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共情能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为临床护理管理者提高其共情能力、降低职业倦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杰弗逊共情量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对长春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10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共情能力总分为(76.77±4.28)分,职业倦怠中情感衰竭(28.03±6.58)分,去人格化(11.74±4.32)分,个人成就感(24.57±8.21)分。护士共情能力总分、换位思考、观点采择与情感衰竭呈负相关,换位思考与去人格化呈负相关,共情能力总分、换位思考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严重,共情能力偏低,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管理者可以采取相关措施改善护士的人际关系,提高护士共情能力,从而降低其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2.
护理本科生共情与情绪智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共情状况及其与情绪智力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大学生共情量表和中文版情绪智力问卷(ESCQ)对351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的共情总分为99.94±12.06,不同特征(除家庭月收入外)护生共情各维度得分存在差异(P<0.05,P<0.01)。情绪智力总分为109.26±13.60;ESCQ的情绪认知、情绪表现和情绪调节维度与共情各维度及总分呈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P<0.05,P<0.01)。结论护生共情能力总体水平较高,在情绪智力上的总体表现尚好,其共情能力与情绪智力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护理教育者应针对两者的共同点,寻找合理恰当的教育对策,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培养,以提升护理本科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留职意愿和职业疲溃感相关性,为护理管理者制定留职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护士留职意愿问卷和职业疲溃感量表对大连市3所综合性医院的458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留职意愿总分22.12±4.41;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得分分别为27.80±11.44、8.05±6.40和35.81±8.24;临床护士留职意愿与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个人成就感呈显著正相关(P0.01);职务、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以及个人成就感是护士留职意愿的主要预测因素(P0.05,P0.01)。结论临床护士留职意愿受职业疲溃感的影响,管理人员应通过降低护士职业疲溃感来强化其留职意愿,以促进护理团队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描述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疝外组手术护士职业倦怠的状况。比较不同人口社会学资料疝外组手术护士其职业倦怠状况的不同。方法采用MBI-HSS量表采取方便抽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97名疝外组手术护士进行职业倦怠现状调查。结果 (1)疝外组手术护士存在中高度的职业倦怠情况。(2)疝外组手术护士在情感耗竭及个人成就感维度倦怠情况高于国际医护人员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不同人事关系的疝外组手术护士的去人格化状况不同(F=-2.21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不同手术室护理工作有关的项目的护士职业倦怠状况:不同手术室的工作时间的研究对象的情感耗竭状况不同(F=18.38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的不同分工其情感耗竭(F=7.087,P0.05)、去人格化(F=3.957,P0.05)状况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职业满意度的研究对象其情感耗竭、个人成就感降低状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工作意愿的研究对象其情感耗竭(F=4.152,P0.05)、去人格化(F=3.342,P0.05)、个人成就感降低(F=6.203,P0.05)状况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疝外组手术护士群体存在职业倦怠,主要体现为中高度的情感耗竭,及低个人成就感;不同的手术室工作岗位上其职业倦怠程度有差异。因此,管理者应合理调配手术室人力资源,合理调配不同岗位间的劳动强度。疝外组手术护士应培养自己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自身工作满意度,等综合干预措施有效地预防或缓解疝外组手术护士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共情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和针对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356名医护人员运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和自编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情能力总分,护士为114.68±13.81,医生为110.70±19.15,其中观点采择维度护士得分显著高于医生(P0.05);医院等级、工作满意度是护士共情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整R2=0.125)。结论医护人员共情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基层医院及对工作满意度较低的护士共情能力受影响;管理者应结合具体情况对护士进行合理干预,提升护士的共情能力,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大专女生道德发展与性别角色及共情的关系。方法采用关怀伦理访谈、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问卷对106名护理大专女生进行测评。结果护理大专女生道德发展以第1.5、2、2.5阶段为主,分别占29.3%、34.9%、26.4%;4种性别角色分布基本相当,为23.6%~26.4%;其道德发展与性别角色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不同道德发展阶段的护理大专女生共情总分、观点采择、共情关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护理大专女生的道德发展与性别角色有关,女性正性特质有助于关怀道德的发展,处于道德发展第2阶段的护理大专女生共情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共情状况及其与情绪智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大学生共情量表和中文版情绪智力问卷(ESCQ)对351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的共情总分为99.94±12.06,不同特征(除家庭月收入外)护生共情各维度得分存在差异(P<0.05,P<0.01).情绪智力总分为109.26±13.60;ESCQ的情绪认知、情绪表现和情绪调节维度与共情各维度及总分呈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P<0.05,P<0.01).结论 护生共情能力总体水平较高,在情绪智力上的总体表现尚好,其共情能力与情绪智力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护理教育者应针对两者的共同点,寻找合理恰当的教育对策,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培养,以提升护理本科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护士职业倦怠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护士职业倦怠现状,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MBI量表中文版对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62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护士情绪衰竭(EE)、去个性化(DP)和个人成就感丧失(PA)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25.79±10.65、8.73±6.38和14.35±8.45;EE和DP倦怠水平显著高于一般护理模式下的护士常模(均P<0.05);PA倦怠水平显著低于常模(P<0.01);EE中度倦怠和高度倦怠检出率分别为20.97%和53.22%,DP分别为24.19%和48.39%,PA分别为24.19%和0。护士EE、DP严重倦怠显著高于常模(均P<0.01),而PA严重倦怠显著低于常模(P<0.05);工龄≥3年护士PA的倦怠程度显著高于年资<3年的护士(P<0.01);本科护士在职业倦怠3个维度上的严重程度均显著高于中专、大专护士(P<0.05,P<0.01)。结论无陪护理模式下的护士职业倦怠水平显著高于一般护理模式下的护士职业倦怠水平,年资和学历越高,护士职业倦怠水平越高;护理管理者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护士创新行为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关系,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和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对全国2738所医院的10570名血液透析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血液透析护士职业倦怠的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低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中位数分别为15、3、28分;创新行为总均分为3.08土0.67,产生想法、取得支持、实现想法维度得分分别为3.56±0.76、2.76±0.73、3.03±0.91.创新行为与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呈负相关,与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实现想法是职业倦怠3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 增强血液透析护士的创新行为能力,特别是"实现想法"可显著降低其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唐山市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揭示引起护士职业倦怠的因素.方法:采用职业倦怠自评量表及护士专业工作环境量表对唐山市300名护士进行测试.结果:①不同婚姻状况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在情感耗竭( F=5.303,p<0.05)和去人格化(F=4.115,p< 0.05)维度上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工龄(F=3.683,p<0.05)、不同年龄(F=2.839,p<0.05)的护理人员在情感耗竭维度上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不同满意度的护理人员在情感耗竭( F=4.977,p<0.01)、去人格化(F=3.207,p<0.05)维度上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在情感耗竭( F=0.733,p<0.05)维度上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三个维度和工作环境的领导能力和自主性、医护关系、对实践的控制、团队合作、处理意见不一致和矛盾冲突、内在工作动机、文化敏感性的八个维度存在显著相关(p<0.05).结论:唐山市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感较高,职业倦怠感高低受婚姻状况、年龄、工龄、工作满意度及职称的影响,且职业倦怠和工作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