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体外评估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选择性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对11椎无严重椎管占位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标本行椎弓根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比较手术前后椎体高度、椎管矢状径及椎体生物力学特性,观察术后骨水泥分布及有无渗漏.结果 术后椎体平均高度为(24.82±1.61)mm,明显高于术前的(20.73±1.37)Inin(P<0.01).手术前后椎管矢状径测量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水泥在伤椎内集中分布于球囊扩张所形成的空间内,有1例出现骨水泥椎管内少量渗漏.生物力学测定结果显示,伤椎术后强度明显高于骨折前水平(P<0.05),术后刚度明显低于骨折前水平(P<0.05).结论 对无严重椎管占位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标本选择性进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以恢复伤椎的高度和强度,且不造成继发椎管狭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从2007年10月至2012年02月,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78例共134个椎体,经椎弓根穿刺建立工作套管,放置可扩张球囊,撑开使塌陷椎体复位,使用骨水泥充填椎体,C臂X光机准确定位及检测.结果 78例病患者手术成功,术后腰背疼痛缓解明显,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术后影像学复查显示伤椎高度明显恢复,后凸畸形大部分矫正.结论 PKP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可行性,但有一定的手术风险,需严格做好术前准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精细准确的术中操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lasty)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2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研究组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伤椎高度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的差异。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和伤椎高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伤椎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者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18.0%,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和后凸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均有显著疗效,在椎体高度恢复方面经皮椎体成形术更优。  相似文献   

4.
何卫斌  冉学军 《重庆医学》2012,41(15):1499-1500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人民医院和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1例的临床疗效。结果疼痛完全缓解39例,基本缓解18例,缓解不明显者4例(均为陈旧性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基本正常41例,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较差者20例。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一种有效、安全、简单的方法,其创伤小、并发症少、对缓解腰痛明显且起效快,尤其适用于新鲜骨折患者,老年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患者42例,均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45.3±6.8)min,每个椎体骨水泥灌注量(7.8±1.3)mL,平均住院时间(11.4±3.7)d,并发症发生率4.8%.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常生活功能(ODI)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缘高度、Cobb角均优于术前(P<005);椎管内骨块占位率术前术后无显著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显著低于术前及术后(P<0.05).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各自特点以及二者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应用的临床疗效. 方法 69例(91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填充物均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51椎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40椎接受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Cobb's角的变化与疼痛程度(VAS法)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本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30个月,无1例死亡,1例接受椎体成形术的患者出现椎管内渗漏有下肢神经症状,紧急行手术治疗取出椎管内渗漏的骨水泥块,患者症状随之缓解.椎体成形术组的手术前后Cobb's角变化与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之间的止痛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2种不同的椎体增强技术向病椎内填充骨水泥的止痛效果无差异,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能一定程度纠正后凸畸形.但是椎体成形术较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价格低廉,操作简单,只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仍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例(20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椎弓根途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及骨折复位情况.结果 20例手术均顺利,疼痛于术后24h内均明显缓解,术后无脊髓神经根受损表现,X线片复查显示,病椎高度明显恢复,后凸畸形大部分矫正.结论 PKP治疗多节段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安全有效,是值得推广应用的微创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2008年11月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5例,共31个椎体,手术经两侧椎弓根或椎弓根旁入路扩张球囊使骨折塌陷椎体复位,充填骨水泥(PMMA)。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及骨折复位情况。结果:2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减轻或消失,并于5~10天内出院,无1例出现并发症,椎体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作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新型微创手术,可有效缓解骨折引起的疼痛,改善功能并恢复椎体高度,矫正脊柱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手术技术、安全性及疗效。方法: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10例11个椎体,新鲜骨折(2周内)8例,陈旧性骨折(5个月内)2例,均表现为腰背痛,无神经症状及体征。9例为单侧经椎弓根入路成形,1例经双侧椎弓根入路成形,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量平均3.8ml。结果:10例患者腰背痛均于术后24h缓解并离床活动,X线片示伤椎高度均较术前改善,后凸畸形平均改善18°,未发生脊髓神经损伤,无骨水泥渗漏及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能有效缓解疼痛,恢复伤椎高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避免因卧床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PKP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PKP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分析。术后随访2个月。结果术后腰背部疼痛消失35例,疼痛明显减轻3例,无骨水泥渗漏。术后行影像学检查未见椎管内占位,后凸畸形明显改善。术后伤椎前柱平均高度明显提高(P<0.05),Cobb角恢复至正常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术创伤小、安全、临床疗效好,能迅速缓解疼痛,有效恢复伤椎高度,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手术中应用的手术要点与经验。方法:回顾我院21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经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病例,从椎管减压、脊柱稳定性重建方法及效果方面,总结手术经验。结果: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个月以上,显示手术后胸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满意,CT/MRI复查,椎管容积扩大,致压骨块消失,植入人工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已与相邻椎体融合,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分级)提高12级。术中无较大副损伤出现,术后未发生钛合金板与螺丝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减压彻底,重建方式符合脊柱生物力学分布原则,脊髓功能恢复较好,通过改进内固定技术及支撑材料后,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远期脊髓神经再压迫风险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手术中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8年1月~2012年9月经前路治疗且获得随访的81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根据应用的椎间植骨支撑材料不同分为钛网组41例和人工椎体组40例,测量并比较各组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伤椎节段后凸角(Cobb角)大小、伤椎邻近上下椎体间高度.结果 8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以上,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两组的Cobb角及相邻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两组间Cobb角及相邻椎间隙高度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网组的Cobb角及及相邻椎间隙高度改变明显大于人工椎体组;术后复查CT,椎管容积扩大,致压骨块消失,植入骨已与相邻椎体融合,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分级)提高1~2级.术中无较大副损伤出现,术后未发生钛合金板与螺丝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减压彻底,重建方式符合脊柱生物力学分布原则,脊髓功能恢复较好,与钛网比较,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具有术后Cobb角改变小,相邻椎间隙高度降低小,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脊柱前路手术中使用具有明显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29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采用KP治疗,观察治疗后局部疼痛、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改善情况。结果15例患者疼痛均在2~48h内明显缓解,伤椎高度基本恢复,后凸畸形大部矫正。术后无脊髓神经根受压表现。所有患者均随访6~30个月,平圴12.5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具有微创、止痛效果好、无明显并发症及早期下地活动等优点,但临床应用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选择性与个体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选择性与手术的个体化.方法选取2002年4月~2004年6月术前核磁共振各序列存在信号改变的17例22椎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并根据X线片及CT分析各病例骨折的特点,个体化地进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在C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经皮双侧椎弓根穿刺建立工作通道,放置两枚可扩张球囊于塌陷终板下方,扩张球囊抬升终板以恢复椎体高度,并在持续透视监控下注入骨水泥强化椎体.观察术后症状改善、骨折复位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4 h内疼痛均明显缓解.术前伤椎前缘、中部高度丢失率分别为(35.32±13.15)%、(27.53±12.61)%,术后伤椎前缘、中部高度丢失率分别为(14.21±12.43)%,(16.2±7.5)%,骨折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后凸畸形Cobb角由术前的(25.3±4.2)°矫正至术后的(8.6±5.1)°,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患者均能于术后次日下地行走,未发现并发症.结论选择性地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进行个体化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能取得满意的近期疗效,且有利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椎体成形手术方式治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67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经皮椎体成形术组(PVP组)37例和后凸成形术组(PKP组)30例。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病变椎体高度及脊柱后凸畸形角(Cobb角)的差异。结果:术后第7天及3、6个月,两组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显著下降,Cobb角与术前相比均显著缩小(P〈0.05);PKP组椎体高度与术前相比均显著上升(P〈0.05);且PKP组椎体高度显著高于PVP组,Cobb角显著小于PVP组(P〈0.05)。术后6个月,PKP组VAS评分显著小于PVP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均能有效缓解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疼痛,纠正后凸畸形,但后凸成形术更利于椎体高度恢复和后凸畸形的纠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所致腰背部疼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得到随访的26例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经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平均年龄72.3岁),在C型臂X线机(DSA)监视引导下完成经皮椎体成形术。并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疗效进行评价。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2±1.5)个月。结果:15例患者术后即刻疼痛缓解,9例患者术后24 h疼痛缓解,2例患者术后1周疼痛缓解。术后l周优良率100%,有效率100%;术后3个月优良率100%,有效率100%;术后6个月优良率90%,有效率100%;术后1年优良率80%,有效率100%,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53.8%,再次接受PVP治疗后疼痛仍可得到有效缓解。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能够很好地缓解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所致腰背部疼痛,是一种迅速、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PKP治疗的31例无神经损伤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观测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伤椎前后缘压缩率改变、后凸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术后并发症,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术前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分别为(495±6.1)%和(16.7±3.2)%,术后1年椎体前后缘压缩率分别为(9.1±1.3)%和(1.2±0.9)%,Cobb角由术前平均(25.7±4.5)°矫正至术后(3.3±2.1)°,平均矫正19.8。,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2±0.5)分降为术后(1.9±O.6)分,各项指标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24个月,无1例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能有效恢复脊柱矢状序列,同时也能较好地维持伤椎的高度和强度,避免术后椎体塌陷,有助于早期康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腰椎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致椎体严重压缩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致椎体严重压缩骨折16例,2节段10例,3节段4例,4节段2例,其中9例合并椎管狭窄。结果 16例术后随访11~42个月,平均22个月。复查X线片见螺钉的方向、长度均满意,原伤椎未进一步压缩,无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胸腰部及腿部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脊柱融合好。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适用于不能行椎体成形术的严重椎体压缩性骨折,它具有安全、可靠及缓解疼痛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完全截瘫的疗效。方法:2006年4月至2008年12月收治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完全截瘫患者22例,均采用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伤椎直接锤顶复位、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随访椎体高度、Cobb角、椎管减压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中定位准确,未出现螺钉进入椎管,手术时间(100~150)分钟,平均135分钟,术中出血量(300~800)ml,平均70 ml。术后切口均Ⅰ/甲愈合,21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7~12)个月,平均10.5个月,所有患者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42.6%矫正到术后平均97.2%,脊柱后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32.6。矫正到术后平均3.5。,伤椎椎管正中矢状径由术前平均48%矫正到术后平均94%,髓访未见椎体高度明显丢失及Cobb角明显增大,椎管减压维持良好,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有1~3级恢复。结论: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完全截瘫可同时解决脊髓减压和脊柱稳定问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ThoraCOlulnbal bUISt fractures are chamtelhal byheight loss Of the anterior minion of the Vert6bnd ~ anddismption of the POsterior cortex. It .is usually accompanied with the retrOPulsion of the POsterior cortex into the spinal canal and subseqUent neUIDlogical injmp.NeUIDlogical injury has been ~ in 30% to 90% OfPatients with thoracolulnbal hint flac~,[l]. HOweV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inal canal stenosis and kwtotic defondty, and spinal coal lesion in tholacoltllnbarburst fm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