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急性胰腺炎450例临床特征和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总结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分析我院2000~2004年住院的4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指标、并发症、治疗方案和预后等情况.结果:450例急性胰腺炎中,轻症366例(81.3%),重症84例(18.7%).患胆道疾病者282例(62.7%),酗酒者69例(15.3%),高脂血症者56例(12.4%),其它少见原因者58例(12.9%),不明原因者81例(18%).54例(12%)为复发性急性胰腺炎,其中31例(57.4%)患胆道疾病.以腹痛为临床表现的占本组患者97.3%.血清淀粉酶水平高于正常上限的总检出率为82.4%,CT诊断总阳性率为95.3%.急性重症胰腺炎最常见的局部并发症为假性囊肿(19.0%),67.9%的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生器官衰竭或功能不全,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占26.2%,爆发性胰腺炎占25%.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占96.7%,使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PPI)者占98.9%,使用肠外营养支持的占88%.45.2%的重症胰腺炎实施了早期肠内营养,14例重症胰腺炎进行了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18例具有胆道梗阻表现的早期进行了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和(或)鼻胆管引流.重症胰腺炎行外科手术治疗7例,占其8.3%.结论:胆道疾病、酗酒、高脂血症是急性胰腺炎最常见三大病因;胆道疾病可能是急性胰腺炎复发的主要病因;血清淀粉酶和CT是急性胰腺炎较常用和可靠的检查手段;腹痛是急性胰腺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多而复杂,应加强早期监测.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和(或)鼻胆管引流是解除急性胰腺炎胆道梗阻的安全有效方法;强调以非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对有早期手术指征和中转手术指征患者应当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疗、分折,总结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我院2008~2010年住院的1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指标、并发症、治疗方案和预后等情况.结果 156例急性胰腺炎中,轻症130例(83.3%),重症26例(16.7%).患胆道疾病者76例(48.7%),酗酒者43例(27.6%),高脂血症者25例(16%),暴饮暴食者39例(25%),其它少见原因者5例(3.2%),不明原因者44例(28.2%).胆道疾患以腹痛为临床表现的占本组患者48.7%.血清淀粉酶水平高于正常上限的总检出率为84.6%,CT诊断总阳性率为97.2%.急性重症胰腺炎最常见的局部并发症为假性囊肿(15.4%),65.4%的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生器官衰竭或功能不全,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占23%,爆发性胰腺炎占26.9%.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占97.4%,使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PPI)者占98.1%,使用肠外营养支持的占89.1%.重症胰腺炎实施了早期肠内营养占43.5%.18例具有胆道梗阻表现的早期进行了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和(或)鼻胆管引流.重症胰腺炎行外科手术治疗2例,占其1.28%.结论 胆道疾病、酗酒、高脂血症是急性胰腺炎最常见三大病因;胆道疾病可能是急性胰腺炎复发的主要病因;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和CT是急性胰腺炎较常用和可靠的检查手段,腹痛是急性胰腺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08年12月59老年急性胰腺炎的病例资料。结果:59例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共发病70例次,其主要的病因是胆道疾病66.1%(39/59),首发症状以腹痛为主84.7%(50/59),CT检查阳性诊断率75%(30/40),略高于腹部B超69%(47/68),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致病原因是胆系疾病,患者症状多不典型,CT检查是辅助诊断的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4.
39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39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总结分析急性胰腺炎的诊治经验.方法 搜集总结分析了经临床证实的39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情况.结果 本组急性胰腺炎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腹痛,发病原因主要是胆道疾患和酗酒,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血清淀粉酶升高、彩超和CT检查等.治疗采用禁食、胃肠减压、应用抗生素等非手术治疗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腹腔置引流管引流,剖腹手术等手术治疗,取得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病因、病理复杂,临床病程、预后表现差异较大,血清淀粉酶和CT检查是急性胰腺炎早期正确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41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总结分析急性胰腺炎的诊治经验.方法 搜集总结分析了经临床证实的41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情况.结果 本组急性胰腺炎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腹痛,发病原因主要是胆道疾患、酗酒和高脂血症,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血清淀粉酶升高、彩超和CT检查等.治疗采用禁食、胃肠减压、应用抗生素等非手术治疗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腹腔置引流管引流,剖腹手术等手术治疗,取得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病因、病理复杂,临床病程、预后表现差异较大,血清淀粉酶和CT检查是急性胰腺炎早期正确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P)的临床发病特点及疗效.方法:对33例HL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患者无胆道疾病病史,血清甘油三酯均升高,血清淀粉酶均轻度升高,HL性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AP的临床表现以及血液中TG水平.结论:高脂血症可诱发AP,血尿淀粉酶常不升高,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相比,病情往往较重,治疗后易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加强临床医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合并急性胰腺炎(AP)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DKA合并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出DKA的临床特征外,还有患者以急腹症就诊,均有腹部压痛伴发热,血或尿淀粉酶不同程度的升高,部分有胆道疾病,大部分有高脂血症,治愈的9例患者以及时有效地纠正DKA和禁食治疗为基本措施,治疗后腹痛消失,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结论以腹痛就诊的DKA患者,应查血尿淀粉酶和腹部B超或CT以排除AP,早期正确诊断及时有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生长抑素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并发症的发生率、中转手术率、病死率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胆道手术指征及时机.方法 总结分析近3年笔者所在医院经手术治疗的轻型AGP患者共87例,分为"早期手术"治疗组与"延迟手术"对照组,比较其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总结其手术指征及时机.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手术时机应在急性胰腺炎经保守治疗后:(1)症状消失;(2)血尿淀粉酶及脂肪酶正常,无明显肝功能异常及其它脏器严重疾病;(3)胰腺无明显水肿及周围积液;(4)患者能接近正常饮食2~3 d无不适,即可进行胆道手术.结论 轻型AGP在其症状消失,血尿淀粉酶及脂肪酶正常,胰腺无明显水肿及周围积液,肝功能无明显异常及其他器脏疾病,患者接近正常进食2~3 d后进行胆道手术是安全、经济的.  相似文献   

10.
禤建宁  刘达云 《华夏医学》2006,19(2):230-231
目的:观察善得定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善得定治疗组36例,对照组42例,对照观察1周内腹痛消失、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情况,以及重症化、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治疗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腹痛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下降至正常的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用善得定治疗急性胰腺炎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迅速降低血、尿淀粉酶,减少重症化、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手术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高渗盐水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8例AP患者随机分为A组(19例)和B组(19例),两组均给予经典治疗(包括禁食、抗菌、抑制胰液分泌、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及补充必需的营养等对症综合治疗).A组在经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渗盐水(5%NaCl),剂量按3ml·kg-1·d-1静脉滴注,连续应用7d.观察全部病例临床症状(腹痛、呕吐)消失、血清淀粉酶降至正常情况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36h内腹痛及呕吐消失、血清淀粉酶降至正常患者A组明显优于B组(P<0.05);48h内呕吐及腹痛消失、血清淀粉酶降至正常患者A组明显优于B组(P<0.05);平均留院天数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加用高渗盐水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优于单纯经典治疗,提示高渗盐水作为药物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2.
何希平  ;胡康  ;刘洙秀 《吉林医学》2014,(20):4520-4520
目的:探讨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复发次数将患者分为初次复发组(49例)与多次复发组(35例),详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病史、生活习惯等一般资料,对病因进行分析。84例患者中有31例采用手术治疗,53例采用非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主要有胆道疾病、高脂血症、脂肪肝、酗酒及暴饮暴食。31例手术治疗患者28例(90.32%)治愈,3例死亡;53例患者非手术治疗患者51例(96.23%)治愈,2例死亡。结论:根据病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方法治疗复发性急性胰腺炎,并控制饮酒和饮食,可有效降低急性胰腺炎复发率,常规情况下非手术治疗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胰腺炎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2008年收治的48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8例慢性胰腺炎患者中,最常见病因为长期饮酒和胆道疾病,分别占42.9%和30.9%.腹痛为最常见症状(92.8%).患者均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行内科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内镜治疗者分别占69.0%、23.8%、7.1%.结论 胆道疾病和长期饮酒是慢性胰腺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影像学检查在慢性胰腺炎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治疗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4.
马清珠  陈建  谢佳平 《北京医学》2007,29(10):593-595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鼻胆管引流治疗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3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24h内)行床边(非X线下)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及常规保守治疗(ENBD组),并与同期行常规保守治疗的30例(对照组)患者比较平均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胰腺CT影像学变化、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费用等.结果 ENBD组30例引流成功,2例行胆总管开窗术.ENBD组平均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胰腺CT影像学变化、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ENBD治疗是安全可靠的,可降低患者病死率,减少住院天数和费用.  相似文献   

15.
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志物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几种诊断标志物用于急性胰腺炎诊断的价值,并探讨胰蛋白酶原-2是否可作为一种新的可靠的诊断指标.方法选择急性腹痛的连续系列患者198例,其中急性胰腺炎患者41例(A组),非急性胰腺炎的腹痛患者157例(B组).除影象学检查外,所有患者均接受尿胰蛋白酶原-2(UT-2)、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检测.UT-2的检测阈值为50 ng/ml.结果4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UT-2检测阳性者39例,阳性率为95.1%,血清淀粉酶阳性者36例,阳性率为87.8%,两种结果差异无显著性(χ2=0.292,P>0.05).结论血清和尿淀粉酶仍是急性胰腺炎重要的诊断指标,但UT-2是急性胰腺炎一种更好的诊断标志物,较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诊断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6.
古广强  李波 《重庆医学》2018,(11):1509-1510,1514
目的 探讨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预防胆管多发结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采用ERCP治疗的胆管多发结石124例患者,按入组顺序分为常规治疗组和ENBD组,每组62例,分别于ERCP治疗后给予常规治疗和ENBD治疗.检测每例患者术后2、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胰腺炎发生情况;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腹胀腹痛、呕吐、发热等腹部症状恢复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相比,ENBD组患者血液淀粉酶水平显著降低(P<0.01);ENBD组高淀粉酶血症共出现2例,发生率为3.23%,胰腺炎5例,发生率为8.06%,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同时ENBD组症状持续时间,血液淀粉酶下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BD能够显著降低胆管多发结石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发病率,缩短有并发症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王建林 《河北医学》2000,6(4):372-373
淀粉酶 (AMY)与脂肪酶 (LPS)是诊断急性胰腺炎常用的实验室指标。但其他急腹症如胆道疾病、胃肠道疾病患者也可引起 AMY与 LPS活力增高。为探讨AMY和 LPS的诊断价值 ,我们选择急性胰腺炎患者及非急性胰腺炎急腹症患者各一组 ,分别测定其血清和尿液 α-淀粉酶 (α- AMY)胰腺淀粉酶 (P- AMY)和血清 L PS。结果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经临床综合诊断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室、影象学等检查、手术证实等 )为急性胰腺炎患者 2 9例 ,其中男子 18例 ,女 11例 ,年龄 2 2~ 6 1岁 ,平均 4 7岁。非急性胰腺炎组 30例 ,其中男 2…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区域动脉早期灌注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区域动脉灌注后第1、3天,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6.42±3.45)× 109/L,(13.79±3.23)×109/L;血淀粉酶分别为(303.4±297.6)U/L,(155.4±195.6)U/L;灌注治疗后第1天尿淀粉酶为(487.5±121.5).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8例病人(80%)灌注治疗后第3天腹痛明显缓解.全组平均住院时间14.3天,联合手术1例.病死率10%(1/10).结论 早期区域动脉灌注可作为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急性胰腺炎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各项临床及实验室指标,为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0月~2005年10月间64例急性胰腺炎病例资料。结果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主要病因是胆道疾病(29例,占45.3%),基本上首发症状为腹痛,血淀粉酶波动于27~5327U/L,并发肝功能损害24例,肾功能损害22例,治愈58例,好转5例,死亡1例。结论重视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各项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向福友  米慧 《当代医学》2012,18(24):140-141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效率为79.17%,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腔积液、腹痛腹胀及白细胞、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水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疗效,加速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