学科在老年严重烧伤治疗领域提供较为详实的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入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的年龄≥60岁、烧伤总面积大于30%总体表面积(TBSA)的老年严重烧伤患者住院病史信息,收录信息包括患者入院日期、年龄、性别、烧伤面积和Ⅲ度烧伤面积、烧伤原因、受伤场所、合并伤前疾病、烧伤后并发症、合并吸入性损伤、生存患者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留治时间及治疗结果。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二项分布检验,生存患者和病死患者对比有差异的因素(年龄、烧伤面积、Ⅲ度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存在伤后并发症)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结果本研究共收录老年严重烧伤患者73例,老年严重烧伤患者发病率从2005年2.7%上升到2017年17.8%,呈显著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8,P<0.05)。男性患者(65.8%)多于女性患者(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年龄分布为61~86岁,年龄中位数为66岁,男、女性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2,P=0.83)。患者平均烧伤面积为(53.9±20.9)%TBSA,Ⅲ度烧伤面积中位数0。不同烧伤严重程度患者性别、年龄、烧伤原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特重度烧伤患者合并吸入性损伤例数、生存患者ICU留治时间、病死例数均多于重度烧伤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特重度烧伤患者中工作场所烧伤占比高。患者烧伤原因以火焰烧伤为主(79.5%),受伤场所以家庭为主(57.5%),其次为工作场所(31.5%)。患者伤前明确诊断疾病主要有心血管疾病32例(43.8%)、神经系统疾病7例(9.6%)、糖尿病5例(6.8%)、呼吸系统疾病5例(6.8%)。患者烧伤后并发症主要为创面感染31例(42.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8例(11.0%)、肺部感染8例(11.0%)。合并吸入性损伤11例(15.1%),生存患者ICU留治时间中位数为12 d。患者病死率为32.9%,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是影响老年严重烧伤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Ⅲ度烧伤面积是影响老年严重烧伤患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HR为1.024, 95%CI为1.006~1.041,P=0.008)。 结论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严重烧伤发病率显著增高,老年患者家庭烧伤占比高,应积极制定老年烧伤特别是家庭预防策略,切实降低发病率及减小烧伤面积、提高治愈率,建立有效烧伤康复体系改善患者愈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后综合医疗措施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救治成功率以及医疗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急诊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7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用综合术后医疗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救治成功率、救治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救治成功率为94.44%,对照组为74.29%,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救治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6/36),对照组为40.00%(14/3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29例(80.56%)、基本满意6例(16.67%)、不满意1例(2.78%),对照组非常满意19例(54.29%)、基本满意10例(28.57%)、不满意6例(17.14%),2组患者医疗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综合医疗措施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并降低救治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对医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性肺栓塞不同类型患者的临床因素及胸部继发性改变的CT肺动脉成像特征。方法选择84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38例;年龄23~79岁,平均年龄43.25岁。按照疾病不同类型分型,观察不同类型患者的临床因素,并分析其胸部继发性改变的CT肺动脉成像特征。结果 CT肺动脉成像结果显示,周围型49例,中央型35例。两型患者体质量指数、吸烟史、临床症状、风险因素、治疗方式、临床不良事件及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危险分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危险分层中,周围型低危高于中央型(81.63%vs45.71%),但中危、高危明显低于中央型(16.33%vs 42.86%,2.04%vs 11.43%)(P 0.05)。治疗方式中,周围型溶栓低于中央型(0.00%vs 8.5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而周围型抗凝95.92%,下腔静脉滤器置入6.12%,与中央型(94.29%、11.4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型患者右心增大、肺动脉干变粗、马赛克征、肺梗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46、35.432、8.785、10.876,P 0.05);但心包积液、Westermark征、胸腔积液及肺不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类型的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危险程度具有一定差异,其中中央型危险性较高,胸部继发性改变较大,应受到临床重点关注,积极确定疾病类型可为治疗及预后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特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临床特征和风险因素,为未来构建特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血流感染风险模型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18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基本特征、烧伤情况、转运情况、血流感染的特点、治疗及结局。根据其是否发生血流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62例(33.51%)和未感染组123例(66.49%),分析该类患者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发生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并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85例特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中有62例发生血流感染。检出阳性率从高到低的前3位细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36.25%),铜绿假单胞菌(28.75%),鲍曼不动杆菌(13.75%)。感染组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361、4.652,P0.05);感染组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显著长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297、 2.769,P0.05)。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男女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7,P0.05)。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88,P0.05)。最终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ICU住院时间为独立危险因素(OR=1.035,95%CI=1.014~1.057,P0.05)。结论特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具有血流感染高风险,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要致病菌,ICU住院时间为特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大面积严重烧伤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在烧伤治疗领域可能存在的问题及烧伤预防策略提供更详细的依据。方法收集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烧伤研究所2013年8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的烧伤总面积≥30%总体表面积(TBSA)或烧伤严重程度为重度、特重度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将患者分为3个年龄段:≤18岁;18岁且60岁;≥60岁,将居住地分为农村和城市,统计分析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受伤情况、临床特征、治疗情况。对数据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Kruskal-Wallis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对影响大面积严重烧伤患者临床预后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研究调查共收集了大面积严重烧伤住院患者病历资料414例,占同期烧伤住院患者总数(4 222例)的9.8%。男女比例为3.14∶1.0;3个年龄段中18岁且60岁患者最多(70.0%);居住地为农村有371例(89.6%),农村与城市的患者比例为8.6∶1.0。不同年龄段患者在性别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530,P0.01),不同年龄段患者居住地构成比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9,P=0.626)。本研究患者受伤时间在4~9月较多,其中7月(71例,17.1%)为高峰期,烧伤多发生在夏季175例(42.3%),各季节中烧伤患者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49,P=0.711)。致伤地点主要为家里215例(51.9%),不同年龄段患者在致伤地点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366,P0.01),患者致伤原因以火焰烧伤为主287例(69.3%)。不同年龄段患者在致伤原因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569,P0.01)。本研究患者的烧伤总面积在30%~39%TBSA的范围患者最多为127例(30.7%),不同年龄段患者在烧伤总面积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4.914,P0.01),大部分患者呈特重度烧伤者有277例(54.8%),不同年龄段患者在烧伤严重程度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292,P0.01)。本研究患者致伤部位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躯干、双下肢、双上肢、头面颈部、臀部及会阴,各年龄段患者在烧伤部位为双上肢、双下肢、头面颈、臀部及会阴构成比比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328、39.067、17.133、8.349,P0.01),各年龄段患者在烧伤部位为躯干构成比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87,P=0.166)。本研究患者伤后入院时间6 h入院者355例(85.7%)最多,3个年龄段患者在伤后入院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53,P=0.691)。本研究患者院前处理以在现场未行任何处理者393例(94.9%)为主,3个年龄段患者在院前处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31,P=0.543)。本研究患者中绝大部分未合并吸入性损伤342例(82.6%),各年龄段患者在合并吸入性损伤构成比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892,P=0.053),各种致伤原因中火焰烧伤是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数最多72例(25.1%),各种致伤原因患者在合并吸入性损伤构成比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68,P0.01),居住地为城市的患者合并吸入性损伤为10例(23.3%),各居住地患者在合并吸入性损伤构成比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49,P=0.284)。本研究患者有219例采取手术治疗,手术率为52.9%,其中住院期间实施4次手术的患者最多为99例(23.9%)。本研究绝大部分患者付费方式为自费381例(92.0%),各年龄段患者付费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35,P=0.066),自费患者中又以居住地为农村的最多,比例为92.7%,农村与城市患者付费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患者住院时间均以 21 d为主,各年龄段烧伤住院患者在住院时间构成比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764,P=0.067)。本研究患者临床预后以痊愈、好转为主有358例(86.5%),痊愈130例(31.4%)、好转228例(55.1%)、恶化26例(6.3%)、死亡30例(7.2%),不同年龄烧伤患者在临床预后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3.607,P=0.001)。本研究患者病死率为7.2%,年龄和Ⅲ度烧伤面积是大面积严重烧伤患者临床未愈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46、1.098,95%CI=1.021~1.071、1.066~1.131,P0.01)。结论我国大面积严重烧伤主要见于中青年及老年,农村男性居多、致伤原因多为火焰烧伤,高发与春夏季常见于工作场所烧伤,病情往往较严重,致伤部位以躯干、双下肢、双上肢较多,自费为主要付费方式。不同年龄患者在性别、致伤原因、致伤场所、烧伤总面积、烧伤严重程度、烧伤部位及临床预后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晚发性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的因素。方法收集2006-2013年首次住院的晚发性(起病年龄45岁)分裂症患者(研究组)62例和同期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60例,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大体评定量表(GAS),以随访与量表现场测评相结合的方法获得资料,数据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研究组服药依从性好于对照组(χ2=5.208,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4.504,P0.05);2研究组预后良好者显著高于对照组(χ2=9.360,P0.05);3研究组的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1);4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晚发性分裂症回归社会的主要因素有6个,即发病年龄、首次住院疗效、起病形式、维持服药时间、病程和家庭社会支持程度(P0.01)。结论晚发性分裂症患者回归社会的情况较精神分裂症好;发病年龄晚,急性起病,病程短,首次住院疗效好,坚持长期治疗,有充分的家庭社会支持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甲状腺B超异常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特征。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儿少科住院、年龄≤18岁行甲状腺B超共236例进行调查。结果:被试甲状腺B超异常检出率为20.8%。甲状腺异常组与非异常组的性别(χ~2=5.089,P0.05)、族别(χ~2=4.824,P0.05)、治疗情况及精神疾病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年龄、治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异常组的前3位疾病诊断为:抑郁发作、精神分裂症及双相情感障碍。结论: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中甲状腺异常的患病率较高,以女性患者为主,汉族多见,抑郁发作患者更易共病甲状腺异常,治疗以心境稳定剂联合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行肠镜检查及摘除结直肠息肉的患者780例,其中男492例(63.1%)、女288例(36.9%),年龄9~93(56.86±12.65)岁。根据息肉的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腺瘤组540例和非腺瘤组2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年龄、性别、腹部临床表现)、内镜特征以及病理表现(结直肠息肉的数目、大小、位置、息肉蒂情况、分叶情况及息肉上皮内瘤变情况),将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腺瘤组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便血和腹痛的发生率均高于非腺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腺瘤组中存在息肉直径≥1 cm、息肉数目≥3枚、息肉带蒂、息肉分叶、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上皮癌变等的患者占比均高于非腺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比值比(OR)=1.772, 95%置信区间(CI)=1.333~2.770, P<0.05]、便血(OR=1.290, 95% CI 1.015~1.637, P<0.05)、腹痛(OR=1.732, 95% CI 1.207~2.483, P<0.05)、息肉数目≥3枚(OR=0.390, 95% CI 0.202~0.753, P<0.05)、息肉直径≥1cm(OR=0.604, 95 CI 0.383~0.952, P<0.05)、息肉有蒂(带蒂和亚蒂)(OR=2.779, 95% CI 1.511~5.112, P<0.05)和息肉存在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或癌变(OR=0.599, 95% CI 0.373~0.960, P<0.05)是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腺瘤性息肉易发生上皮内瘤变及癌变,高龄 (≥70岁)、便血、腹痛,结直肠息肉数目≥3枚、直径≥1cm以及息肉有蒂的患者患结直肠腺瘤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143例晚期喉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2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治疗的143例晚期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5例(94.4%),女8例(5.6%);年龄35~79岁,中位年龄58岁。依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手术联合术后放化疗组106例和非手术综合治疗组37例。收集患者基本临床情况、治疗、随访及生存情况;生存率及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143例晚期喉癌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为67.9%。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晚期喉癌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有年龄、临床分期、T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等(P值均<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T4期、临床Ⅳ期患者采用手术联合术后放化疗5年生存率分别为62.2%和59.5%,明显好于非手术综合治疗的18.2%和4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晚期喉癌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治疗方式等。对于临床Ⅳ期、尤其是T4期患者,采取手术联合术后放化疗可以获得相对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早发型和成人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共入组546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62例符合早发型(EOS,起病年龄18岁),175例符合成人型(AOS,起病年龄≥25岁)。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评估其症状和社会功能,使用成套神经认知测查比较其认知功能差异。结果:EOS患者的精细运动-PEGDOM T分(26±12)vs.(30±11),P0.01]、工作记忆-PASAT和WMSSP均分[(34±12)vs.(38±10),P0.05]和执行功能(抑制)-Stroop色词T分[(35±12)vs.(39±10),P0.05]分数低于AOS,两组的信息处理速度、词语/视觉学习和记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研究提示早发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细运动功能、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抑制)比成人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列腺患者心理痛苦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146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使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T)进行问卷调查评估患者心理痛苦。比较前列腺癌与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痛苦发生率与严重程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前列腺疾病患者心理痛苦的危险因素。结果:146例患者中心理痛苦发生率89.73%(131/146)。前列腺癌患者与前列腺炎患者心理痛苦发生率(χ~2=0.771,P=0.380)与严重程度(Z=4.498,P=0.21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χ~2=7.587,P=0.006)、收入(χ~2=8.603,P=0.000)、文化程度(χ~2=5.292,P=0.021)、婚姻状况(χ~2=5.450,P=0.020)、病程(χ~2=5.724,P=0.017)患者的DT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性分析结果表示,年龄、婚姻状况、收入、病程、文化程度是患者心理痛苦的危险因素(OR=1.658,0.224,2.311,0.352,1.875;P0.05)。结论:DT可有效评估前列腺疾病患者心理痛苦程度,基于DT评估基础的前列腺疾病患者心理痛苦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与病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D组着色性干皮病偶联因子(XPD)的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2(ERCC2/XPD) Lys751Gln和XRCC1 Arg194Trp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NPC)患者放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首次接受治疗的NPC患者128例,其中男性82例,女性46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56.28岁。根据放化疗是否敏感分为敏感组和不敏感组。记录所有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组患者ERCC2/XPD Lys751Gln和XRCC1 Arg194Trp基因多态性,采用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吻合度检验法计算各基因型的理论值。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PC放化疗敏感性的因素,Kaplan-Meier分析不同基因型组间总生存期(OS)的差异。结果敏感组72例,不敏感组56例。敏感组与不敏感组性别、年龄、吸烟习惯、Karnofsky(KPS)评分、化疗方式、T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N分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比例、放疗前肿瘤靶区体积(GTVnx)及淋巴结靶区体积(GTVn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ERCC2/XPD Lys751Gln和XRCC1 Arg194Trp的3种基因型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 0.05);两组患者ERCC2/XPD Lys751Gln基因和XRCC1 Arg194Trp基因的不同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分期N2+N3期、放疗前GTVnx、放疗前GTVnd、淋巴结转移及ERCC2/XPD Lys751Gln的携带Gln基因型和XRCC1Arg194Trp的携带Trp基因型是影响NPC患者放化疗的独立危险因素;携带ERCC2/XPD Lys751Gln基因Gln等位基因患者3年OS为60.00%,不携带Gln等位基因患者3年OS为79.17%,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携带XRCC1 Arg194Trp基因Trp等位基因患者3年OS为58.14%,不携带Trp等位基因患者3年OS为73.8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ERCC2/XPD Lys751Gln和XRCC1 Arg194Trp基因多态性与NPC患者放化疗敏感性有关,分别携带Gln、Trp等位基因是放化疗敏感性的危险因素,且患者OS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经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治疗后发生医源性外侧壁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郑州市骨科医院2020年12月—2022年12月经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治疗的27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142例、女136例, 年龄56~85(70.6±7.1)岁。术后第2天经X线或CT检查患者治疗后医源性外侧壁骨折的发生情况, 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78例患者中45例术后出现医源性外侧壁骨折, 发生率为16.19%。有、无外侧壁骨折的患者间比较, 年龄、骨折分型及股骨外侧壁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而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内科疾病、尖顶距、骨密度、受伤至手术时间、受伤原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等因素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骨折分型A2.2~A3.3型(比值比1.316, 95%可信区间1.016~1.705)、股骨外侧壁厚度(比值比0.546, 95%可信区间0.4...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组式"农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诊断标准的83例长期住院的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小组式"农疗组为研究组共45例,非农疗组为对照组共38例。"小组式"农疗包括每2天1次进行2小时农业劳动。6个月后评估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结果:训练前,两组比较PSP和NOSIE的各因子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PSP=0.60,P0.05);而训练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PSP评分及NOSIE中社会能力、社会兴趣、总积极因素因子和病情总评分明显改善(t分别为-3.14,3.67,2.74,3.46,2.52;P0.05),而其他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前后,研究组PSP评分、NOSIE中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抑郁、总积极因素因子分、总消极因子分及病情总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72,-14.18,-10.12,-10.73,2.66,3.27,-17.59,2.07,-12.79;P0.05),训练后均明显好于训练前成绩,而NOSIE中精神病表现和迟缓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1.88;P0.05)。结论:"小组式"农疗是一种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治疗方法,有条件可以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CLND)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51例经病理活检确诊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成转移组(n=42)和非转移组(n=209)。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单因素分析后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指标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患者予以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随访1~3年,记录其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2组患者在肿瘤位置、合并腺瘤、桥本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等因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患者中年龄小于45岁者及男性比例均显著高于非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患者中肿瘤直径为5~10 mm者25例(59.5%),多灶12例(28.6%),突破被膜22例(52.4%),未转移组相应的数据为70例(33.5%)、23例(11.0%)和67例(32.1%),均显著低于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患者术后嘶哑1例(2.3%),局部麻木6例(14.3%),神经侵犯1例(2.3%),脉管侵犯2例(4.8%),无咳呛报告;随访1~3年中,仅2例复发,复发率为4.8%。非转移组术后则无以上并发症,也无复发。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多为年龄小于45岁的男性,存在肿瘤直径超过5 mm、多灶性病变、伴有被膜突破症状等特点,临床需将满足上述条件者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并予以相关防预措施,以降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发生风险。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予以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其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肾损伤(AKI)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临床特点,探讨CRRT介入时机对重症AKI患者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明确诊断AKI行CRRT患者141例,其中男性89例,女性52例;年龄3~88岁,平均年龄53.93岁。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指南分KDIGO 1、2期和KDIGO 3期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检查、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并对患者28 d生存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得出影响重症AKI患者28 d存活率的危险因素。结果基线资料:KDIGO 1期18例,KDIGO 2期32例,KDIGO 3期91例;KDIGO 1、2期血肌酐、尿素氮、尿酸明显低于KDIGO 3期(P<0.001),其余生物化学指标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总住院日、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日、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脏病)无明显差异(P>0.05)。引起重症AKI诱因组成:脓毒症54例(占38.3%),心脏术后25例(占17.7%),失血性休克22例(占15.6%),为引起AKI诱因的前3位;诱因为心脏术后的KDIGO 1、2期患者明显高于KDIGO 3期(P<0.001)。严重程度和预后比较:KDIGO 1、2期序贯脏器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低于KDIGO 3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DIGO 1、2期28 d生存率(70.0%)明显高于KDIGO 3期(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是否机械通气、白细胞、血肌酐、白蛋白与生存率无关;高SOFA评分、高APACHEⅡ评分、KDIGO 3期为28 d存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ICU入住时间增加是28 d存活率的保护因素。结论基于KDIGO分期的早期CRRT,有望改善重症AKI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