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8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甲状腺与喉、喉咽和气管的解剖关系密切,喉鳞状细胞癌向前发展侵犯双侧甲状腺,引起重度喉阻塞,同时并发甲状腺乳头状癌,在临床上罕见,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难度,而且使病人愈后趋于险恶,我科收治的1该病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因声嘶3月伴呼吸困难10天入院。门诊行喉镜检查示:声门区及声门下可见不光滑新生物,右侧半喉固定。甲状腺穿刺活检显示:甲状腺肿瘤,倾向为乳头状癌。2017年12月14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食管异物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23例合并食管穿孔、颈胸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食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12例,年龄2~87岁,病程2~11 d。术前CT扫描评估异物位置、食管损伤及周围炎症情况,其中异物位于第一狭窄16例、第二狭窄4例、第三狭窄1例及第四狭窄2例,合并食管穿孔23例、食管周围炎17例、食管周围脓肿3例、颈部脓肿2例、纵隔脓肿1例。23例中,行经硬性食管镜异物取出术17例、颈侧切开探查异物取出术5例、开胸探查异物取出术1例,围手术期配合胃肠减压、抗感染、营养支持等综合措施治疗。术后根据Stooler分级标准评价食管损伤后食管狭窄程度。结果 本组2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经手术及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均顺利拔除鼻饲管,行颈侧切开和开胸探查的患者均顺利拔除伤口引流管,均痊愈出院。1例患者于术后1个月并发颈段食管狭窄Ⅱ级,行食管扩张治疗后恢复正常。患者出院后随访3~5个月,23例均正常进食普通饮食,标准食管狭窄程度Stooler分级均为0级。结论 伴有严重并发症的食管异物应依据异物嵌顿部位及患者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取出异物,同时给予围手术期胃肠减压、抗感染、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多学科联合施救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目的:听觉稳态诱发电位是由调制声信号诱发的,反应同刺激声信号具有锁相性的稳态诱发电位。目前已成为具有频率特性的客观测听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听觉稳态诱发电位的起源、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1-01/2003-12的听觉稳态诱发电位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auditorysteadystaterespons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手工检索或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03-12的诱发电位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为“诱发电位,听觉,客观测听法”。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试验包括上述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然后筛除明显非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进一步判断是否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无论是否为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试验包含平行对照组,即感音神经性聋但未测试听觉稳态诱发电位者。③试验组为感音神经性聋并经听觉稳态诱发电位测试者。排除标准为对传导性及混合性聋患者的研究,个案报告被排除在外。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7篇关于听觉稳态诱发电位的随机和非随机试验,20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7篇试验中,5篇因系重复的同一研究,2篇为Meta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持续性脑脊液耳漏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持续性脑脊液耳漏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处理方法。方法:分析1987年6月-2000年12月收治26例持续性脑脊液耳漏的临床资料,男16例,女10例。成人18例,儿童8例。结果:26例中自发性脑脊液耳漏14例,因乳突及侧颅底手术引起的12例。15例伴有复发性脑膜炎。26例中25例在我院1次手术修补成功,1例听神经瘤术后脑脊液鼻漏行2次手术修补成功。结论: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术中应注意颅底的修复,尤其对内听道、鼓室、咽鼓管、乳突尖等重要部位的处理,以预防术后脑脊液耳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豚鼠corti器和脑干下部听觉通路CGRP的免疫组化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BC-葡萄糖氧化酶-DAB-镍(ABC-GDN)免疫组化技术研究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反应(CGRP-IR)在豚鼠Corti器和脑干下部听觉通路的分布,发现内、外毛细胞区均可见大量的阳性神经末梢,后者越向顶转、越向外排毛细胞越少。螺旋神经节内可见阳性神经束,而神经节细胞呈阴性反应。耳蜗背侧和腹侧核内有CGRP-IR阳性纤维;内侧和外侧上橄榄核均有CGRP-IR阳性神经元胞体。结果提示Corti器含CGRP神经为耳蜗传出神经,CGRP可能参与神经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143例晚期喉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2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治疗的143例晚期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5例(94.4%),女8例(5.6%);年龄35~79岁,中位年龄58岁。依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手术联合术后放化疗组106例和非手术综合治疗组37例。收集患者基本临床情况、治疗、随访及生存情况;生存率及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143例晚期喉癌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为67.9%。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晚期喉癌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有年龄、临床分期、T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等(P值均<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T4期、临床Ⅳ期患者采用手术联合术后放化疗5年生存率分别为62.2%和59.5%,明显好于非手术综合治疗的18.2%和4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晚期喉癌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治疗方式等。对于临床Ⅳ期、尤其是T4期患者,采取手术联合术后放化疗可以获得相对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10例中耳和乳突术后迟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耳和乳突术后迟发性面瘫的病因、治疗及转归。方法 :对 10例中耳、乳突术后迟发性面瘫进行诊断、治疗和预后观察 ,患者均采用激素、营养神经和扩血管药物及理疗等综合治疗。结果 :迟发性面瘫多发生于术后第 4天左右。面神经功能Ⅱ~Ⅲ级 ,绝大部分病例在 3周左右完全恢复 ,且无任何后遗症。结论 :慢性中耳炎中耳乳突术后迟发性面瘫的发生可能为局部面神经或鼓索神经微创伤引起局限性反应性水肿所致 ;也可能与并发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脊液鼻漏的各种手术进路及各种修补材料特点,选取最佳的手术径路及修补材料。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3月-2001年6月间收治的54例持续性脑脊液鼻漏经各种入路进行修补治愈的临床资料。结果:鼻内镜成功率最高(93.3%),前颅窝入路最低(20.0%),颅外法与颅内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带血管蒂帽状腱膜瓣及阔筋膜常用于术中修补瘘口。结论:鼻内镜入路是最佳入路,对颅底较大缺损的修补可采用额鼻联合入路及带血管蒂帽状腱膜瓣修补缺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径路及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肿瘤继发性舌咽神经痛的致病机理和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2年6月收治的3例桥小脑角肿瘤继发性舌咽神经痛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资料。结果 3例患者均为女性,分别为桥小脑角的舌咽神经鞘膜瘤、微小血管瘤样脑膜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瘤。主要临床表现是咽部和舌根部疼痛或伴有耳深部疼痛。1例行肿瘤切除及舌咽神经切断术,另2例行肿瘤切除、舌咽神经切断及迷走神经1-2支感觉支切断术,3例均取得满意疗效。3例术后出现轻度声嘶。随访平均2.3年,3例肿瘤及疼痛均无复发。结论 桥小脑角肿瘤是引起舌咽神经痛的原因之一。切除肿瘤同时行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1-2支感觉支切断是治疗肿瘤继发性舌咽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应用肉毒毒素A治疗腭肌阵挛性耳鸣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肉毒毒素A对腭肌阵挛源性耳鸣的治疗作用。方法在鼻内窥镜下,将20U肉毒毒素A注射到4例腭肌阵挛性耳鸣患者患侧腭部肌肉内(腭帆张肌、腭帆提肌等),观察患者耳鸣的变化以及是否有并发症出现。同时回顾相关文献,对该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加以分析。结果用药后第三天,患者腭部肌肉阵挛和耳鸣均消失,疗效持续约3个月。耳鸣消失的同时出现轻度鼻咽部返流或发声困难,约一周后逐渐消失。结论阵挛的腭部肌肉内注射肉毒毒素A是治疗腭肌阵挛性耳鸣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