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了解龙门县旅游区温泉水质的卫生状况,为今后加强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2014年龙门县旅游区温泉池水进行抽样监测分析。结果 2013-2014年共检测温泉池水水样404份,全部项目合格250份,总合格率为61.88%,其中2013年合格率为61.17%,2014年合格率为62.63%。各检测项目中,游离性余氯、大肠菌群合格率最低,分别是75.25%、76.73%,其次是细菌总数和pH值,分别是93.07%和99.50%,浑浊度和尿素合格率均为100.0%。春冬季节合格率较低,为55.26%,夏秋季节合格率较高,为70.45%。结论龙门县旅游区部分温泉池水游离性余氯和大肠菌群合格率较低,需加强温泉水质消毒,提高旅游区温泉水的卫生质量,保障游客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温泉水质微生物情况,探讨合适的消毒方法,保障温泉水微生物学卫生安全。方法 连续2年监测温泉水质卫生,并试验不同消毒剂在不同余氯浓度下,温泉泡池细菌指标及感官性状指标的变化。结果 温泉泡池水质监测合格率为0,主要由游离余氯、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造成,合格率分别为0、0、16.67%。氯消毒剂投加试验显示低浓度余氯(0.20mg/L)即可保证微生物指标达标,低浓度余氯对水质造成的浑浊度升高小于高浓度余氯(0.50mg/L)。使用氯丸和次氯酸钠,相同余氯浓度下其对水质浑浊度影响无差异。结论 温泉经营场所应增强卫生意识,注重温泉水质消毒,低浓度持续消毒的方法适合某市温泉水。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某区2004-2008年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卫生安全状况,为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区2004-2008年管网末梢水和二次供水水质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检测指标包括浑浊度、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游离余氯。结果抽检水样的管网末梢水综合合格率为41.45%,二次供水为31.21%;年度检测合格率逐年上升。管网末梢水综合合格率比二次供水高,两者的4项常规监测指标总合格率高低分布相一致;两者各季度综合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二、三季度偏低,各为23.30%和20.00%。菌落总数指标合格率与季度总合格率分布一致,二次供水游离余氯合格率明显低于管网末梢水。结论广州市该区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综合合格率逐年升高,但仍偏低,有季度分布差异,应加强对生活饮用水的防护与卫生监督。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东省旅游温泉卫生现况,为研制相关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对广东省内35家旅游温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汇总分析2005—2007年经常性卫生监测数据,包括水质卫生指标和卫生用品微生物指标。2008年分别对3家规模较大的温泉(硫磺泉2家、氡泉1家)进行现场监测,抽检水中嗜肺军团菌、浴池壁抹菌数、空气中硫化氢(H2S)和氡气(222Rn)等指标。结果 35家温泉共有浴池996个,77.1%(27/35)温泉旅游场所有水循环消毒净化设备,68.6%(24/35)有强制淋浴措施,60.0%(21/35)有强制浸脚消毒池,91.4%(32/35)有水温标识,57.1%(20/35)有水深标识。2005—2007年温泉浴池水质经常性监测显示,水样细菌总数合格率为63.4%(460/725),大肠菌群合格率为75.3%(546/725),水样嗜肺军团菌合格率为91.9%(68/74);pH值、尿素合格率较高分别为99.9%、98.3%。2005—2007年卫生用品经常性监测显示除鞋类合格率较低(47.6%)外,其余种类合格率普遍较高(〉80%)。2008年现场监测结果显示,1家温泉的6份浴池水样均未检出嗜肺军团菌,12份温泉池壁抹菌样品中6份样品检出大肠菌群;2家硫磺温泉的泉眼井口硫化氢测定值分别为0.035、0.071 mg/m3,低于限值(最高容许浓度10 mg/m3);1家氡温泉室内温泉氡浓度12 h均值为84.0 Bq/m3,其他区域氡浓度12 h均值为22.8 Bq/m3,均在限值范围内(≤400 Bq/m3)。结论广东省部分温泉水质及卫生用品中的微生物污染较严重,需加强温泉水质消毒净化及卫生用品消毒,尽快开展相关卫生标准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5.
张洪轩  历丹  郭琦 《职业与健康》2011,27(14):1556+1681-F0002,F0003
目的了解大连市游泳池水水质卫生状况,保障游泳者的身体健康,为加强游泳池的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 17220-1998)随机采集游泳池水样,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18204-2000)对游泳池水进行检验,根据《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7-1996)进行水质评价。结果 2009年度共采集水样172份,合格份数为101份,总合格率为58.7%。2010年度共采集水样147份,合格份数为94份,总合格率为63.9%。两年水样总体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9和2010年游泳池水游离性余氯合格率最低(68.70%、70.9%),其次是细菌总数(87.80%、89.10%);合格率较高的分别是尿素(94.20%、96.60%)、浑浊度(98.80%、100%)、大肠菌群(100%、100%)4类型(健身场所、四五星级宾馆、学校、温泉洗浴场所)游泳池水中尿素、细菌总数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健身场所游泳池尿素合格率和温泉洗浴场所游泳池细菌总数合格率较低。结论大连地区游泳池水的卫生质量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对游泳场所的卫生监管工作。要强化游泳池水的消毒工作,同时须注意定期换水并防止池水受到粪便污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掌握广州市某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预防控制介水传染病以及制定监督监测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2012—2017年《广东省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方案》要求设置水质监测点和采样频率,分别采集广州市某区市政供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和二次供水水样,检测项目和评价标准均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执行。结果 2012—2017年共检测水样387份,合格365份,总合格率为94.3%。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和二次供水的合格率分别为97.2%(70/72)、95.4%(270/283)和78.1%(2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87份水样检出不合格的项目有总大肠菌群、浑浊度、锌、铜、游离余氯和氨氮,该6项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99.7%、99.2%、99.2%、99.7%、96.4%、99.2%,其余指标的合格率均为100.0%。不同水期(丰水期和枯水期)、采用不同消毒剂消毒(液氯和氯胺)对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和二次供水的水质合格率均无影响(均P >0.05)。结论 广州市某区市政供水的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合格率较高,但仍存在一些不合格因素,二次供水的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应进一步规范二次供水的管理,加大监督力度,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阿坝州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政府制定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于枯水期和丰水期对阿坝州城区和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点进行采样监测,按(GB 5749 - 2006)、(GB /T 5750 - 2006)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 2015 - 2017 年共监测水样 2 946 份,总合格率为47.73%;城区出厂水与末梢水合格率分别44.83% 48.57%(P>0.05);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合格率分别为40.59%、54.42% 、53.23% (P<0.05);枯水期与丰水期合格率分别为51.99%,43.40%(P<0.05)。微生物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合格率分别为54.51%、80.82%和99.02%。结论 阿坝州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总体合格率低,微生物指标不合格是阿坝州生活饮用水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焦作市公共场所微生物项目进行监测,了解相关场所卫生状况,为当地卫生监管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焦作市部分宾馆(酒店)、游泳场所、沐浴场所、理发店、美容店和候车室等6类重点公共场所的公共用品用具、淋浴水、浴池水及冷却塔冷却水等,依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18204.6-2013)和《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GB/T18204.1-GB/T18204.5)要求进行布点、采样和微生物指标监测,依照《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37488-2019)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2020年焦作市监测6类公共场所样本1 240份,微生物指标合格909份,总合格率73.31%。其中,公共用品用具1 094份,合格812份,合格率74.22%;水质样本146份,合格97份,合格率66.44%。公共用品用具主要不合格指标为菌落总数,水质不合格指标是大肠菌群和嗜肺军团菌。6类公共场所中合格率最高为美容店89.47%(85/95),最低为宾馆(酒店)68.21%(412/604)。结论 焦作市公共场所存在卫生安全隐患,应积极采取有效监管措施,提高公共场所的卫生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宁夏自治区游泳场所卫生状况,分析影响因素,找出监管薄弱环节,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宁夏2009—2011年所有游泳场所经营单位卫生管理状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填写检查表;随机采集游泳池水水样,检测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尿素、浑浊度、余氯;浸脚池水水样,检测余氯。结果 2009—2011年共监督检查64家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合格单位33家,总合格率51.6%;水质监测合格单位26家,总合格率40.6%;236份水样中,游泳池水水样183份,监测指标中,3 a总合格率最高为浑浊度100.0%,最低为泳池水余氯70.0%。浸脚池水样53份,合格36份,3 a总合格率为67.9%,各年间监测指标单位合格率分别为27.8%、41.7%和50.0%。结论 2009—2011年宁夏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和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尚存在部分问题,必须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石家庄市2014—2021年生活饮用水常规指标进行监测,分析水质及主要监测指标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整理2014—2021年石家庄市生活饮用水监测资料,分析生活饮用水合格率、主要监测指标合格率、主要监测指标变化趋势。 结果 2014—2021年石家庄市共监测水样10529份,总合格率为77.15%;地表水合格率(99.08 %)高于地下水(75.96 %)、城市水合格率(85.17 %)高于农村水(75.05%)、枯水期合格率(79.79%)高于丰水期(74.51%),完全处理水合格率(99.10%)高于仅消毒(86.29%)和未处理(70.70%)(P均<0.05)。2014—2021年石家庄市生活饮用水最低合格率为69.49%,最高合格率为82.28%,总合格率呈上升趋势(P<0.05)。主要指标耐热大肠菌群 、菌落总数、总硬度、硝酸盐、硫酸盐的合格率均呈上升趋势(P<0.05),菌落总数、硝酸盐、氟化物、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 石家庄市2014—2021年生活饮用水水质整体呈现优化趋势,微生物指标仍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山西省农村学校饮用水水质卫生现状,为提高农村学校师生饮水质量提供数据支持,于2021年4—9月对山西省96个县286所农村学校开展卫生调查,并采集学校末梢水进行水质检测。结果显示,共监测学校末梢水样572份,合格水样510份,合格率为89.2%,其中枯水期水样合格率(91.3%)略高于丰水期水样合格率(87.1%)。在286所学校中,供水工程水源类型以地下水(94.8%)为主,水处理方式以未处理和沉淀过滤(90.2%)为主。合格率较低的指标为总大肠菌群(93.0%)、硫酸盐(97.9%)、总硬度(98.8%)。提示应采取相应措施,完善净水工艺,加大学校饮用水卫生监管力度,保障农村学生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长春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分析水质变化原因为政府有关部门在提高饮水卫生安全的决策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长春市76件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水样的采集、保存、运输和检验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IT5750—2006)执行;水质检验结果评价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执行。结果2012年长春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共监测76份,合格率为50.00%;出厂水合格率为53.13%,末梢水合格率为47.73%;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硝酸盐、锰和大肠埃希菌是影响长春市农村生活饮水水质卫生合格率较低的主要指标。结论长春市农村生活饮用水质不容乐观,水质合格率较低,应把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硝酸盐、锰和大肠埃希菌作为今后重点监测指标,加大监督、监测力度,确保居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和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台山市2006—2014年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为做好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2014年采集台山市取得卫生许可证并正常开放的游泳池水样,采样时间为每年的6—8月,检测指标为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尿素、浑浊度、游离性余氯和pH值。结果2006—2014年共采集游泳池水样476份,各项指标全部合格的160份,总合格率为33.6%。各项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游离性余氯52.7%(251/476)、尿素61.6%(293/476)、大肠菌群78.2%(372/476)、细菌总数80.5%(383/476)、pH值85.3%(406/476)、浑浊度87.4%(416/476)。乡镇游泳池水质合格率为6.8%(6/88),城区游泳池水质合格率为39.7%(154/388),城区合格率高于乡镇(P0.01)。结论台山市游泳池水质合格率偏低,今后必须加大对游泳场所的卫生监督、监测力度,尤其是加强对乡镇泳池的卫生监督。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用CJ/T 244-2016《游泳池水质标准》对常州市游泳池水质进行评价与分析。方法 池边快检加实验室送检。选择浑浊度、pH、尿素、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游离性余氯、化合性余氯、水温、氧化还原电位(ORP)、氰尿酸、三氯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三溴甲烷14项为检测指标。结果 没有一个泳池以上指标同时满足CJ/T 244-2016的要求。指标合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氰尿酸(室外)100.0%、三氯甲烷98.8%、总大肠菌群94.5%、、化合性余氯78.8%、氰尿酸(室内)77.0%、尿素67.3%、水温60.0%、pH55.8%、菌落总数53.3%、浊度52.7%、游离性余氯37.6%、ORP7.7%。结论 泳池水质较差,应加强游泳池水的卫生监督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龙华地区市政水厂与自建水厂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情况。方法根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与保存》(2006)对末梢水进行采样、保存、检测,结合龙华地区的水质情况,确定监测项目为游离性余氯、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等指标。结果2007—2008年龙华地区1家市政水厂与1家自建水厂末梢水共监测192份水样,合格率87.50%。其中市政水厂96份,合格率100.00%;自建水厂96份,合格率75.00%;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42,P=0.00)。自建水厂管网末梢浑浊度指标合格率75.00%;其余各指标合格率为100.00%;自建水厂管网末梢水各季度的合格率第1季度=第4季度第2季度第3季度,各季度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1,P=0.00)。结论市政水厂末梢水合格率比自建水厂高,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龙华地区自建水厂的监督检测,同时加快龙华地区自建水厂的市政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王晓玲 《职业与健康》2010,26(7):799-800
目的了解西安铁路局宝鸡辖区内近80个给水所消毒状况,以提出防控措施,为今后有目的地开展监测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2004—2008年分别对近80个集中市水源,依照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方法进行微生物、感观和化学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共检测水样185份,水质抽查合格率为85.9%(159/185)。水质细菌指标超标占水质不体格的76.9%。结论该辖区水源水微生物污染比较严重,卫生监督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卫生监管力度,保证人民饮水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农村学校自备饮用水水源的卫生与水质状况,为政府部门制定改水决策提供技术依据。[方法]2008年11月,对北海市58所农村学校的自备饮用水进行卫生学调查,并对供水情况和师生的基本情况、饮水行为及饮水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58所学校自备水源,饮水覆盖35166人。检测末梢水58份,合格率较低的指标是pH值(合格率为24.14%)、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为75.86%)、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为75.86%)、细菌总数(合格的为67.24%)。末梢水水质总合格率为5.18%,饮用合格饮用水的3608人,占10.26%;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67.24%,饮用合格水的27698人,占78.76%;pH值合格率为24.14%,饮用合格水的10998人,占31.27%。饮水卫生知识合格率,水质合格率高的学校师生为76.03%,水质合格率低的学校师生为67.70%(P〈0.01)。[结论]北海市农村使用自备水学校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较低,不合格水样覆盖人群较广,人群饮水卫生知识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龙岩市瓶(桶)装直饮水卫生状况,为龙岩市瓶(桶)装直饮水水源防护及卫生管理监督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家卫生标准,对龙岩市38家直饮水水厂全面调查。[结果]检测88份瓶(桶)装直饮水水源水及成品水,合格54份,合格率为61.36%。水源水的合格率为59.52%(25/42),成品水的合格率为63.04%(29/46)。[结论]微生物污染为影响瓶(桶)装直饮水卫生质量的主要因素,今后需加强龙岩市瓶(桶)装直饮水水源卫生的监管工作,控制污染源,为全市居民提供安全的饮用水,预防疾病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重庆市温泉业现状.为探讨温泉水质消毒方式与制定重庆市温泉场所卫生规范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市内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41个温泉场所开展基本情况调查,抽检泉眼水、开池4小时和开池8小时池水的pH值、浑浊度、尿素、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指标,汇总分析水质卫生监测数据。结果41个温泉场所中室内泡池185个、室外泡池574个,持有效卫生许可证率92.7%,水质抽检泉眼水合格率51.2%,开池4小时池水合格率46.3%,开池8小时池水合格率29.3%。结论重庆市部分温泉场所因建筑年代较早,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卫生管理也因温泉场所规模不一存在较大差异;温泉水质平均合格率为42.27%;9个温泉场所对温泉水实施消毒。但消毒效果不佳,需进一步探讨对温泉水质是否实施消毒及其方武,并尽快制定重庆市温泉场所卫生规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探讨永春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为今后我县农村改水提供经验和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2011年永春县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08年-2011年共检测农村饮用水水质530份,合格数315份,水质合格率为59.4%。530份水样共检测10070项次,总合格率为95.8%。其中合格率最高的是毒理学指标,合格率为100%;其次是一般化学指标和感官性状指标,合格率为99.9%、93.9%;合格率最低的是微生物学指标,合格率为81.7%。结论:永春县农村饮用水水质状况不容乐观,需加强全县内农村饮用水的改进和监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