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盆腔廓清术在原发及复发性宫颈癌中的应用现状及预后。方法: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上检索原发及复发性宫颈癌行盆腔廓清术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1990年1月至2019年3月。由两名评价员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资料并行质量评价后进行循证评价。结果:研究纳入11篇文献,共818例宫颈癌患者接受盆腔廓清术,其中原发宫颈癌患者160例,复发宫颈癌658例。164例患者行前盆腔廓清术,39例患者行后盆腔廓清术,615例患者行全盆腔廓清术。中位手术时间为5.9~10.3h,中位出血量为800~2537.9ml,中位输血量为800~1600ml,中位术后住院天数为17~65.5天。患者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8%~55.3%,晚期并发症为36.1%~74.5%,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3%~83.3%。5年无瘤生存率为13.2%~61.0%,5年总生存率为20.5%~56.0%,其中原发性宫颈癌5年总生存率为49.0%~52.5%,复发性宫颈癌5年总生存率为20.5%~65.8%。8篇文献认为手术切缘阳性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结论:盆腔廓清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但仍在可预防、可治疗的范围内。适当的盆腔廓清术可延长原发及复发性宫颈癌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发性子宫颈癌盆腔廓清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1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接受盆腔廓清术的6例复发性子宫颈癌患者,通过搜集临床资料和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40~57岁,平均49.8±6.2岁。3例行全盆腔廓清,3例行前盆腔廓清。术中出血量600~3300 ml,平均2050±1107 ml。平均住院天数17.67±5.65天。随访至2018年3月1日,随访时间6~28月,平均12.83±8.66月。术后出现上尿路积水4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肠梗阻1例;无并发症者1例。至随访截止日,术后3例无瘤生存,平均无瘤生存13.33月;1例可疑复发;2例病情未控,至随访截止日带瘤生存,平均存活10月。结论:盆腔廓清术手术范围大,并发症发生率高,需注意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及预防围术期并发症;满意的盆腔廓清术安全、可行并可以延长患者无瘤生存和总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盆腔廓清术在盆腔局灶晚期或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995-2015年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吴鸣团队施行的所有盆腔廓清术病例(不包括卵巢癌)。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无病生存、总体生存及相关因素。结果团队总计完成40例盆腔廓清术,患者中位年龄45.5岁,90%为宫颈癌患者,80%为复发性肿瘤。前盆腔、后盆腔以及全盆腔廓清术分别有12例、7例和21例。Ⅰ型、Ⅱ型和Ⅲ型手术分别为4例、9例和27例。有2例(5%)患者术后死亡。早期和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2.5%和37.5%。最常见的问题是伤口问题和吻合口瘘。中位总体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为28个月和16个月,5年的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33.0%和34.0%。局灶晚期肿瘤、手术切缘阳性、肿瘤直径≥5 cm是总体生存恶化的重要因素。对于复发性患者,如果切缘阴性、肿瘤直径5 cm,5年总体生存率为63.0%。肠周淋巴结转移是无病生存下降的重要因素,没有转移患者54个月的无病生存率为57.0%。结论盆腔廓清术是一项需要多学科合作的系统性复杂手术,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手术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采用Prolift系统进行盆底重建手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及并发症,评估该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讨盆底重建手术目前存在的争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行盆底重建手术的183例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POP-Q分期Ⅲ~Ⅳ期)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解剖学复位及生活质量。结果 183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09.17±35.04)min,术中出血量为(135.36±70.16)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55±2.28)d。随访8~5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1.76±13.42)个月,随访率为95.08%(174/183),术后21例(12.07%)出现补片排斥。解剖治愈率和主观治愈率均为98.28%(171/174)。结论盆底重建手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效果好,并发症少,但由于应用时间尚短,仍需进一步临床研究及验证。  相似文献   

5.
王静  王永军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1,37(4):241-244
正盆腔廓清术是针对盆腔恶性肿瘤的一种根治性外科手术,主要适用于局部晚期或中央型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结直肠癌、泌尿系肿瘤等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早在1948年Brunschwig~([1])报道应用盆腔廓清术治疗局部复发性子宫颈癌,而后应用于局部复发性直肠癌,逐渐扩展至盆腔的多种恶性肿瘤。盆腔廓清术因具有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有较高的复发率和死亡率以及医疗花费相对高等特点,恰当的选择手术适应证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手术与功能重建等技术的重大进展,盆腔廓清术更加彻底和个体化,其适应证和禁忌证亦随之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髂耻韧带固定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的远期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下髂耻韧带固定术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OP-Q分度法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20(PFDI-20)问卷调查,评价该术式远期客观治愈率及盆底生活质量。结果63例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31.0±41.24)min,平均失血量为(63.17±33.83)mL,术后随访时间为(46.9±5.4)月,术后3年治愈率为92.1%(58/63),总复发率7.9%(5/63)。根据术前及术后3年PFDI-20问卷调查结果(61.76±0.88 vs 29.25±0.31)显示,患者术后盆底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P<0.001)。随访期内,未发现网片侵蚀、暴露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髂耻韧带固定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远期疗效显著,可供妇科医师选择。  相似文献   

7.
正盆腔廓清术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手术,针对盆腔内复发的恶性肿瘤,切除所有受累的盆腔脏器并行相关重建手术,从而实现治愈目的。盆腔廓清术适用于直肠癌、泌尿系肿瘤和各种类型的原发或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甚至包括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本文就盆腔廓清术的历史,在妇科恶性病变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具体手术方式、并发症和预后进行综述。1盆腔廓清术的历史1948年,外科医生Alexander Brunschwig首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行近期疗效评价.方法: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2月我科共56例患者因盆腔脏嚣脱垂接受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比较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访术后盆底功能改善情况.结果:5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恢复良好,手术时间95.4±21.5分钟,其中应用补片进行盆底重建时间47.5±9.8分钟,术中出血1267.±30.2 ml,术后住院时间6.2天(5~9天);盆底血肿3例,会阴疼痛3例;平均随访15.6月(12~18月),发现补片侵蚀3例,近期无盆腔脏器脱垂复发;术后主观满意度较前明显上升(P<0.05).结论: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安全可靠,患者耐受性好,近期疗效明显,远期疗效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应用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妇科20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行Prolift盆底重建术,术后定期随访,以POP-Q分期作为客观疗效评价指标,以盆腔器官脱垂生活质量问卷(P-QOL)量表作为主观治愈指标。结果 20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78.6±30.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55±65)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3±1.8)d,术后2年客观治愈率95%。术后3个月、1年及2年P-QOL量表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olift盆底重建手术操作安全、微创,并发症少,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近中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实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1999年 8月至 2 0 0 3年 12月 5 1例子宫颈癌和 34例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情况 ,总结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及预后情况。结果 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成功率 10 0 % ,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成功率 98 82 % ,手术时间 (2 86 4 3± 75 6 7)min ,术中出血量 (331 0 8± 2 94 32 )mL ,淋巴结切除 (2 2 73± 5 79)个 ,术中重要脏器损伤发生率 8 2 4 %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30 5 9% ,子宫颈癌术后复发率 7 80 % ,子宫内膜癌术后复发率 2 94 %。结论 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可以作为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方法之一 ,短期效果良好 ,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无穿刺加用网片盆底重建术治疗症状性Ⅱ~Ⅲ度盆腔器官脱垂的近期疗效。方法:对盆腔器官脱垂定量系统(POP-Q)评价为Ⅲ度的8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加无穿刺加用网片盆底重建术(PROSIMA盆底重建术),采用主观评价[盆底功能障碍影响问卷简版(PFIQ-7)评分]和客观评价(POP-Q)等方法对围手术期及术后近期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中位手术时间为60分钟(54~65分钟),中位术中出血量55ml(30~90m1);无术中并发症;88%(7/8)的患者手术次日即拔除尿管,且残余尿量<100ml;术后病率为0;中位术后住院时间3天(3~6天)。中位随访时间4个月(1~6个月)。术后随访POP-Q评分,手术有效率达100%;仅1例患者诉术后阴道分泌物增多。术后半年内随访所有患者未出现下尿路感染、新发尿失禁、网片侵蚀、下肢疼痛等并发症,且症状得以改善。PFIQ-7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改善。结论:PROSIMA盆底重建术易于掌握,创伤小、无术后疼痛等并发症,术后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尚待循证。  相似文献   

12.
<正>盆腔廓清术是一项复杂的根治性手术,以整块方式切除骨盆内脏器官,甚至包含部分会阴[1,2]。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来说,通常对于骨盆中央的复发性子宫颈癌、子宫体恶性肿瘤、阴道癌和外阴癌进行盆腔廓清术。因为手术的切除范围广泛,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1%~88%[3~5]。  相似文献   

13.
正盆腔廓清术是一项复杂的根治性手术,以整块方式切除骨盆内脏器官,甚至包含部分会阴~([1,2])。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来说,通常对于骨盆中央的复发性子宫颈癌、子宫体恶性肿瘤、阴道癌和外阴癌进行盆腔廓清术。因为手术的切除范围广泛,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1%~88%~([3~5])。  相似文献   

14.
盆底重建术中应用补片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应用合成补片进行盆底重建手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6年3月~2007年8月我科应用合成补片对POP-Q分期Ⅲ~Ⅳ期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进行盆底重建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填写生活质量调查问卷(PFDI-20短表).术后定期复查,判定主客观复发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配对资料的t检验.结果 可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的盆底重建手术患者39例.前盆腔缺陷92.3%,中盆腔缺陷74.4%,后盆腔缺陷33.3%.术前PFDI-20总评分(15.05±6.77)分,手术后2个月、半年、1年和1年半的PFDI-20评分分别降为(1.48±4.20)分、(4.44±5.93)分、(2.46±2.60)分和(3.40±2.79)分,P均<0.05,而术后各组的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OPDI-6(盆腔脏器脱垂)、CARDI-8(肠道脱垂)和UDI-6(排尿相关症状)评分下降,与术前相应评分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36例患者随访2~17个月(平均7.1个月),近期主观治愈率100%,客观治愈率97.2%.无补片侵蚀发生.结论 盆腔脏器脱垂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影响,盆底重建手术中使用补片疗效肯定,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近期的生活质量.但需要延长随访时间,观察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聚丙烯网片前盆腔重建加阴道后壁修补术治疗中重度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溧阳市人民医院和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住院手术治疗的子宫脱垂患者共117例,术前POP-Q评分子宫脱垂Ⅲ~Ⅳ度。患者均采用自制聚丙烯网片前盆腔重建加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术后随访10~4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结果:117例患者的手术时间45~85min,术中出血量80~170ml。无1例膀胱、直肠损伤,1例于术后12个月复发,3例于术后2年后复发,9例(7.7%)患者术后有会阴部异物感和轻度疼痛,1例网片侵蚀。结论:聚丙烯网片前盆底重建加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的效果良好,术后复发率低,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对复发性宫颈癌患者,尤其是中央型盆腔复发宫颈癌患者,盆腔器官廓清术可能是唯一的治愈方案。经过彻底手术治疗之后,术后辅助治疗可起到巩固手术效果,甚至对部分切缘阳性的廓清术后患者可以进行补充治疗。根据患者初次手术治疗方案、肿瘤类型及廓清术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如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从而改善盆腔廓清术患者预后,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保留子宫的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与传统手术(阴式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在治疗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1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1例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Ⅲ度和Ⅳ度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施行保留子宫的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重建组),与同期43例施行传统手术治疗(阴式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传统组)的病例进行比较。通过POP-Q评价解剖恢复疗效,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评价功能恢复疗效,同时分析性生活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尿管留置时间短于传统组(P<0.05)。两组术后POP-Q分度各指示点、PFIQ-7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总阴道长度(TVL)重建组大于传统组(P<0.05),其他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治愈率重建组96.77%(30/31)高于传统组79.07%(34/43)(P<0.05)。重建组患者主观满意度95.74%,传统组95.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但重建组7例,传统组6例,术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重建组术后出现性交痛例数比(2/3)大于传统组(1/6)。结论保留子宫的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有更好的解剖恢复疗效,但盆底功能恢复和患者主观满意度方面与传统手术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盆底修复手术术前应仔细评估尿控情况,防止术后出现排尿异常。对性生活较活跃患者,采用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LSC)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5年5月对100例中盆腔缺陷为主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行LSC,分离右侧盆腔后腹膜,将网片远端固定于阴道前后壁、阴道穹隆;近端网片固定于骶前纵韧带,网片无张力置于腹膜后。采用手术成功、手术并发症及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short form 20,PFDI-20)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165.7±48.0分钟,术中出血量119.5±108.5 ml。术后留置尿管时间4.3±2.4天,排便时间4.7±1.3天,住院9.6±3.6天。手术均成功,无复发病例,新发尿失禁17例。术后并发症共12例,包括暂时性尿潴留1例,肠梗阻3例,发热1例,术后网片侵蚀6例,术后右下腹坠痛再次手术网片取出术1例。100例随访31.9±17.6月。PFDI-20术后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3.46±3.56分vs 17.98±8.24分,P0.001)。结论:LSC治疗中盆腔缺陷为主的盆腔器官脱垂,安全,效果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盆底功能障碍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阴网片全盆重建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及并发症,评估该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盆腔器官脱垂行经阴网片全盆重建术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各指示点位置,评价总体客观治愈率及复发率。采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简表(PFDI-20)等相关问卷评分评价主观治愈率以及术后尿失禁相关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110例患者中失访12例(12/110, 10.91%),其中1例因心血管疾病术后1年余死亡,随访98例(98/110, 89.09%)。随访时间6~9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8个月。110例患者年龄(65.30±8.00)岁;绝经时间(14.01±9.08)年;采用POP-Q分期评价,术后15例(15/98,15.31%)出现复发,其中11例POP-Q分期Ⅱ期,无主观症状不需再次手术,4例阴道顶端复发(POP-Q Ⅲ期),需再次手术治疗。术后主观治愈率95.92%(94/98),客观治愈率84.69%(83/98);网片挛缩4例(4/98, 4.08%),网片外露11例(11/98,11.22%)。术后PFDI-20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性生活13例,其中性生活质量5例满意,6例患者较术前差,2例配偶出现性交疼痛;患者总体术后满意度评分满意率95.91%(94/98)。结论 经阴网片全盆重建术用于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主、客观治愈率高,不仅能达到较好的解剖学复位,对患者的盆腔器官脱垂相关症状有明显改善,术后满意度高且长期疗效稳定,但对性生活质量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两种补片在全盆底重建术中应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比较两种补片(Prolift全盆底重建系统和Gynemesh聚丙烯补片)在全盆底重建术的应用情况及近期疗效,探讨更为适宜的全盆底重建手术方式。方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在2007年1月-2008年4月间收治因盆腔多个部位缺陷的盆腔脏器脱垂行全盆底重建术患者31例。采用Prolift全盆底重建系统行全盆底重建术14例,Gynemesh聚丙烯补片行全盆底重建术1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和随访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的患者体重指数、绝经年龄和孕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rolift组平均年龄为(63.29±9.39)岁,小于Gynemesh组的(69.35±5.16)岁(P=0.03)。Prolift组阴道前壁脱垂程度稍重于Gynemesh组(P〈0.05)。两组子宫脱垂和阴道后壁脱垂的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出血量、最高体温、尿管留置天数、术后残余尿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时间Prolift组短于Gynemesh组(P〈0.05)。Prolift组随访率100%,平均随访时间(8.8±3.0)个月,1例(7.1%)术后6个月复查阴道前壁复发I期,1例(7.1%)出现后壁补片侵蚀。Gynemesh组随访率94.1%,平均随访时间(12.4±3.0)个月,4例(23.5%)患者复发,3例(17.6%)患者补片侵蚀。结论Prolift和Gy—nemesh两种补片均可用于全盆底重建,手术均安全可行。在近期疗效和并发症方面,Prolift要优于Gynemes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