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目的:观察国产与进口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83例脑瘫患儿分为国产组(42例)和进口组(41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训练和治疗,同时分别给予国产和进口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国产组和进口组的总有效率、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和精细运动功能评分(FMFM)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与进口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有相似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鼠神经生长因子在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中的疗效。方法 99例脑性瘫痪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的运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随访3年。采用Gesell发育量评价治疗前后小儿脑性瘫痪患者的发育商(DQ)。结果观察组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有效率为89.8%,较对照组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有效率的64.0%效果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对于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与普及。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康复疗法结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为小儿脑瘫的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7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疗法结合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后的各项发育指标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统计学有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结合神经节苷脂可以显著提高小儿脑瘫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神经节苷脂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效果。方法:用神经节苷脂治疗重度HIE 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给予三项支持、三项对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水平、脑CT的改变、NBNA评分及生后1-12月龄时精神运动发育商(DQ)以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OD和MDA的水平、脑CT、NBNA评分及DQ检测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重度HIE确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训练在小儿脑瘫(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小儿脑瘫患儿,根据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采取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6.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红英 《医药世界》2009,11(5):123-124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7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情况及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和生后28d各进行NBNA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59%和72.22%(χ2=6.65,P〈0.01);两组患儿治疗1个疗程后NBNA评分分别为36.38±1.32和34.43±2.15,P〈0.05;生后28d的NBNA评分分别为38.47±2.13和35.36±1.92,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HIE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了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幼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幼儿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进行治疗,8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对患儿的发育商和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儿在治疗后发育商明显提高(P〈0.05)。两组临床有效率相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幼儿脑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49例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治疗7d和14d后,观察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HIE患儿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儿脑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神经节苷脂治疗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记忆力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记忆力恢复的疗效。方法将110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予以物理疗法、针灸、按摩、高压氧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同时静脉滴注神经节苷脂(GM1)。采用许氏记忆量表测评治疗前后2组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记忆商,比较2组间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4%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记忆商值为(90.47±3.82)高于对照组的(74.36±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节苷脂可提高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康复对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康复对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及中医针刺按摩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48例小儿脑性瘫痪早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功能训练及电刺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同时再予以进行针刺及手法按摩,分别在治疗前1d、治疗后1、3、6个月进行GMFM评估,对比两组疗效,比较视性立直、躯干立直、降落伞反射的出现时间。结果治疗组三项姿势反射的出现时间先于对照组(P〈0.01),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正常化率74.1%高于对照组42.9%(P〈0.05),治疗组有效率(96.3%)与对照组(9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效优于单纯功能训练及电刺激治疗,中医针刺按摩可以提高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促进脑瘫患儿正常化发育,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是小儿脑性瘫痪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效果。方法对照组使用物理疗法(PT)(以Bobath法为主)及抗癫痫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综合康复治疗。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PT(以Bobath法为主)及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综合康复治疗,患儿运动功能改善状况更加明显,是治疗小儿脑瘫合并癫痫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对小儿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将60例小儿脑瘫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给予针灸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助康复训练治疗,治疗1月后观察2组患儿临床疗效和各运动功能区评分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为10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5个功能区评分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神经节苷脂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个治疗组[更昔洛韦治疗组(治疗A组)和神经节苷脂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组(治疗B组)]及对照组,每组39例,比较分析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A组和治疗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9%、82.1%,与对照组总有效率56.4%相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治疗A组及治疗B组之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康复技术对脑瘫患儿康复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脑瘫患儿286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配合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治疗前与治疗3个疗程后均经神经内科专业康复医师进行整体评估。结果康复治疗前2组患儿粗大运动、认知及语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康复治疗3个疗程后2组患儿粗大运动、认知及语言方面较训练前显著改善( P <0.01),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提高脑瘫患儿的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首次发病的ACl患者120例,并按人院时间顺序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三组(对照A组、对照B组、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A组采取康复治疗干预,对照B组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研究组予以神经节甘脂治疗的同时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美国同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标准(NIHSS)、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FMA)及修订的Barthel指数(BI)评定所有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ADL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NIHSS、FMA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明显较对照A、B组高(P〈0.05);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A、B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促进ACI患者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水平及提高ADL,是进一步优化提升脑梗死临床治疗手段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中医体质分型治疗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名纳入研究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PT,OT,ST等西医学治疗方法,治疗组在上述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中医体质分型治疗。在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月,采用北京Gesell发育商(DQ)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E对患儿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组患儿经过中医体质分型治疗,其免疫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于治疗前后对比,脑瘫患儿在社会适应、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等方面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社会适应、大运动、精细运动、个人社交等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语言能力提高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模式基础上予中医体质分型治疗脑性瘫痪,能显著提高患儿免疫功能,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87.9±1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8.1±1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88.7±18.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8.1±1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尹久  熊德菲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7):117-118,121
目的 评价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可行性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ua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ua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好,能显著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活素与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疗效比较及其对TNFα-和IL-6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HIE患儿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脑活素,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神经节苷脂(GMI)。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治疗后行为神经评分(NBNA)与TNFα-、IL-6浓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NFα-与IL-6浓度则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活素与GMI均能有效降低HIE患儿的血清TNFα-、IL-6浓度并提高NBNA评分,临床疗效均较佳,但GMI的效果要优于脑活素,更适合临床用于治疗HIE患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